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振大唐-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映胶涡枞绱耍∨叮缃裾饣槔褡急傅迷趺囱耍俊弊映秸窃眰m的字,我如此相询,自是心有一丝不安,怕因为自己的临时起意,使得这个婚礼有什么大的缺陷。

“臣之表弟祖籍赵郡中山,陛下虽是圣恩降福,但遽然赐婚之下,长源的二位兄长因不得预知今日之事,所以,近一、二日是无法到来了。尚幸其寡居之母月前即被接来长安奉养,而姑姑她老人家自得陛下恩旨,甚是感念陛下的恩典大德。现在,臣之表弟已然前往白府迎亲,还请陛下稍待!”员俶的这番言语,让我忆起自己大婚时前往王府迎亲的情状,不由心里一热。

第三百五十三章 喜得皇子

时光轻流悄逝,不觉间,人世已到枯叶秃枝满目萧条的冬季。我站在永宁楼上,临轩而立,听凭瑟风荡襟,竟然全无一丝凉意。这三、四个月以来,我安处中枢,遥控天下,在空暇之时,一直暗暗猜忖:我的第一个血脉传人是男是女?他是象我多些还是象可君多些?如今可君监盆在即,我如何不坐立不安,激动非常?!

为了减缓难耐的焦虑和忐忑的等待,我竭力使自己的心绪平稳下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国务政事的上面,刻意地梳理着近两个月以来,我所处理的事务和当前的局势:一,自我秉理朝政以来,在赋税、民政等方面推行新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唐帝国百姓安居乐业物产富足繁盛,渐渐又具有开元年间的盛世景象!

二,作为拥有前世记忆的”结合当前的局势,将大唐军力的布置渐渐侧重在西域、回纥、吐蕃及日后崛起的契丹一带!大唐两京依然保留十万精兵,由兵部尚书郭子仪掌管,白孝德、张离、孙康三人副之。

各镇边军人员配置在我的规划下,与前大不相同,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我把整个大唐的边兵重新划归为五大安抚使及两个经略使统管!

首先,由号称“山地之王”的高仙芝统领安西军镇的十一万精兵,兼管安西、北庭,任西北安抚使,王林、风道顺昏之,在节制西域的同时,备御吐蕃!考虑到西域地区对于未来的重要性,我特地调派程开芳所训成的一万重骑兵中的半数人马前往安西四镇,联合安西原有的五千重骑,使西北安抚使麾下拥有一万重骑兵;河西节度与陇右节度合而为一,皇甫惟明任为唐西安抚使,孙望善、朱信东昏之,统原河西节度与陇右节度的十四万边军断隔并防制吐蕃、回纥;河东节度与朔方节度持角以御回纥,所以这两个节度归纳一体,由大唐军神王忠嗣任唐北安抚使,吴东生、文若海副之,统有十二万五千精兵,其中包括程开芳所训的五千重骑;范阳节度和平卢节度也政权合一,由哥舒瀚任东北安抚使,朱信东、赵安国副之,统十二万人马,镇抚室韦、鞋鞠,临制奚、契丹;剑南节度在原有十三州的基础上,向安南道扩展,由封常清任西南安抚使,张恒远、陈步通副之,统军十万,西抗吐蕃,南抚蛮獠;海、扬、楚、苏、杭五州组成东海经略,登、莱二州的守捉、船厂也归其辖下,李光弼任东海经略使,统兵六万;岭南柱、容、邕、交、广五府经略向东延伸到潮、泉、福三州,将原来的长乐经略并入管下,由程开芳担任南海经略使,有军五万。

这是一项大的动作,但在玄宗皇帝时,他老人家就曾为了军队指挥上的便利,多次任命臣下兼领两镇甚至三镇的节度使。如今着眼于未来大局,为了便于充分地发挥军队的功效,我慎重考虑再三才决定这么做。当然,未雨绸缪,我也制定了各军镇的正副职三年一调动的制度,对于各军镇统领的人选我更是精挑细选!而对于因平叛和调动而出现的兵员缺额,则由各军镇报备兵部招募补充。

三,经过一月余的协商,回纥的葛勒可汗终于同意银铃公主入嫁长安,并且葛勒可汗还提出一点要求:银铃公主在大唐后宫的地位,绝不可低于吐蕃、南诏两国入嫁的公主!在得到应诺后,葛勒可汗决定于兴平二年初春,银铃公主由葛勒可汗之子叶护亲自护送到长安完婚。

四,史朝信凭仗兵精军雄,以及多月来赶造而成的先进军用器械,在当地隼人族的弓领下,已连克十数城,距平城京三十里以西以南的土地已然全数是归于囊中,倭国朝野大恐,纷纷上言孝谦女皇,迁都往东瀛之东一一本州岛,以避史军锋芒。不过,史朝信部依然采取“杀男节粮,虐女为妾、奴”的政策,引得所占区域内的倭国男丁发动了数起有规模的反抗,而这更引起史朝信部变本加厉的杀戮报复!而在任沃兴的暗中放水之下,孝谦女皇第十二批的求救使者通过九州已经来到楚州,正急急而赶……

心念之下,我的心绪果然沉稳了许多。正在思忖之间,一声较为宏亮的婴啼让我心神一震,旋即完全陷入狂喜之中——孩子顺产了!什么军国大事,什么万世之谋,一时间全部抛于脑后,我迫不及待地转身直奔可君的寐寐之所。

一入可君的寝宫,正在为婴孩裹衣的薛医师立时惊觉,她连忙举手示意我轻步慎行。作为前世由网络上经通百事的我当然明白,薛医师是怕我急走之下带进凉风,所以示意我轻步而行。看着我强忍着一脸的激动之色,缓步走向皇后的床榻,薛医师便柔声轻语地禀奏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为陛下添了一位皇子!”

听到可君为我添了一个儿子,我心中更是一喜。这不是我重男轻女,我这是从以后立储的角度来衡量:虽然我现在的妻妾们亲睦友爱,但以后她们有了各自的孩儿后,谁也保不准有点私心杂念。如今,贵为皇后的可君为我产下一个儿子,且是我的第一个孩子,这样一来,只要没有大的变故,这个孩子无疑就是日后的太子身份,这在很大程度上地遏止了其余妻妾们不应该有的争位念头。

我心里虽然很想看看我孩儿的模样,但我更关心我的可人之君的现在状况。当下,我轻步来到可君的床榻,只见可君星眸微闭,苍白的玉、面上隐带着汗迹,一头青丝铺散在枕席之上,更有几缕发丝被汗水打成一团,隔着一袭锦被,我依然可以看到她那丰满的胸膛,还在不平稳地喘动着。

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儿三朝

一望之下,我心里不胜疼惜。轻轻伸出手,我满带爱怜地握住可君依然攥着锦被的纤手,轻柔地抚摩着。可君早就料到我会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在她的目前,此时感受到我满盈的柔情,她没有一丝意外地睁开了她那双醉我心魂的美目,目光柔而蜜,喜而甜,在这一瞬间我迷失在可君深情的眼眸里。

“我们看看,我们的孩儿是像你多一些,还是像我多一些?”久久,可君柔声说道。她的言语中完全简化到以“你”、“我”相称,这在她是不常有的现象,一直以来即便是两人独处,她也只是称呼我“棠郎”而已。看来,在这一刻,她已彻底地抛开了所有的束缚礼仪,完完全全地放开自己。我轻“嗯”了一下,轻轻地扶好她的身子,使她得以舒服地半躺在我的怀里,并细心地用手为她掖好身上锦被露出来的缝隙。

裹包好婴孩的薛医师不待吩咐,便将我和可君的结晶宝贝缓步送来。啊?!这孩子竟然是尖尖的脑袋、大眼泡、扁鼻子,粉嘟嘟、肉嘟嘟的五官挤在一起丑得厉害。看着我和可君一脸惊诧欲绝的样子,薛医师连忙堆出一丝微笑,小心翼翼地解释道:“万岁和娘娘容禀,天下间所有的婴孩在初生时候都是这般样貌,这是由于胎儿寄居母体以及经由产道的原故,不过月余辰光,即可恢复成应有的模样!”薛医师语调煞是轻柔,看来她是个比较胆小的人,正隐隐有些担心我会降下罪责。

其实,作为曾由网络土经通百事的我本知道,为了能够待在那空间有限的子宫内,更为了最后能够顺利通过狭窄的产道,新生宝宝必须成为这般模样,出生以后就会慢慢恢复过来,俗语有云:“一个月红大虾,两个月白面瓜,三个月胖娃娃”嘛!只因我与可君沉浸在郎情妾意之中,一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是以乍见之下不觉惊诧起来。定一定心神,我向犹然有点胆战心惊的薛医师笑道:“哦,是吗?今后月余时间,就由薛医师照顾皇后和皇子的起居!”薛医师连忙应是。

我转而向可君说道:“薛医师所言不虚,可君也不要担心,要知道你貌胜天仙,我堪比宋玉,即便以常理推断,我们孩儿的模样也一定是英俊非常的!”言语之间,我才发觉,可君正以自己柔若无骨的玉手疼爱万分地逗弄着婴儿的小手,并没有一丝怪厌之意。我心下一松,同时更为自己解释的言语而感到多余,因为在这一刻间,我感受到可君所散发出来的浓浓母爱。

“棠郎,我们的孩子起什么名字才好?”良久,可君轻轻地言道,象是怕吓到了孩子,她的声音轻柔得几乎不可听闻。我看着婴儿粉嘟嘟、肉嘟嘟的小手在可君的逗弄下,手指头无意识地微微曲抓,煞是可爱,心头的爱意渐渐发酵起来,听得可君的问话,我不禁思索起来:如今玄宗他老人家以及父亲俱已不在了,这孩子的名字确实可以由我来定!嗯,这是我第一个孩子,希望他一辈子平安吉祥,并能继承我强唐富民的宏图理想!平安吉祥,宏图理想,哦,祥、想音近,不若单名为“祥”!

我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细细地告诉了可君,可君由我起的名字中,既感受到我对自己孩子寄予的厚望,又深深希望名中的“祥”字,能使自己的孩子真的一生平安、遇难成祥,便轻点螓首认同了孩子的这个名字。

常言日月如梭,时光有时候真的给人以快似电闪的感觉。虽然我并没有“有子万事足”的想法,但在一时沉醉于初为人父的惬意中,只觉倏忽之间,祥儿已经临世三日了!按照大唐的风俗礼仪,今日正是为祥儿举行“三朝礼”之时。三朝礼分有添盆、,落脐炙囱、开奶开荤、三日浴等部分。首先置一盆,诸亲友交集于床前,将枣、花生等投数枚于盆内,并由亲友、长辈往盆内投以铜钱,此名为“添盆”,是贺早生贵子添福增岁之意,而盆内所有钱物金归接生婆所有,也算是答谢接生婆的意思;亲戚添盆后,由接生婆将小儿洗净,捺粉抹胭脂,由女家的女眷检查婴儿脐带的剪痕,并将脐带涂土烧过的明矾,这就是落脐炙囱和三日浴。不过,三日浴也称作是“洗三”,可谓是三朝礼中的重头戏,诸亲友必定得有洗三钱。我前生的历史所载,杨贵妃给安禄山,“洗三”

时,唐玄宗就曾赏杨贵妃洗三钱十万钱;洗三礼结束后,产妇开始给新生儿喂奶,而在喂奶前,一定在奶头上先洒几点大黄熬的水,使婴儿吃奶前先尝到苦味。而后将糖等汁水用手指抹在婴儿嘴上,再让婴儿吃奶,这就是开奶开荤。我认为,大黄有清火去毒作用,故喂喝少许大黄水以清洗小儿肠胃,这才是开奶开荤的实际用意,并不是“为了使婴儿将来能吃苦”这个说法。

因为不只有可君的家人亲戚前来庆祝,还有满朝的文武也赶来天策府祝贺,所以我只好吩咐下去,在天策内府的嘉会殿大宴群臣,而可君的家人亲戚除了王忠嗣之外,连同我的妻妾们全部聚于可君的永宁楼中。因此,我为了宴请群臣以表庆祝,祥儿的三朝礼我不能亲身参加了,想来仆仆风尘而来的王忠嗣也有这个遗憾。

因为我平日脾性随和,而王忠嗣又是大唐两朝重臣,旧识故吏颇多,所以酒至渐酣时,我和王忠嗣都成为嘉会殿上群臣围绕敬祝的对象。正在我晕头涨脑之际,嘉会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乱,接着有亲卫来报——倭国使者闯殿求见!

第三百五十五章 定兵大食

月夜色沉,凉风瑟瑟,一轮寒月斜悬空中,远处永宁楼遥遥传来的谈笑之声,在玄机阁清晰可闻。王忠嗣、陈希烈、裴宽、郭子仪以及李泌等五位重臣,屏息侍立在我的两旁,所有人的脸上俱都是一片思索之色。

今午朝三礼的喜宴之上,急急闯殿的倭国使者并没有给喜庆的宴会气氛带来多大的影响,甚至使我很有些自以为得计的兴奋。我草草地接见了一下倭国求救使者,推说与大臣们商议一下,便令其退下安歇,而我继续自己皇子的朝三礼庆宴。然而,在日暮时分西北安抚司所传来的急报,却使我再也稳不住心神——黑衣大食兵锋已然渐渐东进染指西域!

对于黑衣大食今日看似于大唐安危无足轻重的出兵之举,整个大唐天下恐怕惟有我最知道其中的深远影响和意义!在我前生的历史上,就因为大唐没有完全重视西域的经营,并且有安史之乱的爆发挚肘,西域诸国与大唐帝国渐渐离心离德,使得日后物产丰富的中亚五国全数演变成伊斯兰国家,与我大汉再无臣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