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振大唐-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家以及二妃是不是表演《一剪梅》。并暗暗有些惋惜,惋惜不能观赏江采苹的舞姿,以史而度,她的舞姿当不在杨大美女之下!也不知常作愚直之态的安禄山,会用什么法子再讨玄宗及二妃的欢心;一边漫步在福王府的花园中,风道顺和崔渐鸿不即不离的跟在我的身后。崔渐鸿是二师兄飘尘的关门第子,年亦已五旬了,是这批留下来的丹鼎派门人中,唯一称我为师叔的人。

思忖中,不觉来到了园中的假山旁,虽然是在骄阳似火的八月,我依然闻到润人心腑、满含清新的泥士芬芳——我所想要筑建的密室,早已经破土开工,正在进行中。

“原来你在游园呀!”一声脆若鹂音的薄嗔在身后响起,却是霞儿起床后找来了。只见她穿戴着幞头袍衫,一身男装打扮,倒也利索精神,迎着旭阳的光辉,愈是显得她的英俊不凡。

风道顺和崔渐鸿识趣地隔远了距离,霞儿对我俏然一笑,指着正在进行着的工程道:“这里要做什么?”我目视着她美艳不可方物的玉颜调笑地答道:“这是在给我的霞儿做房子呀,我可是急着要金屋藏娇哟!”

霞儿双手叉腰,俏眉微扬地说道:“你想得美,倒也问问本姑娘同不同意!”俏美无比的娇颜闪漾着一丝隐忍不住的笑意。接着,再次开口连声地追问。

正在这时,孙六急匆匆地赶来禀道:“圣上已经将殿下晋为皇太孙及天策上将之事诏告了天下。并令秘书监晁衡奉册书前来,现已经出了大明宫的宫门。请殿下预做准备!”

我闻讯便向霞投降道:“我只是打算在这里建造个密室而已,并没有什么不良的企图!”霞儿不改往日一问到底的脾性,兴趣非常地奇然问道:“棠郎到底要做何妙用?”

我一牵她嫩白的玉手,转向自己的寝宫走去,一边轻声地答道:“我想把师父的伏火法发扬光大,以此来为我大唐万民谋求千百年的福祉!”我既不想欺骗我心爱的人,又要给她合理的回答,于是我便折中而言。其实霞儿的师门碧云轩做为名门大派,当然也有修身养性炼丹化丸的功课,所以霞儿也清楚什么是伏火法。当下她一怔而言:“伏火法怎么又关系到万民的福祉了呢?”

“伏火”原本只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和脏象经络之说,来调和人体内的五脏之气。后来,丹术家因为追求益年长寿而炼制丹丸,为了使有些丹石中的阳火之毒消除掉,使人服食之后不仅没有任何毒性,而且还能滋润五脏,便研创出许多制伏火毒的方法,被人们称为伏火法。“伏火”的方法虽然说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有些困难和危险:就是用火以毒攻毒地烧一下,在燃烧或火燎以后,丹石中的火毒也就自然被拔除了。当然还有其他类别的秘门伏火法,但是,只有这一种伏火法对火药的发明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药王”之称的唐初中医孙思邈,在其所著的《丹经内伏硫磺法》中,就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轻工业火药原始配方的记载。唐人郑思远在他撰写的《元真妙道要略》中,记载着一种原始火药的制法:“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并描述了它的威力。但是,却一直没有人有意识地认真摸索它,只是把它作为消除阳火之毒的手段而探索,并没有考虑到它在战争中的功用,所以霞儿也为我的话而感到百思而不得其解。

我轻笑地摇了摇头,神秘地问道:“此乃本太孙的一大秘密,岂能轻易而言,霞儿日后自知!”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一时之间颇难回答,所以我索性卖了个关子。霞儿恨恨地一跺纤足,白了我一眼,嗔然地摔开了我的手。我呵呵一笑,进入了自己的寝宫。霞儿一咬银牙,悻悻地随后而入,嘟着润鲜的红唇,妙目转向别处,不再有半点答理我的迹象。

我倚身床榻,半阖着眼,心神跌进一个神游的境界,思绪完全自由地运转起来:眼下大唐的内部情势对于我来说,前景十分地看好,假如不考虑黍民万众生死、大唐百年祸福的话,我完全可以不理会什么安反史乱,不用顾虑每一步举措所带来的反应,只管伴着皎玉、霞儿还有那没见一面的王可君缠绵度日,最终我也绝对有把握成为权倾天下的帝王!然而,我“从小”(入唐时)就立下的大志不容许我这样,我做为大汉民族的“心”也更不容许我这样!为了谋求大唐声威不坠,即便我心血尽耗,我也终不有悔!想想看,国势弱虚的下场,即便连一隅之地的小小岛国,也烧杀抢掠地于我中华大地上肆虐!

“对了,”我的心神一动:“晁衡,也就是阿倍仲麻侣,这次是他前来奉呈册书,而他正要打算随日本的遣唐使回国,我不能失之交臂,必须借助这个时机,好好地了解一下现在日本的具体情状,以备日后寻机把这块整天择机侵扰我中华的毒瘤剔除掉!”

霞儿见我半天不吱声的样子,心里微微有些发慌,少女的心态就是这样,一经遇上自己爱恋的人儿,脾性就不知不觉地有所改变,她正要找个因头打破这个让她感觉有些发慌的沉寂,孙六在门外传禀道:“太孙殿下,秘书监晁大人奉旨求见!”

我立即向霞儿点了点头,霞儿在会意的同时,心下没来由地一松,表面上却又白了我一眼,然后扬声道:“有请晁大人!”声传门开,晁衡在孙六的陪同下,来到了我的床榻前。

“老臣拜见太孙殿下!恭贺太孙殿下荣任天策上将!”晁衡躬身一拜,我知道,这是因为他身负皇命,所以不能跪拜,我装作有些虚弱的样子,让他免了礼,晁衡立直了身子道:“今日早朝,在公布了千秋庆宴的地点以后,圣上就下诏告示天下,殿下晋身为一国储君皇太孙,同时荣任天策上将,兼管天下戎机!因虑及殿下身有微恙,特恩免一应仪式,使殿下得以静养,仅命老臣奉上册书,以彰天恩!”

我“勉力”向勤政楼方向拜谢,一礼下来,已有微喘,又谢过晁衡后,我语意一转,:“晁卿前时曾言,将欲落叶归根,不知行程和时间可有选定?”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现在与东瀛相通的主要航线有三条之多。北路航线航期比较长,但多是沿海岸航行,较为安全平稳;南岛路和南路的航线航期虽然比北路短了不少,但海难事故却比较多。

晁衡再一次拜谢我的关心后道:“老臣少年离家,如今虽然亲友飘零,但回乡之念殷殷难释,所以老臣决定,随明日前来的朝贡使船回归故里,大概是要走南路的航线吧。”“朝贡使”是大唐对所有国家的来朝使节的统一称呼,“遣唐使”则是日本史料中最先提出的正式称呼。

我佯作随口而言:“人之思乡,有若倦鸟归巢,全然发乎自然,不知晁卿可有近乡情怯之感?”晁衡喟然一叹道:“虽然老臣每时每刻关心家乡的变化变动,但是家乡的风物人事都已是沧海桑田,怎能不由得老臣情怯思惘!”

“现在的东瀛大概是什么情况?”我接着问道,晁衡哪能料到我是包藏着“祸害之心”?当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恭声答道:“现在的东瀛是圣武天皇陛下执政!东北地区的出羽国和陆奥国的虾夷已经被基本征服,只有萨摩国、多褹国和大隅国的隼人虽然经过多次的镇压,仍然不完全屈服于圣武天皇的统治。”

闻言,我不由一怔,既然是圣武天皇当政,那就是刚进入奈良时代没有多少年了。嗯,圣武天皇之后是个女天皇——孝谦天皇,她可是一个比较放荡而又精擅权谋的人。

我陷入了沉思,看来,虽然我应该仇视它,但绝不能完全轻视它,这个东瀛还是有一定的能量的,若非如此,它也不会长年伺机侵扰我国,特别是宋元以来!我是不是先支持东瀛的隼人对抗中央政权?或者在处理完安禄山的问题之后再出兵平灭它?以我大唐的赫赫战力,当非难事!晁衡却不知所以而又恭敬地立身在一旁。

第一百零二章 姑母亲情

“太孙殿下,晁大人还在一边恭候着呢 !”霞儿见我长时间不语,不由出言提醒道。我回过神来,对晁衡歉然说道:“本王一时恍惚,倒在晁卿面前失态了”晁衡毕恭毕敬地拱手道:“也许是殿下身有微恙的原故,殿下正需养息,老臣就此告退!”我微微起身道:“如此,本王不送!”晁衡再拜而去。

“附马都尉偕咸宜公主到!”我看向依然有些耿耿的霞儿,正要设词哄笑她,随着孙六一声忙不迭的唱报声,姑姑咸宜公主却急惶地冲了进来,姑父杨洄紧步相随。姑姑一看到半倚在床榻的我,眼泪夺眶而出,立即焦切地问道:“大郎,你觉得怎样?!”一把握住我的手,然后竟哽噎地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用她满含关切的泪眼,在我全身上下地打量。姑父杨洄见及我现在神清气爽的模样,轻轻地吁了口气,立即手抚其肩,劝慰道:“你看大郎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大郎自幼天赋奇禀,冥冥之中必有神助,你千万不要太激动了!”

看着惶切地落着泪的咸宜公主,我心中一阵涟漪,毕竟是骨肉相连的血缘之亲,温馨的亲情再一次真真切切地回到我的心中,我实在不忍心姑姑如此为我焦急难过,连忙说道:“姑姑不要这么伤情,大郎只不过一时大意中了奸人毒计而已,现已服用了祛毒的丹药,身体已无大碍了!”咸宜公主闻言,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我展颜一笑,暗运不动玄功,一付神魔难侵的威势在我身上显露出来,哪还有一点委顿不振的病态?

咸宜公主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杨洄这时才得以解释道:“今天朝贺之后,臣把圣上对殿下的封敕和殿下的情况告诉了臣妻,不料臣妻得知后,惶惶泪落,急切切地就往这里赶。臣只有随后紧赶,臣妻却一路冲奔,竟连殿下的门房、近卫都不理会,尚幸近卫统领风道顺知道臣妻身份,也拜见过臣妻,所以没有发生什么误会。失仪之处,请殿下恕罪!”杨洄在心里已把我视为自己的君主,眼见爱妻的情绪已渐稳定,而我的身体也更显康健,不觉有了君臣的上下分份,便在言词中,用了朝堂上的称谓。

我轻轻地抚摩着姑姑的手,向杨洄说道:“我们现在是一家人聚谈闲话,请姑父大人不要‘殿下’、‘殿下’的称呼,还是直呼大郎的乳名吧!”没有理会杨洄的反应,我注目姑姑,眼见她渐渐平稳下来,一双慈爱横溢的目光看着我,我心下一暖,当下感动万分地道:“平日大郎忙于俗务,自回长安,未曾好好地陪伴姑姑膝下一天,而今姑姑却为大郎担惊受怕,一路惶切凄戚,大郎着实不孝啊!”

姑姑反握着我的手,轻叹一声道:“生于皇家是非多,何况大郎更非凡俗之辈!姑姑知道,帝王之路并不是一路畅顺,本朝历任太子的遭遇即是明证,等待大郎解决的事务太多,姑姑也不需要大郎相陪,成大事者,岂能拘于此点小节!但是,姑姑只有大郎你这一个嫡亲的亲侄,姑姑希望大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大郎可以对你姑父说,他必会殚精竭虑地为你做事的!”最后一语,姑姑用满含警告的目光看了杨洄一眼,杨洄立即噤若寒蝉地连连点头。看样子,姑姑在家中威势非同一般啊!

姑姑目光一转间,这才注意到被这温情一幕感染得一蹋糊涂的霞儿,姑姑眼前一亮。要知道,自从天宝年间开始,不少妇女着起幞头袍衫,模仿男子的装束,最初只是在宫中流行,后来渐渐传到民间,也成为普通妇女的日常装束之一,所以,姑姑一眼就认出霞儿的女儿身份。但是,姑姑她老人家并没有冒昧地认为她是我的侍女。这点眼光,她老人家还是有的。只用美目带着疑问地看了看我,姑姑当然知道王可君和皎玉的事,现在的目光中还夹杂着一丝调侃,使我的脸上有一阵灼热的感觉。

姑姑了然于胸的笑了笑,轻叹中带着回忆的遐想道:“当年大郎抓周时,震惊满座,即连圣上都被刺激地晕了过去,场面煞是有趣。姑姑还记得,当时大郎是怎样选择的,大郎现在还知道吗?”我一阵窘笑,这件事在我的有心运作下,早已传遍天面地北,我岂能忘却?只是姑姑此时当着我的第三个“老婆”提起,我该怎样接口嘛!

年刚及三十岁的姑姑却也不待我开口,她轻笑着继续说道:“如今,大郎贵为一国储君,执掌大唐军机的天策上将,才能学识也可谓冠绝古今,接下来,就该是藏娇于金屋了?”

感受到姑姑调侃的话意,不只是我,即连霞儿也霞飞娇颜,在几乎等同于婆婆的咸宜公主面前,霞儿螓首低垂,竟忸怩地玩起自己的袍袖来,那男服女态的异样妩媚落入我的眼中,心中不由得一荡。

姑姑见及我俩的情态,心情更是大好起来,原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