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振大唐-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艺饣尤髯匀缙萦⑼Φ哪Q⑹币鹬谌说幕逗艚泻谩U馐资险胬绰郏肥狄菜闶巧掀罚杭唇黾薜摹八币雇怼爸蛳隆痹凇懊骶堤ㄇ啊保髯藕旆墼谧卑缱约骸R桓觥按骸弊郑缺硐殖觥八钡拿盍洌窒笳鳌八庇凶糯汗庖谎拿烂病!按摺钡姆绞揭财某鲂牟茫翰灰选奥婊胱薄绷耍谩傲糇潘肌保源盎恕比セ:捍懦ㄎ藁嫉牡涔实慕栌茫鎏砹耸幸饩车哪腿搜拔丁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婚之仪

随着众人的喝彩声,那老者转身引我一行人等进入王府,而喜车四周围的百余名亲卫,依然高声不绝地催喊着太孙妃出府登车。我明白,接下来就是“下婿”,也就是捉弄我这个新郎。虽然我贵为一国储君,一般情况而论,他们这些的臣民应该有些分寸,不会过于难为于我,然而,我却更加着小心丝毫不敢大意,以免万一出现笑话,使得自己沦为笑谈。

入得王府大厅,却见满厅皆人,为首的是位两鬓微白的五旬余的老人。这位老人家不怒自威的威仪中带着一丝仁和之色,我心中认定他就是爱兵如子的一代军神王忠嗣。见及我登堂而入,王忠嗣立即跪倒在地慈声道:“老臣王忠嗣拜见皇太孙殿下!”其余众人也立即跟着跪在地上,口称千岁。我现在有两种身份,一种是王府的新婿,一个是大唐的储君,因为君臣之义为先,所以他们不论辈位如何,必须先行跪拜于我。

我连忙躬身将王忠嗣他老人家扶起,并让其余人等免礼平身。这种场合当然并不允许我对王忠嗣多说些什么,我只是紧紧的握着他老人家的手,挚诚地说道:“十年前孙婿本欲前往拜见,奈何家中陡生变故,孙婿不得已而返。而倏倏十年过去,孙婿身处剑南,也一直未能拜见请安,实在是内心愧惭万分,还望爷爷见谅!”确实,十年来我疏于问候岳家,一想及此,我就有些不好意思,虽然是我忙于政务的原故。

王忠嗣闻言,一捋长须,和声说道:“殿下所遇的种种事务,老臣已然尽知。自是明白殿下的苦衷,殿下万勿因此而介怀!”

这时,旁边一位年岁比我稍大的青年悠哉地踱步上前,躬身为礼恭敬地说道:“草民有个廋辞想请殿下应答,好吗?”廋辞就是谜语的意思,看来,王府中人碍于我的身份,并不敢做出失当的言语,因为我的才智已是举世皆知,所以,只是猜谜语考一下智慧而已。我微微一笑,温和地言道:“愿闻其题。”心中却有些惴惴,因为我对于猜谜语,基本上是不甚感兴趣。这个青年人略一抱拳说道:“尾巴似为针,眼睛疑是铃,有翅没有羽,有足不会行。敢问殿下此为何物?”

我闻听之下暗暗高兴,以前我听过一个与这个类似的谜语,说尾巴象钉,眼睛如豆,有翅没毛,有脚不走。当下,我绝对是不假思索地从容答道:“是蜻蜓吗?”满厅之人全数大惊,只听说当今的皇太孙天生奇智,谁也没有想到竟然聪颖到如此地步。可以说在想都不想的情况下,就回答了一个并不是多么简单的谜语。那位年轻人惭然而退。一时倒无人再行上前,下婿一节就这样应景而过了。

当下,王忠嗣吩咐侍者唤王可君出堂。未几,有八名供从围簇着一位体态窈窕的绿衣女子而出,不言而喻她就是我的太孙妃可君!只见王可君身着皇储正妃的钿钗礼衣,头挽着长乐髻。长乐髻上的髻饰花是金和翠鸟的羽毛制成的翠羽盍叶,头发上左右对称插戴着结构相同而图形相反的镂空飞凤钗朵;一把绣着牡丹花的团扇紧紧地遮住了她的娇颜,让人看不到她的模样,然而白脂般玉颈却让我暗自心动;在她深青色的礼衣下,王可君穿着一双弓底的薄澜式绣鞋。在这个年代,新郎一般身着绛色官袍,而新妇则通常穿以深青(绿)色!所谓红男绿女即由此而来。当然,因为我是国中的储君,紫袍也已经不可以象征我的身份,何况是绛红袍呢?我身上穿的却是赤黄(赭黄)色的礼袍。

太孙妃的嫔从应该有八人之多,嫔从就是伴娘的意思。作为太孙妃的嫔从必须是皇亲国戚之类的豪门之女,或者是太孙妃的闺中密友。然而,在这不经意的一扫间,我却发现其中竟有六个嫔从目光灼灼地直视着我,一副以目挑情邀宠献媚的模样,而余下的两个嫔从则是视我直若未见的样子。身处当前的情状,当着众多女家族人亲朋,我自是不能着意地打量,当即转向王忠嗣一礼言道:“如今时日不早,外面催妆不绝,圣上恐也已至天策府中,孙婿不敢再行耽搁,只有告辞了!”王忠嗣轻轻地点了点头,而后交代可君道:“敬之慎之,宫室无违!”因为按俗来说,现在可君并不得言语,所以可君惟有暗点螓首表示受教。李泌当即命人点燃花烛以随,我的手扶向新妇,可君小手一时之间被我握入手中,只觉得满手柔温。可君娇躯微微轻颤一下,旋即平复,任由我相扶,另一手却执花扇,依然紧紧地护住自己的容颜。

才出得王府,王府之中的烛火俱灭,百余名亲卫催装的高呼声立止。在李泌等人所带来的花烛的照耀下,我扶王可君上得喜车,太孙妃的八名嫔从分为四组也坐入其余车内。她们上车之际我才发觉,那两名不以我为意的嫔从,却更是俏艳不俗的美女,一个清雅脱俗,一个柔婉娇俏。那清雅脱俗的美女目不斜视而在眉宇之间隐带英气,我一目之下,立时感觉她身上似乎具有武功;而样貌柔婉娇俏者,却妙目频频瞟向我的俟相李泌!我心中不由一动,一个念头闪过。然而,却被眼前的事务纠缠得不及细思。

这时,所接之人虽然入车,喜车却被人群所阻,不得一行,这就是亲迎中的“障车”一节。在乡随俗,我在李泌、郭子仪的陪同下,转向喜车头前,只见为首障车者,却是一位英挺非常的儒生。我听郭子仪说过,“障车”之人并不是女家之人,甚至是毫不相识,只是从围观的人群中挑选出来的人才出众仪态不俗的人而已,这既是为了增加亲迎的喜庆气氛,也是为了求取个吉兆,即夫妻俩日后会生下些标致的人物来。而这障车人明知道我是未来皇帝的身份,目睹我的到来,他却十分镇定依然卓然而立,毫无一丝胆怯之色,我不由心中暗暗称奇,难道我迎亲之余,也能得遇异人贤才吗?

当下,我按照风俗开口问道:“后面车中自有匹帛,也有黄白之物,不知足下所要何物?”我心中暗想,这障车人微微一笑道:“草民今来障车,自是依从古人法式。殿下既是酒食皆无,看来要在此苦候了!”李泌作为我的傧相,为了让车队早些脱身启程,便开口劝道:“自有人取与足下钱财置酒购食,足下且请让开,如何?”

然则,这儒生却道:“唉,殿下得执新政,不知如今恶钱横行,致使民众动荡,草民但得酒食,要它何用!”障车人的一席话,让我乍然一惊,我这才醒悟,这儒生正是借障车之仪行上谏之意,如今社会之上货币的流通确实特别混乱,恶钱就是样式及分量达不到标准的假钱。而要想国家强盛社会安定,货币一定要统一!当下,我再一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个非同一般的障车人,和声问道:“贤卿到底是何人?”

这儒生眼见我知解他的意思,当即躬身恭声:“草民刘长卿,河间人氏。曾任长洲县尉,因冤下狱,两次遭到贬谪,如今已是白身。因机缘巧合成为殿下的障车之人,便借此机缘大胆一畅当今大弊,还望殿下恕罪!”我一听之下,暗暗高兴,原来是多年后“大历十大才子”之一的刘长卿刘文房!我当即命他随驾而行,并令王林等人向障车的人群发着匹帛钱财,一时众人皆大欢喜。

当我们回至天策府的时候,嘉会殿中已经是宾客云集。昨夜,女家曾卜得内府中西南角的永宁楼是个吉地,便早就派了铺母巹童在永宁楼中安铺了席帐,而这永宁楼也就成了举行“合巹”之仪的地方,也叫做“青庐”。当下,朝中大臣和六亲三朋簇拥着我和新妇到永宁楼举行“合巹”之仪。玄宗皇帝及杨、江二妃早已经坐与厅堂之上。

可君在入楼之时,就由她的八名嫔从围在身周,及至至得厅堂之上,八名嫔从散立在她的身后,可君亭亭玉立间,却依然以扇掩面。李泌轻轻地对我笑道:“如今这一节,是由殿下自行赋诗却扇,还是由微臣代劳?”这是到了婚礼中却扇看娇容的一节,也是最刺激人心的时刻,新妇容颜的丑妍就在此时公布。而要想使新妇取下花扇露出娇容,就必须有一首诗来打动她的春心,这首诗不一定是新郎所作,也可以是傧相代劳。当然,我可不愿把这意义重大,甚或是回味一辈子的事交由别人代劳。于是,面对李泌善意的调侃,我微微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我踱步来到或许相守一生的可君身前,在场众人不禁齐齐禁言止声,都非常期待我的表现。

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烛之夜

我心念转动间,却见李泌已经命人把捧来的花烛放在厅堂的案上,便目光直对着王可君遮面的牡丹花扇,郎声吟道:“永宁楼中花烛含,锦帷开处露翔鸾;已知秦女升仙态,体把圆转隔牡丹”这首诗是改良诗人黄滔所作的诗句而成,合情贴题却也算是却扇诗中出类拔萃的作品了。随着众人对我所写诗句的啧啧赞叹声中,王可君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花扇,楼中之人又是一阵惊叹。

只见王可君莹玉般的额头上轻贴着一点黄花,益显着她的端庄;淡扫的秀眉修长而又浓密地贴在眼帘之上,描画成月梭眉的眉式;一双晶若晨星有如盈水的美目柔情脉脉地瞧着我。一时间,我看着她这双明眸里的内容,微微一呆。这是怎样一双集柔情、睿智为一体的美目呀!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一个人的眼睛竟仍如许多的风华,它吸引着我只想深入探究,而王可君的琼鼻香唇,我再也没法欣赏下去了,若非场合不对,我真会沉醉在她的明眸之中。如果把我已定四位妃子所具有的外型气质加以评论的话,那么皎玉是妩媚——娇羞柔媚,楚楚知礼;霞儿占娇俏——刁钻活泼,灵心巧慧;玉雪公主为温柔——冰雪聪明,温婉可人;而王可君则是端庄——举止娴雅,慧质兰心!

“却扇”已毕,“花烛”早供,而玄宗皇帝及杨、江二妃也已经安坐供案之旁,正是拜花烛的时刻到了。我双眼微瞟了一下王可君,但见她在两名嫔从的搀扶下,袅袅而行。最后站在我的右面。而后,有司仪高声喊到:“一拜天地!”王可君螓首低垂盈盈下拜,我依着她的节奏也轻轻拜下,众人一声好彩。

随着司仪人又一声的“二拜高堂”。我和王可君相从跪拜。玄宗皇帝笑逐颜开地说道:“呵呵,大郎终于真正长大了!”然后他老人家清咳了一下,开说训词:“成婚的意义在于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望尔夫妻恩爱谐和,子孙满堂!”在观礼朝臣亲朋的彩声中,我和王可君敬领教言,恭应而起。

第三拜应该是夫妻对拜,我和王可君两人相对。我的目光不觉地转向了王可君。王可君感觉到我的目光,强自沉静地向我柔和地瞅了一眼,而后又飞快地垂下了头。而我却从王可君那貌似从容的一眼中看到了她的娇羞,心中不由微微一荡。这时,司仪再次高声喊道:“夫妻对拜!”我当即下身而拜。如果在民间,按说现在接下来的场面应该是要闹新妇了,然而王可君贵为太孙妃,将来的一国之母,倒也无人胆敢如此大胆造次,因此。三拜而后,花烛之仪已算是过来了。

“新人且宽账中!”随着司仪人的高声,前来观礼的朝臣亲朋在婚仪执事们的引领下走向前面的嘉会殿,参加新婚的喜庆之宴。我回过神来,向王可君温情地一笑,伸臂将右手递了过去。王可君虽然隐带一丝羞涩,但她仍然尽量地保持自己的从容之色,大方地将自己的纤纤素手放到我的手中,我只觉得满手酥软。我握她的纤手,随着司仪人及槟相步入铺设着女家喜帐的内室之中。我与王可君俩人于喜帐中左右分坐。

喜帐侧的喜妇为我俩奉上第一杯酒,我与王可君的目光一对。按照礼仪,此时算是同房在即,所以王可君目及我灼灼的目光。终是抵不住心中的羞意,渐渐面泛羞红,目光一触间,王可君犹如受到惊吓的小白兔,立即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颤忽忽地扑动着。李泌唇角微露轻笑,向司仪略一示意。司仪当即以劝饮祝辞郎声吟道:“荣连九族,禄载千箱;珍纤焕烂,龙麝馨香!”我和王可君当然知道这合巹酒必须得饮,便随着吟声把酒而尽。喜妇再次上前为我俩满杯,司仪接着祝道:“且细思量,内外端详,头头相称,事事合章!”这第二杯酒自然也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