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将台下的士卒,见抚台大人上前,早已在等待,看抚台大人会说些什么。
    “……刚刚到的好消息,陛下面恤咱们,给咱们送的棉衣来了,要不了几个时辰,大家就都可以穿上暖和的棉衣了,陛下如此体恤我等,我等当忠君报国,誓死效命……,杀鞑子……”袁崇焕一改原来高高在上的心态,转而放低姿态,开始正真的用心接触这些士卒,不用心接触这些士卒,不用心感受他们的感受,又怎么说了解辽东?不了解辽东?又何谈对付东虏?自己的梦,不真实,太假了。
    点将台下的士卒对于仿佛忽然变了一个人的抚台,十分惊讶半响没回过神来。
    不知道谁喊了句:“忠君报国,杀鞑子……”
    刚刚泄了心中恨意,心中苦楚的士卒,又得知皇帝的棉衣即将到来,也情不自禁的跟着狂呼起来,场面一下火爆起来。
    “忠君报国……,杀鞑子……”
    “忠君报国,杀鞑子……”
    “忠君报国……”
    “杀鞑子……”
    刚刚还是一个哭灵的校场,如今,又喊出震天的呐喊来。
    袁崇焕早已一改往日抑郁的脸,跟着士卒们狂呼起来,一边狂喊,一边高举手臂,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什么巡抚。
    ……
    城门早已打开,一辆辆压痕很深的马车鱼贯进入锦州城。
    城内,不断有人提着锣,沿街敲打,将因为风雪而躲进房子的人们,又敲了出来,打锣的人和沿街的人不断的互相传递着讯息,不一会,整条街都热闹起来,从房子里走出一个个身影,准备看看这最新到,据说很多很多棉衣。
    整个锦州城,因为风雪而冷寂起来,如今,在一阵锣鼓之后,又活了过来。
    “看棉衣咯,……”“哐”“……看棉衣咯,……”“哐”“……,陛下的棉衣到咯……”提锣的人,一边高喊,一边敲锣,不断的将棉衣来了的消息送出。
    靠近校场的一个院子里,两个人在房子里吃着热腾腾的涮锅。
    “明朝皇帝这一手,玩得很漂亮啊又是拿人头施威,又是拿棉衣哄人,这打一棍子,给个甜枣的把戏,倒是玩得转悠……”左边的男子吃了一块涮rou,一边不屑的说道。
    “嘘……,xiao声点,这里可是锦州城,陛下在这里的声望高得很,要是给人听去了,你我都要死无葬身之地。”右边的男子连忙阻止道。
    “呵呵,老兄,放心,我自由分寸,不会给你添麻烦的,可惜,如此之多的棉衣,却没法给大汗递消息……,不然,白得这样大一批棉衣不说,狠狠的刮袁蛮子,刮明皇的脸,倒也是不错……”这个人显然是并不把这个人的劝说放在心上。
    “嘘……,还是别想了,为了这次运棉衣,袁蛮子可是派人将整个大凌河以南都遮断了,不许进出,敢随意进出的,可就地格杀,我可是损失了好几个兄弟,原本以为祖大寿领着战兵是去追你们,要提醒你们xiao心的,……哼哼,现在看来,倒是去运棉衣去了……”坐在右边的这个人不满的说道。
    “兄弟的心,我是知道的,大汗也是知道的,日后成事,是少不了你的好处的,不过我倒是想问问,最近怎么好像突然冒出股很厉害的人马,专门抢咱们一些边远的牛录,火器、马匹都很精良,往往打了就跑,要去追他,他们就扔手榴弹,很多次让追的人吃了大亏,兄弟可清楚这些人的来历。”坐在左边的人忽然问道。
    “哦,你是说那些游骑啊……你说的特别厉害的那伙,在锦州城里也很出名,领头的,好像姓杨,叫杨六什么的,听说,以前在陕西那边做边军的,也是行伍出身,那边过不下去了,才到辽东试试运气,听说,他们在京里有人,背后给他们撑腰,能nong到别人都不好nong到的手榴弹……”右边的人说道。
    “怪不得他们的火器比战兵还要厉害,双骑,双枪,动不动就是一阵手榴弹,人少了不敢追,人多了正好中他们的埋伏,倒是一股难缠的家伙啊”左边的人唉声叹气的说道。
    “你是说,找机会把他们nong掉?”左边的人问道。
    “正是,大汗的意思是,如果有机会,找个法子把他们nong掉,他们这样老是sao扰,对我们很不利,要是他们成了气候,或是在南明成了风气,对我大金可是大大的不利……”右边的人说道。
    “嗯,知道了,我会留意的,一有机会,就会把他们nong掉,……不过,丑话得说在前面,他们也是有些背景的,要nong他们,或许会惹出什么祸端来……”左边的人虽然答应了,但是,也犹豫了一下,说出自己的担心。
    “这有何难?你不会撺掇几个缺钱用的边将,就说那伙人nong到不少人头,值不少银子,要是把他们的抢了,不是财了?那伙人必定不依,两边必定打起来,说不准,他们连尸都找不到呢……”右边的人吃了一口涮锅,不屑的道。
    “好计谋,好计谋……”左边的人笑道。
    ……
    运棉衣的大马车在锦州城里转了几个圈子,又回到了校场,在将士们欢声雷动的呼喊下,已经卸车,准备按名册分了。
    “张三……”
    “王五……”
    ……
    一个个的将士很快就领到属于自己的棉衣,立刻穿到自己身上,这种有衣摆,厚实的棉大衣,穿在身上很暖和,一直很寒冷的风,再也灌不进去了。
    不少笑呵呵的士卒脸上,因为笑得太剧烈,涨红了脸,甚至微微冒出汗来。
    “呵呵……”
    “呵呵呵……”
    “嗬嗬……嗬嗬……”
    士卒们穿着新棉衣,互相望着,看着那新棉衣,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不住的笑。
    ……
    在这个大部分都是官军或者官军家属的军事重镇里,没用多久,绿色的新式棉衣就成了锦州城里最新的风景线,在这白天、白地的天地之中,一个个绿色身影组成的人流,把这座已经白茫茫一片的军事重镇装点出些许绿意。
    ……
    紫禁城。
    平台。
    杨改革正在和孙承宗,秦良yù讨论接、推演战局。
    北京城忽然吹了几日冷风,气温骤降,杨改革不得不穿上棉衣。
    “老夫人,白杆兵都是南方人,这几日气温骤降,朕怕白杆兵受不了北方的气候,棉衣都领到了么?”杨改革问道。
    “谢陛下关怀,他们都领到棉衣了,如今,都穿上了,还领到了新被子,都言谢陛下天恩……”秦良yù这几日,一直是在感动中度过的,天气刚刚冷起来,皇帝就把棉衣给送来了,人手一件,除了棉衣,还有一g棉被,那棉衣秦良yù穿过,也拆开看过,全部都是实打实的好棉hua做的,足足有四斤多重,穿在身上,那叫一个暖和,让以前提兵四处转战的秦良yù头一次感受到温暖。
    “那就好”杨改革说道。
    “陛下,外面飘雪hua了。”王承恩走进来,给皇帝披上一款披肩,顺便说道。
    “哦,下雪了啊”杨改革感慨的道,期盼多日的大雪终于下来,落下的尘埃,已经落定。
    “恭喜陛下,终于已成定局了。”孙承宗笑着说道,下雪了,这才真正的标志着今年的战事结束,先前虽然大局已定,但是也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属于赢了九成半的局面,一个不xiao心就会被人刮脸子,今年的战绩就不算完美了,只有真正的下雪了,才算是真正的赢了。
    “贺喜陛下。”秦良yù也说道。
    “今年,东虏是不会再来了。”杨改革喃喃的道。
    “正是,陛下,看今年这架势,说不准是一场大雪,关外在一夜之间,或许能埋半个人,今年的战事是彻底的结束了……”孙承宗说道。
    “唔是啊今年的战事是彻底的结束了……”杨改革喃喃自语道,因为大雪,战事是结束了,大雪来了,也就是说,年底快到了,逆天之举,也即将到来,如何逆天,杨改革的脑子还是一片hún1uan,数个头绪,皆不得要领。
    年底将近,自己不算北方大战的开支,光是补欠响,就是二百万,加上棉衣、赏赐、抚恤,以及京城,京营年底里需要的额外开支,开支相当的惊人,如果不是在股票上捞了一些银子,如果不是银行里还可以给自己“融资”,杨改革都怀疑,自己该怎么过下去。
    这副沉重的单子,沉甸甸的压在杨改革的肩上,压得杨改革喘不过气来,以一个人的力量向一个帝国输血,一个人养着一个帝国,这种压力,实在太大,纵使开无数的金手指,也承担不起,所以,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而且是立刻改变,唯一的出路,就是收税,收商业税,收关税,收盐税,只有把这些税收收上来之后,整个帝国压于一身的情况才会得到改变,不然,就不是自己向帝国输血,而是帝国将自己bsp;无疑,要收税,就是和整个官僚阶级为敌,就是和无数的地主,大商人为敌,想想成片成海的官僚、地主,杨改革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不过,对于已经没有退路的杨改革,这是一条必须走通的道路,走不通,历史必将重演,或者是自己提前死去,要走通,必定是杀出一个尸山血海,所有敢阻拦自己的东西,都必须粉碎。
    “孙师傅,秦老夫人,今日的战事推演,就到这里吧……”杨改革的思绪已经没有在平台了,hún1uan得很,战事推演已经推演不下去了。
    “遵命,臣告退”孙承宗和秦良yù退了出去。
    杨改革回了乾清宫,一个人坐在暖阁里呆。
    计算着自己能够靠得住的力量,计算那些是中立的力量,计算那些是一定会极力反扑的,自己用什么办法打倒他们,让他们无法翻身,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武力镇压,那些又是靠得住的武力?头绪太多,杨改革逐一的在脑海里推演,争取将每一个可能出现漏dong的地方弥补,自己只有这一次机会,不可能重来,杨改革不断告诫自己。
    又翻出自己深藏的那份山西晋商的名单,看了看,里面的人名,自己已经牢记在心,再翻开一份地图,这份地图上,标明的是大明朝各地的盐场,一旦此事启动,盐商必定会是第一个被bo及的,及时的接管盐业,将是重头戏。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五年计划”
    第四百四十二章“五年计划”
    崇祯元年的冬月。
    雪来的很急,一夜的就将整个京城盖上厚厚的白雪。
    这些日子,杨改革整日都闷在暖阁里,不出来,只是偶尔见一些重臣。
    辅施凤来穿着厚厚的衣裳,仍然觉得浑身冷,北风吹得实在是太冷了,不断的搓着手,以驱赶寒意。这些日子,由于大雪的原因,也不早朝了,皇帝连文华殿也不去了,有事,内阁自己处理,实在是大事,就跑乾清宫,据说,皇帝很怕冷,整日呆在暖阁里不出来,施凤来看看这天,也觉得有道理,没事他也不愿意出去。
    “陛下,施辅来了。”暖阁里很暖和,杨改革穿的不过是秋衣,和外面那些穿着厚厚棉衣的人是两个不同的对比。
    “让他进来吧。”杨改革收拾了一下暖g上的东西,说道。
    “遵命”王承恩答应了一声,出去了。
    施凤来进了乾清宫,立刻觉得暖和很多,脱去外面的罩衣,这才进了东暖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施凤来先行了个礼。
    “辅起来吧。”杨改革淡淡的道,这些日子的煎熬,总算没白费,面对日后改天逆命,已经有了路数,不再是脑袋狂热着一厢情愿,横冲直撞。
    “谢陛下隆恩。”施凤来站了起来。
    “政事都处理了?”杨改革淡淡的问道。
    面对这位威严日隆的皇帝,施凤来的胆子越来越xiao,做事,越来越中规中矩,以前还大着胆子处理过一些“大事”,现在,恨不得将所有jīmao蒜皮的事都拿给皇帝,因为这件件事都牵扯着复杂的关系,都能让人想到很多东西,不过显然,皇帝对很多东西没兴趣,不得不由他们阁臣处理。
    “回陛下,基本都处理了,唯有而三件事,臣等无法处置,还请陛下圣裁”施凤来道。
    “哦,奏疏呢?朕看看。”杨改革说道。
    王承恩连忙将奏疏递上。
    杨改革翻看起来,时而皱皱眉头,时而用笔在“草稿纸”上画来划去,似乎在写着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值得算的,这种年复一年,可以拿去年,前年,老前年,甚至n多年前的账目来做帐的东西,根本不值一看,每年都是按照这个来做帐的,根本没有一点新意。
    施凤来站立在那里,呆呆的等着皇帝在那里看奏疏。
    不一会,皇帝似乎是看完了,施凤来才松了口气,看样子,问题不算大。
    杨改革将奏疏挪到一边,这种千年千篇一律的账目,还用自己过目么?淡淡的看着施凤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