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门风流-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就好。先前家里遭了那么多事,你这个大哥和弟弟们都是一条心,又知道用心上进,知道战场杀敌立功,没道理在这种事情上想不开。”

顾氏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继而便招手示意张超起身。待到他又上前来,她便从那匣子中又取了几样物事,不由分说地塞在了张超手中:“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自然需得有担当。你爹不在,你是你娘的天,也是你媳妇的天。至于你二弟,须知长兄为父,长嫂如母,日后当怎么做不用我说。你如今乃是新婚,这就是我送你的贺礼了。”

张超低头瞅了一眼手中那几张薄薄的纸,看清了那是什么,脸上一下子涨得通红。许久,他方才憋出了一句话:“孙儿定不辜负祖母的期望。”

东方氏见李芸面露诧异,自己也不知道老太太这敲打提醒究竟是冲着什么事儿,心里就有些不高兴。可当她看到张超跪下说了那么一些话,又有些不安。及至顾氏给了张超什么,她倒是格外留心。等张超退回来,她悄悄不动声色地瞥了他手上一眼,登时大喜。

要知道,此次张超办婚事,公中虽然拿出了五千两银子,但因着对方是伯爵府,连彩礼带其他都是不好马虎的,她自己也贴出来不少,心里早就有些不乐意了。如今有了张超手中那几张薄薄的纸,虽看不清是多少产业,但老太太出手又岂会是少的?儿子有了这些,日后也不至于被媳妇的丰厚嫁妆比下去。

张越此时看着那只雕花妆盒。忍不住想起了自己上次得到的那个大田庄,不禁暗叹祖母行事确实公道。在和父亲提过之后,他早将此物交给了母亲保管。毕竟,田庄虽然值钱,却是不动产不可轻易发卖,他又无人经营,自然还是有父母代管更为稳妥。

“老太太,英国公府的钟姨娘来了!”

听到外头这个声音,顾氏便笑着说快请,其余人也是心里有数。在英国公府住了那么些时日,人人都知道惜玉如今算是半个当家主妇。昨日喜筵上张辅虽也过来送了贺礼,但今日这一大清早惜玉巴巴地赶来,多半是为了替王夫人给新妇送贺礼。

果然,一身桃红的惜玉一进来先是团团见礼,随后便有两个丫头捧上了一个罩漆匣子和一对汝窑青瓷花瓶,却是王夫人送给新妇的礼物,和之前的贺仪又有不同。顾氏笑着让李芸收了,又让惜玉坐,惜玉却百般推辞,最后仍是紧挨着顾氏站了,眼睛又在张越脸上一瞟。

“今儿个老爷和夫人让我过来,原是还有另外一件事。吏部之前在新科进士之中选官,如今总算是告一段落,老爷一大早去上朝之前得了讯息,说是越哥儿放了山东安丘令,所以特意让我禀告一声。老爷说,山东虽说比不得江南富庶,却向来是北边极其要紧的地方,再说越哥儿的先生杜大人正在那儿当布政使,却也正好有个照应。都指挥使司那边老爷已经打了招呼,能通融的以后必定都会给个方便。”

由于这是惜玉转述张辅的话,因此由顾氏以下,人人都是听得仔细,张越更不例外。只惜玉说到这儿,微微顿了一顿,旋即又露出了几分笑意。

“不知道皇上如何知道咱们家正在给越哥儿谈婚事,因而王贵妃派人给夫人传话,说是婚事不着急,越哥儿未必在山东一呆三年,等有了政绩回来再定再办,那样更体面。老爷夫人琢磨着也是这个理儿,所以让我和老太太通告一声。”

这话张越听得直皱眉头,心中不由想永乐皇帝朱棣这回是出什么妖蛾子。顾氏和张倬孙氏却都是大喜。小小一个进士能够让皇帝惦记着这些,这婚事拖个一年半载,就是再拖两三年那也是使得。若是有了前程,还担心什么终身大事子孙后代?一时间,众人全都忘了关心山东那地方究竟如何,在他们看来,有皇帝的宠眷在,到了哪儿自然都是所向无敌。

第四卷 青云路 第032章 鸡飞狗跳

杜府最北边的一座院子便是杜绾所住,正屋用作起居,西边一间敞亮的屋子便是书房。书房中的窗下案上设着笔墨纸砚,书架上一格格满满当当都是书,除此之外也就是旁边的梅花雕漆小几上摆着一个颜色素淡的花瓶,乍一看去还以为是一个寒门士子的书房。

这天,小五巴巴地从庆寿寺赶回来,看到那案桌旁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发怔的人儿,顿时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走上前去。

低头往案上铺开的一本书上瞅了一眼,她发现那一个个的字自己虽然都认识,可连在一块愣是不明白那究竟什么意思,她只得放弃了这种无谓的努力。要说她在其他事情上还颇有天分,这读书上头就免了,不做个睁眼瞎就已经对得起道衍那个老和尚了。

站了老半天,看见杜绾仍在发愣,她只得没好气地说道:“小姐,我难得回来,难道就是为了让我看你发呆?”

杜绾这才恍然回过神,见着小五撅嘴站在一边,她便笑着站起身,拉过她往外面的榻上坐。她先是询问了道衍如今的情形,得知那身体时好时坏几乎不能随意走动,面上便露出了几分忧色,旋即方才开口说道:“这些天我都只惦记着爹爹,竟是没空去瞧他……”

小五却是不明白:“老爷?老爷不是好好当着他的山东布政使么?那么大的官儿,整个山东都得听他的。小姐你这么愁眉不展做什么?”

“爹爹一去几个月,满打满算才捎来了三封信,全都是报喜不报忧,我实在是担心得很。”杜绾这时候方才露出了烦躁的表情,又使劲按了按太阳穴,“这放了外任的官员,又是布政使。哪里有不带家眷上任的道理?可爹爹偏偏就没那个意思,之前对我交待的时候也是语焉不详含含糊糊,我更是不敢对娘细说。可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小五,前些天我让刘嫂子出去打听,据说山东那儿白莲教向来猖獗,若是他们闹出什么事来……”

“小姐,你可别吓我!”

看到小五着实被吓得不轻,杜绾不禁在心里叹气。她虽是女儿身,在家乡的时候虽日子清苦,裘氏却也坚持请了西席先生教她读书认字,父亲留在家里的那些书她也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都看完了。只不过江南世家都是规矩重的,她少有出门的机会,倒是在和父亲团聚之后,父亲常常对她说起一些朝堂上的大事小事,她才算是渐渐明白了一些大道理。

大明起家其实就是白莲教,可坐上龙庭之后最提防的一是蒙元,第二也是白莲教。她倒不担心白莲教闹腾会真的危及父亲这个朝廷命官,而是担心万一白莲教掀起什么大动静,按察司固然是首当问罪,父亲难辞其咎,这日后别说前途,只怕是性命都保不住。

小五看到杜绾不但不回答自己的问题,而且又开始发愣,只好气鼓鼓地到了靠窗的书案旁边坐着,漫不经心地翻着那本书。她起初还没怎么留心,看清了上面的名字之后,那眼睛立马瞪得老大。转头正要问,恰好杜绾看过来,她便两个手指头夹着那书晃了晃。

“小姐,你其他书偏不瞧,怎么居然看他的书?”

“奇文共欣赏,他这篇文章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据说士林之中好评如潮,我自然要看看。若是你也爱文,只怕也非得辗转读上好几遍不可。”

杜绾一把夺过小五手中的书,正讥嘲她,却听见门外头有动静。她连忙出了外屋看,却只见杜夫人裘氏正弯腰进来,那脸上犹带忧色。她见状连忙迎上去,搀扶了母亲之后便笑问道:“娘今儿个不是出门去拜几位相熟的姨母长辈么,怎得有些不高兴?”

裘氏一坐下便摆手屏退了两个跟着来的小丫头,又唉声叹气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我去了一趟张家,结果非但没得好讯息,还偏偏撞上了坏消息。张家对你和元节的婚事倒是没说其他,只是皇上先头发话,让他先公后私,这婚事不着急。这倒也罢了,我刚刚知道,他居然无巧不巧也是上任山东!我刚刚回来之后听方家的说,山东白莲教闹腾得厉害……”

杜绾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心瞒着母亲,居然最终还是有人多嘴。她知道此时埋怨那多嘴多舌的管事媳妇也没用,只得强颜欢笑劝慰了一番。

“娘,这外头人哪知道什么白莲教黑莲教,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您可别相信这些。若真的那么乱,爹爹也好歹是皇上宠信的臣子,回京之后要大用的,自然更不可能去那么乱糟糟的地方。再说了,皇上之前对张公子也算眷宠有加,他小小年纪还没经历过什么险恶,派他去外任总得挑太平地儿,就是英国公也决不会答应的。”

眼见裘氏眉头舒展,她便知道母亲毕竟一向不管外头的勾当,她这胡编乱造的一番话必然能蒙混过关。谁知道还没等她松一口气,母亲竟是不管不顾地下了决心。

“你爹上任也已经好几个月,怎么也该安顿了下来。如今他不是在外头游学没法周顾家眷,这堂堂布政使没个人照应怎么行?绾儿,你嘱咐丫头打点行装,到时候元节去山东的时候,咱们也跟他一块走!不亲眼看见你爹爹好端端地站在我面前,我可不放心!正好有元节随行,彼此之间都能有个照应,这路上也不怕遇着什么事。”

杜绾心中叫苦,还想再劝,谁知往日最是好说话的裘氏竟是犹如吃了秤砣铁了心,半句话也听不进去。不多时就出了门去,说是要回屋去赶紧收拾东西。眼睁睁看着母亲回屋去,想到父亲临行前的吩咐,她顿时满心烦躁。

她自然也担心父亲,也想去山东,可倘若那儿真是有什么白莲教,她和母亲两个女流之辈赶过去,岂不是给父亲添乱?可刚刚大费唇舌也没能奏效,眼下她还能指望谁再去劝说母亲。还有谁能劝说母亲?

张越自然想不到裘氏已经准备和他搭伴上路。他到吏部办完相关事宜之后,此时正在家里准备上任事宜。然而,行李且不用说,他竟是发觉要跟自己去山东的人异常多——连生连虎自不用说,秋痕琥珀亦是不能少,英国公张辅生怕他有失,又说要“借”彭十三给他,并调拨八名健壮家丁随侍。不但如此,祖母还说要挑选长随,家里那些下人个个跃跃欲试。

其他也就罢了,祖母顾氏硬是将灵犀塞了过来,这才是让他最最措手不及的。

别说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连冯氏和东方氏知道此事之后,心里也是直犯嘀咕,暗地里都道老太太是把张越宠得没了边,连长幼尊卑都给忘了。然而,不论张越自己如何推辞也罢,顾氏却丝毫不管,甚至在这天傍晚命两个媳妇把收拾好东西的灵犀给送到了三房所在的竹院,于是引得上上下下好一阵鸡飞狗跳。

秋痕是不敢作声,琥珀是不以为意。孙氏早早发了火如今却已经认命,张倬也希望儿子远行身边有个稳妥人照应,这边自然是安生。然而,冯氏和东方氏妯娌俩心中却是不忿,两人约好了似的一齐到了顾氏那上房,全都想着让老太太打消这主意。

两人掀帘进去的时候脸上还是笑吟吟的,可不多时里头就传来了顾氏的沉声训斥,外头侍立的几个小丫头听着都是战战兢兢,就不用说这两位出来时那难看的面色了。倒是长房中两位姨娘知道此事后大为高兴,全都来到了骆姨娘那儿闲坐。可怜骆姨娘一向是不管事的懦弱性子,听她们说道那些自是心惊胆战,却又不好出言赶人走。

好容易捱到人都走了,骆姨娘连忙吩咐两个丫头去关门,嘱咐再有人寻来就说自己犯头痛已经睡了。回到里屋,她看见女儿张怡正在书案旁边看着什么,心中不禁奇怪,过去一问方才知道那是张越先头那篇传遍北京城的文章,不禁感慨了一声。

“我以前瞧着三太太软弱,任事都让二太太占了上风,在老太太面前就仿佛不会说话似的,谁知道因为养了个好儿子,她如今竟是扬眉吐气了。可惜你是女孩儿,若你也是男孩,我就算拼着这张脸不要,也要去求越哥儿带挈你一把!”

“姨娘……”张怡从小便是绵软的性子,骆姨娘又怕事,因此这称呼即使是母女独处,她也不敢造次。她低头揉了揉衣角,随即轻声说道,“前几天大姐姐来看我的时候说三婶对她提过……她说我的事情……她会帮忙看着,断然不会……不会……”

她这话说得虽低声,骆姨娘却断然不会错听了,登时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子:“你说什么,你大姐真肯揽下此事?”

见张怡怯生生地点头,她顿时双掌合十连道了好几声阿弥陀佛,面上赫然是悲喜交加的表情:“谢天谢地,你总算是有贵人相助。你大姐如今是小侯爷夫人,我也不指望你嫁什么大户人家,你这性子也不是能镇压场面的。我只希望你嫁一个待你好的,以后一辈子平平安安,我就心满意足了!”

第四卷 青云路 第033章 随从

大约是在外征战习惯了,回到安稳地之后,彭十三反而觉得颇有些难熬。自然,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