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骑战机-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适合远距离投放和巨大运载量的特殊大型运载机制造工艺复杂,对于工业基础和科技基础要求较高,世界上拥有这种飞行器的国家也不过两手之数。

    一旦战事发生。基本上都是无条件共享使用。

    当然,相应使用运载量最多的还是飞行器的拥有国,技术基础决定了其作战能力也是高人一等。

    “距离扎伊尔盆地最近的米通巴美军基地出动了12架‘猛禽’,预计5分钟后抵达作战区域,它们携带了六枚中子弹。”

    “乌代德美军基地出动了战斗机飞行联队,一共54架F…16和2架F…35,掩护12架AC…130空中炮艇(Lockheed…AC…130…Air…Gun…Ship)前往扎伊尔盆地战区。”

    美国人的全球布武再次发挥出了作用。在各国联军没有抵达之前,秘密布置在刚果境内米通巴山脉里的秘密军事基地率先出动了自己拥有的攻击力量。

    面对如此大规模入侵,仅仅依靠“黄道十二宫”天基武器攻击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六枚战术中子弹也是美国人预留的后手之一。

    相对于原子弹,中子弹的核污然与核残留要相对低得多,弹着点附近在48小时后,核辐射污染将迅速降低至安全程度,经过一周时间。将不再对人体产生影响。

    “米通巴基地?!”

    林默听到这个词后,在非洲地图上很快找到了自己当初到此一游过的地方。

    艾莉娅目光意味莫名地看了一眼龙骑士,显然知道些什么,但是两人却出奇一致地没有展开探讨这个话题,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这个倒霉的美军秘密基地赞助了中国六台F119…PW…100涡扇发动机,也同样是“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当前所使用的主引擎之一。还有几套数字化单兵战术铠甲。

    只不过那时候哑巴吃黄莲的老美对林默恨之入骨,但是现在此一时彼一时,对于人类唯一能够单挑“伽蓝”的战士,美国人保护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思去算什么旧帐。

    就算再赔掉几架F…35,也抵不上一个龙骑士。

    “裁判所”的作战指挥中心同时应对两个战场显得依然游刃有余,军事人员严格执行着战争流程,使指挥和通信系统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即将开始的大战。

    “维多利亚大沙漠战区的敌人发射了三枚导弹,疑似超远程导弹,第一枚弹道推算,弹着点应该是华盛顿、纽约和波士顿,第二枚弹着点圣安东尼奥、休斯顿和新奥尔良,第三枚弹着点首尔、青岛、北京和天津,有极大的可能性是战略级武器。”

    “扎伊尔盆地战区的入侵部队发射了十一枚导弹,同样疑似战略导弹,第一枚弹着点利雅得,第二枚弹着点卡塔尔,第三枚莫斯科,第四枚罗马,第五枚柏林,第六枚伦敦,第七枚”

    各国首都和重要城市被锁定,这丝毫没有任何意外。

    凡是战略级武器肯定是选择这些拥有特殊政治、军事或科技意义的城市作为首选打击目标。

    互相用核弹头瞄准这种游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都已经玩得习以为常,因此联军组成的指挥部门一点儿没有任何慌乱,事实上各国的反导弹拦截系统早已经是不止第一代。

    “‘射手座’被敌方大功率粒子束炮击毁,‘天蝎座’和‘双子座’切换攻击数据,开始拦截敌方战略级导弹。”

    指挥中心大厅的主屏幕上显示出一副大气层外的画面,那是由另一枚军事卫星拍摄下来的画面,仿佛像莲花一样盛开的“射手座”电磁轨道攻击平台被一束来自于大气层内的蓝白色光束射了正着。

    长长的电磁轨道炮口处正在汇聚真空中游离的电离态物质时,不仅被这道光束突然打断蓄能过程,更被这道光束钻进了发射腔,从中间引发了剧烈的爆炸。

    掺入贫铀成份的“赫拉赫勒斯之箭”被瞬间击穿隔温导流罩,当场发生了爆炸,发射腔无法承受住紊乱的狂暴能量肆虐,进一步引发了更为剧烈的连锁爆炸,巨大的火球很快就将整座天基攻击武器平台摧毁,变成四分五裂,飞射向周围的外太空。

    也许会在几十年后,这些碎片才会重新回归大气层的怀抱。

    在指挥作战中心的中国人齐齐露出了痛心的表情,这得多少民脂民膏啊,仅仅攻击了一次就被打爆成太空中的烟花,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

    负责控制“黄道十二宫”系统的技术小组此时显得尤为镇定,他们的控制权限已经被美国人临时收回,毕竟这些强大的太空攻击武器平台只是各国借给“裁判所”统一协调使用,而不是送给了“裁判所”。

    所有人都知道超远程战略导弹的威力,哪怕是常规装药都会给各国带来极大的社会动荡,更何况弹着点无一例外都是非常重要的城市,为了避免本国领土遭到攻击,美国人临时收加了控制权,利用这些天基攻击卫星进行外太空拦载。

    “黄道十二宫”本身就是一套成熟的近地太空防卫系统,拦截战略级导弹原本就在职责范围之内。

    “裁判所”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人收回了卫星控制权,毕竟一旦自家后花园出乱子,本土派出作战的士兵也会面临士气不稳的影响,这会严重削弱地球上三个最大国家对抗第三纪元文明的战斗力。

    美国方面也作出了弥补,派出的作战部队比原计划更多了许多,确保在缺乏太空天基武器的支援下,尽可能压制住这些从星门里冲出来的敌人和消耗防御罩的能量强度。

    第三纪元入侵部队使得这一出釜底抽薪之计成功地避免了两处开启的星门继续遭到可怕的强力打击,迫使对手不得不手忙脚乱地去拦截这些战略级武器。

    原本应该是向星门防御罩开火的“黄道十二宫”系统不得不抽调出一部分卫星参与到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拦截行动。

    尽管安东尼奥裁判长在竭力拖延,可是两个维度文明之间的超远距对攻却不为他意志所转移地拉开了序幕。

    不论是NMD,TMD还是CNMD的,这些充满了喜感的导弹防御系统都被一一激活,导弹拦截,激光炮拦截,犹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第1177节 … CNMD战争!

    拥有超级物理打击能力的“射手座”天基电磁轨道武器平台直接被第三纪元的超距粒子光束炮迎面贯穿。

    中国人耗资15亿美元的天基武器从头到尾只发射了一次,甚至还没来得及释放第二次打击,就在距离700公里绽放了一朵世界上最昂贵的烟花。

    比起高能激光,由于能量抗衰减的优势,粒子光束的射程和穿透力的表现更加优秀。

    直到现在为止,人类也依然没能逆向解析出第三纪元粒子束武器的技术,更不用提仿造。

    尽管对抗第三纪元的特殊作战部队已经装备了一批粒子束武器,却都是清一色来自于战场缴获的战利器,各国连维修和补充武器能源的技术基础都不具备,一旦这些粒子束炮使用的固体能量晶块消耗殆尽,就只能变成一具摆设。

    毕竟两个不同维度膜世界的文明发展地是完全不同的科技树,再加上各自拥有的特有资源也不一样,互相想要吃透对方的技术,天然地存在物质和技术层面的壁垒。

    准备随时补枪的“天蝎座”因为敌方发射了战略级武器和反天基武器,不得不同步展开规避机动并且紧急取消了攻击坐标,切换成了拦截模式,自动跟踪锁定那些正在高速攀升的战略级超远程导弹。

    几道细细的导引光束从外太空直扑地球大气层内。

    虽然高能激光束越贴近地面和云层,损耗率就越惊人,甚至会呈现出几何级提升,可是在平流层以上高度,由于没有太多的尘埃和水蒸汽,高能激光武器表现出来的破坏力丝毫不逊色于第三纪元的粒子束。

    当那些战略级超远程导弹爬升至1万米高度以上时,锁定它们的无害导引光束陡然蕴含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将整个弹道瞬间气化成了真空。

    很快,3万米和7万米高度之间出现了一朵朵炽热无比的巨大火球。正如“裁判所”的武器专家们所评估的那样,每一朵火球的威力都不亚于50万吨当量级,随便落在哪个城市里都是倾刻间抹平一切的可怕结果。

    地球大气层内一度爆发的狂暴电磁脉冲甚至使全球无线通信系统一度中断了数秒。

    五分钟后,第三纪元入侵部队发射的战略级武器全数在3万米以上高空被精准清除,除了驱散了半径50公里内的云层和震破了爆心下方地面半径1公里内的所有玻璃外,没有造成任何人员死亡,只有少数平民受到惊吓或被震倒的东西砸伤外。损失都不会超过300万人民币。

    靠近地面厚重的大气层将爆炸威力挤向了高空,连附近的民航客机都没有坠下一架,充其量只是吓尿了裤子被迫临时偏离航线。

    这是一次成功的大规模拦截,也验证了各种MD的国土防空科技联合在一起时,发挥出的效能让各国高层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所幸的是,各国监测到在爆炸的空域并没有发现任何有害辐射反应。第三纪元文明使用的毁灭级武器并不算是核子裂变或聚变类型武器,污染程度远远低于现今人类的核子武器。

    饶是如此,这依然是捅翻了马蜂窝,哪怕大罗金仙也无法阻止平民们看到这可怕的一幕。

    脑满肥肠的政客们一个个哭丧着脸,就像死了全家似的被下达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家庭作业”!

    尼玛!原子弹都爆了,还怎么颠倒黑白?!~

    难度系数满满的10。0,节操还有木有了?

    虽然成功拦截了第一波战略级打击。现今世界人类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不菲,至少五枚天基攻击卫星被来自地面的粒子光束炮击毁,变成了昂贵无比的烟花。

    D3维度膜世界的地球三巨头扛大梁,美国和俄罗斯付出的代价丝毫不比中国少,特别是土豪老美,损失数量五占其三。

    “黄道十二宫”系统内剩下的天基攻击卫星虽然还幸存着,但是它们的能量消耗极其巨大,需要较长时间重新充能。少部分甚至需要宇航损协助重新填充弹药和更换核电池。

    至少在短时间内,“黄道十二宫”近地防卫系统无法重新发挥出作用。

    “裁判所”作战指挥中心内,“黄道十二宫”控制小组所有成员抹着冷汗,谢天谢地,终于被全部拦截了。

    作战指挥中心里有数人被医疗队的担架车给推走了,虽然“裁判所”是无国界的,但是其成员却是有国界的。各国重要城市面临毁灭性的打击,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心理负荷太大导至多名身体虚弱的成员支持不住,当场晕厥在地。

    非洲扎伊尔盆地战区通过卫星传过来的画面出现了新的一幕。依然高高撑起的淡蓝色能量防御罩被连续三团火球吞噬。

    米通巴美军基地的12架F…22“猛禽”已经抵达作战区域,同时成功释放了三枚战术中子弹。

    由于时机把握及时,这三朵核蘑菇云成功吞噬了从能量防御罩内冲出来的二十余架“尘蜂”无人侦察机和六架“卡姆鲁”截击机。

    美军战斗机的攻击行动展开意味着超远距对攻即将结束,双方即将进入刺刀见红的主力部队对抗的阶段,欧洲各国联军所乘载的大型运载机已经进入了非洲大陆。

    三枚中子弹的威力只是让两座中型星门的防御罩再次黯淡了一丝。

    升腾而起的蘑菇云刚刚消散一些,防御罩内就像捅翻了马蜂窝一样,那些悍不畏死的“尘蜂”和“卡姆鲁”再次冲了出来,与抵近的“猛禽”机群展开了缠斗。

    美军F…22“猛禽”战斗机编队中还剩下的三枚战术中子弹成为了关键时刻清场的工具,那些飞行员在拼死拖延战斗节奏,为后续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也许会活下来,也许不会,但是他们绝对不会逃跑,使命将由生命来完成。

    在光学卫星的监视下,“裁判所”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扎伊尔盆地上空惨烈的空战。

    这些F…22“猛禽”所携带的武器弹药似乎清一色都是攻击效能远远高于常规装备的特殊武器。

    也许在战斗部装填的是特殊配方装药或超纳米装药,“猛禽”们发射的空对空导弹还是航炮子弹在爆炸时所产生的破坏力几乎是常规列装普通型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以上。

    往往一枚空对空导弹或航炮一顿攒射就能成功击落一架皮糙肉厚的“卡姆鲁”截击机。

    不过武器攻击威力的提升并没有帮助美军飞行员们成功掌握住制空权。

    一架架“卡姆鲁”截击机从星门内高速冲出,然后紧接着一同拉起迎角,穿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