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韬也是呆了呆;道:“大入;廉州……似乎听过;可是总是记不起来要不;学生去打探一下”
    柳乘风只好点头;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廉州府;万户……只听这生僻的名字;柳乘风就觉得不太对劲
    等到王韬终于从一本里翻出点儿消息来;才兴匆匆的过来;苦笑道:“大入找到了”
    接过;柳乘风认真看了看;这是一些松散的笔记;似乎是某巡抚写的一点儿读笔记之类;这巡抚是广西巡抚;不过写的时候却是在永乐年间;距离现在差不多有了数十年;这里头还真有廉州的描写
    “永乐四年春……廉州土蛮复反;占丰县;聚众十万……安南国……”
    柳乘风不由翻了个白眼;总算明白了;土蛮……这东西多半是一些偏僻的州府才有;而最重要的是那个复反二字;所谓复反;就是又造反了;这个又;就明这种事是常态;早就习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今夭反一下;明夭再反一下;早就司空见惯;这些土蛮子要是不造反;那还啧啧称奇了
    日了……柳乘风这一下真想骂入;这什么鬼地方;虽然心里早有预料;不管怎么;敕封万户侯;毕竞是一件大事;朝廷不可能给什么富庶的州县;可是柳乘风万万想不到;朝廷分封的居然是这么个鬼地方
    王韬脸色也有点儿古怪;他是好读的入;藏了不少;那些好价格太贵;所以都是买些杂来看;似乎想起什么;又道:“大入;我记得;我再去找找看;瞧瞧还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可寻”
    柳乘风摇摇头;苦笑道:“不用寻了;再寻;也寻不出什么;这廉州的记录里居然牵涉到了安南国;想必是与安南国接壤;我知道在哪里了”
    柳乘风再不知道;那就是猪了;他记得很清楚;在后世;与越南接壤的县市大体的位置;如此来推论;这廉州不离十;多半就是在那一带了
    原本;柳乘风对这封地还是很期待的;毕竞这是金饭碗;有了这封地;柳家世世代代都可以在那儿做土皇帝;日子快乐无边;可是现在才知道;在这大明;就算有本事弄来个封地;也未必有福享受;这土皇帝似乎不太好做
    未完待续
    (。。    )
 
 
    
第二百五十章 :帝心难测

  
    
    
    
  
    一个时辰之后;王韬还是寻了一些关于廉州的资料来;这些资料多是从一些只言片语中得来的;穿了;廉州就是个人见人厌的地方;是大明朝的暗疮;谁也不愿意提及。
    到大明;自然少不了京师的庄重恢宏;少不了北通州这样的津要繁华;更少不得苏杭的别致风情;至于廉州这种天不收地不管的地方;谁有兴致去理会。
    几乎所有相关廉州的信息;都少不了土蛮、械斗之类的字眼。
    这在后世;就是边疆的老区;穷的叮当作响不;还时不时有人闹出点乱子。
    再加上比邻安南;安南国虽然臣服大明;可是多有桀骜不驯之举;大明对安南;也屡有军事行动;以至于这个地区更加混乱。
    柳乘风直抽冷气;这么个地方;真让他去做土皇帝;他敢去吗?不准哪天就碰到土蛮作乱;若是再有安南人煽动;柳家的人还不得天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本文字仅由贴吧友情提供。
    柳乘风苦笑;道:“也罢;也罢;这万户侯;索xìng就当是虚衔好了。”
    王韬也是苦笑;道:“据那里的蛮子有数十万;汉人都在县城、府城里;汉蛮之间;势同水火;再加上土地贫瘠;靠着大海;挨着安南;实在不是个好去处;不过也好在这只是封地;朝廷还是照样委派官员的;大人不去;照样有岁入;倒也不怕什么?”
    柳乘风颌首点头;没有再什么。
    过了一会儿;周泰和朱海德等人就纷纷来拜谒了。
    柳乘风的旨意送到了;其他人的旨意也纷纷送到;这一次的升赏;绝对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就比如这周泰;居然不是去大理寺;而是直入顺天府;虽然大理寺的推官和顺天府丞都是正四品;可是在大理寺;上头有寺卿、有少卿有寺丞;比他官儿大的多的是;在顺天府;就是顺天府的二把手;一边是蛇头;一边是龙尾;明显是顺天府更好一些。
    再者;大理寺的职能随着锦衣卫和东厂的建立;早已越来越低;在宋朝的时候;大理寺可以直接问罪官员;对官员进行审判;甚至还有纠察之权;只是现在;这些权利早就被锦衣卫和东厂瓜分殆尽;连都察院和刑部;都代替了它一部分的职责。
    现在的大理寺;好点儿就是专门审核案情的;刑部判案之后;将案卷送到大理寺去走走过场;至于其他的事;也没不必他们过问了。
    可是顺天府就不同;虽然被称作是府;可是下头却共领五州十九县;比不上一个省;却足足有半个省的职权范围了。更别领的还是京畿;所辖的人口多达数百万;基本上这顺天府府尹的权利和品级;与地方上的巡抚是相当的;至于顺天府府丞;那也大致算是一省布政使;地位绝对超然。
    对这个任命;周泰可谓是喜出望外;自然是喜气洋洋。
    而那朱德海;也从一个千户直接荣升效义营步军把总;治下的军马从一千增加了十倍以上;这还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马;岂是寻常千户所所能比拟。
    其余各人;都有封赏;可以;奖赏超过了大家的预期;大家接过了旨意;自然忘不了柳乘风;没有柳千户;岂有大家今日;再加上周泰此前给大家吹了风;现在想来;将来自己升了官;少不得还要有人保驾护航;将来出了事;也有人帮忙遮掩求情一二;这柳千户圣眷正隆;现成的关系不找;难道还拜别的码头?
    千户所又是热闹起来;其实柳乘风心里最是郁闷的;万户侯;似乎听上去光鲜;其实和他那什么丰城伯并没有多大区别;无非是俸禄增加了一些而已。别人不明就里;却都是刮目相看;毕竟柳乘风算是外姓第一个有本事敕封地的侯爵;可见宫中对他的看重和依赖;可是柳乘风是有苦自知;打落了门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眼看大家都有了差事;即刻要准备去各地赴任;其中去京师的就有三十人之多;只怕明早就要准备动身了;可是旨意里头柳乘风虽然封了爵;可宫里还没有让他挪窝的意思;看来他还得在这北通州留一段时间。
    明明是头功;结果落到这么个好;柳乘风的心情可想而知;勉强招呼了众人;夜里开宴;少不得与大家聚饮;到了第二日清早;柳乘风又早早爬起来;送一些人去赴任;十里长亭;热闹了一番;燃放了鞭炮;柳乘风的心里却是酸溜溜的;没有精神。
    宫里为什么还不将自己诏入京师;这北通州的事;按道理已经了解;这一次也是临时的任命;不可能长久;可是现在好像宫里将他遗忘了一样;让他整日都没有精神。
    柳乘风倒是想振作一下;好好在北通州做点儿事;可是天不遂人愿;这北通州做事的人已经太多了;无论是刘大夏还是王鳌;每天都忙的像走马灯一样;还轮不到柳乘风来。
    王魍柳乘风有师生之谊;柳乘风倒是去拜访了几次;可是王鳌到了北通州;似乎忙的很;几次见他;都是匆匆话别;让柳乘风更是郁闷。
    至于那刘大夏;柳乘风和他一点儿交情也没有;也不愿意和他打什么交道;文武殊途;拜访没有必要。
    所以柳乘风只能闲坐;等圣旨来;越等越是烦躁;少不得要千户所出动一下;让这北通州的地面震三震;这样的结果就是;莫北通州没有乱党;连蟊贼都销声匿迹了;狗拿耗子;谁敢跟亲军过不去;人家卯足了劲四处找不长眼的家伙收拾;再闹岂不是自己送上门去;让这些亲军抓到城隍庙里去修理?
    到了二月十五;王鳌那边终于派了人来请柳乘风去话;似乎这一次;自己这恩师突然有了空闲;柳乘风倒也没有耍什么心xìng;他知道;王鳌不是那种吃饱了撑着的人;他现在的公务也是不少;叫自己去话;肯定是要透lù什么风声。
    于是连忙整装;立即去见钦差行辕;外头的人倒是对他还气;引他进了里头的花厅;又奉上了茶水;柳乘风屁股落定;刚刚喝了盏茶;王鳌就到了。
    王鳌这几日显得苍老了不少;刘大夏在杀鸡儆猴;而他领的旨意却是安抚;一个黑脸一个红脸;这安抚其实就是大赦;看上去容易;其实做起来难。同样的人犯;刘大夏那边觉得应该重惩;王鳌这边却认为此人只是胁从;应当在安抚之列;双方少不得要打交道;偏偏刘大夏是个执拗的xìng子;一旦决定的事很难更改;别人不敢去劝;只好让王鳌去交涉;有时候和那刘尚书吵一架也是常有的事;甚至事情闹大了;还可能捅到内阁那边去。
    其实他们两个都没有错;只是他们的差事有矛盾而已;对刘大夏来;有一个漏之鱼;就是自己的疏忽。而对王鳌来;若是让刘大夏随意杀人;自己还怎么安抚人心?杀的人越多;人心就越不安;与其如此;倒不如能少杀一个是一个;反正这些人也闹不出什么乱子。
    看到了柳乘风;王鳌的脸sè有了几分温情;不由对柳乘风笑了笑;道:“乘风;近来怎么样;你不必起来行礼;坐下话吧。”
    见柳乘风要起来行师礼;王鳌压压手;尽量使自己和颜悦sè一些。
    柳乘风还是行了礼;才坐下;道:“倒还可以;只是整日无所事事;心里不痛快。”
    在王鳌面前;柳乘风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事情这个样子;谁都知道他的心思;矫揉造作;难免有扭捏之嫌。
    王鳌却是笑了:“怎么;北通州不想呆了?”
    柳乘风见王鳌开门见山;自然也和王鳌淘起心窝子;道:“实不相瞒;恩师;门下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明明立下了大功;却是像被发配了一样;出京的时候;皇上了;这只是暂时的差事;早晚要回京;可是现在……”
    柳乘风叹了口气;他这时候反而捉mō不透朱佑樘了。
    王鳌笑了;抱着手里的茶喝了一口;才淡淡的道:“你的心思老夫明白;其实不只是老夫;就是皇上;未必也不知道你的心思。”
    柳乘风知道王鞴有后话;也没有插嘴;只是努力倾听;本文字仅由贴吧友情提供。
    王鳌继续道:“只是陛下眼下;还不能调你入京;你知道为何?”
    柳乘风摇摇头;道:“还请恩师指教。”
    或许是当局者mí的缘故;柳乘风到现在;还是没有琢磨出朱佑樘的心思;不过看王鳌的样子;倒像是这王鳌似乎略知一二。
    王鳌淡淡道:“问题就出在这万户侯上;陛下敕命你为万户侯;这背后顶了多少非议你知道吗?实话和你吧;自从圣旨下来的时候;每日都有人上书反对;在这个节骨眼上;陛下只想息事宁人;怎么会在这时候把你调入京师;挑动文武百官的怒火?”。
    (。。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大的圣眷

  
    
    
    
  
    柳乘风还是低估了祖制的威力;在他的心里;皇上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应当是一言九鼎才是。
    可是他不知道;为了他这个万户侯;整个京师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不少人摇头反对;直言的更是不少。
    廉州虽然贫疮;得再难听一些;对大明来算是可有可无;敕封给柳乘风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而是这个先例不能开;今日开了;往后可就止不住了。
    王鳖对京师的动静明显比柳乘风关注得多;一举一动都可以通过一些门生故吏互通消息;有些东西;外人看来风平浪静;可是内行人立即就能察觉出异样。
    王鳖叫柳乘风来;的就是这件事。
    “因此以老夫之见;陛下不会急着让你进京城去;怎么也得有几个月的喘息时间;再者了;其实宫里也有风声;陛下属意调任你做内东城千户所千户;不过这件事只是有一点儿眉目;具体如何;却是知之不详;反正这事儿总要缓一缓;你在北通州也不必焦躁;该来的自然会来。”
    王鳖的分析倒是很有道理;现在让柳乘风进京城;只会把事情扩大化;可是还要在北通州呆几个月;柳乘风不禁苦笑起来;北通州虽然热闹;可是自己一直都只是自己当作北通州的过而已;一开始来的时候有些好奇新鲜;现在早就腻味了。
    只是圣旨不来;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干等了。
    见柳乘风的脸sè不太好看;王誊却是微微一笑;安慰道:“其实实在话;老夫有时候也有点儿羡慕你;想想看;陛下力排众议;非要敕封你做万户侯真的只是因为那区区金口玉言不容更改吗?”
    这句话点到了问题的节骨眼上;金口玉言?那是屁话;天家连父子兄弟都可以成仇;还真没有几句言而有信的事;这金口玉言不过是自诩罢了;若是当真阻力大;又或者皇上反悔;自然会有敷衍的办法出来。
    柳乘风听了王鳖的话也若有所思起来若皇上守信;这种事他也未必信;毕竟听王鳖这么一;让他做万户侯的阻力确实不;皇上力排众议;一定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到底是什么原因?
    还是当局者mí;有些事在别人身上;柳乘风看得一清二楚;可是落到自己的头上反再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
    王鳖笑了继续道:“这是因为陛下卉算重用你;否则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