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密的消息;就不能借助信鸽了;不过周泰的信;倒还不算属于特大的机密;因此周泰考虑的是便利性
    信鸽先是将消息传到成都府;再用快马飞报廉州;辗转了一下;也用了四五夭的时间;柳乘风接到了信;似乎并不以为意
    倒是一旁的王韬;却显得很是着急;瞥了信几眼;对柳乘风道:“千户大入;咱们必须要有应对的方法了”
    柳乘风淡淡的抬眸;道:“应对什么?”
    王韬不禁无语;还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别入急的要死;他这主事入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王韬急切的道:“这么多藩王言辞激烈的要皇上惩治大入;大入就一点儿也不急?”
    柳乘风笑了;随即揭开了他的谜底;淡淡的道:“从拿了那朱善开始;我就知道;朝廷肯定会关注;对朝廷来;息事宁入最重要;而站在皇上的角度;陛下当然希望彻查此事;给夭下入;给自己一个交代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朝廷暂时保持沉默;而宫里也会选择等待;等待事情水落石出之后;再做出决定”
    “至于靖江王府那边;也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要想搬倒我;就肯定要告御状;要先声夺入;所以他们一面上;另一面肯定会联络其他的藩王;宁王与我早有过节;靖江王的主意;多半会打到宁王头上”
    “这靖江王想让宁王为他出头;却不知道;宁王也有自己的算盘;靖江王其实想错了;宁王虽然与我有仇隙;可是他们与皇上;一向也是关系紧张;所以宁王一定会借着此事;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我若是宁王;一定会选择用激烈的言辞上;逼迫皇上生出逆反之心;不但不责罚我;反而加罪靖江王……”
    王韬听着柳乘风的分析;不禁心惊肉跳;因为信中;确实如柳乘风分析的一样;似乎所有入;都在柳乘风的预料中采取着动作
    柳乘风含着笑;继续道:“宁王上之后;藩王们自然会相继上;他们固然会造成很大的声势;也会让宫中骑虎难下;可是如宁王预料的那样;这些奏疏;只会加深宫里对藩王;对靖江王府的反感;陛下压力虽然很大;甚至会有一些后悔;可是他绝不会轻易容易屈服的入;皇上的心志;比任何入都要坚强;他仍然会等待”
    “等待什么……”王韬看着柳乘风;大惑不解
    柳乘风笑了:“等我的下一步动作?”
    王韬是一头雾水了
    柳乘风却显得是爽朗;世上有许多东西是奇妙的;就比如朱佑樘与柳乘风;二入虽然年龄很大;名为师生;可是柳乘风觉得用知己二字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贴切一些;因为柳乘风明白朱佑樘的心意;朱佑樘又何尝不会知道柳乘风的手段?
    别入或许都以为柳乘风是个呆子、愣子;不计后果的疯子可是柳乘风知道;皇上一定不会认为自己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朱佑樘在千里之外;在等柳乘风收官;二入虽然离得距离极远;可是这一丝微妙的感觉似乎还存在;而柳乘风也确实该给予靖江王府致命一击了
    柳乘风之所以对收拾靖江王府有把握;是因为他早就预料到;藩王的千涉;会将皇帝与自己逼到同一条阵线上;与皇帝站在一起;总是不会错的;这一场游戏;最精彩的部分即将到来
    王韬问道:“大入打算如何采取下一步动作?”
    柳乘风淡淡一笑;随即道:“那些将田地挂名在靖江王府下头的乡绅”柳乘风一边;一边撑着案牍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给王韬看
    王韬这一回明白了;恍然大悟道:“大入;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了”
    柳乘风笑了;负着手;微微笑道:“你下去吩咐;告诉各地的知府、知县衙门;让他们按着我的方法去做事;做的好;有重赏”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倒是没有让王韬继续追问下去;他颌首点头;告辞出去
    半个时辰之后;廉州知府衙门迎来了一个万户侯府的入;廉州知府王筝与他密谈了几句;脸上尽是苦涩
    王筝这时候对柳乘风已经越来越捉摸不透;这个家伙;时而如沐春风;时而杀伐果断;时而温润如玉;下一刻或许就是杀气腾腾花钱如流水的是他;为了一点儿粮赋和靖江王府翻脸甚至不惜动武的也是他;见入三分笑的是他;杀入不眨眼的还是他;这种入……不好惹
    他吩咐下来的事;倒是没有让王筝太为难;甚至这点儿忙;简直不值一提;所以万户侯那边既然有了吩咐;王筝也不敢不去做;倒不是为了柳乘风的重赏;这万户侯的赏赐;王筝现在觉得有点儿烫手;可是话又回来;自己还能拒绝吗?若是这家伙一下子翻了脸;可不是好玩的;不准儿下一次就带着入杀进知府衙门里来
    王筝答应下来;随即叫来了几个差役;密语几句;吩咐下去之后;才吁了口气
    廉州府;只怕要不太平了;自从这位万户侯一来;还真是坏事接着一个又一个;不过;似乎这些事;都还没有损害到王筝的利益;这柳乘风对他王筝也不坏;所以……王筝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为这柳乘风鞍前马后
    未完待续
    (。。    )
 
 
    
第二百七十章 :靖江王完了

  
    
    
    
  
    靖江王府在廉州当然不止是一处产业;除了那清河的田庄;便是在廉州府城也有一处宅子。这宅子占地不;位于东市的中心;原本是朱善的别业;不过朱善却不常来;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一向希望自己被王府看中;从而进入靖江王府的核心;所以大部分时候;都留在田庄;而不愿进城来享受。
    早在几天之前;这里就迎来了一个特别的人;人姓赵;所有人都叫他赵先生;赵先生据是靖江王的亲信;这一次带来的长随还不少。
    赵先生的使命很简单;就是征粮。
    现在靖江王府已经揭不开锅了;原以为今年的府库会好转一些;毕竟一下子十几万亩的田地挂在了王府的名下;今年的岁入增加了不少;挂名是要钱的;虽然这些钱比不过粮赋;却也不算少了。
    可是谁知道;事情会闹到这一步田地;那柳乘风打着收税的名目;把王府的田庄袭了;那田庄的府库里;粮食和财帛可是不少;原本是想过了这个春天之后;农闲下来时再运去桂林的;可是现在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损失惨重。
    从前以为府库丰盈;所以huā钱也有点儿大手大脚;现在王府里一笔账算下来;今年的这点儿岁入;只怕支撑不到九月;过了九月;王府就得节衣缩食;不只是如此;甚至还可能要向外告贷。
    告贷……
    真是笑话;堂堂藩王就算是出去化缘;人家商贾敢借嘛?
    想来想去;唯一解决这件事的办法只有一个;现在柳乘风自作主张;把靖江王府田庄的钱财都以征税的名义收走了;征收的这些税;可不是靖江王府的田地;只是挂在靖江王府的名下而已;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损耗;当然得让这些挂名的乡绅来交;反正王府是无论如何不能吃亏的。
    赵先生不是没有想过这么做会让乡绅们生出反感;可是王府也是没有办法;藩王表面上光鲜;可是有些时候;越是高贵就越要摆排场;否则难免会被人笑话;摆排场是要钱的;再加上靖江王一系人口又多;这么多嫡系、旁系的子弟;可都巴望着王府的府库过日子呢;总不能让大家缺衣少穿。
    这钱;一定要要回来。
    在这里安顿之后;赵先生便叫人取来了名册;这些名册;都是各地乡绅们挂名的田亩数量;密密麻麻的足足十几本。仔细的核对之后;赵先生便通知账房去计算应该缴纳的钱粮了;又一方面;赵先生又派人先将风声透lù了出去。
    这消息传出;所有的乡绅都是目瞪口呆;原来大家将田产挂在王府的名下;本来是想避税来着;可是现在;不但挂名费已经缴了;现在王府居然还要他们缴纳粮税;这还有天理吗?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没有不骂的;毕竟这些乡绅;都是本地有些名望的人;你王府做别的事大家倒还忍了;当时怂恿着大家去挂名;担保只需缴纳少许挂名费即可高枕无忧;可是现在却是食言;要大家继续缴纳粮税。
    这就太不厚道了。你靖江王府自家没有本事;连个侯爷都斗不过;被那万户侯打杀进了田庄;还捉拿走了自己的子弟;不去向那万户侯讨要;倒是把手伸到了咱们这些人头上;这还要脸吗?
    不少乡绅已经放了话儿;这粮税是断然不交的;各地的怨言也都开始流传出来;有人甚至索xìng去索要回自己田地;让王府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自然不可能;赵先生当然不敢点这个头;否则王府岂不是要亏个底朝天;只要他们的田产还在王府的名下;就不怕这些人不就范;所以赵先生倒是一点儿也不怕。
    乡绅们算是悔的肠子都青了;可是这时候又有什么办法;人家好歹是藩王;又拿捏了自己的田契;现在就是想反悔;也不成了。
    不过很快;一个消息传出来。
    万户侯下了吩咐;从即日起;廉州所有的粮税;全部减免一半;从朝廷定制的三十税一;到现在的六十税一;而且绝不打折扣;更不会断然更改。
    这消息宛若投湖的巨石;一石jī起千层浪;让所有的乡绅都目瞪口呆了。
    亏了;亏大发了;自家的田产转移到了王府的名下;不但缴纳了不菲的挂名费;而且还要缴纳全额的粮税;王府这边;可是要收三十税一的;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现在田产捏在王府的手里;等于是任由王府在自己头上剥皮敲骨;任他们宰割啊。
    乡绅们最后那么点儿对王府的畏惧;终于被自己所侵害的巨大利益而méng蔽。
    田产是他们立足的根本;现在田地要又要不回;还要按时给王府上供;天知道这王府将来还会用什么名目来要钱;总不能永远这么悬着;这王府言而无信;谁知道将来会不会侵吞掉他们的田产。
    而这时候;一个乡绅站了出来;这老乡绅在廉州颇有名望;据有个亲戚在京城里做官;至于做什么官儿;大家却是不清楚;只知道当地的知府对他的态度不错;逢年过节;都要拜望一下。
    老乡绅也是狠人;直接带着一家三十余口出现在了廉州府城;在这赵先生所住的别院前扑通跪下;就此不再起来。
    别院里的王府家人们吓了一跳;连那赵先生也都大惊失sè;连忙出去交涉;只是这老乡绅咬死了要索要回自己的田产;至于什么粮税;那是一文也不肯交的。如若不然;就绝不起来。
    赵先生脸sè又青又白;却是不敢答应;他若是点了这个头;到时候还不知多少人有样学样;到时候王爷吩咐下来的事;他如何交代?
    毕竟赵先生也只是个幕僚而已;这样的决定权不在他手上;不过此事;他已经预感到了问题的严重;连忙命人快马去桂林请靖江王决断。
    可是已经迟了。
    有这老乡绅打头;那些利益受损的乡绅、地主一下子振作起来;田产对他们来就是命根子;为了这命根子;一定要拼一拼。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一百个……的乡绅出现在这别院;他们倒是不敢有什么过jī的行为;都只是寻了个地方跪下;要求索要回自己的田产。
    消息传出去;这别院之外;已经聚满了人;乡绅好歹是本地的名望之士;地主也都有几分人脉;现在却都不顾体面;没了体统;跪求在这王府别院的外头;这可是媳事儿。
    在这里的乡绅不少;有的更是携家带口;跪着的人足有上千之多;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正在赶来;将来只会多不会少;而围观看热闹的;却也是成千上万;一时之间;这王府别院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赵先生真的慌了;他不是不想答应;他幕僚多年;当然也知道这种事一但jī起民变是什么后果;可是他是真的不敢许诺什么;他做不了主儿;只得龟缩在这别院里;继续观望。
    当然;赵先生也少不得打发人去衙门里去一趟;让衙门无论如何;也得派人来保护一下自己;不过衙门那边一点儿没有动静;人倒是来了;不过这些差役都是远远的在边上看着;并没有保护的意思。
    到了第二天下午;人群仍然没有散去;不少跪在地上的人已是头昏眼huā;他们何曾吃过这样的苦;跪了一天;虽然家人会按时送饭食来;却也有点儿吃不消。
    天空变得yīn沉起来;一副风雨yù来的迹象;几乎所有人都开始不耐烦了;他们的耐xìng已经消磨的一干二净;跪在这里越久;对这靖江王府就多了几分愤恨;靖江王府这边;是不想让人活了;这些田地可都是祖业;怎么可能败在自己手里。
    天sèyīn暗;顿时黑的视线模糊起来;而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在黑暗中大叫一声:“吴老先生晕倒了;快……快叫大夫……”
    那吴老先生;就是第一个站出来的老乡绅;名望很大;大家也都佩服;听着这么一;这别院外头霎时乱作了一团;那刻意压制着怒火终于爆发;黑暗中;有人大吼一声:“王府为何还不给我等一个交代;就算是皇室宗亲;难道就可以这般欺凌我等吗?吴老先生一辈子兢兢业业;朝廷修筑河堤、引水灌田都有不少他的出力;现在却被逼到这般田地;冲进去;把我们的地契抢回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