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法子只要真让宁王入了圈套;不但可以显示朝廷的威严;同时还可以揭露宁王的真面目;不但敲打了宁王;还给那些宁王的党羽心寒;可谓一举两得
    朱佑樘仔细思量了片刻;倒也觉得这个法子极好;只不过……只不过法子虽好;却不是没有风险;若是宁王不上钩呢?真要把宁王现在逼反了又如何?
    他苦叹道:“此计可行吗?”
    柳乘风道:“宁王这个人;微臣颇为了解;别人不会上这圈套;那朱觐钧却很吃这一套;陛下不妨试试;若是真的反了;那朝廷索性平叛就是”
    朱佑樘听罢;不禁拍了拍御案;正色道:“不错;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朝廷平叛而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依爱卿之言柳乘风;江炳的案子要彻查到底;大张旗鼓一些;至于其他的事;朕自会安排”
    柳乘风肃然道:“微臣遵旨”
    朱佑樘显得有几分激动;道:“朕会下一道旨意给朱辅;告诉他;南京的守备朕就交给他了;到时一旦生了乱子;江南半壁都可能陷入战火;南京城绝不能有失;若是出了岔子;他这五军都督提头来见九江府那边现在囤积了不少军械和粮秣;朕早已调了不少军马在那里;只是那里的防卫还是有待加强;九江是重镇;这里绝不容有失;军这边要加紧操练了;朕需要他们能随时调动;一旦有事;半个月之内就必须出现在九江;并且作为平叛的主力”
    了这些话;朱佑樘的脸色缓和起来;不由笑道:“太医们一直对朕;朕要好好歇息;朕的病便是吃太过的药也及不上歇养重要;可是朕歇的住吗?这文武百官天天盛世了盛世了;天下太平了;哼;这天下何曾太平过”
    若是以往;柳乘风或许会劝几句;让皇上注意身体;可是现在他是真的懒得;越是对朱佑樘了解的人就越知道他的脾气;他这种天生劳碌命的人是绝不可能放下一切去歇息的;柳乘风也懒得多费口舌;对他来;想让朱佑樘省省心的唯一办法不是劝什么;而是多去做事;能分担一些是一些;这皇帝肩上的担子轻了;才算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心意
    朱佑樘唏嘘了一阵;随即手抚着御案;慢悠悠的对柳乘风道:“公主还好;她是个顽劣的性子;你多担待一些;朕将她托付给你;望你不要教朕失望”
    柳乘风道:“陛下;公主并不顽劣;只是年轻轻了一些罢了;在家里头;她倒是很和睦;与大家相处的都不错”
    也奇怪;从前的时候;朱佑樘极力的反对公主下嫁给一个有妇之夫;便是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绝不肯就范可是现在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他心里反而觉得这样似乎也是不错;对柳乘风他一向青睐有加;能将公主托付给他;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人选
    朱佑樘想到这里;对柳乘风生出不少的温情;柳乘风现在算是他真正的半个儿子;若是他的子嗣多倒也罢了;可是偏偏他的儿子只有一个;这女婿也只有一个;身为皇帝;许多东西未必要流露出来;可是朱佑樘看柳乘风时;心里却很是安宁;带着几分祥和他招了招手;朝柳乘风道:“来;到朕身边来”
    柳乘风并无疑虑;从椅上站起;靠近朱佑樘
    朱佑樘叹了口气;满是疲惫的道:“你呢;也不要老想着公务;不要学朕;朕是劳碌命;可是你不同;埋首案牍不是什么好事替朕分忧的时候自然是一回事;可是有时也要好好歇一歇;朕这一辈子是改不了了;可是朕不希望你也是这个样子;你知道了吗?”
    柳乘风明白朱佑樘的意思;朱佑樘是怕自己重蹈他的覆辙;别看朱佑樘对什么事都放不下;可是他并不希望自己关心的人心里总有事放不下来未完待续)
    (。。  ,。   )
 
 
    
封推感言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dodbOok。字大好看保护你的眼睛ln'
    封推了;很开心;怎么呢;老虎已经从一个新人变成了半生不熟的半老作者;这已经是老虎的第三次封推;可是仍然有些激动。。hK。om … ?。。
    封推;意味着对老虎的认可;算是一个写手比较大的荣誉;老虎现在可以光荣的向人吹嘘;老虎已经是第三次封推的写手了。
    当然;这对老虎来只是开始;老虎写的过程中;有编辑沧沧耐心的指导;有读者们默默的支持;更有如朵朵为首的一群朋友兼友四处为老虎奔走;为的只是帮老虎求一张月票;多几个点击;正是有了沧沧;有了默默的读者;有了十十百百这样的朵朵;才会有老虎今天。
    老虎只能;第三次封推只是一个开始;老虎仍旧每天疯狂码字;每天在这起跑线上继续奔跑;如同老虎从前所承诺的那样;永不断更。因为老虎背负了太多债;做人要厚道;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老虎就是这么想的;也会一直这么做下去。
    大家都知道;老虎其实个不擅长与读者交流的人;所以呢;交流手段很幼稚;友们为老虎新建了一个VIP群;群号是:230955524;还有一个普通群(任何人都可以进):152538895
    大家可以进去聊聊;老虎每周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和大家交流一下。')
    dOdbook。字大好看保护你的眼睛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  ,。   )
 
 
    
第七百一十一章 :顾命

  
    
    
    
  
    江炳的案子出人意料的开始深挖起来;这案子越是审理下去就越是让人心惊肉跳;牵涉到了藩王;更不必牵涉的是天下最有权势的藩王;可以;这江炳交代的事;有不少都与宁王谋反有关;就算朝廷要治罪;这宁王只怕要死无葬身了。
    问题是;这宁王也不是省油的灯;宫里突然要查办这个案子;宁王那边若是狗急跳墙了怎么办?
    当前的时局确实令人担忧;文皇帝登基之后;对藩王们屡屡压制;可是唯独对这宁王却是优渥无比;当年文皇帝靖难;宁王带朵颜三卫响应;文皇帝曾向宁王发誓;是一旦事成;愿与宁王平分天下;只是后来文皇帝登基却是食言;却因为对宁王心怀愧疚的缘故;虽然将他封在了江西;可是宁王的封地和给予的护卫人数都是最多的;天下藩王之中;最富庶者莫过于宁王;在封地内权柄最重者也莫过于宁王;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经历了这么多年;宁王已成了尾大不掉的祸根。
    其实朝廷在此前;不是不知道宁王在江西做过什么;只是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这种事不能管;管了就要争锋相对;甚至可能导致动乱;在这个问题上;历代的内阁大学士都是采取这种办法;不是他们怕事;是怕坏了事。
    只是这样的姑息政策终于破产了;江炳那边直言不讳;宁王的罪名已经浮出了水面;欺君罔上;唆使刺杀大臣;结交翰林;图谋不轨。这里头任何一桩罪名;都足以让宁王身败名裂。
    可问题是。宁王会束手就擒吗?
    兵部尚书刘大夏这边气的不轻。这宫里到底想做什么?宫里现在已经有了皇上病重的流言;难道这个时候;真要做好打仗的准备?其实这两年要打仗朝廷也不怕。毕竟现在国库丰盈;真要打倒也能维持的下去;最重要的是。要打那也得有所准备;新军这边没有练好;边军又不能调动;天下各处倒是有不少卫所的军马;总数也是不少;单记录造册的就有百万之多;可是刘大夏心里清楚;造册的这些人是一回事;真正有多少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个数目能有登记在册的一半就算不错;再加上这种军队战力低的令人发指;一触即溃。靠他们去平叛。那简直就是玩笑。
    当日;刘大夏便上了一道奏书上去。想要把这事情压下;谁知奏书倒是递进去了;却是一点回音都没有;后来才得到消息;陛下病重;已是不能视事;所以……奏书留中。
    这一下子;刘大夏傻眼了;何止是他傻眼;内阁那边已经这开始叫人来议事了;参与会议的人其实不多;也就是内阁几个和各部的尚书;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太子参与旁听;据连锦衣卫都指挥使柳乘风也会来。
    刘大夏怒气冲冲的到了内阁;该来的人都已经来了;朱厚照坐在首位;左侧是刘健;其下依次是李东阳、谢迁。最让刘大夏心里不舒服的是右侧坐着的几个人;朱厚照的右侧;坐着的却是柳乘风;其次才是马文升和几个尚书。
    朱厚照此时正在与柳乘风窃窃私语;其他人则是危襟正坐;刘大夏心里很是不悦;锦衣卫指挥使是什么人;居然也敢坐在首位;堂堂吏部尚书;居然坐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下首;这算是什么意思?
    刘大夏心里也清楚;这个座次的安排只怕是太子定的;太子与柳乘风素来就交好;不准柳乘风一到就热络的将柳乘风召到边上来坐;可这是内阁;不是私下的诚;太子是储君;也不能按着个人的好恶行事。
    刘大夏显得郁郁不乐;却不得不寻了个位置坐下;他先是看了刘健一眼;刘健不显山露水的样子;见所有人都来齐了;刘健咳嗽一声;随即发言道:“人都来齐了;今日清早陛下不能早朝;所以有些事;还得大家集思广益;一起商量商量;太子殿下今日也在;也让太子好好听听政。”
    刘健一句话;便把事情清楚了;叫大家来;是来商量大事的;至于太子;则只是听政;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刘健这句话本来没什么问题;不过柳乘风却觉得;这刘健的话是向自己的;倒像是生怕太子听了自己怂恿胡乱决断什么;所以直接先把太子撇到一边。
    对刘健的一番话;朱厚照这没什么心机的人听不出;可是柳乘风却是听出来了;他的眉毛不禁挑了挑;却只是微微笑了笑。
    刘健继续发言道:“方才老夫与宾之、于乔二人入宫见过了圣上;圣上已是病重;哎……咱们做臣子的;心里固然是心忧如焚;可是眼下却不是我们难过的事;陛下越是身体不济;我们最重要的是为君分忧;而非徒自感伤。因此把大家叫来;是大家好好商量商量;今日要议的第一件事;仍旧是水患;河南那边长江泛滥;淹没了十三个县;受灾的人口多达二十万;大家怎么看?”
    那户部尚书叶淇道:“下官以为;此事根本不必再议。”
    这叶淇也算是弘治朝的名臣;景泰五年中的进士。初授御史;此后外放出去历任了武陟知县、大同巡抚。弘治继位之后;将他户部侍郎近两年又升了户部尚书;除此之外;他的身上还有一个显赫的身份;那便是太子太保。
    因此叶淇话的分量在这里也是不轻的;除内阁大臣之外;算是马文升、刘大夏之后的第三号人物;他捋着胡须;摇头晃脑道:“从前某地遭灾;朝廷再三议论;为何?无非是商议如何救灾;救灾需要朝廷拨发粮饷;大家为了这个讨论;往往是唇枪舌剑;穿了;这是因为国库不足的缘故。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国库丰盈;不存在朝廷拨不出款项的情况。因此;下官以为;往后凡事遇到灾荒;朝廷没必要把这救灾的事摊出来议论;救是应当救的;银钱自然也要尽量拨发;先把粮食运到了灾区才是正经;至于结算的事;则可以等到灾后再来结算;如此;才能不耽误救灾;虽然损耗会大一些;可是百姓的生计才最要紧。”
    他的话顿时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连刘健也不禁道:“不错;这是利国利民的好办法。”
    叶淇笑了笑;道:“刘公谬赞。”
    他的法子穿了;就是把救灾转化成一个机制;以前之所以老是为了救灾吵来吵去穿了就是国库里没钱;巧妇无米;结果大家便围绕着该不该救;又怎么救的问题议论。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如今朝廷有的是钱;有了钱;自然也就没有救不救怎么救的问题了;以后但凡遭灾;直接就调钱粮以最快的速度去赈济就是;到时候是不是钱粮调拨多了;又或者是其他问题;都可以等灾情缓下来再行处置。这样确实不会耽误救灾;可是花费也大。
    刘健道:“既然如此;那么户部就先按着这个章程去办;直接调拨钱粮便是;不过话又回来;调拨归调拨;可是秋后算账还是要的;否则地方官贪得无厌;只会助长他们侵蚀国库;户部这边发钱的同时;也得盯紧一些。”
    叶淇点头:“是。”
    刘健咳嗽一声;随即道:“今日议的第二件事嘛;却是宁王的事。”
    到这里的时候;值房里顿时传出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音;大家都知道;重头戏来了。
    朱厚照顿时也变得兴致勃勃起来;对救灾的事他不感兴致;可是在柳乘风的熏陶之下;这朱厚照却是对宁王可一直惦记着呢;他坐直了身子;看了柳乘风一眼;却见柳乘风一脸凝重;心里大惑不解;想要去问柳师傅为何郁郁不乐;却又不好多问;只得把这疑问压在心底。
    “宁王大逆不道;尤其是这江炳的案子浮出了水面;那就更是骇人听闻了;宫里的意思;想必是要追究到底了;可是朝廷无论如何;也得做好一些准备才成;怕就怕那宁王狗急跳墙;所以呢;今日要议的就是这个;有备无患才好嘛。”
    刘健刚完;才看了叶淇一眼;道:“若真是要平叛;户部这边的粮饷可还足够?”
    叶淇点头;道:“够倒是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