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有这样多?
    假的?
    真的?
    迷惑!困惑!不解!郁闷!
    各个大臣觉得自己的脑瓜不够用了,这一千一百万斤的水是多少啊?这数字写在纸上得用多少纸啊?
    李祖白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这种级运算,让他耗尽了脑力。皇帝让他运算百里方圆的降水量,他估摸着,自己得用一张很大很大的纸才能完成运算,才能写下这数据。
    “启禀陛下……臣……臣,臣需要……更大的纸张运算。”李祖白抹了抹额头的汗,决定运算。这种技术型的人,在自己熟知的领域遇到了挑战,则是越战越勇。是个执着的人。
    “可以。”
    很半天,李祖白终于哆哆嗦嗦的拿出了一份答案,但是不敢读,颤颤巍巍举过头顶,颤声道:“启禀陛下,这……这,这实在……是……是……我……我,臣,臣不敢念。”
    大殿的大臣今天吃惊都吃了一箩筐了,现在再吃一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敢念的?都很好奇。
    “大伴,你去帮助李爱卿念一下吧。”
    “是,皇上。”王承恩答完就去帮李祖白念答案。
    ……
    王承恩把纸拿在手上,眉头皱着,疑惑了半天,才大声念道:“一百一十二亿五千万……”
    轰隆隆~!大殿里如同一阵巨雷想过。众大臣被这“天文”般的数字震惊了!
    ……
    半响,都没人说话,都在心里消化和接受今天的这种事情。
    天上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水?俺们从城头往下扔块砖,都能砸死人,这叫守城杀敌。那天上有百亿斤的水,掉下来,这叫什么?我们怎么没被砸死呢?奇怪!假的?
    众大臣正在疑惑中!
    杨改革忽然说了句:“这样多的水都在天上?为何朕就上不得天呢?想朕贵为天子,也想着有一天,能上天看看啊!”
    噗~~~~~!
    大殿里,众大臣,心里有了将满腔热血仰天狂喷的冲动。以缓解这句话对他们的冲击。
    上天!这是多么一个天真的话题。
    严肃!一定要严肃!不准笑出来!
    憋闷,难受,吃惊,今日又再次大吃一斤,一些大臣仿佛被巨雷雷过,全身外焦里嫩。说不的话,做不得声。

第二十三章 春雨贵如油(三)
    '''cp|:156|h:166|a:1|u:6。jpg'''大殿里,静寂无声,无言以对。
    众人的心思里,有如十八级台风肆虐过。今日这件事早已过他们的预料和知识的范围,也出了他们的想象极限,负荷运转的结果就是当机。
    杨改革的话犹如投在平静池塘的一颗石子。“咚”的一声,激起层层的波浪,一层一层的向外传开。大明朝的这滩死水,又激起了一朵小浪花。
    “众爱卿,谁可以为朕解惑?”
    ……
    半天没人回话,不是冷场那样简单,许多大臣的眼睛已经直了,根本就没有注意还有个皇上。
    过了一会,李祖白终于第一个回话了:“启禀皇上,这云雾轻灵,所以就能上升,奈何人太重,是不可能上天的。”
    “李爱卿,那为何天上有一百亿之巨的水在朕的头顶?难道朕接下来的水是假的不成?”
    “启禀皇上,微臣不敢,只是这水是无形之物,聚散无常,人不可能像水一样无形而又聚散,又如何上得了天呢?”李祖白的知识已经不怎么够用了,只能尽量的给皇帝解释。
    这个问题,其实,学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宅男杨改革比他清楚的多。
    “既然如此,这云雾轻,就能升腾,那为和不用布或者其他不透气的东西做成皮囊,束缚住这些云雾或者轻灵之气,这样不是可以上天了吗?”
    杨改革的话有如一道霹雳,直击李祖白已经很脆弱的心灵。是啊!既然水都能上天,轻灵之气能飞腾,那为何不用东西束缚住这些气体,然后不是可以带着人飞腾了吗?
    这~!皇帝是天才?李祖白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来。
    然后忽然狂,叫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帽子也甩到一边,披头散,挥手乱跳,有如着魔一般,眼睛通红,乍一看,有如恶鬼上门。再加上这群臣呆滞的目光,眼神僵直,身形死板,猛一看,这太和门大殿就如同那阎王殿里一般的阴森恐怖。
    “肃静!”一声大喝,大殿里顿时安静下来了。原来是持剑的“大汉将军”看这大殿里如同着魔一样的情景,心里也惧怕,这才忍不住喊,叫醒这些人。
    这***太诡异了!持剑的“大汉将军”想到。
    一个词:回阳了。
    地上跪了一地的人,皆口呼有罪。
    杨改革也难得和他们计较。
    “众爱卿,今日之事过于惊人,没想到会这样,这都是朕的不好,引起朝臣们如此失态。唉!李祖白,朕觉得朕的这个想法是可行的,你就专门给朕做这个能个上天的东西吧,嗯,用一个口袋束缚住轻灵能上升的气,看能不能带人上天……”
    话还没说完,群臣里就出来一个人反对:“启禀陛下,万万不可,陛下来万钧之躯,怎么能冒如此之险?万一出事,臣等有和面目去见先皇……”说着,还流泪了。
    搞得其他大臣一窝蜂的对这件事叫停。
    “……皇上不可啊!……皇上……祖宗基业啊!……”
    “皇上千万别……”
    “不可……”
    ……
    杨改革用手压了压,大臣们才安静下来。
    杨改革说道:“朕今日做这件事,是为了求证人能不能上天,并不是朕要亲自去试验。众位爱卿今日也看到了,这方圆百里范围就下了一百一十亿斤的水,一个人不过百十斤重,为何就不能托着人上天呢?”
    杨改革的话让大臣们一时口塞,无语,确实,这一百多亿斤的水都能上天,那为何一个百十斤的人就上不得天?是啊!皇帝的想法也没错,用个袋子束缚住那些上天的气,不是就带着人上天了吗?
    可是,人能上天?众大臣心里始终是不信,这与“常识”不符,肯定是假的。但是,今天,钦天监的李祖白给大家解释了天上有多少雨,也是事实,一时更是难以定论。俗话说,眼见为实,亲眼看到的事,要自己否认他,还是有难度。
    杨改革继续说道:“嗯,李爱卿,今日你解惑有功,朕准备给你官升一级,你是几品官。”
    杨改革的想法很简单,遇到这样一个“人才”,当然要好好用用,。
    “启禀皇上,这不可。”一个大臣还没等杨改革的话说完,就出来反对了。
    杨改革很生气。凭什么读四书五经能做官,这样“学问”的人就做不得官了。难道做官全得经过你们同意不成?我这皇帝是白当的吗?
    “为何不可?李爱卿也是有学问之人,能给朕解惑,为什么就不能给他加官?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杨改革忍耐住心里的不痛快,还是问了问什么。要是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杨改革不介意用佛门的“狮子吼”教育一下这群官僚。
    这回大臣也是不急,奏到:“启禀皇上。钦天监的官不得改迁他官,子孙世业,非特旨不得升调、致仕。如有缺员,由本监逐级递补。这都是祖训成例,非是李大人他没有才学。”
    “虾米?钦天监的官还有这样一说,不准升官,不准外调,不准退休?”杨改革心里那个不舒服。这也叫官?和坐牢差不多吧,就顶了个官的名头罢了。还他妈是世袭的。
    这可如何是好?自己好不容易得了个人才,就这样放弃。又想想,忽然眼前一亮。不是说非特旨不能升官吗?那自己就给他来个特旨,呵呵,看来,这老祖宗也是花了点心思的,万事都留了一个尾巴,这尾巴就是皇权。皇权第一还真不是乱吹的。
    杨改革眉开眼笑,道:“这朕知道,这不,朕这不是下了特旨吗?给他加官一级。”
    ……
    “陛下不可,钦天监从来没有……。”
    “陛下不可,乱了规矩,乱了套了……”
    “皇上不可啊!祖宗的规矩不可乱改啊!……”
    “不可……”
    一大群的大臣都纷纷说不可,这让杨改革郁闷和憋屈,自己是皇帝,提拔个人还受你们的气,罗哩叭嗦的。
    这次提拔,让杨改革知道什么叫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也有憋屈的时候。这皇帝的皇权还是没拿稳。显然,杨改革这个皇帝的权利没有那个制定钦天监官制的皇帝大。
    当然,如果皇帝提拔的是一个正经的进士,那基本上没人反对,特别是东林党,更是不会阻拦。例如孙承宗,徐光启,袁崇焕,如果你一次提拔个十几级,别人也只说你慧眼识英才。如果你要提拔一个“场外”人士,对不起了只有。
    杨改革心里盘算着,就算自己这样给李祖白升官了,但是李祖白他也免不了受那些大臣们的气,再者会在哪些大臣的“劝告”下,“被自动”的辞职。反而不好。
    想了半天,杨改革决定退让,道:“这样吧,既然大家都反对,朕也觉得不妥,这样吧,就给李爱卿一个侍讲的差事,也能给朕解惑,也不用升官。也没坏了祖宗的规矩。再加上朕的特旨,就这样吧。”
    杨改革决定妥协了。
    一个大臣又出来反对:“皇上,不可,这侍讲一般也得翰林院的翰林才方可!”
    “皇上不可……”
    ……
    又是一大堆的不可。
    杨改革无话可说。心想:唉,算了,我这皇帝当的可真失败啊!没有官就没有官吧,老子我天天招他进宫,馋死你们这群官迷。然后暗地里弄点东西,不让你们知道,羡慕死你们。下次早朝,我一定从新找一难唱的歌,唱死你们这帮官迷。
    今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下了朝之后,京城里就许多人家里就响起了算盘声,不知道晚上有多少人的算盘打烂了。
    第二天,卖算盘的忽然现自己的生意平白好了无数倍,心想怪事,自己的算盘质量很好啊!怎么着也要用个十几年,数十年,怎么今天一下算盘全烂了?
    自然界的可怕和恐怖,头一次笼罩在大明朝这些自命不凡的官僚大臣头上,才现,不经意之间,原来自己的头顶有着这样恐怖巨量的水。也许,或许,皇帝会制作出带人上天的皮囊,那岂不是可以上天去看看?琼楼玉宇,仙女?
    【按现在的标准,这是一场中到大雨,降雨量为25毫米左右。】

第二十四章 袁崇焕和他的“防箭衣”
    '''cp|:168|h:179|a:c|u:5797666775oo241217。jpg'''(图为重铠,但不是明代的,呵呵)
    下了朝。
    大臣们很不是滋味,都急着找自己家的帐房先生,噼里啪啦的算算今日的事是不是真的。
    杨改革也很不是滋味。
    心想自己这皇帝当的真的是窝囊,那些大臣还当自己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伙子呢。太气人了,一遇到他们不称心的事,就是一堆的“不可”。恶心死杨改革了。
    杨改革决定找点事给这些大臣,也恶心恶心他们,让他们也不快活。
    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文臣们的死对头,东林党的噩梦,九千岁,魏忠贤。这货可是好东西,文臣们看到他一定会恶心死,东林党看到他,一定会气得颤抖起来。
    想完,杨改革决定给魏忠贤写信。
    想了半宿,想自己和魏忠贤是在没有半点交情,有点交往的那还是这具身体的前任。崇祯。
    自己应该对这魏忠贤用什么口气写信?下圣旨?显然不合杨改革的心思,杨改革只是为了恶心一下那些官僚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手中还有一个“大牌”,你们不让我高兴,我就叫你们恶心。现在的魏案未定,给魏忠贤下圣旨不太合适,魏案杨改革还等着收钱呢。
    难道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体。先给他来个“亲爱的魏忠贤……”,杨改革觉得自己很恶心。肚子里有翻江倒海的前奏了。
    难道来:“敬爱的魏忠贤……”这~,似乎更加恶心,那魏忠贤不过是个太监,皇帝的家奴,当得起他这样“敬爱”吗?恐怕这信一去,魏忠贤就要上吊死了。怕死的。
    “忠贤吾兄……”不行。要这样叫,他这九千岁那还不成了一万一千岁。比自己还大?
    “魏爱卿……”这个更不行了,他现在就一个等死的人,还爱卿呢。
    “小魏子……”这个……,杨改革几乎到了吐的边缘了。肚子里的晚餐纷纷表示压力很大。
    “魏忠贤……”直接叫名字,这个似乎强了一点。但是也不行,这世界皇帝最大,皇帝给一个奴才写信,还用顶格称呼。杨改革又枪毙了。
    看来,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体给魏忠贤写信,是铁定不成的。于是,杨改革只能将一张白纸用信封包住。叫来王承恩。
    “大伴,把这封信送到魏忠贤的手上。”
    王承恩吓了一跳,魏忠贤!但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