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怜黛心玉娇溶-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是黛玉从未见过的。
  “姑娘,如今对老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瞧大夫,是要出着荣国府。”王嬷嬷看着黛玉,低声说道。
  “出府?妈妈出府去做什么?若是瞧病,把大夫招至府中便可。”黛玉奇道。
  “姑娘,请你务必想办法让老奴出府一趟,老奴想临死前,见一见我那儿子。”王嬷嬷叹了口气,但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哀伤,丝毫不像是要死之人。
  黛玉心中纳闷,但也来不及多想,惊问:“奶娘,您的儿子?您还有个儿子?”
  原来王嬷嬷在给黛玉做|乳母的时候,刚生了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却在不到满月的时候得了疾病夭折了,当初贾敏选|乳母,正是看中了她奶水足,没有孩子跟小黛玉争奶,且因为刚失去了女儿,定会把黛玉当做亲生女儿来照顾。事实上王嬷嬷果然如贾敏所料,把黛玉照顾的很好。所以贾敏开恩,把王嬷嬷的丈夫和儿子都放了出去,准许他们自己置办田产地亩,准许她的儿子读书识字,参加乡试科举。正因如此,小黛玉的记忆中,林家根本就没有王家父子这两个仆人,所以当时王嬷嬷跟着黛玉来京城,黛玉也没有拒绝。
  “姑娘,老奴的儿子去年来过书信,说老奴的老头子已经死了,但老奴的儿子却托着老爷的庇佑,长大成|人,读书识字,如今也算是朝廷命官了。算算这些日子他也该进京了,老奴若是临死之前能够见他一面,死也无憾了。”王嬷嬷说起儿子的时候,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黛玉这次吃惊不小,|乳娘还有个儿子,并且这儿子如今已经是朝廷命官?那么说|乳娘此时应该算是个老封君了,可自己却毫不知情。按道理奶娘有这样的儿子,应该早就出去跟着儿子享清福了,可她却选择陪在自己身边,默默地守着自己!
  “姑娘?姑娘!”王嬷嬷见黛玉沉思不语,便抬手牵了牵黛玉的衣袖。
  “啊,妈妈。有话请讲。”黛玉回神,忙握住王嬷嬷的手。
  “姑娘务必想办法,让老奴和儿子见一面,老奴的儿子名叫王沐晖。三点水一个木头的木,取主子姓氏的一半,这是老爷当初给取得明儿,老奴不识字,只记得这个。”
  “好,妈妈,黛玉记住了。”黛玉点点头,这件事无论多难,她都要想办法做到,这些年奶娘待自己,已经超过了亲生的女儿,如今奶娘病重,该是自己尽点孝心的时候了。自己一直在哀叹着没有母亲,还曾经把薛姨妈当做母亲来对待,想想那些,是多么的可笑,她们不过是只言片语而已,而奶娘,却守了自己十三年,护了自己十三年,连自己的丈夫去世,儿子升官这样的事情,都深深地埋在心里,不曾对任何人说过。
  紫鹃是个办事半老了的,她出去没多久,李纨便给管家传出话去,太医也随之来了。
  太医给黛玉诊脉毕,只说了说病情,无非是原来那些老话,又把药方添减了一两味药,又嘱咐说不要着凉,不要劳神等语,便欲告辞。
  “烦请医政移驾,到那边屋子里,为我的奶娘诊诊脉。”黛玉躺在帐子里,听太医嘱咐完毕,方轻声开口。
  黛玉轻飘飘的声音,让陪同的贾琏和太医都有些失神,一瞬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是黛玉开口说话。
  “啊,好,好,好……”这位王太医已经年过六旬,经常出入侯门将相之家,上至王妃太妃,下至各府上公子哥儿身边的要紧丫头,他诊治过无数,便是黛玉这里,也是常来的,但却头一次听见这么好听的声音。于是这老医政一时之间,只知道说好,竟然说不出第二个字来。
  贾琏只得让婆子带路,带着太医给王嬷嬷诊了脉,又开了药方,嘱咐了些注意事项,方才离去。
  破茧成蝶 第五回 黛玉用心寻旧仆
  黛玉靠在软榻上,呆呆的看着铜鼎里的白色轻烟袅袅升起,又渐渐的消失在空气中,一炷香的时间,一动不动。
  紫鹃坐在一边做针线,见黛玉这样,心中不忍,便起身出去端了杯茶进来,递到黛玉眼前,轻声劝道:“姑娘,您发什么呆呢?若是觉得累,躺下养养神也使得。”
  “紫鹃,你是这府上的家生子,你的父母亲人怎么不在府中?”黛玉并不接紫鹃手中的茶水,只是盯着她,急切的问道。
  “奴婢从小没了娘,爹被老爷留在南边看房子,这府上奴婢没什么亲人,只有一个叔伯哥哥,跟在林管家手下做事。”紫鹃茫然的看着黛玉,不知她问这个做什么。
  “哦,你的叔伯哥哥在林之孝手下做事。”黛玉点点头,又沉默起来。
  “姑娘,您有什么话,只管吩咐奴婢去做好了。”紫鹃见黛玉又沉默起来,有些着急,“大夫说了,姑娘这身子不能劳神的。”
  “嗯,我知道,我因见这府上的丫头们,各自都有亲戚在府中,唯独不知你的亲人,所以白问问罢了。”黛玉轻声笑笑,掩饰着内心的犹豫,但她向来不善于说谎,况且紫鹃又是服侍了多年的贴身丫头,有时黛玉一个眼神,她便能心领神会,又岂能看不出来黛玉有心事?
  “姑娘,您是不是担心王嬷嬷的病情?姑娘放心,王太医的医术可是这京城里面数得着的,老太太身上不好,都是他来请脉,王太医都说了,王嬷嬷的病不妨事,只要心情舒畅,再加上静心调养,自然就会好起来。”紫鹃也算是个灵慧的姑娘,从黛玉的眼神中,她便看出了黛玉是在为王嬷嬷担忧。


  黛玉看着紫鹃,开心的笑了起来,贾府的人,也并不都是那等势利眼,譬如紫鹃,这些年来待自己就很好,起居饮食,比雪雁还上心,连王嬷嬷都经常夸她。
  “姑娘,你笑什么?”紫鹃见黛玉看着自己笑,便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笑奶娘的事有了着落了。”黛玉轻笑一声,看了一眼边上的雪雁,雪雁会意,便带上门出去。
  “姑娘,王嬷嬷有什么事?”紫鹃见雪雁这般,心中更加疑惑不解,王嬷嬷来了贾府七年多,一直默默无闻,从没听说她有什么事呀。
  “奶娘原有个儿子,也曾是我家的家人,因被我父亲放了出去,读书科考,如今做了官,听说还在京城。只是奶娘十几年一直在照顾我,自从那年我父亲去世之后,她们便再没见过面。如今奶娘病了,想见见儿子。而我又不想因此事惊动老太太,所以犯难。不知你肯不肯帮我?”黛玉看着紫鹃的眼睛,十分真诚的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呀,看把姑娘愁的。”紫鹃轻笑着,又把茶水递给黛玉,“我那个堂哥就在二门外当差,专管传人送话的。姑娘只告诉我王嬷嬷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我专管就能把信送到。”
  “嗯,很好,只是这等小事,若是让太太她们知道了,又说我多事,所以咱们还是悄悄的好。”黛玉一再嘱咐紫鹃要保密,紫鹃岂能不知道黛玉的心思,这些年,黛玉每每伤心落泪,无非是那些闲言碎语惹得,紫鹃跟在黛玉身边,也看透了人情的凉薄,所以满口答应着,只说姑娘放心就是。
  主仆二人这里说这话,便听外边有人说笑,紫鹃忙道:“是三姑娘四姑娘来了。”
  “嗯,快请进来吧。”黛玉说着,便把手中的茶放到雕花高几上,徐徐起身。
  探春和惜春原也是闲来无事,来黛玉这里坐坐,陪她说说话解解闷的意思。黛玉倒也不好怠慢,只得吩咐紫鹃沏茶来。三人随意坐下,探春便先问候黛玉的病情,不过是日常闲言,也没什么要紧的,只是说着说着,黛玉便问起了如何今日没见宝姐姐出来走动,惜春便笑道:
  “昨晚那么一通折腾,人家一早就搬出去了。哪里还在园里走动呢。”
  “听说姨妈的心口疼又犯了,宝姐姐回去照看她母亲两天。”探春总归年纪大些,说话比惜春含蓄了好多。
  黛玉点头不语,原来昨晚一番抄捡,宝钗还是惊心了。
  探春见黛玉不语,便又拿别的话题岔开,说笑了没几句,偏宝玉又来了。说要会同黛玉姐妹,一起到老太太跟前去。黛玉无法,只得跟他们一起去贾母房里。临走时只叫雪雁随身伺候,而紫鹃则自去办自己的事情去了。
  紫鹃这丫头,平时里不怎么言语,其实却是个很能做事的人。黛玉所托,没有两三日便有了消息。原来这位王沐晖曾在外省某府衙做通判,官职虽然不高,却是极有实权的人,如今正好任期到了,回京述职。然后再听上面的意思,或者下放,或者在京为官,总而言之,是要升迁的人了,紫鹃的哥哥托人一打听,便打听到了。——如今的王沐晖,在官场上可算得上是后起新秀。
  黛玉拿着王沐晖给王嬷嬷写来的书信,惊喜的念给王嬷嬷听,王沐晖的意思是要明着来荣国府看望母亲,给母亲请安,然后接母亲出去,另外置办房舍,奉养老母。
  王嬷嬷听完之后,却一口回绝,连连摇头,对黛玉说道:“我不出府去,姑娘一天不出嫁,我便守在姑娘身边一天。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都要守着姑娘的。烦请姑娘写信给这小子,告诉他,做人不能忘本。他不是要置办房舍吗?那就置办一套房舍吧,也不用太大,也不要太奢华,够住十几口子人住就行。若说请安嘛,大可不必,只是老奴倒真的要见见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告诉他呢。只是又要麻烦姑娘设法,让我这老婆子出去一趟方好。”
  “妈妈想出去散散心,和哥哥团聚团聚也是应该的,只是妈妈这身子要好好地将养才是,不然就算是出去,我又怎么放得下心呢?”黛玉见奶娘开心,心中自然也十分高兴。
  “我这老骨头,还硬着呢,请姑娘尽快去安排,这件事情拖不得了。”
  “行,妈妈放心,待哥哥置办好了房舍,我便去回老太太,准备车辆,送奶娘出去住些日子。哥哥好不容易清闲一阵子,说不定过了年还要外放,妈妈不趁此机会和哥哥团聚,又等什么时候呢?”黛玉说着,把书信折叠好放回信封,替王嬷嬷放在枕边,便起身告辞。
  破茧成蝶 第六回 贾母施情全孝心
  黛玉因为安排奶娘王嬷嬷出府的事情而忧虑,自然无心去听潇湘馆之外的那些闲言碎语。只是王夫人却并不会因为黛玉的闷闷不乐而停止做什么。
  这天,府中无事,王夫人把李纨叫去,把上房的事情给她交代了几句,便只带着两个丫头进了园子,进园后也不叫人跟随伺候,直奔怡红院而去。此时的宝玉,正傻乎乎的在园子的角门口,和被赶出去的司棋拉拉扯扯。
  王夫人一进怡红院的门,紫鹃便得到了消息。这些年她守在黛玉身边,黛玉和宝玉的心事除了她和袭人之外,再没有人更加明白。紫鹃深知怡红院的大小事情无不牵扯着潇湘馆,再加上那晚突然的抄捡之事,所以怡红院的事情,紫鹃这几日更加上心的。
  “你去忙你的吧,这事我知道了,你自己小心。”紫鹃拿了一串钱给来送信的小丫头,让她自回去了。
  “又有什么事?”黛玉恰好从屋子里出来,因见门口出去的那小丫头眼生的很,于是问紫鹃。
  “没什么事,只怕怡红院里要有事了。袭人那蹄子是没事的,只怕晴雯是要出去了。”紫鹃轻叹一声,她和晴雯原来都是老太太身边的二等丫头,当年黛玉来了,贾母做主,把紫鹃给了黛玉,因怕宝玉又闹,所以把晴雯给了宝玉。这几年宝玉和黛玉日久生情,原本友好的袭人却渐渐生分,而牙尖嘴利素来与人不和的晴雯却和紫鹃慢慢的好起来。
  “终究是宝玉做的孽!”黛玉也轻叹一声,一些事情在心中更加明朗起来。
  “姑娘这话如何说?”紫鹃不解的看着黛玉,黛玉向来维护宝玉的,怎么这几日竟突然变了?往日他们也常有吵架拌嘴,但从没像这几日这般,每次宝玉来了,黛玉都礼让有加,再也不似原来那般随便使性子,给宝玉气受。初时紫鹃还以为两个人果然都长大了,但细想想,总觉得又不是那样。
  “难道你忘了金钏?”黛玉瞥了一眼紫鹃,不再多说,便转身回房去了。

()
  紫鹃又是一愣,怎么又提起了金钏?金钏的死因,紫鹃自然是知晓的,一些事情,并不是三言两语便能遮掩的,当初宝钗劝说王夫人之言,也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这府中既有赵姨娘等人,王夫人屋子里凭什么丑事,都是遮掩不住的。
  从金钏想到晴雯,紫鹃的心中自然也明白了许多,于是也明白了黛玉这几日的心境。于是她也轻叹一声,转身进屋去伺候黛玉。
  “我们去给老太太请安。”黛玉思来想去,送奶娘出府的事情,只有老太太发话最合适,反正奶娘年纪也大了,既然儿子在京做官,接她出去养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将来她儿子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