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振大唐-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样的人,心里都不会割舍开的!不过,你这小丫头真的钻了牛角尖了,倒把平日的伶俐聪明劲全整没了!你仔细想想,若是棠郎真的对你没有意思,为何连他的亲卫都没有参予的炸药制造的秘密,却教你与自己的妻妾们一起参加?棠郎的亲卫可是他最放心的亲信了,他如此而为又说明了什么?”

为了劝慰灵儿,莹玉头一次在与她交谈时,用了“棠郎”这个称呼。倒也难为莹玉了,竟能把上意揣摩得这么清明,我对莹玉突然有了一种训目相看的感觉。原本,作为江南武魁的她,由她在苏州花舫的表现,莹玉在我心中是个刚毅果决之人,但今日得聆她两番言语,不由我不佩服她的心智!转念想来,莹玉既能在姿色之外以武之名洁身江南,且与香凝共为江南女子中的翘楚人物,岂能没有一些才智手段?!

默然一会儿,或许灵儿在品嚼完莹玉带着一丝调侃的劝慰后,心里豁然清朗,只听灵儿再无复刚才的执拗和率真豪放,语气中含着羞怩地说道:“好了,莹玉姐不要笑话灵儿了,灵儿谢谢姐姐开导!”接着她把话音一转,语气轻快地继续说道:“为了表示灵儿的谢意,今晚婢子一定竭己所能,让陛下召姐姐侍寝,一慰姐姐的相思寂寥!”这小妮子终是改不了骨子里的刁钻和任性,心结一解之下,想及自己在莹玉面前出糗的样子,立时对莹玉戏谑起来。不过,她如此而为并没有了起我的反感,倒给我以娇憨顽皮的率真感觉。

“好啊!只不过姐姐倒真要请教了,你这个小妮子会竭‘己’的什么‘能’,才得以‘让’陛下按照你的意思睡?”莹玉既是少妇的身子,又通过此行东征早已与灵儿成为闰中腻友,而且她只道我正在前院忙于政事国务,内院之中只有她们二人,所以莹玉一听得灵儿的戏谑之语,立时轻描淡写地说道,在言语间也根本没有什么顾忌。

她这言语落在我的耳中,我心里不由一荡,立即悄举轻步,拾阶而上。却听灵儿稍一哑默接着笑啐:“灵儿哪里有莹玉姐‘能’?我不过是陛下的侍婢,而莹玉姐却是陛下的‘人’侍!”一阵笑打的动静纷纷传来。

这时,我已经登堂入室了,只见两个妙人儿娇面晕红,正在互相地呵痒嘻闹,完全没有察觉我的到来。莹玉更是笑骂道:“你这个春心荡漾的小蹄子,不若我今天就劝棠郎把你收了,看你以后怎么编排姐姐!”

莹玉深具江南女子的风韵,她虽然幼年即习武练艺,饱受风霜的熬煎,但不论五官还是体形都显得玲珑精致。此时嘻闹之下,莹玉显示出一股玲珑之媚,眼波横流间,又透出女人的明媚和清秀,让人越看越觉得很有女人的味道。

灵儿则人如其名,既显动感明媚,又有清俏单纯的气质。此际却在嘻闹中,体似杨柳,动静之间,煞是诱人。而她那美丽的丹凤眼,妙目如星,顾盼躲闪之间,益显娇俏。灿美的娇面溢红之下,凭添了一分动人心弦的妩媚。二女的咻咻娇态以及不经意中显现出的妩媚,令我不由心火一盛!

“哎哟……”二女的一声娇呼传来,这时她们俩姐妹才发觉我的到来,两人想及适才的嘻闹,以及可能传入我耳中的话语,不由娇面愈赤,双双急急地收住了手,螓首低垂,一似做错事的样子,甚是可爱。

我急步上前把二人左拥右抱在怀,不待她们下意识发出的轻轻娇呼落止,我轻笑道:“既然我们郎情妾意亲是一家,不若让我来替你们姐妹分辨一下,你们俩谁最有‘能’!”这一句话直接证实了我已经来了许久了,灵儿心下一羞,身子却是一阵酥麻,口中更说不出话来。

莹玉纵然比灵儿早承恩露,此时的情境却也让她意乱情迷,一时间满面晕红,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我顺势将两位美女半依半抱地带入了寝房,真的去比较一下,她们两个到底是哪一个最“能”!一时间,这个商州的临时行宫中,的是风月无边!

我这么做并不完全是急色,既不论入倭以后,我对莹玉的疏于照顾,也不讲我根本没有顾及灵儿的感受,而打算再次连收银铃、玉霜二女,就在刚才我听到她们私下的言语后,作为男人,我真切地体会到莹玉和灵儿她们确实需要我来抚慰。

终于东征大军四月初回避返到繁华似锦的长安城,有鉴于黑衣大食已在西域蠢蠢而动,大唐西南安抚司的铁壁军、神机军以及唐北安抚司的横野军、定远军且在长安城西部的开运门外驻扎待命。长安东边南部的延兴门外,大唐右相陈希烈、侍中李泌已率领满朝文武恭然迎候圣驾的凯旋回来。礼拜完毕,我趁着下马换辇车的空档,我向侍立一旁的李泌轻声问道:“回纥叶护王子可有什么不满意吗?”

一路之上,李泌也曾多次派人通报叶护王子一行的行程。我也知道,为了配合我的行程,裴宽及王昌龄、杨宏勤等人可谓用尽了办法,使叶护王子一行或观名胜、或赏古迹缓于行进的速度,所以我如此问。

第三百八十七章 祟政惊心

“陛下东征之事朝野皆知,回纥近临大唐,叶护王子也是颇有见地之人,怎么会对裴相等人的用意不心知肚明得很?所以一路上的行止,叶护王子全听凭裴相等人的安排,并无异议!”李泌把身子躬得更低,轻声地回答道。嗯,叶护王子偕妹南下的用意就是结好大唐,他如今的表现倒正显出回纥与大唐结好的诚意!如此一想,我也释怀了。

东瀛之地虽然在大唐臣民的观念中,不过是弹丸一隅,但出于对我的崇拜和恭敬,长安的臣民仍然夹道欢迎我的凯旋归来,整个长安一幅人欢马腾的喜庆景象。在万目注视中,随着人们的欢呼,用了尽半个时辰的时间,我的车辇终于进入了天策府。

祟政殿前,百官山呼而拜,我衣袖一挥激声说道:“朕此行东瀛,既解了倭国臣民的侧悬之苦,也使彼国朝野上下深感天朝隆恩,立誓愿意世代永为我大唐的屏藩之地!此一切皆是大唐广大将士臣卿的努力所致!在此,朕特下旨,褒奖对于征战有功的将士臣卿!”奖功罚罪是为君者必须要做到的,战阵上既是凯旋归来,论功行赏更是可以振奋民心鼓舞士气。

此言一出,祟政殿上的臣子们立时齐声恭颂“万岁”,然后静听随驾的太监颂读关于封赏臣子们的旨意:“行营都统、东瀛招讨使郭子仪统领三军,致得史逆覆灭日本复国,功高勋显,授以常胜开国侯之爵;前锋游弈使李思成先锋劲勇,纵横倭地,授以锋勇开国伯之爵;左都督吴东生忠勇善战,数破敌营,授以忠勇伯之爵;右都督张恒远连克顽敌,收复日本国都,授以成勇开国伯之爵;行军司马员俶善赞军机,随战劳苦,授以长智开国伯之爵;军中长史岑参督办军资事务条理分明,于东征路中颇有建树,授以宸明开国伯之爵;豹骑左郎将刘弘、豹骑右郎将林则玎、骠骑左郎将云烈、骠骑左右郎将陈一帆、铁壁军统领忠武将军于明江、神机军统领忠武将军卫德师、平戎军统领忠武将军武南、横野军统领忠武将军薛庸薪、定远军统领忠武将军李德昌及岢岚军忠武将军陈肃霖等,奋战沙场,战功赫赫,皆授以开国子之爵。封爵世袭,诸臣子孙共仰天子圣恩!”

爵位是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始,就置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有些为臣子者纵然官居高品,终其一生也没有正式的封爵,其后世子孙的身份等级还得依靠自己争取。

大唐朝廷按照高祖皇帝时以《开皇律》为蓝本所制订的《武德令》,本来也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至贞观十一年,玄宗皇帝又加开国之称,且另行排有王位,大唐爵位由此细分为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伯、县子、县男等十一位品级。国公以下,均加以开国字样,如xx郡开国侯、xx县开国子。

封爵的承袭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两种,前者是在承袭时按原爵承袭,后者在承袭的时候,则要比照被承袭者的爵位降一等来承袭。开国侯爵是属于从第三品的爵位,开国伯爵是属于正第四品上阶的爵位,开国子爵则是正第五品上阶的爵位,今天我所给予有功之臣的这般赏赐,就是让他们既为能得到如此尊贵的荣誉和身份而感谢圣恩,又为了保留这种尊贵而兢兢业业地尽心国事。

殿上受封的诸臣纷纷上前谢恩”关于远驻日本的平戎军武南、岢岚军陈肃霖等的封赏旨意,即刻有人奉旨而传。至于高尚、令狐潮二人,由于刚刚被我任命为驻日的正副东瀛宣抚使,暂不加以封赏。我再赐诸臣平身,同时说道:“如今东征一事已了,当初随驾而征的爱卿们且各安本位,朕万望卿等为我大唐再尽心力!”诸臣恭然而应,躬身各回班列。

“微臣通事舍人陈百客启禀圣上,回讫国叶护王子一行明日将至长安,是否依照旧例安置于四方馆?望圣土示下!”众臣稍定,通事舍人陈百客当先出班躬身奏请道。四方馆,原本置于隋焰帝时,专门负责对东西南北四方异族外国的接待及贸易事务,各设有使者一人,隶属鸿胪寺。及至我大唐后,则以通事舍人主管,改隶于中书省。一般来论,外族异国前来大唐的使者,基本上就下榻在长安城的四方馆。通事舍人陈百客如此奏询,或许是认为这次回纥叶护王子等人,此来是为了两国结亲,应该比之寻常来往的使者多加以重视,为了稳妥起见故而动问。

我微一沉吟,立时吩咐道:“陈相以为如何?”通事舍人既然是属于中书省的一个机构,我想看看左相陈希烈对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看法。

“臣以为,应该依照惯例“让叶护王子依然驻入四方馆,万不可悖于惯例!”陈希烈依如往时,立时快速地躬身回答道。我点了点头,向陈百客嘱咐道:“礼部尚书王昌龄及鸿胪寺卿杨宏勤已然陪在叶护王子一行的身边,而在长安负责接待回纥婚使的官员里,如今只有爱卿的官阶最高,朕希望爱卿一定不负朕之所望!”

通事舍人陈百客诺诺而退,我正要宣布“无事则散朝”,却见一官员出班撩衣跪倒,沉声说道:“臣启万岁!如今黑衣大食整兵十五万,兵锋直指安国、曹国、康国、史国!安西军镇节度使高仙芝已然领军三万,向葱岭进发!”

闻奏我大吃一惊,而后我心里不由暗暗苦笑:这个高仙芝还是一如历史上记载的那么狂妄轻敌,真以为自己是山地之王?竟然要以五万兵力抵敌十五万之众?!

第三百八十八章 山地之王

举目看去,却是侍中李泌肃容而禀。我暗暗担心地急声问道:“这高卿家何时间起的兵,所统兵马具体都是什么兵种?”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容不得半点马虎,李泌待我将东征事宜处理到告一段落才出言相禀,是无可厚非应当的稳妥之计。然而,我一想及前世历史所载,帝国间的碰撞、盛唐的衰退标志之一的怛逻斯之战,不由我不担心万分:

史载高仙芝侦得大食军队计划袭击大唐西域四镇,便采取先发制人之策,主动长途奔袭大食军队。鉴于安西军镇只有二万四千的兵力,高仙芝召募葛逻禄族及拔汗那国的军卒,组成三万多人的奔袭联军(唐兵占三分之一),深入西域七百余里,最后在怛逻斯河两岸与大食军队遭遇!

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大唐的骑兵也一度完全压制了黑衣大食的骑兵。然而,由于黑衣大食联军的数量有十五万至二十万之多,高仙芝一时之间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战役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形势突变——葛逻禄族盟军突然叛变倒戈!黑衣大食的联军乘大唐军队这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大唐军队的中军,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最后参战的安西精锐部队两万人,只剩下三千人左右逃出生天!

如今,高仙芝又是接报大食军队进袭大唐西域,他麾下明明已有十余万人的部队,却又是统率三万人进袭,又不知道他所带的三万将士之中,有没有反复无常的葛逻禄族军,我如何不担心非常?虽然,今时不同我前世的历史,高仙芝此战纵然败了,绝不会使得“西戎”离心渐起,西域诸国也更不可能不再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国家,逐渐经历伊斯兰化的历程。但此战既关系着大唐帝国的声威,又干连着至少两万安西精锐部队的存亡,我心中如何不忧急万分?!

李泌恭声答道:“高大夫昨日午时(上午十一时正)出兵,三万将士均是安西精锐部队——二万轻骑、一万步卒!临行前,更附出兵方略以达圣听!”自发掘出刻养信鸽的高手张翕后,大唐各个重要的地方逐渐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