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10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亲自参加会谈,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寻找奇迹,发现奇迹,创造奇迹。
能再次和审配重逢,李弘异常高兴。袁忠和审配到达行辕的当天晚上,李弘就在军帐内宴请两人,并请夫人风雪到筵席上给两人敬酒。袁忠很吃惊,虽然他知道李弘和审配关系不错,但他从未想到两人的友情竟然如此深厚。
第二天李弘仔细听取了袁绍的议和条件,他没有发表任何看法。晚上,李弘以私人身份,再次邀请审配到帐内一聚。
两人喝着酒,随意闲聊着。
“当年,你到北疆的时候,说当今天下,能拯救大汉的人只有袁绍。”李弘旧事重提,“现在,你告诉我,袁绍到底有没有和谈的诚意?”
审配笑笑,“当然有诚意了,否则我来干什么?”他望着李弘郑重地问道,“你呢?你有诚意吗?”
李弘犹豫了一下,“我可以奏请天子下旨,让大军在关西和颖川战场停止攻击,但前提是,袁绍必须承认晋阳的天子和朝廷,否则……”
“这就是你的诚意?”
“如果当今天下,能拯救大汉的只有袁绍,那么,他应该接受这个条件。”李弘笑道,“除此之外,他还如何拯救大汉?”
审配轻轻抿了一口酒,手抚长须想了一下,突然说道:“韩遂死了。”
李弘点点头,“西疆的事的确很复杂,这是我们在发动关中大战前没有预料到的。”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变幻莫测。”审配望着昏黄的烛火,颇有感触地说道,“皇甫嵩大人攻打广宗的时候,如果不是张角突然病逝,黄巾之乱能否迅速平定?瘿陶大战的时候,如果不是张牛角突然中箭阵亡,你还能不能率军赶赴西疆?此次关中大战,韩遂突然阵亡,导致洛阳局势极度恶化,但对河北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
李弘微微一笑,“正南兄,西疆的叛乱或许会拖延北疆军攻打洛阳,但并不能改变他即将败亡的命运。”
“如果你突然死了呢?”审配语出惊人。
李弘眉头微皱,两眼不由自主地望向了审配腰间的长剑。审配大笑,“世事变幻莫测,谁能知道明天的事?何进如果知道自己会死,他还会进宫吗?董卓如果知道自己会被刺杀,他还会到长安吗?韩遂如果知道自己会死,他还会亲自上战场吗?”
“我死了,河北不会乱,北疆军也不会崩溃,长公主和朝廷依旧会指挥大军平定天下。”李弘镇定自若,从容说道。
“但大漠呢?大漠上的胡人呢?北疆还会稳定吗?”审配仰头喝下一口酒,大声说道,“北疆乱了,西疆的羌人距离长安还会远吗?”
李弘笑着连连摇头,“的确,如果我死了,袁绍还有翻身的机会,但袁绍如果突然死了呢?”
“所以我们都应该有诚意。”审配放下酒爵,伸出右手食指很优雅地擦了一下唇角上的酒渍,慢条斯理地说道,“你看,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天子和朝廷放到一边,谈一些切实可行的事?”
李弘沉思了片刻,两眼盯着审配鬓角上的白发,忽然问道:“袁绍杀死了田丰,逼死了沮授,为什么偏偏留下了你?”
审配眼里露出一丝痛苦,端着酒爵的右手轻微颤抖着,半天没有说话。
“你能告诉我,这里面的秘密吗?”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五节
审配终究没有说出这个秘密。当李弘和风雪一起把审配送出军帐时,审配还沉浸在痛苦之中,看上去神情非常恍惚。
“其实,正南兄活着比死去更难过。”李弘目送审配蹒跚的背影消失在黑暗里,小声对风雪说道,“他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洛阳的生存,委曲求全,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了很多对不起朋友的事。他活下来了,但良心倍受折磨,生不如死。”
“他也没有错。”风雪依偎在李弘的怀里,低声叹道,“也许他不仅仅为了自己或者为了自己宗族的生存。”
“为了社稷?”李弘苦笑,“当今世上,从天子、长公主到普通老百姓,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社稷,每个人对社稷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社稷可以是崇高的理想,可以是荣华富贵,也可以是一日两餐,甚至还可以理解为生存,活着。正南兄的心里也有一个社稷,但我是摧毁这个社稷的罪魁祸首,袁绍和他则是支撑这个社稷的柱石。为了他心目中的这个社稷,他可以牺牲一切东西,甚至自己的良心和骨气。”
“人真的很难理解。”风雪感叹道,“你和他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却都无法说服对方。”接着她凑到李弘的耳边,轻轻问道,“你会杀了他吗?”
李弘良久无语。
“在大漠上,谁是胜利者,谁就是对的。”风雪抬头望着美丽的夜空,轻声慢语地说道,“这世上,只有胜负之分,没有对错之说。大哥似乎对杀戮已经厌倦了。”
李弘喟然长叹。
李弘接受了审配的建议,先把最难解决的问题放到了一边,转而商讨诸如朝廷权力分配,袁绍、刘表等人在朝廷中的地位,朝廷和地方州郡的隶属关系等等难题。如果能把这些问题先解决了,满足了袁绍和刘表等人的要求,或许双方才有协商解决皇统问题的可能。
李弘和袁绍之间的谈判一直在行辕内秘密进行,等到定陶城内的三方和谈结束,曹仁、孙贲等人离开后,李弘随即书告袁绍,要求双方增加和谈人员,希望能在年底前拿出一个初步的和解方案。袁绍很快回复,同意李弘的建议,相约十月中,双方各派六位大吏于陈留会谈。
李弘急奏朝廷,请遣大吏速至中原。
九月底,新任兖州刺史钟繇赶到了定陶,并带来了朝廷圣旨。
长公主下旨,让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全权负责招抚叛逆一事,不再督领青兖两州军政。其不在晋阳期间,大司马事由左车骑将军鲜于辅代领,并请大将军急速遣回大司马府所有掾属。
李弘手下的掾属一般身兼两职,同时处理两府事务。他率军征伐的时候,这些人都到了行辕,留在晋阳的大司马府就是一个空架子。期间主要事务由代领大司马事的长公主全权处理。现在朝廷权力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李弘在外征伐期间,大司马事由左车骑将军鲜于辅代领。
虽然左车骑将军也开府,但他是代领大司马事,所有兵事都由他和大司马府的掾属处理。他自己的手下是无权处置大司马府事务的,否则要掉脑袋。
现在李弘手中只有一套人马,必须留在行辕处理军务,大司马府中的掾属只能另行征辟。在大司马府中,长史和司马的位置非常重要。本来大司马府的长史是陈好,但陈好回到晋阳后,因为御史台重臣司马防年老致仕,他又官复原职回去了。现任两府长史傅干是最好的人选,而且这次长公主又让他回晋阳完婚,有意把他留在晋阳,但李弘自己不愿意。
李弘把张辽请到了大帐,问他是否愿意以扬威将军的身份暂时兼领大司马府长史。李弘从彭烈的书信中早就知道了张辽家中的难处,一直想找个机会让他回晋阳侍奉高堂。以张辽的才智和功勋,帮助鲜于辅主掌兵事大权最为合适。但武将一般都不愿意离开军队,离开军队就意味着失去了建功的机会,对仕途影响很大。张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此刻对于他来说,能回到晋阳侍奉病重的父母,照顾年幼的孩子,远比建功立业重要。
“你借着这个机会在晋阳待一段时间,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李弘看到张辽一口答应,而且还感激涕零,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明年打洛阳的时候,我再把你调回来,你看如何?”
张辽躬身拜谢。
“你既然做了大司马府的长史,那大司马的司马我就不再征辟了,让鲜于大人安排吧。赵行和王昶和你一起回晋阳,到大司马府任职从事中郎。”李弘又嘱咐了一些事,然后让张辽即刻出发。
就在张辽将要走出大帐的时候,李弘突然想到什么事,把他喊住了,“这次启航(赵行)回去要娶亲,新娘是士孙欣,你知道吗?”
张辽笑着点了点头,“大将军放心,我一定会把新娘完好无损地带回晋阳。”
“还有一个人,你也要把她带回去。”李弘走到张辽身边,笑着说道,“你该知道我说的是谁吧?”
张辽愣了片刻,神色突然有几分尴尬。
“这段时间,你和她不是经常见面吗?她是郭蕴大人的侄女,你是郭蕴大人的弟子,感情上自然有几分亲近,这很好理解。”李弘伸手拍拍张辽的肩膀,“我让夫人试探过了,她对你很敬重,言辞间也非常……”李弘见张辽面孔微红,随即把后面的话收了回去,“此去晋阳,路途遥远,你要主动关心她,照顾她。”
“大将军……”张辽刚想说话,但李弘立即摇手阻止了。“这不是你个人的事,这是北疆的事。我会书告郭蕴大人代你提亲。你回到晋阳后,马上把这件事办妥了,年底前把她娶回家。”
****
九月,关西。
北疆军能拿下陕城都是因为杨凤的先见之明。
去年中原大战,他奉命率军攻打关西以牵制袁军兵力。在这期间河东北疆军曾一度攻克了陕城。在退出陕城的时候,杨凤认为大军很快就会打回来,所以他让手下暗中破坏了水门铁栅。陕城依河而建,北城有水门一道,是城防的要害之处,一般屯有重兵。麴义和杨凤商量后,决定先打了几天麻痹敌人,然后佯装撤军。当天晚上,他们派一队会水的悍卒悄估潜到水门处破栅而入,抢占了城楼。后续突击前军则乘蒙冲小船呼啸而入。敌卒连日苦战,疲惫不堪,早早进入了梦乡,结果死伤惨重,只能弃城而逃。
北疆军攻克陕城后,继续向渑池推进。此时迁移到关中的人口已渡过黄河,关中急需粮食,大军粮草供应愈发紧张。
九月上,朝廷下旨征募兵户的消息传到了军中。麴义和杨凤等人鼓掌相贺。右车骑将军徐荣书告麴义,增兵目的已经达到,大军在关西战场的推进也达到了预期目标,中原大军也已拿下颖川并站稳了脚跟,关西战场可以把战线稳定在渑池、新安一带暂停攻击。
麴义立即奏报朝廷并下令各部停止攻击。
九月中,朝廷圣旨到,同意麴义的奏请,关西战场即刻停战,并命令各部于陕城、弘农一带休整,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九月下,圣旨又到,朝廷命令武毅将军高览统率大军屯兵关西,命令麴义、杨凤、张白骑、张郃、孙亲、梁百武等大臣速返晋阳。
****
九月,关中。
接到增兵的圣旨后,徐荣立即召集京兆尹赵戬、河东太守崔林等三辅和河东大吏商议征募兵户一事,但他随后就接到了朝廷命其速返晋阳的圣旨。
徐荣把西迁人口和稳定三辅的重任交给了赵戬,把增兵的事情交给了陈卫,自己和华雄、何风一起返回晋阳。
****
九月,西凉。
贾诩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汉阳郡,并迅速拜访了在西凉很有影响力的十几家高门大族。贾诩承诺北疆军主力将陆续进入西疆,并保证西疆的安全,保证他们的势力不会受到损害。贾诩请他们立即联系金城郡等地的高门大族劝阻韩翼、杨秋等人不要自相残杀,白白便宜了羌人。贾诩警告说,如果金城郡的局势不能迅速扭转,徐荣将军可能亲自率军西进平叛。
贾诩又让庞德、聂啸带着铁骑急赴蝗中、枹罕一带稳定陇西。蝗中、枹罕一带的很多羌人过去都是北宫伯玉、李文侯和聂啸的部落,只要聂啸回到蝗中、枹罕一带,那里的很多羌人部落都回重新拥戴聂啸为湟中羌之主,陇西的严峻局势马上就能得到缓解。
这两年韩遂为了打关中,耗尽了凉州财赋,凉州百姓极为困苦。贾诩一面急奏朝廷请求赈济,一面书告右车骑将军徐荣,请他宽容一下,暂时调拨一批军粮到凉州救急。
徐荣一口答应了,并急告麴义立即停止关西大战。
贾诩手里有了粮食,心里稍稍安定。他召集汉阳诸府官吏议事。这些官吏都是韩遂任命的,人人惊惧不安,有几个胆小的干脆弃官而逃了。贾诩大力安抚,承诺只要他们忠诚于大汉和当今天子则既往不咎,并继续留用。
贾诩宣读了朝廷圣旨。天子赦免了凉州官吏的罪责,减免了凉州三年赋税,要求各地官吏遵从朝廷命令,尽快做好实施新政的准备,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稳定西疆。
西凉诸吏感恩不尽,纷纷上表请罪,愿为西凉稳定竭尽全力。
****
九月,颖川。
随着北疆军在鲁阳方向的攻击越来越猛烈,阳城方向的袁军也越来越多。当关西战场渐渐安静下来之后,袁绍再次增兵阳城。
九月上,徐晃在鲁阳城下接到了吴雄的急报,阳城丢失。现军队已退守阳翟,请大人速速增兵。
徐晃非常不满,回书说,你手上的兵力守住阳翟城绰绰有余,你先把袁军拖在阳翟城下,待我拿下鲁阳后再前后夹攻。
这封信刚刚送出去,宋宪的书信也到了。刘备率军反攻,临颖城丢失,现军队退守于颖阴、许昌一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