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两人分兵,李虔裕八百先锋尽数亮起灯火,大摇大摆向辅唐口进发,王茂章则率淮南主力向西脱离官道,投入茫茫夜色之中。
    李虔裕先锋所部行至辅唐口时。陡闻一阵梆子声响,前方猛然亮起一片火把,将李虔裕的胯下战马惊得稀溜溜人立而起。李虔裕好不容易带住战马,打眼观瞧。却见无数军士挡住前路,正是宣武军。
    一将跃众而出,抚须而笑:“王将军,何来太迟?”却是淮南兵这些天厮杀了数场的老对手张归厚。
    李虔裕约束部众。正要上前答话,却听斜刺里马蹄声大震,一彪百名骑军从黑暗中闪了出来。为首骑将举着一柄硕大的铁刀,直扑李虔裕,口中高呼:“王茂章何在?某乃洛阳王晏球,王茂章小儿快快上前受缚!”
    张归厚在军前高喊道:“莹之将军,别伤了王茂章的性命,王爷要活的!”
    李虔裕大笑道:“鼠辈雕虫小技,止于此乎?王将军早已回转淮南,尔等就莫在此处贻笑方家了!”言罢拍马挺槊,毫不畏惧的迎向王晏球。
    ……
    王茂章率淮南兵主力回到密州后,一直等待了三天,都没有李虔裕回来的消息,料定李虔裕已遭不测,心下黯然,只得率部启程,退至楚州。楚州是王茂章养兵之地,于是下令招淮北各军向江都集结。
    王茂章和李神福一样,都是淮南军中的大军头,就连杨行密都对二人礼敬有加。杨行密之所以急招王茂章南归,说白了就是指挥不动淮北兵,必须让他回来方可。
    王茂章在江都没有见到杨行密,杨行密已经去了宣州北部的溧阳坐镇,于是王茂章在江都稍停了两天,聚集了各处赶来的两万淮北兵,向溧阳而去。等他到了溧阳的时候,还是没见到杨行密,杨行密已经到了宣州城下。
    正准备继续南下宣州之时,杨行密却从宣州给王茂章发来了命令,让他沿溧阳、曲阿、江都、高邮、楚州一线向北引路,礼送宣武军离境。王茂章看着这份军令,怔怔间说不出话来。
    杨师厚、李晖所部,已于七日前入宣城。
    之所以说“入”而非“克”,是因为杨师厚、李晖并没有占领宣城,他们反而被困在了宣城内的王府行在。
    因为宣州豪族谢氏的内应,杨师厚、李晖赚开了城门,宣武军擒获了杨行密的部分家眷,包括老父杨怤、夫人朱氏,以及次子杨隆演、三子杨濛,同时抓到的还有数十家淮南将门眷属,其中就有节度副使冯弘铎、寿州刺史朱延寿、宣州观察使李遇、升州刺史李德成、牙军都押衙米志诚等一大帮淮南重将的家眷。
    李神福和王茂章二人的家眷随杨行密迁居江都,倒是躲过了一劫,但不乏亲戚好友沦陷宣武军之手。
    杨师厚和李晖很想将宣城全部占领,可惜城内的丹阳兵非常扎手,虽然被攻了个出其不意,各部陷入混乱之中,却兀自死战不退,反而多有战果。等冯弘铎、李遇、米志诚等在宣州的将领反应过来,逐渐将丹阳兵集结之后,杨师厚和李晖只能无奈的退入王府及周边官衙之内,以淮南诸将的家眷为质,勉强稳住阵脚。
    冯弘铎、朱延寿、李遇、李德成、米志诚等诸将都是杨行密的左膀右臂,更是淮南立镇的顶梁柱,如今家眷被杨师厚和李晖所握,整个淮南都不敢稍有异动。更何况人质中还有杨行密的老父、正妻和两个儿子,孤军南下的宣武军已经占据了主动地位。
    随后宣城之内再无战事,匆忙赶至的杨行密派人与杨师厚、李晖商谈,谈出来的条件是宣武军释放一半家眷,淮南军护送宣武军北撤,等宣武军回到泗州下邳后,再释放另一半家眷。
    打到现在,杨师厚和李晖所部也只剩下了三千余人,原先的部众可谓十亭折了八亭,损失虽然惨重,但好歹超额完成了梁王交办的军务,两人也感到侥幸之极。而且在杨师厚看来,这样的千里转战对于洗练部众是极有好处的,以这剩下的三千人为骨干,重新征募起来的军队必然战力强悍。
    数万淮南各部军队“护送”着三千宣武军一路北撤,经溧阳,过句容,在江都乘船渡江,由楚州过淮河,向北进入下邳,路上可谓“秋毫无犯”。
    进入下邳后,杨师厚和李晖松了一口气,又放回了一部分淮南家眷。淮南军则不敢松懈,将下邳周边围了个水泄不通。双方都没有发生冲突,而是静静等候梁王的到来。
    天复三年的八月,一片混乱的大唐天下忽然间沉寂下来。
    缁青、淮南战场上,兖州、青州、博昌、下邳处处都在对峙,却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发生。刘鄩仍然在兖州城内安然若素,葛从周着急也没用,还得时不时向城内接济粮草;氏叔琮和侯言统领大军与王师范在青州隔着城墙相互对骂,小打小闹常有,大规模攻城几近于无;下邳、博昌也都寂静无声,战鼓和旌旗不出大营。
    鄂州方向,李神福撤兵以后,被打惨了的山南和江南诸道联军不敢再东越洞庭半步,剩下的只是庆幸和喘息。
    河东云州的吐谷浑人叛乱也已经平息,河东铁骑重新向南集结,一边舔着伤口,一边等待时机。
    淮南大军被杨师厚吸引到下邳附近,越王钱镏终于有时间静下心重新设计他的王府。新的越王府位于钱塘北城,钱镏打算在里面垒建两座小山,中间再开出一片金池。
    西川王建刚得了蜀王封爵,于是缓下了向北蚕食关内的脚步。无数信使从成都府撒出,将王建封蜀王的消息传遍两川,以稳定夔族和巴人土著,旬月之内,夔东三十六族、巴人八大部落尽数依附成都。
    而在关内,不知从何时起,一则传言几日内散播于京畿、凤翔,说是岐王李茂贞去年年底偷偷私藏了一位皇子,并且逼迫天子下了立太子监国的诏书。还有人说,一直寻找不到的中尉韩全诲就是被岐王藏起来的,目的是要寻机再起。关内之地立刻紧张起来。
    当然,缁青战场也没有立刻就太平下来,战争的规模只不过变得小了很多,作战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最主要的改变来自于赶到了博昌城下的卢龙军,卢龙军将沧州军和魏州军所属的四营骑兵集结使用,从七月份开始,聚集起来的两千名卢龙骑兵开始在缁青战场上活跃起来,时而以都为一队四处斩杀宣武传令的信使,时而以营为一队焚烧宣武辎重粮秣,作战区域由博昌逐渐向东扩散,越过青州,抵达登莱。甚至在兖州、沂州、密州等处战场上,都出现了卢龙骑兵的身影。
    这种草原上常见的战法一经使出,立刻令宣武军倍感头疼。
    七月十日,新晋燕王李诚中悄然离开博昌战场,东进寿光。(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ps:  感谢康托尔、zc58、zho8888、floeberg、龙天空下的月票鼓励。
    李诚中在寿光秘密约见了致仕的左仆射张濬,和李诚中一起前往寿光见面的还有平卢节度使王师范之弟王师克、平卢节度副使李嗣业。
    张濬是大唐中枢一位老资历的宰相,致仕后仍旧以天下事为念。他与平卢王家父子有不解的渊源,当年黄巢兵乱时,朝廷征召天下藩镇勤王,王师范之父王敬武不愿起兵,张濬不远千里赶赴平卢,最终劝得王敬武响应朝廷。去年朱全忠入长安,天子再次下诏天下藩镇勤王,张濬又一次千里奔波平卢,向王师范出示天子密诏,王师范起兵响应的积极鼓动者。
    张濬对平卢王氏影响力极深,王师范以下,王师悦、王师鲁、王师克、王师诲等兄弟都事张濬为叔伯,对他言听计从。张濬家住洛阳长水,但岁数大了,又是宣武必除之而后快的人物,所以暂时没有返回洛阳,此刻停留在平卢势力范围内,接受平卢军的保护。
    李诚中在寿光停留了三天,和张濬、王师克、李嗣业等人秘密会商了些什么,暂时无人知晓。离开寿光之后,李诚中直接过河北上。他没有返回幽州,渡过黄河后折而向西,经德州、博州而至魏州,沿黄河北岸视察大河防线。
    自年初占据整个河北之后,卢龙军事参谋总署制定了一套“点线”结合的总体防务战略,并根据该防务战略,经营河北防务。
    任何时代的军事部署,对于地形地势的利用都是重中之重,就算是李诚中穿越前的二十一世纪,依然如此。河北的地形地貌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一条纵向的山脉为西界。一条横向的河流为南界。卢龙西邻河东,两镇之间以险峻的太行山脉相隔,南接宣武,两镇之间以宽阔的黄河分割。
    如果从天空向下俯视的话,太行山脉以西、黄河以北的广大平原就是李诚中的地盘。
    卢龙军事参谋总署制定的河北防线同样依照地理山川来部署。
    在西线上,从北至南,分别控制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只要控制了这五处太行山的险要陉口,便可保西线无忧。当然,卢龙还有一个妫州在军都陉外。但妫州多山,同样是易守难攻之地。在这五处陉口中都有卢龙军各州预备营镇守,足称安全。
    在南线上,主要通过对卫州、棣州的重兵驻守来实现防务。卫州在西、棣州在东,这两处与宣武相接,都驻扎着卢龙重兵集团。卫州至棣州之间的黄河北岸,则以构筑烽火台来达到警示的作用,军事参谋总署在黄河北岸修建了五十多座烽火台,每隔一二十里一座。遥遥相望,一旦宣武军有渡河北上之势,烽火台立刻便立刻燃起烽烟。
    李诚中沿河向西,选择了一些重点河段上的烽火台视察。之后抵达相州之内黄,校阅屯驻于此的莫州军,再去黎阳前线,犒劳了李小喜、赵在礼幽燕、辽东保安总公司所部。视察完毕后。李诚中在莫州军都指挥使周小郎、都教化使赵原平的陪同下,北上相州,在相州安阳观看了营州军的合成演练。
    在安阳。李诚中停留了三天,与莫州军、营州军和幽燕、辽东两大保安公司高级将领逐一谈话,然后沿太行山麓北上,视察滏口、井陉、飞狐、蒲阴、军都诸关隘,慰劳各关口驻军。
    离开军都居庸关后,李诚中向南抵达范阳,在范阳大营视察新立的定州军,观摩定州军新兵演练,视察定州军左右厢各营,定州军都指挥使王思同、都教化使李定难全程陪同。
    八月底,李诚中抵达幽州新兵训练大营,在周坎的陪同下考察作训司天复三年第三期新兵训练情况,详细了解新兵训练计划和进度。在幽州新兵训练大营视察期间,李诚中等到了从棣州行营赶回来的张兴重、姜苗等重将,并且召集军事参谋总署四司两局昭武校尉以上阶别军官至新兵大营一同视察,并一一谈话。
    视察幽州新兵训练大营时,李诚中勉励新募军士加强训练,以为即将成军的妫州军做准备。在幽州、柳城、魏州同时展开的第三期新兵训练将于九月底结束,这批新兵大部分将进入新立的妫州军效力。妫州军的各级军官都已经定好人选,都指挥使为高行周,都教化使为张会景。
    李诚中注意到陪同军将中的赵霸显得闷闷不乐,心事重重,于是将他招到身边,向他道:“老赵似乎兴致不高?”
    赵霸耷拉着脑袋长吁短叹了两声,不发一言。
    李诚中知道他心结还没完全消除,不禁笑道:“老赵对我还有意见?”
    赵霸闷声道:“不是赵某对大帅有意见,而是大帅对赵某有意见。”
    李诚中哑然失笑:“老赵对我有误会啊。”
    赵霸犹豫片刻,嘟囔道:“大帅若非对某有意见,为何至今不让某领军?赵某以前确实有对不住大帅之处,可赵某已经知错了……”
    李诚中拉着赵霸上前两步,指着正在训练的大队新兵道:“你的兵不在这里。”
    赵霸一愣,没有明白李诚中的意思,李诚中缓缓道:“咱们卢龙不缺骑兵,各军都有两个标配的骑营,此外各军老营还有两个斥候都,算下来,如今已有近七千骑了。但这些骑兵都分散在各营之中,除了大规模争战外,无法统一集结使用。咱们形成规模的骑兵集团实际上在怀约联军之中,虽说牢牢控制在咱们手里,但,纯粹的关外胡人骑兵……有些话还不好说,你知我知……我一直在想,需要建立一直汉人的纯骑兵部队,所以考虑了很久,打算将赵州军定位为骑兵军。”
    讲到这里,李诚中顿了一顿,眼望赵霸。赵霸的眼神中渐渐恢复了光彩,见李诚中不往下说,立时发急:“大帅……”
    李诚中按着赵霸的肩头笑道:“别急,你们赵家向擅骑射,如此长处不用,我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么?”
    赵霸心头一阵狂喜:“大帅……不,王爷……”
    李诚中续道:“十月就是三大训练营征募第四期新兵的时候,我让作训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