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盗头子以及他儿子身上。
    “臣领旨!”郑芝龙这才松了口气,面sè好看一些,皇帝说得,未免太吓人,当然,如果是跟着皇帝干,他倒是无所谓。
    “朕知道一官是泉州商人的首领,朕不让一官做生意,一官也明白为什么,朕给泉州商人一个承诺,日后海上贸易,只要朕的水师所到之处,他们皆可去得,皆受朕的庇护,有人对他们不利,就是对朕不利。”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臣一定将陛下的话带到。”郑芝龙答应道。
    杨改革看着这个郑芝龙,这可是一个能改变明末命运的人,自己这样“超高规格”的招抚,自贬身份的和他剖心交谈,不知道能收到多大的效果,或许自己跟郑芝龙说的太多了,或许自己透lù太多的秘密了,但是,作为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人物,自己确实有必要将他提高到历史的高度,确实有必要跟他面对面的,深层次的谈一谈。收拢这个人,并且让他自愿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如此,怕是不行……,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来不及一五一十的慢慢培养人才,杨改革看了看窗外的天空,祈祷自己做的没错,祈祷郑芝龙能如自己所愿。
    “一官啊!将你在倭国的儿子接回来吧,也不小了,该启门g了,老待在蛮夷之地,不利于孩子成长,接回来之后,就送到宫里来,朕派个大儒,好生的教导,待日后年纪稍长一些,就来做朕的shì从,将来给朕做个大将军,如何?”杨改革又道,得,既然郑芝龙收服了,那郑成功岂能放过?还是小孩?没关系,从小慢慢培养。
    “臣谢陛下隆恩!”郑芝龙立刻跪下来磕头,已经欣喜的脸上更是lù出了笑容,皇帝说过保他郑家的富贵,看来,相当的可靠,自己那儿子从小就跟着皇帝,长大之后富贵能少得了?保他家富贵这句话,也就不是空话。
    这个大剧院,因为样式就是客家的土楼,所以,来京城经商,做官,游学的闽南人,到了这里,都会自发的到这里来,烧一炷香,祭拜一下,这个土楼,逐渐的成了八闽客家人心目中的寄托之地。
    杨改革下了马车,烧了一炷香,祈祷郑芝龙能如自己所愿,真心归服自己,替自己扫平海上,让自己收到足够的关税,自己这饷帝,已经快做到吐血了。
    郑芝龙待皇帝烧过香,也上了一炷香,至于祈祷了些什么,就只有郑芝龙自己知道了。
    ……
    昨日招安了郑芝龙。杨改革心情大爽,睡觉也格外舒服些了。
    今日一大早起chuáng,精神比前些日子可好很多。
    “大伴,今日见谁?”杨改革边穿衣,边问道,这工作的积极性又回来了,不再是痛苦的事了。
    “回陛下,该是见国子监祭酒林钎林大人了。”王承恩连忙道,皇帝这接见人的工作,都是排得满满的,为了不让人起疑,都是参杂在了一起,并不都是帝党一系的人马。
    “林钎啊!好,那就见吧。”杨改革招安了郑芝龙,按照当时的约定,得给林钎兑现了,杨改革不介意兑现给林钎的承诺,更是准备拉拢这个林钎,林钎代表的可是一批较中立的官僚,很多都是“教育工作者”,这批人,虽然也享受着官僚阶级的特权,但是,其中不少人依旧将教书育人,传播圣学当作自己的理想,细分其来,和那些一心为了自己利益的官僚还是有区别的,倒是值得区别对待,值得拉拢。
    林钎进了暖阁,见到的是一个精神奕奕的皇帝,连忙行礼。
    “免了,坐吧。”杨改革笑着示意道。
    林钎看了看一旁,是个圆凳子。道:“谢陛下隆恩。”稍稍的想了下,这才坐上去,坐上去了,将身体稍稍前倾,以示尊重皇帝。
    “朕答应实甫的藏书馆,可以建了。”杨改革首先就说道。
    “谢陛下!”林钎再次站起来,为了这两座藏书阁,他可是放下身份,尽心尽力的接待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啊!如今,终于是终成正果了。
    “不用谢朕,实甫做到了,朕自然兑现承诺。”杨改革笑道。
    “陛下,那郑芝龙招安了?”林钎试着问道。
    “嗯,招安了,实甫的功劳,居功至伟啊!”杨改革叹道,郑芝龙这个可以改变明朝历史的人,值得自己如此高规格的招抚,值得自己如此高规格的对待,至于为什么,至于原因,恐怕也就自己这个后来者清楚了。
    “臣愧不敢当,为陛下效力,乃是臣该做的,臣讹了陛下两座藏书馆,已经惴惴不安了,陛下再说臣居功至伟,臣实在惶恐!”林钎倒是一个诚实的人,虽然那两座藏书馆对他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有讹皇帝的嫌疑,倒是不安起来。
    “哈哈哈……,实甫果实是个诚实的人,朕喜欢,哈哈哈,朕就喜欢被实甫这样的人讹,呵呵呵,不管如何说,这都是为了圣学,都是为了传播知识,教书育人,于圣人的理念,是相符的。”杨改革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林钎,果然如历史记载一般,相当的诚实,倒是一个值得相信,可靠的人。

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浪起
    第四百四十九章风làng起
    杨改革对于自己选的这个人感觉不错,从历史上看,敢对权势顶峰时候的魏忠贤说“不”的人,必定是有自己的理想,理念,有自己做人的底线的人,是一个敢于坚持,不怕强权的人。
    这种人,不能以权势,也不能以银子去拉拢,更多的,得从大道理,从他的理念上去拉拢,只要做他认为对的,这种人不必你拉拢,自然跟着你走,他倒是代表了一批朝中有着如此理念和坚持的人,所以,倒是值得对他下功夫,拉拢住了他,朝中很多“中间派”,就会站在自己这边。
    “朕看实甫是个诚实人,朕这里有份东西,实甫看看……”杨改革将一份东西递给林钎。
    林钎恭敬的接过,疑huò的看起来。
    什么?一个乡一所门g学,扩大县学,争取让全天下的孩童都能入学?林钎已经惊呆了!皇帝这是疯了吗?太疯狂了,全天下的孩童都入学校读书,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林钎除了佩服,就是觉得疯狂,林钎惊恐的看看皇帝,皇帝好好的,没疯啊!难道是自己疯了?
    “陛下,这实在是……,实在是太庞大了……,陛下的心是好的,可臣也觉得,如此多的开支,陛下如何支撑得下?”林钎的心狂跳,用力的平复了一下,这才说话。
    “呵呵,天下所有人都能识字读书是朕的愿望,圣人不是一直说,天下大同吗?可朕觉得,天下大同的前提就是大家都得能读书识字,否则,连字都不认识连圣人是谁都不知道,要实现天下大同,岂不是开玩笑?朕一直将圣学作为治国的根本,所以,圣人的教诲,朕是念念不忘的,所以,朕才想,要实现天下大同,首先,天下人得识字,天下人都识字,就得建更多的学堂,朕不敢说一下子让所有人都识字,却可以从娃娃抓起,让所有的孩童都识字,这样,未来几十年之后,天下人都识字的梦想,也不是不可能实现,这才离圣人所言的世界大同更近一步,……呵呵,朕也知道,这个计划非常的庞大,庞大到朕也支撑不起的地步,朕不嫩一下子支撑起整个天下的孩童都读得起书,却也可以逐渐的去完善,一所一所的建,今日一所,明日一所,通过十年来是数十年的时间,逐渐完成朕的计划,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朕想,朕有生之年,未必不能实现这个愿望……”杨改革就是一通长篇大论。
    林钎听得那个感动,不是说皇帝一直都不喜欢圣学吗?怎么皇帝对圣学的理解这般深厚?还立下如此的宏愿,为发扬圣学,愿意供天下所有学童读书,这不得不说,乃是天大的宏愿,天大的好事,天大的疯狂。
    “陛下真乃是圣德天子也,天下百姓知道陛下有如此之宏愿,必定感恩戴德,陛下为圣学所付出,实在是太多了。……然,臣不得不说,陛下,这耗资实在是太巨大了,即便陛下有钱,号称善理财,可臣也要阻止陛下如此,陛下,这是每年都需要消耗的巨额开支,陛下可想过,这得多少银两么?”林钎为皇帝的宏愿深深的感动,但是,也觉得皇帝太天真,太异想天开,太疯狂。
    “呵呵,其实,朕算过,就以我大明万万人口算,每年需要开支千万的学童读书,确实不易,光是束修,怕就得几千万两,……,呵呵,即便是朕有钱,也确实难以为继……”杨改革笑着承认道,确实,在物质文明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全民教育不过是个幻想罢了,当然,这姿态是一定要摆足的。
    “是啊!陛下,这实在是太难了,陛下的心,臣能理解,也懂,可凡事都得量力而为啊!”林钎也给皇帝的帐吓了一大跳,每年一千万人读书,这种事,绝对称得上盛事,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壮观场面,但是,那明显不可能,光是老师的束修,就得几千万两,今年皇帝搞了一个千万两银子赈灾,就已经是号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经是叹为观止了,如果皇帝能再拿几千万两银子供天下人读书,这……,好是好,可未免也太不现实了吧,林钎如此想到。
    “是啊!这确实是太难了,朕也没打算一次就做好,朕今年的开销实在太大,赈灾那里去了千万两银子,北边打仗发饷,又去了好几百万两,今年怕是不行了……,朕打算,逐年的投入银钱,建更多的学堂,将更多的人口纳入到了普及教育上来,一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逐年的向教育投入更多的银钱,直到完成朕的目标,天下学童都入学堂为止,如此只要坚持得十数年,数十年,朕的宏愿,也未必不能实现啊!”杨改革笑道,故意提到自己今年huā了多少钱。
    林钎为之大动,听皇帝的口气,那是对办学,传播圣学,传播圣人的理念是相当的热情的,如果是以前的某个皇帝跟他说这个,他未必做多大的希望,能从皇帝那不多的金huā银里挤出几十万两,那都算是相当的尽力了,但是,如今这位皇帝可不同,手里的银子号称是无边无尽,今年不是就nòng了个千万两银子赈灾么?这还不算,还在北方和东虏狠狠的打了一场,听说,也没少huā钱,动用了十几万人马呢,听说huā了几百万两银子,这样算下来,如果不赈灾了,不打仗了,或许,皇帝能腾挪出几百万两银子,乃至千万两银子办学也未可知,要是那样,不说整个天下的学童都能入学堂读书,那起码也能nòng个七七八八了,要如此,那可还真的就是天下大同了,林钎忽然想通了。
    林钎为止大动,两眼已经冒光了,道:“陛下当真是大恒心,大毅力啊!有陛下如此之恒心和毅力,圣学必将在陛下手里发扬光大,世界大同,也未必不可期啊!……这,陛下未必要一次拿出数千万两银子办学,其实臣觉得,如果每年能得数百万两银子,陛下这宏愿,也算是实现了七七八八了,这也足以彰显陛下的丰功伟绩了,圣学必将在我朝登峰造极啊!陛下也必将成为古往今来的千古一帝……”
    “哈哈哈……”杨改革哈哈大笑,果然,林钎这类人,还是很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理念的人,自己只稍稍的lù出一些姿态,这位就打蛇随棍上,给自己上马屁了。
    “实甫说得不错,朕于圣学,那是鼎力支持的,今年朕的银子都huā在了赈灾和打仗上去了,明年朕打算想想办法,做个大买卖,攒出个几百万两,专门用来发扬圣学,在全国兴办学堂,让人人有书读,几百万两是少了些,不过,待这年景稍好一些,不用把银子huā在赈灾上面,或许,挪出个千万两也不是不可能,如此,朕的世界大同的梦想,或许不是空想,实甫以为呢?”杨改革又放出了yòu饵,逐渐的将砝码从几百万两增加到几千万两,杨改革想相信,林钎是无法无视这几百万两银子的,作为一个还有理想,还有自己的思想的官员,是不会轻易的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的,毕竟,没有那个皇帝愿意拿出千万两银子办教育,发扬什么圣学。
    “陛下真乃是……”林钎看着侃侃而谈的皇帝,心里已经冒口水了,貌似这位皇帝不是瞎说,更不是扯谎,如果每年能投入一千万两银子办学,林钎已经不能想象那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了,林钎已近跃跃yù试。
    “唉,朕是这样想,却也知道这不太可能,朕如今连谁去给朕办这件事都还不知道呢,这可是数百万两银子的大动作啊,如果所托非人,岂不是误了朕的事?”杨改革又道。
    “陛下!陛下,臣愿意máo遂自荐,为陛下办这件千年以来的盛世,未知陛下可否相信臣?”林钎已经动心里,面对数百万两银子的办学款,面对往后千万两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