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入阁的徐光启。

天启皇帝看到徐光启顿时一愣,原本以为他会在火器厂,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事情也是颇为巧合,徐光启正在工部研究调拨工匠的事情,正巧遇上,也就跟着来了。

天启皇帝没有说话,浙江的漕粮二十万担的确是不少,拨付十万担给灵璧赈灾也够了。十万担粮食没有了,京城的漕粮也无法保证,看来自己要拿钱卖粮了。

慢慢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既然如此,不知道哪位爱卿愿意去灵璧赈灾?”

下面大臣们都没有说话,职位不够的自然不敢开口,职位够的都在盘算。赈灾虽然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可是也非常的容易出事情啊!

“陛下,臣愿前往灵璧赈灾!”大部分人还在犹豫,已经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当看到这个人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个人正是工部尚书袁应泰。朝中很多人都知道袁应泰以前的事情,袁应泰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初授临漳知县。他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又调任河内,引沁水穿太行山,开挖广济河渠,成二十五堰,溉田数万顷,邻邑皆享其利,当地百姓为其立“袁公祠”。黄河在朱旺决口,役夫多死者。袁应泰设席为庐,饮食作止有度,民欢然趋事,治行冠两河。

对于这样一个以治河起家的人物,没有人会说什么,毕竟整个朝堂上没有谁由他又能力治河。宽且袁应泰乃是工部尚书,整修河堤乃是工部分内之事,他并没有捞过界。只是堂堂的工部尚书要去赈灾,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天启皇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有这样一个人去自然是非常好。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爱卿就去吧!此次赈灾之后,爱卿和左光斗好好的考察黄河的大提,哪里有不妥的地方全都奏报上来。自从潘季驯治河以来,朝廷一直没有从新整修过大堤,趁着这次好好监察一下。”

“皇上圣明!”大臣一起口中称颂,看样子天启皇帝是要修河堤,不过朝廷有这个经历吗?这钱从哪里来啊?不过也没有谁愚蠢到去问这个问题。

可能还会有很多的问题,不过现在也只能说到这里了,剩余的事情要等到袁应泰到灵璧之后在说了。

“骆思恭,把你的事情说说吧!”大臣本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没想到天启皇帝再一次开口说道,显然是还有事情啊!

“是,皇上!”得了天启皇帝的允许,骆思恭便将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臣们全都面面相觑,原来是四川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小事情。南疆的土司总是有造反的,这样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事情还是需要解决的,毕竟这关乎到大明朝的脸面,很多大臣的脸上已经有气愤的神情了。

“陛下,臣有本奏!”这次站出来的是兵部尚书熊文灿,自从平定山东叛乱之后,熊文灿已经加了少保衔。不过他没有做过翰林,此生内阁无望,兵部尚书也就到头了。

“熊爱卿有话尽管说!”天启皇帝看着熊文灿,点着头说道。

略微沉吟了一下,熊文灿开口说道:“大明天子富有四海,小小蛮夷不过化外之民,竟敢如此行径,实在是天人公愤!”

所有人都是一脸诧异的看着熊文灿,这根本就不是他说话的风格,倒像是那些御史言官,让人觉得很是怪异。

在一段慷慨激昂的陈词之后,熊文灿正色道:“对于这种怀有此等心思的外夷,一定要将其剿灭,臣举荐一人可担当此人。”

这个时候大家都明白了,熊文灿这是要保举人啊!值得兵部尚书如此的人,当今世上恐怕不多,这究竟是要保举谁啊?包括天启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好奇的等着熊文灿说出这个名字。

第三百四十章孙传庭和袁可立

……

天启皇帝此时也好奇的看着熊文灿,对于这个人天启皇帝还是有些了解的。熊文灿如此行事,只能说明他要保举的人非同寻常。

“熊爱卿,不知道你要保举的人是谁?”天启皇帝看着熊文灿,有些不耐烦的问道。显然这个时候熊文灿如此行事,已经让天启皇帝觉得不满了。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熊文灿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臣保监察御史孙传庭,希望陛下调遣孙传庭前往四川督师!”

大殿里的人全都愣住了,孙传庭是什么人大殿里的人全都知道,这位孙大人可是颇得天启皇帝信任。孙传庭乃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今年不过二十八岁,年不及而立。

孙传庭现在的官职是正七品文林郎,监察御史,奉旨巡查京营。虽然这是一个正七品的官职,不过和一个知县同级,可是却没有人敢小瞧这个职位。在大明朝,官职低的不少,官职低地位高也不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内阁大学士,堂堂的内阁大学士不过是五品,可是在整个大明朝,谁敢小瞧这个五品官?那是文官一辈子的希望,这应该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五品官了。

天下最有权势的七品官则是孙传庭的差事,监察御史,后面还有一个奉旨巡查京营,自然更是意义非凡。明朝成立之后,建立了御史台,洪武十三年改为督察院,有左右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使等官。又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都御使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十三道监察御史的职责是“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巡按称为“代天子巡狩”。官虽不高,只是正七品,出外巡查时权力却很大。设通政使司,有通政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等官,掌管“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

现在兵部尚书熊文灿把这个人提出来,所有人都有些不明所以,有的人看向熊文灿的目光都已经变了。对于孙传庭,所有人的看法都一样,那就是这个人是天启皇帝为自己将来留下的人。

虽然经历过上次的辽东的事件,朝堂上的东林党被清理了不少,可是内阁次辅刘一璟还是东林党的人,内阁大学士韩旷也是东林党的人。另外其余几个党派也都没动,这些人可都是老臣了,虽然说出去很好听,可是却也不得不一起面对一个问题,那时就是年龄。

无论是内阁首辅孙承宗,还是六部尚书,刑部大理寺这些人年纪都不小了。他们早晚要离开朝堂,天启皇帝却还年轻,今年不过十六岁,培养一些心腹也是很自然的。其中孙传庭,原本的李标、钱龙锡,这些人都是这个行列。

天启皇帝没有丝毫的避讳,大臣们也全都默认了,这或许也是君臣之间的默契。虽然对这些人的能力有所怀疑,可是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没有人在怀疑这几个人的能力的。

拿孙传庭来说,天启皇帝开始给的旨意是奉旨巡查京营,到了后来直接变成提督京营了。虽然没有明发上谕,可是大臣们也都明白。孙传庭在三大营进行整顿,无数的人都想要看笑话。可是在这次山东平叛,狠狠的打了无数人的耳光,大臣们全都收起了轻视之心,对于天启皇帝的识人之能也是颇为推许。

在大臣看来,孙传庭是天启皇帝十分器重的青年才俊,这个时候熊文灿让孙传庭去四川,显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刚刚熊文灿怪异的举动,已经让所有人都觉得奇怪了。

天启皇帝看着熊文灿,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轻轻的皱起了眉头。不过对于熊文灿让孙传庭去四川的事情,天启皇帝的心里却是颇为意动。毕竟孙传庭年纪小,资历浅,四川之行正好给他镀镀金。

对别人来说四川之行或许艰难困苦,可是对孙传庭来说,却是个镀金的好机会。再有就是四川的叛乱声势十分好大,前前后后折腾了很多年,天启皇帝活着的时候都没能平定,前前后后十几年。天启皇帝对于孙传庭非常的有信心,有孙传庭去一定没什么问题。

不过四川到四川可是三千多里,这一去不知道会有多久啊!玉不琢不成器,孙承宗现在不过二十八岁,如果放出其历练一下,说不定会有一番际遇。

见天启皇帝盯着自己看,熊文灿的心里就是叫苦不迭,看来这个举荐真是不合适,不过自己也是没有办法啊!希望皇上不要多想啊!如果真想多了,事情就麻烦了。

其实熊文灿心里并不是为了孙传庭,而是因为另外一个人,他希望通过卖好天启皇帝的方式,让天启皇帝同意另外一个人的事情。不过感受着大殿里的气氛,熊文灿觉得自己似乎弄巧成拙了?

“众位爱卿有什么看法?”天启皇帝将目光从熊文灿的身上一开,在大殿里的人身上扫了一圈,大声的问道。

没有人说话,显然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天启皇帝看重的孙传庭,兵部尚书熊文灿,这件事情还是不掺合的好。既然是神仙打架,那凡人还是要躲的远远的。

良久也没人开口,天启皇帝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个兵部尚书熊文灿又说话了。饶是熊文灿纵横官场多年,脸皮够厚,此时也觉得自己的脸上有些发烫。

皱着眉头看着熊文灿,天启皇帝沉声说道:“熊爱卿?有什么话说吧!”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熊文灿只能在心里苦笑,因为他已经听出了天启皇帝话语里的不高兴了。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沉吟了一下,熊文灿大声的说道:“陛下,臣觉得指派孙传庭去或许有些单薄,毕竟孙传庭实在是太年轻了。臣奏请派一人辅助孙传庭,臣要保举一人。”

见熊文灿又要保举一人,大臣们的脸上都非常的怪异,有的则是暗自拉开了和熊文灿的距离。这位大人今天似乎有些不对劲,还是离他远一点的好,顿时站在习熊文灿身边的大臣都把自己的身体向远离他的方向挪去。

皱着眉头看熊文灿,天启皇帝问道:“熊爱卿说吧!”

“回皇上,臣保举原兵部郎中袁可立!”熊文灿面容一整,语气非常的恭敬的说道。

听到这个名字,大殿上的人全都没有了声音,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也都知道。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对王承恩使了一个眼色,天启皇帝虽然知道这个人,可是很多事情读都记不清了。

天启皇帝看着自己,王承恩便来到天启皇帝的耳边说道:“万历十七年进士,历苏州府推官,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因直言进谏罚俸,二十四年正月被罢官了,至今已经二十六年了!”

天启皇帝顿时一愣,看来这又是一个有来头的人啊!居然被万历皇帝罢官二十六年。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吗?”

“回皇上,臣觉得熊大人的话非常的有道理,孙传庭和袁可立可以胜任。”这次说话的是内阁大学士徐光启,显然那他也认识与映泰。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站了出来,对着天启皇帝大喊臣附议,在弄明白熊文灿的用心之后,这些人也决定站出来了。

“皇上,自从袁可立被罢官之后,二十六年来每年都有人求情,希望皇上起复他。”王承恩的话只说了一半,剩下的没说,显然是参观了他的父亲、母亲!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心里也明白了,便沉声说道:“司礼监拟旨,升孙传庭为嘉议大夫,加升右俭都御史,奉旨督师四川,赐王命旗排!起复原兵部郎中袁可立,加兵部右侍郎,随孙传庭一起赴四川。”

“是,皇上!”王承恩恭敬的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

“吾皇圣明!”大臣们也全都跪倒在地,口中大声的呼喊着,至于心里有几分真诚,这个可就是不好说了。

挥手示意大臣们起来,天启皇帝沉声说道:“事情就这样吧!”又转过头看着王承恩,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对了,让孙传庭带着两万三大营的人马!”

“是,皇上!”王承恩微微一愣,接着便恭敬的说道。

所有人的大臣都离开了,天启皇帝轻轻的靠在龙椅上,此时他头疼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银子。无论是打仗,或者是救灾,这都是最耗费钱财的事情。如果不是抄没辽东家产,自己的内库恐怕都干了,现在虽然没干不过也快。自己要想点什么办法,到哪里却弄点银子呢?

第三百四十一章孙承宗赴辽

……

九月的北京城非常的热闹,自从北疆的战事结束之后,明年的会试便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至于黄河水灾,虽然很多人都听说了,不过也就仅仅是听说而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就像胡同口张家的昨天杀了一头猪,算不得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