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佑樘坐在书案之后,双眉微微拧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下首的位置,马文升正坐着喝茶。在马文升的对面则是脸sèyīn暗地显得有些不安的刘健。
    “皇上,老臣敢以全家作保,王恕绝不会与宁王同流合污。”刘健发了话,语气铿锵有力,随即看了马文升一眼,道:“负图,你来看,你和王恕虽然没有交情,可是王恕的xìng子,你会不知道吗?我刘健虽然与王恕没有交情,却也知道他的耿直xìng子是出了名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攀附宁王,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莫非是宁王的挑拨离间之计不成?”
    马文升仍旧没有话,本心话,他也不信王恕如此糊涂,可是有些事,他也觉得不准,毕竟京察的事,知道的人就这么几个,不是王恕泄漏出○。。Om¤去,还有谁?
    朱佑樘叹了口气道:“王爱卿xìng子耿直,朕也信他,不过他现在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呢,也连续几次上书致仕,只是朕一直没有批准,朕想想看,他年纪这么大,也该歇一歇了。”
    朱佑樘合上眼,lù出一丝不舍,王恕也算是老臣了,是他一手提拔出来的,现在虽是他年纪大了,可是朱佑樘心里却清楚,固然王恕不会和宁王同流合污,可是若有这个万一呢?
    宁王牵涉到了明教,若是还控制住了吏部,这就绝不是好玩的。
    良久之后,朱佑樘的喉头似有些哽咽地道:“内阁拟旨吧,把王恕请老还乡的奏书批一下,该给的赏赐都要给,再下一封旨意去陕西布政司,告诉他们,王公还乡,需心照看,一遇节庆,当地府县衙门都要探望。他的子侄若有聪慧体健的,或充入随驾禁军,或进入国子监读书……好了,就这些;本文字仅由贴吧友情提供。”
    刘健不由叹了口气,一时也无话可,随即道:“陛下,只是吏部尚书的人选?”
    朱佑樘看了马文升一眼,道:“吏部乃是天官,事关重大,朕yù请马爱卿督吏部,如何?”
    马文升想了想,道:“只是礼部……”
    朱佑樘道:“礼部的事,朕另有安排。”
    刘健原本想推荐自己的门生吏部shì郎周静,这时候见皇上有了人选,只好付之一笑。
    马文升道:“陛下,微臣回来的时候,突然遇到了柳乘风,柳乘风带着一队芯突然包围了宁王的车仗,还要查什么案子。”
    朱佑樘先是皱起眉,随即又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淡淡地道:“朕倒还真是有一件大案让他查,不过拦住宁王的车驾实在太荒唐了些,这个家伙,做什么事都是惊天动地,生怕没人知道他勤于王事一样,只是不知他查出来了什么没有?”
    马文升道:“这个……微臣就不知道了。”
    朱佑樘恙怒道:“若是查出了什么,自然好,若是惊扰了藩王的车驾却是无功而返,朕一定要好好地训斥一下,实在太不像话了。嗯……其他的,还有什么事吗?”!。(。。 )
 
 
    
第一百六十七章:做官要脑子

  
    
    
    
  
    马文升和刘健不由面面相觑,皇上的反应实在太反常,原本按照常理,皇上平时最是在乎面子。这面子自然包括与宗室们的关系。若是关系太僵了,是非也就多起来,以往的皇上是很在乎这个的,所以太子与朱宸濠在殿中反目,朱佑樘不但没有震怒,反而……
    怎么呢,皇上的口气像是在敷衍一样,似乎柳乘风羞辱了宁王,算不得什么大罪,只是一句要好好训斥,这有什么用?
    再者那个柳乘风,如今接触得多了,刘健和马文升也大致了解这厮的xìng子,这厮是人来疯,骨子里就有一股子呆劲儿,你今日训斥他,他一转脸,八成就忘了。
    这么个家伙,训斥有什么用?
    只是宁王是皇上的亲戚,皇上怎么处置,刘健也不好什么。
    马文升却是迟疑了一下,道:“陛下,这件事若是传出去,只怕又有许多人三道四了……”
    朱佑樘颌首点头,道:“嗯,你的也没有错,好吧,既然如此,那朕下一道旨意,好好地教训一下柳乘风这个子,对了,朕让他查案,他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倒是四处滋事,也是着实可恨,告诉他,明日若是再查不出个前因后果来,朕定不轻饶。”
    朱佑樘顿了一下,才道:“就是这样,拟旨吧。”
    刘健摇摇头,只好道:“微臣告退。”
    马文升也告退出去。
    他们哪里明白,若从前,朱佑樘还对宁王带着几分亲情。可是事到如今,所谓的亲情早已化为了泡影。虽然宁王未必与明教有关联,可是这一对父子实在太不老实了,就比如王恕的事,藩王结交大臣,本就是犯忌讳的事,偏偏宁王结交倒也罢了,还四处去吹嘘,以至于朱佑樘不得不对王恕做出处置。
    想到王恕,朱佑樘不由黯然。沉着脸,坐回了椅上。
    这时候他的心里忍不住想。柳乘风莫非当真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才如此匆忙地去搜查宁王?又或者是,柳乘风只是单纯地借机报复一下?
    他吁了了口气,阖起眼来显得心事重重。
    刘健与马文升一道出了殿,这时候正是接近晚秋,天sè越来越凉,刘健的身子骨弱,方才在正心殿的时候。因为加了碳盆。室内温暖如春,可是在这外头被秋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马文升见了,连忙递一条手巾过去,道:“刘公要注意身体,据昨夜你又一宿没有睡,怎么?淮南的大水当真严重到这个地步?”
    刘健摇头道:“年年都有水患,今日是淮南,昨日是江西,内阁早有了赈济的常例,出不了什么乱子。老夫最担心的是宁王……”
    “宁王?”马文升和王恕不同,他与内阁的关系处置得相当融洽,所以起话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刘健道:“近来宁王和宗贯走得近,老夫原本也没有在意,只是昨日听宾之,宁王似是在行挑拨离间之计。听了宾之的话,老夫一时醒悟,总总俭也确实如此,只是想不到,今日还真被宾之言中,哎……”
    宗贯便是王恕的字,而宾之自然是李东阳,马文升早就听李东阳腹中有韬略百万,只是不曾想原来这也被他料中,不禁道:“那方才刘公为何不向陛下?”
    刘健叹息道:“吏部尚书这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就算明知这是宁王的诡计,无论是陛下还是老夫,其实心中都有些不安,倒不如还是让王恕告老还乡的好,他年纪确实大了,回去颐养天年也没什么不好。再者,前年的时候,他就上书请辞,陛下一直压着不肯,今年年初的时候又身体不好,旧疾发作,这个时候索xìng随了他的心愿吧。”
    马文升默不作声。
    刘健道:“现在你做了吏部尚书,老夫方才在想一件事。”
    马文升道:“请刘公见教。”
    刘健负着手,在金水桥上驻足,看到白玉阶的桥下,那湍急的护城河水哗啦啦在脚下流淌,翻滚着从远处林苑里的金黄落叶,刘健慢吞吞地道:“宁王为何要掰倒宗贯?这对他有什么好处?是宗贯挡了他的道还是如何?负图老弟,你现在接掌了吏部,宁王一定还会有举动,且看他玩什么花样,不过也要心,老夫总是觉得宁王似乎有点儿不太对劲,看似清雅,其实是个不甘雌伏的xìng子。”
    马文升的脸sè也不由地变得凝重起来,道:“难道他还敢……”
    后头的话,马文升没有,可是刘健却也明白,刘健淡然一笑道:“敢不敢,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可是有备无患才好,江西布政司邓志龙这个人怎么样?据和你是同年吧?”
    马文升想了想,道:“他是成化六年点的翰林,后来不知如何,时运不济,调去了刑部观政,再后来外放出去,如今忝为江西布政使,也算是造化。”
    刘健明白了,这个叫邓志龙的家伙,仕途并不如意,原本按大明的规矩,一般入了翰林,便是庶吉士,一般这庶吉士出身清贵,且都是取科举最优秀的人才填补,可以这朝中有数的几个大佬大多都是庶吉士出身。有了这一重身份,只要资历熬得差不多,至少也有个做shì郎的机会。
    可是观政士不同,尤其是一开始好端端的翰林院庶吉士却被调用去刑部观政,往往这些人,观政几年之后就要外放出去,仕途坎坷,就算做到了封疆大吏,大多数时候也已经到头了,若还想再进一步,比登天还难。
    “这个人,xìng子如何?”
    马文升沉默了一下,道:“不清,在翰林院的时候。他的xìng子倒还醇和,只是后来去了刑部。他便刻意与我断了往来。”
    “你就任吏部之后,对他要好好地注意一下,若是办事得力,就暂且不,实在不成,就换个人去。”刘健脸sè凝重地道。
    马文升不禁点头,他自然明白刘健的意思,这是防患未然,江西那边∞论如何不能出差池。
    马文升想了想,道:“还有。那个柳乘风未免太跋扈了一些,宁王纵然千错万错,也不是他一个百户羞辱就能羞辱的,只是今日陛下也是奇怪得很……”
    刘健呵呵一笑道:“别人都这子是呆子愣子,其实老夫看来,这子比王宗贯要聪明得多,别看这子看似到处得罪人,人见人憎。其实他的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聪明。他的身份和你我不同,他是亲军,是锦衣卫。锦衣卫亲军就是要什么人都敢做,什么人都敢得罪,只要唯一忠心的是皇家,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他越是如此,皇上反而越放心用他。”
    马文升若有所思,不由笑道:“难怪今日陛下如此反常,原来如此,咱们做大臣的,靠的是本事,陛下依赖的也是我们的才干。可是对亲军来,能力反而是次要,最紧要的是忠心,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健呵呵一笑道:“负图举一反三,倒是有些意思。”
    二人在这金水桥边徘徊,一时聊得兴起,竟是忘了去直房。正在这时候,御马监大太监郭镛正好带着两个太监跑过来,见了这二人,忙不迭地陪笑着过来见礼。
    刘健呵呵一笑,道:“郭公公往哪里去?”
    郭镛笑道:“陛下叫奴婢去烟花胡同百户所给柳乘风传口谕。”
    “哦?不是草拟旨意吗?”马文升疑huò地道。
    郭镛又是呵呵一笑,道:“陛下,旨意还是免了,太繁琐,直接传个话就是,两位大人今日倒是有闲情,奴婢没有打搅大人们的雅兴吧?”
    换作是别的时候,御马监太监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便是内阁大臣也未必不可以平起平坐,可是如今弘治朝却是翻了个个,郭镛见了这二人,一点儿怠慢都没有,点头哈腰,脸上带着几分阿谀谄笑。
    马文升不禁笑起来,对刘健道:“你看,果然被刘公中了,这个柳乘风一点儿也不呆,连陛下都袒护他。”
    这袒护是明显的,一开始,马文升劝了一下,朱佑樘还要下旨意训斥,现在连下旨意都免了,成了口头警告,这惩罚是越来越低了。
    刘健也跟着笑,道:“在这儿话竟是忘了时辰,好了,也该回值房去啦,郭公公去传口谕吧,老夫也要走了。”
    郭镛又是朝他们行了个礼,便带着两个太监匆匆地朝午门过去,出了午门,自有车仗停在外头,郭镛上了车,报了地名,便有车夫将郭镛送去烟花胡同。
    烟花胡同仍旧是繁华如织,马车从这里穿行,走走停,耽误了不少时候,好不容易到了百户所,郭镛已是不耐烦了,跳下车来,站在百户所门口的两个芯将他拦住,郭镛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道:“柳乘风在不在?宫里有口谕。”
     ◇。。oM○;   听了郭镛的话,门口的芯不敢怠慢,立即飞快地去通知柳乘风,一面请郭镛进来。
    过了片刻功夫,郭镛走到百户所前院的时候,便看到柳乘风整了整衣冠迎面出来,二人相隔一丈都默契地汀了脚步,郭镛正sè道:“柳乘风,陛下有口谕。”
    柳乘风不知道这接口谕是什么规矩,一时站又不是,跪又不是,倒是王司吏也跟着出来,身子连忙面向紫禁城方向微微欠身,双手抱拳行礼,道:“学生接口谕。”
    柳乘风心里不禁笑了,得,这还有亲自做示范的,于是也学着王司吏的样子,道:“微臣接口谕。”
    郭镛便开始废话连篇了:“朕听你胆大至此,竟敢惊动宁王车驾,这般胡作非为,实在有违朕提携你的初衷……”
    柳乘风听了这口谕,一时有些无语,这口谕怎么跟泼fù骂街有点儿类似?一点儿文采都没有,全是白话。不过他随即又想到自己在前世的时候,曾经瞻仰过文皇帝也就是朱棣的圣旨批语,这朱棣的圣旨批语似乎也是如此,很是直白,心里也就淡定了。
    “我脸皮厚,随你怎么骂。”柳乘风心里这样想着,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