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过两千人尔,有何惧哉!”当即传令,留下右骁卫镇守招讨大营,点起右神策军、左骁卫共计万人北上。他口中虽说不怕。但以万人应敌,实则是怕了。
    大军在城下转向开拔,立刻引发一阵骚动和混乱,在各级将佐的全力弹压和整顿下,才终于整好队形。等向北开出不到五里地,远方已可看见十数支游骑小队在行进路线上往来穿梭,遮蔽住了通道。仔细观瞧,这些游骑的容貌和吆喝的声音都是契丹无疑。就连骑马控箭的方式也是极为熟悉的。只是衣着服饰变了个模样,看上去有些古里古怪。
    有几队渤海国骑兵在严令之下壮着胆子凑近探察,却被那些游骑射翻了几个,更有一队被莫名其妙的包裹进了契丹游骑的圈子中,被杀死一半,余下一半也被生擒了过去。契丹游骑追着逃回来的渤海国骑兵来到近前。其中飞出一骑,从后追至。将落到最后面的一名渤海国骑兵挺枪刺落马下,然后毫不停歇的控马转身。在渤海**列几十步外驰过,轻松的躲避开渤海弓箭手发出的羽箭,绕了个圈子回去了。
    前面的渤海士兵看得分明,这骑兵却不是契丹人,而是个唐人,这名唐骑就在渤海国大队军列眼前上演了一出精妙的骑射技艺,令渤海军卒士气为之一跌。
    朱承玉不敢再挥军向前,匆忙命令大军结阵,准备应敌。
    那名骑射精湛的唐骑军官正是赵原平,他终于得偿夙愿,头一回出战便得了个好彩头,射死一人,刺死一人,又在渤海大军面前由着性子耍了一把,当真是过足了战阵厮杀的瘾头。此刻洋洋得意的回到后面本方大队,向李诚中禀告了渤海国大军的情状。
    李诚中点头,命令收拢斥候,全军布阵。
    随着牛角号响起、令旗飞舞,遮蔽战场的怀约联军骑兵立刻收拢,左侧为暂编一营、右侧为暂编二营,护住中军大阵两翼,只留中营斥候都继续遮蔽战场。步卒三营全体下马披甲,以步卒一营枪兵、二营刀盾兵、三营弓手依序展开,各成三排阵列,中营在后以为预备。这种阵型排列对营州军来说实在轻松不过,成天苦练的就是这个,哪儿还有一点难度?片刻功夫,大阵布置完毕,李诚中一声令下,继续向前迈进。
    远处已可看见渤海国大军,上万人在正面摆出了方阵,看上去密密麻麻。斥候回禀,将对方军阵可见的兵力布置一一上报。听说对方前列也是枪兵,李诚中传令改变阵型,头三排枪兵减速,四五六排刀盾兵加速越前,改为头三排。同时,为了延展军阵的正面宽度,尽量与敌军万人军阵形成勉强抗衡的阵列,刀顿兵、枪兵和弓手都由三排变为两排。整个变阵的过程在行进中完成,没有一丝一毫的混乱。
    乞活买作为虞候之一,在李诚中身边观看了整个变阵过程,如果说之前布阵的快捷有序还只能令他漫不经心的夸奖两句,那么此刻的行进中变阵就令他很是吃惊了。一直以来,偷袭不成反被偷袭的他对鹿鸣洼惨败总是耿耿于怀,尤其是后来得知,自己的惨败只不过缘于对方指挥官的临时起意,他就更加觉得不值。这些天的行军中乞活买一直很不服气,就算是在大军在新城停留时进行的步骑协同演练也让他提不起兴趣来,但此刻,他终于开始对这支打败了自己的营州军产生了兴趣。
    双方相距二百步,两军阵列两侧各出两名弓手,弯弓搭箭向上空抛射,羽箭落下后斜插在地面上,两军军阵向前迈进,至对方箭羽处而止,此为射住阵脚。这虽是两军对阵之常例,却也是阵列而战中极重要的一环——以羽箭落地之处为己方弓手标识射程,同时估算出军阵下一步前移的距离,确保本阵不在对方箭雨覆盖之内。
    但营州军在这个过程中耍了个滑头。他们“射住阵脚”的弓手所持为普通弓,而非白狼山版的“英格兰长弓”!自从研制出单体长弓后,营州军后勤部门便积极进行改进。因为原有第一批长弓并没有对弓体进行晒干、封釉等手续,所以弓体寿命较短,那些长弓已经逐渐淘汰,第二批长弓单制作弓体的过程就耗时半年。再加上望山、胶筋等处的改进,不仅寿命延长,射程也更远了。
    朱承玉骑在马上仔细看了看营州军的军阵,又看了看对面飘扬的将旗,不觉很是惊讶。向左右问道:“不是说契丹兵么?怎么是唐军?唐军怎么来了?他们竟然有余力顾及到这里,哎呀……好生奇怪,也不对,有很多契丹人,怎么唐军和契丹人联合了?这几年他们不是相互视如仇寇么?咦……将旗上是营州都督李!大唐什么时候重开营州都督府了?……”他已经被眼前的一切搞得头脑晕涨,语无伦次了。身边左右军将也都是目瞪口呆,完全无法回答朱承玉的问题。
    不过好在看上去对方人数不多,似乎只有两三千人。自己这边几乎三、四倍于敌。这却让他放下了不少心思。
    “谁愿上前致师?”朱承玉环顾身边,却无人应答,他没好气的随手点了一将,却是别将金寅直,金寅直不得已,只能缓缓催动战马。越众而出,骑在马上却弓着身子。时刻准备策马回逃。
    “致师”是先秦时期两军对阵之时常用的手段,大意是派出一将上前彬彬有礼的问候对方:贵军安好!你们远来辛苦。让将士们都歇一会儿吧,趁大伙儿歇息的工夫,你们派一个人出来,和我单挑,以让三军观礼之类云云。
    但以武将单挑的形式来开启战斗序幕到了如今已经不流行了,这个时候的“致师”,仅仅是上前质问对方来意,痛斥对方不厚道,同时申明己方占有大义,这种“致师”相比先秦时期而言风险要小很多,因为一般来说不存在动手问题,所以壮烈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没多少人愿意去了。因为两军阵前出头露面,意味着很有可能被对方盯上,战事顺利还则罢了,一旦战败,有可能成为敌军追击的主要目标。甚至在极端情形下,这种“致师”同样存在横死当场的可能性,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演义话本中流传的三国经典案例——诸葛丞相阵前骂死王郎。
    当然,这种极端案例非常稀少,恐怕百年不出一个。但百年不出一个,那两百年呢?三百年呢?很遗憾的是,别将金寅直面对的是李诚中,所以碰到了这种极端案例。
    金寅直小心翼翼的来到营州军阵前,藏在马头后面,扯着嗓子喊了一句:“贵军所为何来?此乃渤海国西京之地,贵军怕是迷失了方向,还请速速返回……”他也不敢乱喊,生怕自己说了什么过头的话,将对方哪个鲁莽的军将激怒,然后一怒之下不管不顾的冲过来跟自己单挑,那可就太悲剧了。
    营州军本阵之中,李诚中听了金寅直的两句喊话便笑了,转身想找解里,忽然想起解里正领军护卫侧翼,于是又看见了乞活买,温言道:“乞活买虞候?”
    乞活买正看向两军阵前弓着身子藏头露尾的金寅直,听见李诚中向自己问话,不由一愣,回头道:“都督?”
    李诚中指了指对面的金寅直,问乞活买:“乞活买虞候箭法如何?”
    乞活买回头看看对面,道:“八十五步。不好吧?”他的意思是,这点距离实在太近了,以我的箭法,这么做很有些不仗义,再说了,人家是过来交涉的,这么做不仅不仗义,而且不厚道。
    但李诚中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他射不到,“哦”了一声,转头继续看向其他人。
    乞活买心中很不舒服,话也不说,立马弯弓搭箭。射这种固定靶子对他来说太过稀松平常,他瞄也不瞄,随意就是一箭。那箭如流星,直奔金寅直而去,从金寅直正探着脑袋喊话的大嘴中射入,穿透以后去势未尽,又飞出数十步,才钉在地上。
    金寅直坠马身亡,渤海**阵内一片寂然无声。。。)

第一卷 燕赵多悲歌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片刻之后,寂静的渤海**阵立刻哗然,将士鼓噪,痛斥唐军卑鄙无耻。
    乞活买见渤海军陡然气势转盛,向李诚中一摊手,道:“射完了。都督让我射的。”那意思是这一箭把对方战意勾起来了,这可是你吩咐的,这时候你可别怪我。
    李诚中满意的点点头,赞道:“好箭!”心中欢喜,眼巴巴的等着对方来攻。指使乞活买箭射敌将可不是李诚中心血来潮,他刚才见对方战意不盛,怕的就是对方不主动进攻。两军兵力悬殊,虽然李诚中对胜利持有信心,但如果由对方主动进攻的话,李诚中不介意先给对方多造成点损失,自己的伤亡会更轻一些。
    这一箭的效果非常好,渤海军如李诚中所愿,开始主动进击。
    渤海军照例是发出一波箭雨,这波箭雨基本无效,大部分落在了两军阵前的无人地带,只有稀稀落落一些飘洒进了营州军前列,也没有什么力道,被前两排的刀盾兵举盾轻易格挡开来。虽然无效,但却为渤海军壮了几分行色,上千名渤海军士挺枪向营州军发起冲锋。
    渤海军甫一发动,营州军藏在刀盾兵身后的长枪兵早已换上长弓等候多时,随着军官的令下,数百支大箭升空,然后急速下坠,正好迎头撞进冲过来的渤海军密集大队之中。只听一阵阵惨叫声响起,渤海军立刻成片倒下,剩下的依照惯性还在前进,又是一片箭雨射来,紧凑的渤海攻击军列中立刻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稀疏和空白。
    攻击的渤海士卒面对突然而至的远程箭幕打击,立刻呆滞,也不知是谁率先大喊了一声,剩下的几百人马上掉头,蜂拥着跑回了己方军阵,将渤海军阵冲得就是一阵混乱。
    营州军后排士卒第三支大箭还没发出,就听各队队正紧急喊停。他们莫名其妙的透过前排刀盾兵站立的缝隙看出去,才发现对方已经逃了回去,都不由面面相觑——这……也太不禁打了吧?
    乞活买在李诚中身边忍不住叫道:“都督。敌阵乱了,让骑兵冲锋吧。”
    李诚中也愣了,道:“你确定?”
    乞活买顿足道:“快啊!战机稍纵既失,再不冲就来不及了!”
    安端全和蒲敌臣也忍不住在一旁帮腔:“都督。冲吧,敌阵确实乱了。”
    其他营州军军官则不发一言,只是默默等候命令。
    李诚中摇了摇头,道:“还没有彻底乱。”
    乞活买道:“前阵已乱,只要都督给我五百人。我保证能够杀进去!”
    李诚中道:“敌军人数太多了,这样虽然能胜,但纠缠在一起,我军损失也必定不轻。”
    乞活买急道:“就算损失个三、五百人又如何,这样,都督给我五百人,我保证损失之数控制在三百之内,必可突破此军阵!”
    李诚中还是摇头。乞活买气道:“二百人!损失超过二百人。我割了自己脑袋!”
    李诚中继续摇头,乞活买无语,恨恨的在一旁捶胸顿足。李诚中被乞活买逗乐了,忽然问道:“乞活买虞候,你听说过零伤亡战争么?”
    “零伤亡?都督在开玩笑?”乞活买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叫道:“都督疯了吧?”
    一旁的钟韶听不下去了。向乞活买喝道:“军阵之中,对都督恶语相向。乞活买虞候不怕犯了军法么!”
    乞活买撇了撇嘴,不敢多说。却仍是不服气。
    李诚中摆手制止了钟韶的斥责,向乞活买微笑道:“乞活买虞候,我跟你打个赌,你愿不愿意?”
    乞活买问:“什么赌?”
    看着对面被一阵箭雨就撼动了阵脚的渤海军,李诚中此刻忽然信心满满:“如果此战零伤亡击溃敌军,乞活买虞候从此死心塌地为我效力,如何?”
    乞活买完全不信李诚中的“鬼话”,不屑道:“如果真能做到零伤亡,我乞活买的命从此就是都督的!”
    “果真?”
    乞活买再次被李诚中激怒,叫道:“我乞活买是契丹好汉子,说过的话哪有不算之理!乞活买向青牛白马祖神誓言,若是都督能做到此战零伤亡,乞活买死心塌地为都督效力一生——不!子子孙孙都为李氏尽忠,有违此誓,天诛地灭,死后魂魄不得入贺兰山祖庭!”
    “很好,乞活买虞候好好看着吧。”李诚中笑道。
    乞活买冷哼一声,转头他顾。
    钟韶虽然一直维护李诚中,但此刻也不禁小声道:“都督怎可与这厮赌誓,零伤亡……恐怕有些难。”其实他的想法里,要零伤亡战胜对手,不是“有些难”,而是根本不可能。
    李诚中向钟韶眨了眨眼睛,小声道:“怕什么?输了便输了,咱老李又没啥损失。”
    钟韶仔细回味了一番刚才两人的赌誓,忽然醒悟,乞活买气晕了头,根本没考虑自家都督输了又该如何,不觉偷笑。
    渤海军好不容易将溃兵整顿完毕,收拢到后阵,招讨使朱承玉才松了口气,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