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墟-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风淳听到这里,当即明白,在陈四看来,这蛊术并不是人类所能够掌握的技术,而是“史前人类”的杰作。陈四的话很中理。人类古代掌握的科学技术,很多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古风淳更加明白,如果陈四不是拥有一定的证据,定然不会信口开河,随意说这些话来糊弄他。陈四一脸悲天悯人的神『色』,继续说道:“现在的人类,狂妄无知,在对待自己未知的领域,自己的那一套解释不成功之后,就把超出他们理论之外的想统统归为异类,这种固步自封的发展,可笑至极。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发展模式,人类不见到自己的短处,反而还继续愚昧下去,哪还有发展下去的空间和时间呢?”
    听了陈四的话,古风淳不禁地皱起了眉头,问道:“什么’本来就是一个发展错误的方式‘?”
    陈四白了古风淳一眼,说道:“这个我不是说过了么?”
    古风淳搔了搔脑袋,觉陈四跟他说过的话不少,但是关于这种错误的发展方式的话,却没有听过。
    唐麦秋也在一旁听得心痒难耐。他见这两壁伸出来的手臂骨,还没有接触到他们身边就纷纷如受到惊吓一般急忙退去,心里也就松了一口气,于是仔细听起了古风淳和陈四的对答。他之前就知道陈四是个英武无比的少校,但是却不知道陈四竟然也如此博学,不由得佩服五体投地。他也不禁想问一下,古风淳提出来的问题。
    陈四摇了摇头,说道:“风淳,读过《周易》么?”
    古风淳苦笑着说道:“我能不读么?”这《周易》可是群经之首,像古风淳这类的人,哪有不读的道理,古风淳钻研的学问当中,周易就是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周易》是中华民族文明当中的“群经之首”,地位超然,是任何书籍无法与之并肩的。而其他学说,大都是从这部奇书里繁衍出来的,古往今来,关于这周易的解毒和衍生出来的各类书籍,计数都要以万为单位的,如果古风淳没读过《周易》,那只能说他不学无术了。但是古风淳却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周易》,因为他要是这样一说,无皓首穷经的老前辈们就会说他装13了。这部奇书,就像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周易》的解读方法。他古风淳可不敢打包票,自己的解读是正确的,而其他人也会认可的。
    “那风淳你可知道,这《周易》原来有多少卦?”陈四的眼神里一阵狡黠。
    唐麦秋一脸不解说道:“不是六十四卦么?”
    古风淳却哭丧着脸说道:“才不是六十四卦。”古风淳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陈四问的是先天八卦,不是后世传说里的易经的复卦,先天八卦一共是十六卦,后来据说流传到周文王手中,他认为这十六卦泄『露』天机,于是删减了八卦,就只剩下了八卦,而这八卦重叠,就衍生成了八八六十四卦,以乾坤两卦为首。最后经过后人的增补文言十翼等解说,才形成今天传世的周易书,而里面的周易排布,也不是文王八卦,而是宋朝时代的理学家编排出来的。”
    唐麦秋连连点头,他的学识本来就不如古风淳,听了古风淳的解释,连连点头称是。陈四听了古风淳的话,也点了点头,然后他就缓缓说道:“那你可知道,这周易十六卦,为什么周文王会删减掉了?”
    古风淳以听,头就大了起来,心里暗骂不已。这种传说本来就当真不得,却没有想到陈四会如此执着询问。他只好苦笑着,弱弱说道:“不是说泄『露』天机了么?”
    陈四白了古风淳一眼道,嗤之以鼻道:“这种糊弄世人的说法你也相信?”
    古风淳耸了耸肩膀,这本来就是传说,信者信之,不信者不信之。你陈四何苦要抓抓住这个问题不松口呢?古风淳看着陈四那闪烁的眼光,突然就想到了什么。

423 歪理邪说
    423 歪理邪说
    以古风淳对陈四的认识,陈四从来就不是一个啰嗦和钻牛角尖的人。陈四跟古风淳说起这些话的时候,大多情况下都是带着启发『性』来跟古风淳说的。
    陈四见古风淳陷入疑难,于是说道:“你可熟知周人的兴起历史?”
    古风淳点了点头。历史书上关于周王朝兴起与没落的记载还是比较全面的,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就不必说了,从五帝三皇扯起,一直扯到秦国灭州周都有录闻。古风淳更不是草包,除了熟读史书之外,他更是从大量的周王朝出土的文物里对这个王朝了解得很是透彻。然而,古风淳正应中了一句话:“知道越多的人,越觉得自己无知。”古风淳就是这样的典型。
    古风淳最觉得自己无知的地方,是那个时代的四个人。一个就是精通文王八卦的周文王姬昌,另外三个分别是吕尚、周公和召公这三人了。
    周文王自然不必说,他为后来的周文王奠定了颠覆商王朝的基础,然而他对后人影响最深的,不是他的王朝,而是他所继承前人发展出来的“八卦”,奠定了《群经之首“的易经的基础。而据说吕尚和周公两人,都对这易经有着卓越的贡献,据说周易里面六十四卦三百多爻的爻辞就是出自这两人之首。古风淳对周文王的疑『惑』,自然是落在那八卦上,为何这周文王会删去先天十六卦的二分之一,然后组成了全新的八卦。听陈四的话之前,古风淳还认为这是周文王的一项改革,化繁为简,实际上是为了这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听完了陈四的话之后,他在心里就隐隐觉得没有那么简单了。
    而吕尚,就是后代的《封神演义》里面的姜子牙,据说此人在渭水里垂钓四十年,等待贤明之君,这么有城府的人,古风淳对他当然是另眼相待,而那周公就更不必说了,他辅助武王年幼的儿子继承王位,而被兄弟和诸侯以为他要自立为王,于是起兵反抗,却被他极力镇压了下来,等成王年长之后,他就交回了执政的权力,被称为忠信无二。而那个召公,就没有多大的看头,他是周王室的宗亲,被封到了燕国当国君,而他的唯一最特别的就是,他活的岁数极大,古风淳记得不是很清楚,这人是活了两百还是三百岁,在当时也算是个异类,所以古风淳对他印象极深。
    见古风淳沉默不语,陈四也不深问,只是淡淡一笑,知道古风淳是在思索着自己的话,不过此刻他却没有给古风淳太多的时间,他说道:“我开始也很奇怪,为什么这周文王一定要删去这八卦呢,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的。因为周文王觉得这十六卦的推演出来的事情准确『性』太大,太过于逆天。”
    “逆天”这两个字传入了古风淳的耳里的时候,他马上就浑身一抖。“我真是『迷』糊了。”古风淳往自己的脑门就是一巴掌。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许其他人不懂这个天是什么,他和陈四却是清楚得很。现代人的认识里,这古代的天,是指天神上帝,而在他们的眼里,“天”的直观意思就是指月亮,而隐晦的意思就是史前人类。那一些时刻在关注着“进化的极端产物”的那群人。
    听了陈四的点拔,古风淳很快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很显然,这十六卦的删减,是得到了“天意”的传授,然后周文王不得不删除这些内容。而“天意”如此,就但是担心有朝一日,这些推演方法流传出去,被人推算出了这“天意”的本来面目。
    想到了这一点,古风淳举一反三。彻底明白了这“天意”就是历代以来,潜藏在历史背后的一个幕后黑手,凡是与它的旨意相背的内容,都会通过人间的代理人取缔打击消灭。不过古风淳也知道,这“天意”的内部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一些反对迁徙到所谓的“永恒宇宙”的史前人类,给同伴们使绊子,于是陈四和秦川这两派人,也就应运而生了。只是古风淳还在『迷』糊,这陈四和秦川,到底谁是属于那一派的。不过古风淳呃怀疑,这陈四和秦川,可能根压就不知道自己被选中当了棋子了。
    古风淳苦笑了一下。说道棋子,他自己也是这无数棋子里的一颗而已。难怪八思巴在遗书里声称自己只是命运选中的一颗棋。陈四却不像古风淳那般感慨。他接着说道:“也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文明发展历程就开始发生了逆变,朝着一条不合适我们发展的道路里发展了开来。本来我以为,这只是一个个别现象,但是经过我研究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玛雅等无数地区的文明之后,我就发现了一个真理:出现这种事情,是所谓的“天意”安排下发展起来的。”
    古风淳和唐麦秋等人都是一脸的惊讶,从陈四这话里,就可以知道,这厮的学问可谓学究天人也不过分了。谁能够同时钻研那么多的文明体系。唐麦秋那嘴巴张得大大的,可是古风淳却知道,陈四的时间比其他人的多,所以他反而没有唐麦秋那么失态了。两人都不说话,继续等陈四说下去。
    陈四接着说道:“刚才我问你,当物质细分下去,会是什么?在先天十六卦里面的一些解说了,把这个说得很简单,这是‘气’,而这气不是我们所说的空气或者其他的什么物质,而是指精神力量。《周易》里也说宇宙本是从无到有,由一到多,物质与反物质的接触湮没,是这个宇宙的开始与终结,而催生这一切的,都是精神力量。不要问我这精神力量来自何处,但是它就是存在着。”
    唐麦秋和古风淳听到了陈四的话,一时间觉得很难接受。不过陈四却笑道:“觉得很难接受,是不是?”
    唐麦秋和古风淳点了点头。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唐麦秋的身份很是特殊,接受的都是正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物论,要他接受这种歪理邪说,很有难度。

424 哲学家陈四
    424 哲学家陈四
    陈四也不理会古风淳和唐麦秋能不能接受他的歪理邪说,而是继续说道:“或许说到了这里,你们会觉得我就是一个唯心论者,不过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这都是一种学说而已,真正的本质,是能够促进人类文明更上一个台阶的就是好东西。”陈四说到这里,挥了挥手继续说道:“不可否认,从《周易》这八卦里面,先民得到了诸多启示,然后衍生诸多发明,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卦象是先天十六卦,那传承下来的文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地?”陈四说到这话的时候,脸『色』微微一笑。
    古风淳叹了一口气道:“恐怕衍生出来的文明就更为先进了。这也是后世人为什么会如此指着寻找《连山》和《归藏》这两部经书,很大的程度上,很多人都认为,在这两部与《易经》齐名的书典籍里,能够找到这先天十六卦。”
    “嗯,你说得不错。”陈四意味深长地说道:“那何止先进,那就是一个全新的进化系统,人类文明就会朝着一个永恒的方向发展,人与自然之间也就不会存在那么多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如此激化了。”
    听了陈四的一番感慨,古风淳和唐麦秋都有点惊愕。想不到陈四这种人竟然也会有这种“乌托邦”似的理想社会的构思。唐麦秋感慨归于感慨,但是古风淳就明显与唐麦秋不同。古风淳至少明白一个东西:陈四知道这先天十六卦的有关内容,隐隐他还觉得,陈四这话并不像陈四本人所能够说得出来的,这话更像是那神秘女声的那种语气和口吻。想到这里,古风淳心里就是一动。
    陈四不知道身后的人都被他的这一“悲天悯人”的口吻给镇住了。他继续感慨道:“人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两样东西是必须的,一是精神方面达到一定的层次,第二是物质的发展层次,两者缺一不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以把它们对立起来,也不能区分主次,当然,古往今来,为了这个而蛋疼的人,总喜欢为这个争得头破血流。那些认为两者可以并立的人,却无法解释一些难题,被说为二元论者,三者之间都无法自圆其说。其实这个有什么难解释的,人类的进化,本来背后就有一个推手,只是这个推手并不是所谓万能的上帝而已,宇宙只是一个因果循环,其中的道理,说破了也就一文不值,哪来那么深奥?”古风淳听了陈四的感慨,不由地又呆了一下,他想不到陈四竟然在哲学上也有这么高深的造诣,真是人不可以貌相了。
    陈四小心地避开了蛊墙上伸出来的臂骨,继续说道:“不过人类无论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一开始就朝着一个畸形的方向发展了开来,在华夏文明里,这种畸形的发展的最后一个转折,就是先天十六卦变成先天八卦的时候,当然最早的时候,更可以追索到人类开始懂得用火的时期了,其他的文明体系,也有他们的一个转变期限,但是这些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