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当然神奇,不神奇,没用,朕把它拿来干什么?……至于是谁发明制作的,其实,大家看这个玻璃管就明白了,除了琉璃斋,还有哪家能做出如此精细的玻璃物件来?发明的人,自然是琉璃斋的孙丽娘了。”杨改革以高兴,就实话实说了,丝毫没有铺垫。
    众人这次,没有“哗”了,安静、诡异、暧昧的看着皇帝,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皇帝和琉璃斋的关系,和琉璃斋那个女掌柜的关系,这是京城大家都知道的秘密,这温度计居然是那个女人发明的……
    杨改革正说得高兴,忽然间场面冷场了,才想起来,自己是在太高兴了点,或许,古人对一个女人的成就,不太容易接受。
    “怎么了,诸位怎么不说话了?”杨改革见大臣用一种暧昧的眼光看着自己,脸上有点发烧,不好意思的问道。
    众臣更是以更加暧昧和说不得的微笑表情应对,这件事,怎么说啊众人都觉得,这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啊
    “怎么了?诸位,朕说的可都是实话,这温度计,真的是丽娘发明的。”杨改革心虚了。
    “陛下,臣以为,既然这温度计有如此大的妙用,可测天下冷热,可断人安康,此物大善,当推广天下,当为天下百姓谋福利,此乃成就陛下圣名的好机会啊”施凤来见皇帝尴尬,决定为皇帝找个台阶下。
    “大善,大善,该推广,该推广,那即刻下令,推广温度计……”杨改革给群臣暧昧的眼光盯的不好意思,见施凤来岔开了话,立刻找个台阶下,这实在是太尴尬了。
    “启禀陛下,古往今来,统一的度量衡都只有长度、重量和体积这几种能确定具体的数目,能仔细到分毫,有了长度,也就能够确定长短,量体裁衣也不至于出错,营造房舍、工事,也才不会出现偏差,有了统一的量和衡,天才才可能公平、公正的收取赋税,才能使得国家运转,百姓才可以按照统一的量、衡交易、做买卖,这些都是度量衡统一的功劳,这些东西,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是,实际,则是百姓、朝廷、天下人不可缺少的东西,也是朝廷能够运转的基石,统一的度量衡则是天下一统的基石,也是天下一统的象征所在……,臣以为,此温度计,不光只从能断病这一小小的用处去衡量它的作用。如果把它放到和度、量、衡一起来看,这温度计,则是一种新的衡量冷热的衡器,日后,必定会给天下人带来无数的便利,天下人能够以统一的温度进行交流、言事,当是我朝天下一统的基石所在,如此,才是温度计的真正作用所在……”
    这个大臣的一番话,犹如石破天惊震撼了在场的大臣们,有让杨改革刮目相看,没料到,这明朝也还有明理的人啊
    杨改革暗赞,这明朝,也不全是蠢蛋。当下就做了个暗示。
    王承恩立刻靠过来,小声的道:“陛下,此人乃是新任的礼部尚书何如宠。”
    杨改革点点头,果然是个“新人”,不然自己没什么印象,如今新任的官,很多都是和魏党不对付,被罢官之后召唤的,这个人,也应该属于此类。
    “呵呵,何卿家好眼力,看的果然是远啊说得不错,此温度计真正的作用,在于它是衡器的一种,以前无法衡量出具体的冷热数值,所以,一旦说道冷热的时候,常常是很模糊的,说热,或者是稍热,或者是很热,大热,或者是烫,这种言语,对于描述一样物体的具体细节是不行的,比如人体的温度,冷热问题,则一定需要一个衡器去具体的确定他到底有多热,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数值。再比如交粮纳税,朝体可以规定的几厘、几毫,前提是有一个统一的衡器,有了统一的衡器,才可以有一个具体的,统一的数目,这温度计的真正大用处就在于这里……,日后,凡是涉及到冷热的,可以以具体的数值标识、描述出来,则不会出现言语模糊、难以交流的问题……,呵呵,各位,可懂了?”杨改革兴致勃勃的给明朝的大官僚们科普,相当的有成就感。
    大臣们很震惊没料到,一个小小的玻璃管子,居然涉及到衡器了,居然是天下统一的标准,是天下一统的象征,如果从这个高度去看这个温度计,那么,这个温度计则可以无限的拔高了,衡器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
    “启禀陛下,臣拜服,此物,果然如何大人所言,有大用,当是我朝统一的标准,乃是天下一统的根基,也由此可证我大明一统天下的法理。”一个大臣首先站出来,对这个温度计进行政治化。
    “启禀陛下,臣拜服,此物虽小,意义却十分重大,臣建议,陛下应该迅速的颁布新的度量衡,让这温度计成为度量衡的一种,以此,来显示我大明天下一统的法理所在。”另外一个大臣立刻跟进,刚刚还是一个小小玩物的东西,如今,变成了衡器,变成了和度量衡比肩的东西了,成了一个需要高度政治化的东西了。
    “启禀陛下,臣拜服,臣以为,应该立刻颁布温度计为新的衡器,立刻制造标准的温度衡器送往各州县,让天下人能立刻使用到新的衡器,让天下人沐浴我大明的恩惠,以铸我大明基石,永传万世。”
    大臣们也明白过来了,这个看似小小玩意的东西,如今,已经和国运,国体,和法统,和天下一统的法理联系在了一起,那么,这个东西,就不再简单的是一个小玩意了,需要立刻制造,然后送往给州县作为标准的衡器,供天下人使用,让天下人更加认同大明朝的统治,让天下一统这种观念丝丝的渗入人心,影响人的观念,让国家再没有分裂的可能。
    刚刚还在暧昧的取笑皇帝的大臣们,立刻严肃的对待这件事起来,制定一个通行全国的新的度量衡衡器,这绝对是一件很严肃的政治事件,关系深远,甚至千百年之后,仍会发挥影响。
    【感谢“完美の骑士”的打赏,多的七八百字,送给大家的。】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启动原子弹
    第二百九十六章启动原子弹
    一场原本给皇帝洗脑的经筵,变成了科普的课堂,不得不说,杨改革的歪楼功夫厉害。(手打小说)
    群臣们严肃的和皇帝商量着,怎么把这个新的衡器推广下去,不过显然,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确定了衡器,并且推广,那么,这个发明的人,是不是也该受到封赏?给个待遇什么的?否则,朝廷光拿别人的东西,不给一个说法,那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陛下,臣请陛下给琉璃斋的掌柜孙丽娘封赏,否则,这衡器,怕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啊”施凤来首先就站出来了,既然是投靠了皇帝,那就是很彻底。这孙丽娘是皇帝的女人大家都知道,现在又有了这样大的功劳,日后,这孙丽娘说不准就要进宫当娘娘了,施凤来决定替皇帝考虑,把孙丽娘正式的抬到前台来,为皇帝收人找个好机会。
    施凤来的本来很严肃,不过一说一出,刚刚还很严肃的说道推广衡器的众臣们,又暧昧起来。
    众臣那火辣辣的目光,像激光一样,着实让杨改革的脸皮发烧,这种事情,还真的有点不好意思,开不了那个口。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当正视,既然有功有社稷,有功于大明朝,那么,就该封赏,不管他是男人,女人。”施凤来再次力挺皇帝。
    “陛下,此事,该封赏,而且要大大的封赏,以体现我主英明啊”
    “陛下,臣以为,既然有功,那肯定得封赏。”
    施凤来总算是首辅,皇帝的帝党还有几个人,好歹也站出来不少,为皇帝呐喊,才没让气氛继续尴尬下去。
    “启禀陛下,臣以为,有功必赏上没错,不过,孙丽娘该如何赏呢?她身为女子,又不好封个官身,可又是未嫁之身,如果封个诰命夫人之类的,岂不是不伦不类?”礼部尚书何如宠提出了一个具体的问题,那就是孙丽娘还没结婚呢,按照朝廷的封赏,一般给女人的都是诰命夫人,而诰命夫人又一般是从的他丈夫的官品,显然的,这就矛盾了。
    众大臣经礼部尚书何如宠一说,立刻有把目光齐刷刷的对准皇帝,这事,显然得皇帝负责了,显然,不可能给孙丽娘给一个诰命夫人之类的头衔了,要那样,置皇帝于何地?他们还想要吃饭的家伙呢。
    杨改革才觉得,这事确实有点麻烦了。
    “陛下,既然陛下喜欢孙姑娘,为何不把孙姑娘请进宫呢?如此,岂不是两全了?”施凤来继续当那块**的砖,皇帝那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施凤来觉得,还不如干脆,直说,还好一点,这孙丽娘成了妃子了,这封赏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事说破了,群臣更是“肆无忌惮”“不怀好意”的笑起来,男人讨妾,大家都懂的。
    “哎……不是朕不想把丽娘请到宫里来,是她不肯啊朕也没办法。”杨改革见事情已经说开了,反而不那么不好意思了,反而大大方方的谈起这事来。
    “陛下,……不会吧,这事怎么会这样啊?陛下要多哄哄,女人最是要欢哄了,只要陛下一哄,想必孙姑娘会乖乖的听陛下的话的。”
    “就是啊陛下,这成何体统?身为陛下的女人,怎么可以在外面抛头露面呢?陛下还是把孙姑娘哄进宫吧,要不了多久,为陛下生得一儿半女的,做娘娘岂不是比做商人来了的好?”
    “陛下,还是快点把孙姑娘请进宫吧,宫中繁华,想孙姑娘会喜欢宫中的生活的,岂不是远必开个铺子的强?”
    “陛下,听臣的没错,这个臣有经验……”
    “陛下,臣觉得,陛下何不把孙姑娘用顶轿子抬进宫呢?一旦进了宫,要出去可就难了,陛下再好好的疼爱疼爱……”
    说道男人们“喜闻乐见”的事,众臣也没了大臣的样子,纷纷给“小年轻”皇帝出主意,一副我们很有经验的样子,暧昧的暧昧,涎脸的涎脸。
    杨改革哭笑不得的看着这群老不死的给自己出主意。这他**的是什么事啊自己本来是想在经筵上捣乱,歪了经筵的楼,没想到,这群老yin棍们,居然歪自己的楼。
    王承恩看着这群大臣个个没人样了,见四周的侍卫,甚至太监们也没个正形,皇帝更是一副哭笑不得尴尬样,不得不咳嗽一声。
    “咳咳……”
    场面这才安静下来,文华殿这才像个处理政事的地方,刚才还在玩暧昧,玩涎脸的众臣们,立刻转变神色,又变得极为严肃起来。
    “丽娘不进宫,这件事,就不要再说了,再想想其他办法吧。”杨改革道。
    明朝和其他各朝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皇帝的老婆,皇后,或者是其他妃子,向来都是小姓,寒门,出身很低,不像很多朝,皇帝,皇子的婚姻都是一桩政治交易。
    比如崇祯的皇后,就是寒门出身,老爹据说是个算命的;田贵妃的老爹更是个经商的,后娘更是一个风尘女子;甚至还有皇帝娶离婚的妇女的事,而明朝的藩王们,如果娶个杀猪匠的女儿,这完全很正常,所以说,这是明朝的一大怪,也是一大奇事,放其他各朝,绝不可想象,所以也才有了终明一朝无外戚之祸一说。
    群臣这就没办法了,不能封诰命,正主子又不肯把人带进宫里去,那这可怎么办?
    “谁说封不得?封不得诰命夫人,难道还不能封个诰命吗?我朝秦良玉秦总官兵可就是一员女将,为何孙姑娘就封不得?”一个大臣忽然爆出个冷门。
    “这不同,秦总官兵乃是按照土官例,袭的他夫家的官,所以,即便是封了官,做了朝廷命官,这也是有迹可寻,属于特例。”一个大臣立刻反驳。
    “启禀陛下,臣不认同,秦总官兵袭的是夫家的官职没错,可是,他夫家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土官,宣抚使而已,如今,秦良玉秦老夫人可是实权总官兵,都督佥事,更是领的二品官官服,已经开了女子为官的先河,既然如此,孙姑娘的封赏又何难?臣以为,不用诰命夫人,去掉夫人,直接以诰命封之就是,何须如此烦恼?只需有功于我大明,有功朝廷,有功于百姓,那里有那样多的规矩?向来就有‘巾帼不让须眉’之说,又有前例可循,封赏是没问题的。”
    这个人的一番话,说道杨改革的心坎里去了。
    “不错,不错,这话朕爱听,秦老夫人的事迹,朕从小就耳闻,对秦老夫人是敬佩得很,只要有功于我大明,我大明朝历代皇帝,都不会吝啬,也绝不会歧视女子,该封赏的封赏,该加官的加官。”
    皇帝一句话,就扯上了几代皇帝,这让还想争辩几句的大臣,闭嘴了。秦良玉受大明朝三代帝王的尊崇,是不争的事实了。已经在上两代皇帝那里得到封赏了,在当今这位天子的心目中,更是有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