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指挥部所辖部队合计一千六百人,其中超过半数为具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可以说。营州军主力都被抽调到了北方指挥部。李诚中留在柳城的仅有中营护军都、斥候都和警备都共计四百人。张兴重、姜苗和周砍刀都很担心柳城的安危。对此,李诚中安慰众人:“荣哥长老不一定会起异心,就算起了异心,这四百人也足够应付到大军来援了,老张也不用太担心,老周还在我身边。真要出了意外,有老周在这里顶着。我是很放心的。”
    一句话说得周砍刀内心热烘烘的。
    营州军起家的老底子里,张兴重、姜苗和周砍刀是最早的军官。可谓李诚中的三大臂力。在事后的论功行赏中,张兴重得到了虞候司都虞候的职位,掌握了总部三司中最重要的军令权限,并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先后出任小凌河前敌指挥部和北方指挥部都指挥使,成为了李诚中手下独挡一面的第一重将。姜苗出任的军职为教化司都教化使,掌握了军队思想教育、军法惩处、考功升迁等重责,虽然不再领兵,但姜苗本人对领军作战不擅长且也不感兴趣,因此,这一任命也算中了姜苗心意。…;
    唯独周砍刀的职位不太符合他本人的心思。占据营州后,周砍刀也顺应潮流给自己改了名字,毕竟原来的名字对于一个高级军官来说有些过于粗鄙。改名周坎后,他原以为自己能够成为李诚中手下另一领军的重将,却不想被扔到了作训司参军使的位置上,这让他有些意外,又有些不甘。作训司虽然是总部三司之一,看上去也地位崇高,与姜苗和张兴重并肩而立,但却没有了领兵的权力。
    对此,周砍刀曾经进行过深刻的反思,他把自己被任命掌管练兵一事认作“失宠”,把自己“失宠”的原因归结于当年从魏州北撤起就暴露出来的谈吐无忌,他认为正是自己书念得少,才“粗鄙不堪”,才让李诚中对自己“另眼相待”。所以,这几个月周砍刀着实苦下了一番功夫,跟随冯道努力念书。
    可听到李诚中今天这一句话,周砍刀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在李诚中心里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把柳城和李诚中本人的安危交给他来负责,这是多大的一种信任!
    只听李诚中又道:“老周这些时日练兵辛苦得很,为咱们营州军打造出一支正规化的强军,这份苦劳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可在总部虽然舒服了些,却也莫忘了自己当年起家的本事。下一步我打算越过医巫闾山,开辟辽东战场,不知道老周你还能不能提得动刀?还愿不愿意替某出征?”
    周砍刀顿时热血上涌,“叭”的一声挺胸立正,激动道:“将军只管放心就是,某,某就算肝脑涂地,哪怕马革裹尸,也要替将军、替咱们营州军打出一个大大的天下!”
    李诚中一笑:“什么肝脑涂地、马革裹尸?听说老周最近在向可道老弟请教学问、刻苦读书,果然是有了几分文气,呵呵,成效显著嘛,都会拽词了。咱老李不要你肝脑涂地,更不容许你马革裹尸,这些丧气话一句都不许提。咱们营州军的发展越来越好,地盘越来越大,这是弟兄们拼死挣来的,我绝不允许将来享受富贵的时候,咱们这些人里少了谁。姜苗、老张,还有老周,你和可道老弟,一个都不许少!谁要是敢先于我老李离开,哪怕埋到土里,我老李也要跳着脚把你挖出来,好生罚你几碗烈酒,把你灌活过来不可!”
    几人听罢都是哈哈大笑,周砍刀浑身上下暖洋洋的,咧着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张兴重心思机敏,早就知道周砍刀肚子里那点想法,此刻上来捶了捶他的肩膀,两人相视而笑。
    笑罢,话题重又回来,李诚中就北方指挥部的任务和训练做了几点提示和说明。和龙山北麓离柳城七十里,骑马行军三个时辰便可赶到,紧急情况下甚至用不了两个时辰,只不过两个时辰的话,赶到的军队也没什么战力了。
    张兴重已经完全明白了李诚中的意思,道:“某会将行军拉练作为演练重点。”
    李诚中又道:“白狼山第一期学员已经毕业返回柳城,作训司继续开始第二期学员培训。虞候司和教化司要尽快将第一期学员的分配事宜处理好。”
    姜苗考虑问题比较周到,他提出几个幽州豪门子弟的去处问题,这些人包括王思礼、李承晚、赵横、赵原平、崔和。
    王思礼和李承晚分别是王思同和李承约的庶弟,是李承约拜托李诚中看顾的家人,同时也代表了王敬柔和李君操两位卢龙高层与营州军结好的意思,这两人本身弓马娴熟,在白狼山军校表现优异,又与李诚中交好,按照姜苗的意思,是想分入总部三司任职,既安全又稳妥,将来也高,等到军务熟悉后更能放出去领兵。…;
    而对赵横、赵原平、崔和这三个赵大将军派来的人,姜苗的意思是分入后勤都,或者再降一等,进入即将成立的预备营任职。
    对此,李诚中的态度则是:要做到公正,与其他军校学员一律同等对待。既不眷顾,也不敌视,该怎样就怎样。
    姜苗有些担心,赵横的志愿是到虞候司任职,赵原平想要到基层部队带兵,崔和则想去后勤都办事。崔和想去后勤都倒还罢了,虞候司和基层部队领兵都不是什么闲散职位,赵横和赵原平若是身怀异心,恐怕会对部队的忠诚有影响。
    李诚中摇头道:“我早就说过,有序的体制建立之后,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就算他们想蹦跶,也蹦跶不出什么花样来。如果身怀异心,难道他的上下同僚都是瞎子?难道你们教化司是吃白饭的?”
    对于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营州军,李诚中还是比较放心的,别的不说,参谋本部的创立将军权从个人手中分散到了多个环节,营州军和这个时代其他军队的重要区别在于,一个军官的忠诚与否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带兵主官一声令下就能令手下军队造反的事情已经不属于营州军考虑的范畴之列。同时,与后世不同的是,没有了电台等先进的远距离通讯方式,总部三司中的参谋人员想要充当间谍的角色,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得了李诚中的原则性授意,姜苗立刻就将这几人的去处做了一个安排。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按照他们本人的意愿,李承晚和王思礼想去骑兵营,根据教官组的评估,可以授予队正之职。赵原平的表现也不错,他也想去一线部队,刘金厚想要他,某考虑可以安排到护军都左一队任副队官……”姜苗详细的讲述了对这几个将门子弟的安排。
    李诚中忽道:“护军都左一队队正是王安虎吧?不少字”
    姜苗笑道:“当初就是王安虎把赵原平等人抓起来的。”
    李诚中道:“也好,赵原平的脾气很大,让他给王安虎当副手,看看他在军校里这一个月有没有混日子,觉悟有没有提高一点。如果表现不错,可以外放作战部队。”
    护军都与一线作战部队不同,其职责重大,担负中营外围防护的同时,也是主将手中掌握的战略后备,是真正的中军精锐,从队正到伍长,军官都按双人配备,一正一副。
    “崔和怎么样?在军校还好么?这个家伙骄横惯了,一向目中无人,在柳城的时候,王大郎差点上去揍他。”想起这个赵大将军的娘舅外甥,李诚中不由就是一笑。
    “罗源安是崔和的学员伙长,对他的调教还可以。这个人吃不了太多的苦,各科目的训练都勉强合格而已,不过他本人倒是还算努力。对了,赵大去白狼山军校讲课的时候,发现他在筹算方面有些天分,赵大问过某,说是想让他去虞候司后勤处做事。”
    李诚中点头:“臭毛病改过来就好,既然赵大看上了,就以他的意愿为主。”
    姜苗接着道:“赵横的志愿是去虞候司作战处或者军令处,但是这个人在军校训练期间不甚努力,似乎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同伙学员对他的评价不是很好,都说这个人喜欢兜小聪敏,为人不太踏实。教官组的看法也大致类同。”
    李诚中道:“咱们虞候司缺人,能够担任合格参谋的很少。赵横这个人我在幽州的时候打听过,似乎学识不错,据说熟读兵书战策。胸中有些韬略。念过书的人毕竟是少数,撇开他的性子,你觉得他能否胜任虞候司的参谋军职?”
    姜苗努力想了想。踌躇片刻方道:“单纯以能力而言,此人还是不错的……”
    “那就让他去虞候司作战处……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多盯着就是。我一直强调,咱们营州军是一个运行完整的团体。任何个人只不过是这个团体中的一份子,在有序和严密的机制下,想要蹦跶出什么妖蛾子来,是很困难的事情。给他一个机会,就看他愿不愿意接受了。咱们对待每一个人都不要去看出身。只要能够融入咱们这个团体,他就是自己人,如果容不进来,我相信你们教化司,还有虞候司行人处,都不是只拿空饷不做实事的。”
    赵横不知道自己的任职分配经历过营州高层的单独讨论和关注,当他接到前往总部虞候司作战处报到的书面通知时,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努力思索着这份任命背后所包含的意味。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从自己在军校期间的表现看来,仅仅是一个合格,从自己与营州军的亲疏远近来看,更是不堪,怎么想他都不认为自己会被分派到总部虞候司作战处这么一个核心中枢任职。
    赵横在军校期间对营州军的各级框架构建已经有了一个基本认知,他知道营州军的虞候司与别处不同。这个衙门是全军的中枢核心所在,权势极大。掌控着整个军队运转的一整套权力,而且这种权力是明确的。是具体而微的,虞候司出来的军官,在各部队中连主官都要以礼相待。他填报志愿的时候,其实本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他从没想过自己这个不被教官组认可,甚至不被同伙学员看好的人能够进入虞候司任职。可是事实摆在眼前,自己的志愿填报竟然成了现实。…;
    当赵原平出任中营护军都左一队副队正、崔和前往虞候司后勤处担任押衙的消息传来时,赵横似乎找到了其中的原由,然后暗自冷笑——说破天去,你李诚中还是不敢轻易得罪赵大将军的!在军校期间被逐渐打压下去自负和高人一等的念头又重新冒了出来,赵横信心满满的来到了营州军总部报到。
    赵横报到的第一天就接到了军务,他被召集参与《北方指挥部训练计划》的指定,这份计划的标注等级为“绝密”,参与制定计划的是虞候司的三位同僚。
    赵横是新人,抽调他参与计划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尽快熟悉虞候司的军务,所以他并不是真正的计划制定者之一,他的任务要简单得多,就是学习。赵横和三位同僚在一起开了个简短的碰头会,将任务作了分工,一人负责制定后勤保障计划,一人负责行军驻营计划,另外一人则负责训练科目的制定,赵横则观摩学习,并且打打下手。
    想要观摩,就必须等计划制定出来,所以赵横暂时谈不上观摩学习;而计划的制定又打不上什么下手,赵横百无聊赖的在三位同僚的身边转了一圈后,便回到自己的桌案前喝茶。看着屋中三位同僚咬着笔杆苦苦思索,不时查找着堆积如山的卷宗,赵横忍不住冷笑,一份计划而已,这有何难?于是他割了一方黄纸,研墨提笔,刷刷刷的写了起来,不多时便写就了一份《北方指挥部训练计划》。
    赵横的这份计划洋洋洒洒近千言,结合以前所学的兵法韬略提出四条方略,即“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三军先后、四出侦骑”、“优择水源、地势开阔”、“练兵勇毅、结以方阵”。按照这四条计划,应当先筹备粮草,然后再出动大军。行军之时分前、中、后三军,中途要四出侦骑查探敌情。驻营的时候要选择有水源的地方,同时要地势开阔,可以远观,以防敌人突袭。训练士兵应当从两方面着手,即训练刀枪弓箭的作战技能,同时要演练方阵的调动和配合。
    到了中午时分,赵横见三位同僚还在努力挥毫。轻蔑一笑,自去虞候司食堂领饭。客观评价,赵横觉得营州军的伙食还算不错。就连普通士兵也能做到一日三餐,这是其他军队达不到的。赵横领了一碗羊汤、两块面饼及一叠咸菜。羊汤里有两块肉,很是筋道;面饼也十分瓷实,是用精面发出来的。并未掺杂粗糠;咸菜很下饭,想必用了不少盐。虽然比不得自己在幽州的伙食,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难得了。
    赵横将肚子填了个饱,又在总部虞候司的小院中溜达了片刻。等回到屋子里,三位同僚却还未完成手中的那份计划。自有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