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振大唐-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织造产品手誉于天下!因此,我们必须在庐州地界多盘桓几日,多了解一下粮运和织造的事务。如此一来,倒要劳烦贤弟这半个地主,好好地招待我们了!”

一时之间,我虽然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但我想只要多盘桓些时日,终究会想到解决问题的好法子。而且深入体察庐州的民情以及工商运行状况,也确实有利于今后政令的制订和织造局的设置。因为在一路之上,我与始终男装打扮的张玉霜一直是弟兄相称,所以我现在依然称呼她为贤弟。

皎玉三女闻言,各人娇美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风情各异意味不同的微笑。一时之间,我倒没有思量她们笑容里的意味,只着意地打量了一下张玉霜。却见在张玉霜的眉梢嘴角上,有一丝发自内心的欣喜隐隐地漾开。接着,只听她脆声言道:“能与姐姐们再得相聚些时日,并得以为李兄效以微劳,小弟真是荣幸之至!”她在说话之间,妙目不由自然而然地向我一瞥,却正与我关切的目光相接。略一怔神,她连忙避开我的目光,莹玉般的面容,却在瞬间顿然浮上一抹红晕。

“咦,玉霜妹妹为何玉容飞红?”一声娇脆的话语传来,不过言中之意隐隐带有一丝调侃。我闻声知人,知道是与我最亲厚的皎玉儿所发。转目而注,果见这个可人儿面上似笑非笑,妙目中闪带着一丝促狭之意。我立时省得,虽然我和张玉霜言行间颇为注意,但心中浓化不开的情意,岂能完全做到收放自如?眉目间的情意,言行间的默契。落到有心人的眼里,怎能遁行?!我们这一行人中。或许只有心事初了自得其乐的易玉卿,懵然而未觉。

而聪慧如皎玉、玉雪者,一颗心早已经牢牢地贴在我这个夫君的身上,我一点点的动静都扯牵着她们的心神。所以她们二人正是有心之人!只是皎玉、玉雪她们心中爱极了我这个夫君,兼之我乃是当世强国之主,按照定制传统,我应该配享皇后、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等有品阶的妻妾!此外,还有随时临幸后宫许多随侍的女官、宫女中任何一位的自由,所以她们二人只管由着我的心性来罢了。此时。眼见张玉霜与我对视红面,皎玉终是忍不住心中的好笑,不由出言调逗一下平日爽直清丽的张玉霜。

我不由转目张玉霜。却见张玉霜娇面愈红,但她仍强忍着上涌的羞意,无力地设词掩饰道:“玉霜只是感到没来由的一阵心慌罢了,却教皎玉姐姐挂心了!”皎玉本是娇柔易羞之人,如今见及一向满面英气的玉霜作出如此楚楚动人之态,她的心中也不由一阵怜惜。便但笑不言。

却不料一直在旁笑嘻嘻的易玉卿冷不丁地跟了一句:“如今春意盎然柳色新。莫不是玉霜妹妹被那翠绿的垂柳撩起了一丝春愁?”说来也怪,这个美女精擅舞蹈、烹饪,甚至对诗史也多有涉猎。按说她应该是兰心慧质、冰雪聪明的精灵人儿,然而她却偏偏不通于世务,既不会察看风色,也不善协调人际关系,整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化女人!就如现在,原本皎玉儿隐隐点出一丝味道的调侃之言刚刚说罢。不解其中微妙的易玉卿却相戏称张玉霜有怀春之意,如何不令张玉霜感到有些难堪?幸亏三日来的相处,使张玉霜了解到易玉卿是有个口无心的“纯真”之人,心里并不恼恨怪怨易玉卿。

但是,原本就性格爽直的张玉霜却被易玉卿的这番话激起了勇气。要知道,当今之世,寻常女人犹然能勇敢向自己的心上人、意中伴表白心意。而终唐之一朝,敢爱敢恨的奇女子非常之多,其中立传成书者,也不在少数。不说出于风尘中的李娃,单道侠女之列,就有聂隐娘、红线儿等。况乎张玉霜更是武林世家中的一代侠女?张玉霜当即玉容一整,借着易玉卿的话头,趁机说道:“满目的春色,倒也绊惹不了玉霜的心境!但玉霜自知,由唐州温垆以箫伴曲之时起,张玉霜修持十年的无波心湖,已然难再平静!玉霜实不敢自欺,势已至此,但不知李兄作何想法?”张玉霜倒不愧侠女豪气,一语诉心,而后一双美目水盈盈地望着我。

这番表露心曲的话语一出,即便易玉卿再是不了解世务,终非泥塑木偶,顿知其中的状况,一时间不由结舌无声。至于我,抛开帝王的身份不说,作为男人,自不愿自己心爱的女人受到委曲!认真而论,因为可君、皎玉、霞儿、玉雪她们也都是识知大体的人物,而我又是一国之君。在当今之世,只要不悖于情理,任何与我情投意合的女子,我都完全可以收纳于宫中!况且由适才皎玉、玉雪二人的话语神态中,我也确切地了解到她二人的想法。

当下,我深深地看了一眼玉霜,缓声说道:“其实,数日来的相处,棠也对玉霜倾心不已,只是惟怕唐突佳人!如今既能得玉霜如此青睐,棠不敢有负佳人情意,自当善加珍惜!”我很是斩钉截铁地说。

听闻我信誓旦旦的承当之语,玉霜暗暗地轻吁了一口气,玉颊绯红。皎玉、玉雪二人则是一副意料中事的模样,连向玉霜道喜,更以姐妹相称。只有易玉卿神情之间略有些忡怔。既象是触情伤怀,又似如心有所思,嫩白的娇颜上显出一丝黯然,一抹激动,还有一点迷惘。

第二百六十章 教弩听松

庐阳八景,原是江淮地面上的八大景点,分别是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其中的四顶朝霞,即是指玉霜的家门所在四顶山。而如今,皎、雪、霜、卿这四玉正陪我身在庐阳八景中的教弩松荫。

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曾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部署对吴国的战事,教弩台就是曹操所建的一个军事堡垒,台高五米,面积有四千平方米左右!它既可捍卫合肥城的安全(离城仅八里),又可用以训练强弩手。且南接淝水,东临津水,北连逍遥津,均在强弩射程之内。据说当时经常有五百名左右弓弩手在此比武、操练,胜者赠以红袍以示奖励。而为了使士兵们夏日不受日晒,台边种有许多松树,风来松声如涛,是故形成“教弩松荫”之势!

“南朝萧粱天监年间,魏武教弩台上始营佛刹,铸宝像,谓铁佛寺。”而铁佛寺在兴建一百多年后,却毁于隋末兵荒马乱的年月间。如今,教弩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诸名胜。屋上井在大殿左侧,以井口超出地面屋脊得名,原为魏军汲水用井。晋朝整修,井口石栏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隶书十二字,为公元二六八年遗迹。而在石栏沿口可见到二十三条被汲水绳磨成的深沟,绳沟石质光亮如玉,堪为漫长岁月的见证。听松阁在教弩台的东南隅,正是昔时松木成荫、松涛有声之地。寺僧于此建阁,取名“听松”,于是更成就了“教弩松荫”之誉。

现在,虽然寺院荒废,但正因为在这教弩台的听松阁上,可以俯暇庐州治所合肥的全城景貌,且登临其上,心旷神怡,令人不禁发怀古之幽情。所以,教弩台反而更成为文人墨客的游玩之地!而为了使我深入全面地了解庐州,玉霜特地在第二天上午,陪领着我及皎、雪、卿三玉登临这教弩台。而亲卫队二团团正柴可然和张思扬为了谨慎计,连同颜真卿、令狐潮二人,带领着一伍亲卫。随后遥遥而行,其余人等尽数留在了客栈之中。

临行前,我曾再三叮嘱四玉,鉴于四玉的绝色风姿,为免造成轰动骚乱,她们中的任何人在大众场合之下,都绝对不可以摘下帷帽,显露出自己的容貌!皎玉四女见我如此注意自己的美貌绮容,倒也毫不计较我语气中的严厉之意,颇为受用地答允了下来。

及至我们来到教弩台的听松阁前,却见阁上撰有槛联:“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正是道尽教弩台听松阁的来历!不过,这阁联的横幅却是“圣贤清森”四个大字,一时之间,倒教人难以意会其中的奥妙!

微风轻送间,更有阵阵香气由那听松阁内随着轻风传来。这香味之中,依稀有酒香、菜香,甚至还有茶茗特有的清香味道,并有许多文士商贾进进出出。仿是酒馆茶社一般。但若是酒馆茶社,它的门槛之上怎么会书以“圣贤清森”四个字?我略一凝神细思。立知这横批的意思,便但笑不语。

皎玉和玉雪二人的美目中,首先闪出迷惑之意,不由以目光问询地看向我。作为半个地主的玉霜既将我们引领而来,当然知道这听松阁的状况。但在此时,她却以考较的的目光,含带着笑意地看向我。这个清丽的宝贝儿,自昨日表露她对我所怀有的感情以后,整个人仿是由冷艳的九天仙子化身为怀春的凡女,再没有冰玉般的冷漠淡然,虽没有显露出对我如火的热情。但却也时时透出深情含蓄的柔蜜!只不过,与此态度相随的,却是常常对我见闻才识的提问考较。

而作为性情率真的易玉卿,自入宫门,她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自然而又真切地感受民间平民生活了。即便是寄居于唐州温垆的时候,因为她深恐自己会被接迎回宫,过上幽禁而终的生活。在那生活温垆的十日间,她只是过着类于隐居地生活而已。此时,既有她所信任地、权势至高无上的我为她解了心结,又有三位兰心慧质,或温婉、或爽直的可人相伴,游乐于松涛清风之间,她的心绪更是感到少有的快乐。于是,眼见这条难以会意的横批,也曾涉诗及史的她,更是不加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好奇,直接转目向我问道:“公子,这听松阁的槛联倒是奇怪地很,什么‘圣贤清森’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微微一笑,虽然我也看不清她们的表情,但我依然在她们的眼部位置,扫视了一下,然后轻声朗吟道:“清酒为圣,浊酒称贤,清友淡茶,森伯浓茗。这‘圣贤清森’之意,就是暗里表明,这个听松阁兼营酒茶,且品种齐全!”其实,这些关于酒或茶的别称雅名,现在的流传面并不是很广,只是在喜好美酒与茶茗的文人间传称罢了。因此,生长在“边荒之地”的皎玉与玉雪,以及身在宫廷之中的易玉卿并不知道这横幅的意思。

而作为玉霜也由此认为,我贵为皇族一脉,自小及大不可能结交狂朋酒友,决不知其中的真意,那料到这些雅称别名对于我来说,其实是简单已极——作为前世的文科生,读了诸如“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竹裹延清友,迎风坐夕阳”、“汤悦有森伯颂,盖颂茶也”等的句子,哪里能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公子气质轩昂,谈吐不俗,竟也知得‘圣贤清森’的雅趣,不知可否陪本官于听松阁中一叙?”正在感受着四位美女钦服爱慕的目光渐渐有些陶陶然的我,突然被身后传来的问询声打断臆想,而且听着来者的语气,还是名为官之人?!我不由循声而视。

第二百六十一章 品饮六安

但见在我的左侧,有一位身着青袍的中年文士负手而立,正向我点头微笑,而在他的身后只有一名老仆相随。这文士生得细眉长髯,面如重枣,一目之下只觉得他气质沉稳,给人以可以信赖的感觉。我登时省得,这中年文士一定是微服游玩的官吏,只是人单行孤,少了知话解味的同伴,适巧听闻我的言语,复又见我的气质不同于凡俗,便坦呈身份,真诚地出言相邀,以尽酒香茶清的雅乐之趣!

我向着这举止儒雅的文士一抱拳,客气地答道:“既承大人相邀,在下愿领大人教益!”而后,我一指身边的四玉,含混地介绍道:“在下姓李名瑜,这四位乃是在下的女眷,见过大人!”为防我的身份泄露,我暂时改名为“瑜”。

这文士唇边和煦的微笑不减,在还礼的同时,出言答道:“本官乃是这庐州的支度使,复姓第五,单名琦,字禹珪。因见李公子卓而不凡,顿起结交之心!还请公子不嫌冒昧才好!呵呵——”

支度使,其任务是每年统计所在州府所耗军资、粮料和武器的数量,向中央主管财政的度支使申报,而且还是个主持军费开支的官员。我心里一喜,正可借机了解真实的粮运情况。当下,我更是着意应承。客套之中,我们在听松阁里倚窗坐下,皎玉等四女围坐一桌,我则和第五琦独据一桌。

因现在天时距正午尚早,不到用餐的时候,第五琦便径自先向小二选点了六份六安茶,而后他对我笑道:“听李公子口音仿是京师人氏,这六安茶的口味怕是没有品尝过吧?”我连忙点头应是。其实我早就听闻六安茶的声名,据说,六安茶不仅可消暑生津解渴,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解毒的功效!其茶汤十分爽口,并略微带有西瓜皮的味道。

我和第五琦放眼打量了一下阁外。只见合肥城尽收眼底,耳听着松涛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