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样的做法;自然有它的好处;而今日也是一样;朱佑樘今日的宗旨只有一个;救灾
    两班文武官员有不少已经跃跃欲试;救灾的事;皇上一向是挂在心上的;此前大家就大致地有了点儿救灾的措施;现在自然要表现一番才好。
    只是谁也不曾想到;最先站出来的既不是户部也不是工部的官员;而是礼部的一个员外郎蔡昌;这人率先站出;让大家都有些愕然;按理救灾和你有个屁关系;你一个礼部员外郎;还没等户部的人出来先算算账就出来抢风头了;这还了得?真是没有规矩。
    这位蔡昌;在朝廷之中一向不太起眼;四旬上下的人了;还只是个礼部的中级官员;要权没权;要势没势;属于很容易让人遗忘大多数时候都是靠边站的那种。平时这家伙未必会有临朝议政的资格;这还是因为朱佑樘对救灾的事很重视;所以才有进殿的机会。
    这么一个家伙让人觉得很是眼生;不过人家既然已经站出来;自然也无人反对;朝议、朝议;随你怎么议去;总不能把人赶出去。
    不过户部的几个官员;明显有那么几分不满;昨天夜里;大伙儿都在当值;熬了半个通宵;总算算出一笔帐出来;结果却被一个不起眼的家伙抢了先。
    蔡昌站出来;目视所有人一眼;才淡淡地道:“陛下忧心灾民之心;可谓仁德无双;微臣感佩之至……”
    开场白;先是一记马屁;让人心里失笑;这家伙多半是来争风头露脸的。
    谁知蔡昌下一句话;却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可是;微臣却以为;眼下还有一件事比南昌府救灾之事更加紧迫;请陛下明察。”
    话到这里;朱佑樘不由地问:“哦?不知何事?”
    蔡昌昂起头;淡淡地道:“柳乘风一介武夫;主掌宣府军政民政;掌握十万精兵;宣府距离京师不过咫尺之遥;关系重大;自太祖以来;何来武官掌握边关的道理;陛下不可不察;否则一旦宣府有异动;则京师垂危;社稷垂危;眼下当务之急;是立即召回柳乘风;从督察院挑选一名能臣;速去宣府赴任巡抚之职……”
    满朝文武顿时哗然;皇上都定下了这一次朝议的调子;可是眼前这个蔡昌胆子不;倒是有这么几分风骨。其实柳乘风的事儿;早就惹起了不少文武官员的不满;毕竟这柳乘风是个武官;再能干;那也不是读书人;现在一个武官成了宣府的钦差;统管宣府军政、民政;这是旷古未有的事;此例一开;将置读书人于何地?
    也有人是真心为朝廷着想的;总觉得柳乘风不太靠得住;于是有人站出来;道:“微臣倒是也有耳闻;现在京师之中已经流言四起;街上有稚童言宣府即陈桥;陛下不可不慎;多为社稷着想。”
    这一下子等于是一块大石投入湖中;满殿都热闹了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刘健却是呆了一下;嘴角微微抽搐;很有深意地看了蔡昌一眼。
    朱佑樘的脸色变得铁青;好端端的议论救灾;没想到居然又转到了宣府的事儿上;此刻的他;显然已经动怒了。
    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昨天的时候;刘健也是苦苦劝自己召回柳乘风;不过自己的态度坚决;刘健只好作罢;可是不曾想到;今日又为了这个事;有这么多人旧事重提;这背后就当真没有猫腻?或者;这事儿根本就是刘健主导的;他见劝不成;干脆吩咐人在这朝议中让自己下不来台。
    想到这里;朱佑樘不由狠狠地瞪了刘健一眼;朕已经了不许再提了;可是你却还要闹;难道就真的把朕的话当作了耳边风?这倒也罢了;你若是忠臣;无论是死谏还是苦劝都可以;却又为什么暗中鼓动人在这里闹?
    刘健敲捕捉到了朱佑樘那抹严厉的目光;此时也是觉得事情蹊跷;可是蹊跷归蹊跷;他心里已经明白;朱佑樘一定疑心到了自己头上;背后搞动作;而且目标还是皇帝;这可就有不忠之嫌了;刘健就是再如何镇定;此时也感觉到了无穷的压力。
    朱佑樘此时深吸了口气;淡淡地道:“诸位爱卿;你们的话得也不无道理;只是现在宣府刚刚稳定;朝廷若是急切召回廉州侯;只怕不妥;这件事;朕会再思虑思虑;过些时日再吧;现在朕要的是南昌府的灾情;灾情如火;岂可轻慢;等赈灾之后……”
    朱佑樘想着息事宁人;这件事可以拖一拖;只是他想不到;这时候居然有人打断了他的话;先前那最先站出来的蔡昌道:“陛下既然不提宣府;那么微臣斗胆还有一言;微臣听;宁王已经属意与廉州侯联姻;愿将次女嫁给廉州侯;微臣窃以为;柳乘风虽已有妻子;可是他对朝廷功不可没;若是廉州侯当真能与宁王结亲;也算是朝廷之幸;陛下;这门亲事;不妨许下来;或可成一段佳话……”
    这一下子;所有人呆住了……
    宁王居然有意将自己的次女嫁给柳乘风;自己却是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宁王不是和柳乘风反目成仇吗?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震惊的不只是他们;更震惊的是朱佑樘;这件事因为牵连着宗室;极度的敏感;所以宁王那边透露出口风的时候;宗令府既不敢擅专;也不敢轻易传扬出去;而是直接禀明了朱佑樘;朱佑樘则只是将消息给了刘健;除此之外;也只是在给柳乘风的书信传递中透露了只言片语而已。
    所以对朱佑樘来;这件事是绝不可能透露的;宗令府的几个高官都是皇亲国戚;这些人自然得为宗室遮遮羞;可是现在;消息却是透露了出去;泄漏消息的人肯定不是柳乘风;柳乘风在宣府;而且这件事涉及到了他自己身上;泄漏出消息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那剩下的还能有谁?
    朱佑樘的目光顿时变得锋利如刀起来;带着咄咄逼人的目光看向刘健。
    这就没有错了;刘健有这个动机;他一心一意想着召回柳乘风;于是表面上对朕做出了退让;可是并不干休;而是让下头的官员站出来反对;甚至还留了后手;若是朕不被群臣所屈服;那么干脆拿出杀手锏;把宁王欲与柳乘风联姻的事传出去;请求宁王与柳乘风联姻;如此一来;柳乘风要回来筹备婚事;自然不适合再呆在宣府;而且一旦他和宁王关系有了亲;朕难道还敢再用柳乘风?
    如此一来;刘健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只是……朱佑樘此时却生出了滔天之怒;他自诩自己对几个阁臣;可谓无微不至;平时对他们言听计从;因此;他一直认为内阁对他这个皇上是最无私的;刘健对自己忠诚无比;可是现在;他突然有一种被戏耍的感觉;这是一种很强烈的羞耻感;自己的好心如今换来的却是这种结果。刘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私自联络大臣;在朝议上让他下不来台;更可怕的是;刘健的举动甚至已经和逼宫差不多了。
    …………………………………………………………………………………………………………
    大家恭喜老虎吧;今天中午;老虎的路考过了;然后坐教练的车到下午三点回家;洗澡、吃饭之后;汗;有点晚了;第一更送到;老虎等下会继续更新。
    Y
    (。。    )
 
 
    
第四百零五章 :龙颜之怒向谁来

  
    
    
    
  
    '正文'第四百零五章:龙颜之怒向谁来
    第四百零五章:龙颜之怒向谁来
    朱佑樘的眼眸中已经掠过了一丝复杂;一向依赖的内阁此时在他的心目中已经一落千丈;他看到下头闹哄哄的文武百官;仍是喋喋不休地站出来请求朝廷赐婚柳乘风;也有人要求将柳乘风从宣府召回;那些人话的声音;朱佑樘已经听不见了;他看到的只是一个个丑恶的人;一只只提线木偶在有心人操纵下的戏码。
    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偏偏这样的闹剧却是在他面前真实上演;而此时也将朱佑樘的信任击打得支离破碎。
    朱佑樘的心脏;突然感觉到了一股绞痛;他勉力的使自己坐的笔直;嘴角扬起了一丝冷笑。
    “都够了吗?够了没有”
    龙颜大怒了。
    双手撑着御案站起来;朱佑樘的双目赤红;森然笑道:“朕过;灾情如火、间不容发;可是有些人还在相互攻讦;你们心里可还有没有社稷?还有没有朕?朕平日待尔等如肱骨;你们就是这样报效朕的?朕今日能让你们登上这天子堂;明日;朕就可以让你们成为田舍郎;朕最后一遍;谁再多言;立即拿下治罪;轻则去南京;重则发配边镇”
    朱佑樘咬牙切齿地完;怒目地看着丹陛下愕然的人;继续道:“礼部员外蔡昌胆大妄为;心怀叵测;传旨;废黜官职;永不叙用。”
    顿了一下;朱佑樘继续道:“若是还有人不想为朕分忧;不想为朝廷解难;一味胡言乱语;都可以上辞呈来;朕会一个个地批拟;朕需要的是治世之臣;不是一群只知结党营私的奸徒;江西救灾之事;你们既然不想议;那就不要议了;退朝”
    朱佑樘罢;随即拂袖而去。
    而此时;殿中鸦雀无声;谁也不曾想到陛下会发这么大的火;其实不少人跟风去附会蔡昌也不过是一时兴起而已;原以为只是一桩简单的议论;陛下一向广开言路;也没什么好忌讳的;谁知道这一次却是触摸到了逆鳞;引来皇上前所未有的怒火。
    尤其是那一句;你们若是不想干了;就递交辞呈就是。这一句话可见严重;毕竟弘治皇帝对大臣一向友善;以往有大臣告辞致仕;宫中都是再三挽留;可是这句话就等于是告诉大家;不想干就别干了;这世上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大臣多的是;这是皇上的一种表态;这种表态前所未有。
    就在所有人一头雾水的时候;那被罢职的蔡昌却是一副淡然的样子;似乎对自己的前程不以为意;随即坦然迈步出殿。他实在没有什么好失去的;毕竟;他这一生都属于不入流的角色;而现在;他总算入流了;虽然这个代价是他的前程;只是这个前程;他并不看重;这世上有更多精彩的东西等着他。
    只是刘健此刻却是伫立在殿里头一动不动;方才皇上向众臣的话;几乎每一句;刘健都知道这是皇上向自己的;明里是警告所有的大臣;其实矛头却是直指他这个内阁首辅;不想干就别干;再敢多言;就自己递交辞呈吧。
    不得不;皇上虽然是在盛怒之中;还是为刘健留了最后一丁点儿颜面;至少没有指名道姓;没有这结党营私;不为朝廷分忧解难的人是他刘健。
    可是话到这个份上;足见皇上对他刘健已经失去了信任;之所以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只不过是因为皇上不忍而已;可是这个不忍只怕也维系不了多久了。
    刘健顿时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他心里清楚;知道这件事的人不会超过五个;皇上断然不会;柳乘风似乎也不太可能;自己倒是和李东阳和谢迁二人过;莫非是李东阳想要倒打一耙?刘健眼角的余光瞥了李东阳一眼;李东阳敲向他走过来;神色坦然;隐隐有几分担忧;走到刘健身前搀扶住他;低声道:“刘公;我们都中了宁王的奸计了。”
    刘健只是稍稍一愣;再看李东阳;心里想;不会是宾之;宾之的性子;自己再清楚不过;此人虽然多智;却也算是至诚君子;况且自己与他相交匪浅;他断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再有那谢迁;这人心直口快;可是对自己颇为依赖;凡事都等自己拿主意;也绝不可能会对自己动手;再者了;就算自己垮台;谢迁的资历比不上李东阳;那也该是李东阳接任首辅才是;谢迁也不会这么做。
    李东阳到宁王的时候;刘健的心里豁然开朗;没有错;这一切似乎都像是演戏一样;每一个步骤都是巧之再巧;不要忘了;这件事不但是皇上、柳乘风、内阁知道;宁王也一清二楚;必定是他了
    刘健不由苦笑;看向李东阳;淡淡地道:“宾之;蔡昌的底细要彻底查一查;这个人只怕不简单。”
    他想了想;随即也抖擞起精神;振作起来。刘健年纪确实是大了;几十年的宦海让他身心疲惫;可是当今皇上对他知遇之恩;他一直铭记在心;现在却到了君臣相疑的地步;若是连他自己都乱了方寸;那他就真的只能蒙冤致仕了;致仕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在皇上面前成了搬弄是非的人。所以他得打起精神;无论如何也要撑下去。
    李东阳颌首点头;道:“这个人;我知道一些;此人是成化年间中的榜;原本定下的是二甲第三;却不知怎的;因为文章做得太过锋利;为先帝不喜;因此只赐了个同进士出身;此后先是在兵部观政;又在南京呆了几年;郁郁不得志;当今皇上继位之后;倒是想起了他;把他招来了京师;不过刘公想必也知道;皇上继位以来;虽然提拔了不少成化年不得志的官员;可是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蔡昌虽然到了京师;却一直在礼部值堂到了至今。”
    刘健道:“他和宁王可有什么关系?”
    “这个却是不得而知;只怕要查了才知道。”
    刘健道:“那就挖根见底地查。”
    李东阳道:“刘公放心;待会儿就去下条子。”
    刘健叹了口气;再没有什么;其实查不查;都让他有些心灰意冷;就算查;只怕也查不出什么实证出来;就算明知是宁王在暗中捣鬼;又能如何?人家这一条连环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