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站了起来,看看越来越近的烟尘,再看看还在布阵的将士,心不住的往下沉。几万大军列阵,不是仓促之间能办到的,而魏军显然来得非常快,快得让他根本没有准备的时间。
    这将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孙权的心头盘旋着几只不祥的乌鸦。他唰的一声拔出战刀,一刀劈在车轼上,厉声喝道:“备马!”
    “大王?!”诸葛恪等人大惊失色,连忙阻拦。孙家的血脉中流淌着勇武的血液,从孙坚开始,都有一种冲锋陷阵、驰骋疆场的欲望,屡遭险难而不改。孙权身为江东之主,依然不改本色,常常有亲自斩将夺旗的想法。他之所以不喜欢孙登,偏爱孙虑,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可是群臣又怎么可能让他冲杀在第一阵,孙坚、孙策有万夫不当之勇,不是照样死于非命,更何况孙权呢。
    孙权被丧子之痛激得红了眼,不肯听任何的劝告,非要上阵杀敌,急得诸葛恪等人跪了一地,连声哀求。就在吴国君臣乱作一团的时候,魏军铁骑杀到。
    田豫摇动战旗,五千铁骑化作两道滚滚洪流,向吴军的两侧包抄过去,骑士们拉开强弓,端起手弩,全力射击。一枝枝利箭呼啸而入,扑入吴军并不严整的战阵之中。不少将士中箭,发出凄厉的惨叫,进一步加剧了混乱。有胆大骁勇的骑士甚至冲到了吴军的阵前,跃马杀入,又在吴军反击得手之前扬长而去,发出一阵阵笑声,尽情的嘲弄着狼狈不堪的吴军。
    铁骑卷起的烟尘如巨龙般奔腾而来,涌入吴军的战阵,将吴军将士包裹在其中。吴军将士被呛得咳嗽连声,恐惧的气氛更加沉重。
    孙权却心惊肉跳的看着远处,一阵阵冷汗透体而出。
    远处,一道更粗大的烟尘直冲天际,触目惊心。
    魏军不仅仅是五千铁骑,至少要翻一番。我的天啦,该死的陆逊,究竟有多少魏军渡过汉水,你怎么也不提醒我一句?
    不仅是孙权闻到了死亡的气息,诸葛恪等人也惊得目瞪口呆。敌人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情况远比他们估计的要恶劣。如果仅仅是五千铁骑,三万大军还有一战之力,现在魏军铁骑再多一倍,达到一万,那这三万人能有多少生还,就是一个谁也说不准的事了。
    随行的费祎看到这一幕,也被吓呆了。见吴国君臣乱了方寸,他顾不上失礼,冲了过来,揪住孙权的袖子,大吼道:“大王,立即收缩阵型,密集防守,把所有的辎重车都推到外围去……”
    孙权这才如梦初醒,按照费祎的提醒,下令立刻变阵。魏军的前锋只是游击,主力马上就到,他们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时间完成变阵,迎接他们的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所有的吴军将士都开始忙碌起来,战鼓交鸣,旌旗飞舞,场面混乱不堪。
    费祎看着这一切,一阵阵凉意直冲后脑,欲哭无泪。他现在明白为什么魏霸要他找机会赶紧走了。这些铁骑肯定是被魏霸放过汉水的。他预料到了魏霸会引魏攻吴,却没想到魏军会用铁骑突袭孙权。现在孙权的儿子孙虑死在铁骑之下,这吴蜀之间的仇是越结越深了。一想到这里,费祎不禁为诸葛亮担心起来。
    先期到达的魏军看到吴军变阵,立刻明白了吴军的用意。步卒对付骑兵,密集防守是最有效的办法。他们催动战马,绕着吴军的战阵不断奔驰,蹄声如雷,箭矢如雨,混杂着一阵阵吼叫声,掀起一道道声浪,不断的冲击着吴军将士的心神。
    魏军中有不少是髡头的胡人,比起汉人战士,他们更加狂放,不少人杀得兴起,时不时的冲出队列,闯到吴军的跟前,箭射刀劈,斩杀几个士卒,然后又跃马而去。强壮的战马,犀利的战刀,精准的箭矢,都让吴军将士心惊胆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这些胡人的刀下鬼。
    前一批魏军骑士从吴军的面前冲过,在远处交汇,拨转马头,再次发起冲锋。吴军刚刚松了一口气,大地却再次开始震颤起来,而且比上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漫天的尘土中,更多的魏军铁骑冲了出来,咆哮着杀向吴军。
    战鼓争鸣,人喊马嘶,一眼看不到头的魏军铁骑像奔腾的巨浪,扑向吴军勉强成型的阵地。时间太短,吴军的阵地不够坚实,不够紧密,像是一块松散的土堆,在巨浪的扑打下不断的晃着动,细微的裂缝越来越大,终于轰然散开,随即被巨浪卷走,消失在潮水之中。
    魏军骑士纵马舞刀,肆意杀戮。
    吴军将士疲于应付,顽强反击。
    双方搅杀在一起。
    孙权在解烦营的护卫下,处于大阵的最中央,他看着无数的吴军将士被魏军冲倒,被魏军杀戮,魏军的每一次冲锋,都会将吴军的阵势削弱一层,心痛得无以复加。他提着战刀,焦躁的四处奔走,虽然离魏军还有几百步,可是看他那副狂躁的样子,却似乎正身处战的第一线,正在与无数的敌人搏杀。
    诸葛恪等人不敢大意,生怕孙权失去理智,冲杀到最前线去,他们很有默契的站在四面,不管孙权走到哪一面,都有人适时的拦住他。
    战斗在继续,这三万吴军不愧是精锐,经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他们渐渐的适应了战场的节奏。有人点燃了推到阵前的辎重车,组成一道道火墙,用熊熊大火来阻挡魏军的铁骑,弓弩手们集结起来,不断的发射箭矢,压制魏军的冲锋,长矛们肩并肩的站在一起,举起了手中的长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迎击魏军的冲击。他们用巨大的牺牲挡住了魏军的冲击,几次濒临崩溃,却又顽强的守住了阵地。
    火光冲天,鲜血四溅,嘶吼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无数素不相识的人舍命相搏。
    战斗并没有持续太久,最多不过一个时辰,随着战局的胶着,魏军的体力下降,伤亡也开始增大,经验丰富的田豫适时的建议曹宇见好就收,撤出战场。曹宇是个随和的人,他知道自己没什么经验,听田豫这个宿将的肯定没错,所以他从谏如流,立刻下令收兵。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铜锣声,魏军渐渐的撤出了战场,喊杀声渐渐平息,烟尘慢慢散去,露出了惨不忍睹的景相。烧毁的辎重车冒着袅袅的残烟,重重迭迭的尸体交织在一起,鲜血缓缓流淌,染红了大地。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让人无法呼吸。残破的战旗无力的垂挂着,零星的几匹无主战马驻立在战场上,不时的拱一拱已经身亡的主人,希望他还能再次站起来投入战斗。
    孙权看着这惨烈的一幕,欲哭无泪。
    费祎站在一旁,且喜且忧。
    (未完待续)


第333章 意犹未尽
    魏军的退却,并没有给孙权减轻多少压力,相反让他更加焦虑不安。
    从时间上推算,昨天傍晚魏霸与陆逊翻脸,撤出战场,今天上午魏军就到了这里,可见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用铁骑进行突袭,隔断他和陆逊之间的联络,甚至有可能就是击杀他孙权,让吴国陷入群龙无首的危险境地。
    魏军虽然攻击的时间并不长,却给孙权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用统计,粗粗的看一眼战场,估计伤亡就不下一万。更重要的是,为了抵挡突如其来的魏军铁骑,他们烧掉了不少辎重车,魏军的退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火势凶猛,对战马的干扰非常大。他们现在退去,还可以再来,可是孙权到哪里再找这么多的辎重车来结阵?而且魏军退却,也是因为他们刚刚奔驰了一百多里,体力不足,可想而知,等这些辎重营烧完了,等魏军恢复了体力,下一次战斗将更加惨烈。
    孙权发现,自己被困在了这里,无法动弹。跑,两条腿的人跑不过四条腿的战马,战,主动权在魏军手中,自己想战也无能为力,更何况惊魂未定的将士们也未必有胆量主动攻击魏军。
    如今之计,只剩下固守待援,希望陆逊早点从襄阳撤出。只是这样一来,刚刚攻克的襄阳城就只能放弃了。处心积虑的谋划了那么久,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一只脚已经踏进了襄阳城,最后还是要完好无缺的吐出来,实在让人无法甘心。
    都是因为魏霸突然撤走,还给魏军留下了一道浮桥,要不然战局怎么会变化得这么快。
    一想到此,孙权就恨得牙痒痒。
    在联盟之初,孙权未尝没有想到其中的风险,对陆逊的步步为营,他也是默许的,但是随着战局的一步步进展,蜀军接连几次大胜,最后甚至以伤亡过半的代价攻克了樊城,这让孙权开始怀疑起自己是不是谨慎过头了。既然樊城在蜀军手中,魏军又没有了水师,无法轻易渡过汉水,那攻击襄阳应该还是有可能的。就算仍有风险,也抵不上襄阳的诱惑。
    不仅是孙权这么想,陆逊也是这么想,所以他才会主动攻击襄阳。至于魏霸的刺激,根本不是主要原因。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襄阳外城已破,只剩下一些残兵在内城负隅顽抗的时候,会闹出这样的事。虽说孙权知道魏霸很可能从一开始就用心不良,可是他对陆逊的处理还是非常不满。你要么就不要乱动,要动就把事情办好,办成这样,这算什么?
    孙权越想越气,派人突围,向陆逊问计。不过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成份是问计,有多少成份是怨气,就只有孙权自己最清楚了。魏军就在一旁,突围的人凶多吉少,如果仅仅是向陆逊通报情况,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周边的斥候很快就会发现这里的情况,也许现在已经把消息送到了陆逊的面前。
    然而所有人的都知道孙权现在心情不好,孙虑阵亡几乎已成定局,大军又遭受惨败,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此时此刻,谁又肯为陆逊说一句话。陆逊虽然位高权重,可是他的人缘并不好,江淮人与他有隔阂,江东人也未必就喜欢他,见孙权做出这个安排,所有人都沉默了。
    陆逊的确已经知道了。早在孙权遇袭之前,他就收到了魏军铁骑向南去了的消息。对于魏军的用意,他不用猜都能想得到,他也派出了报警的人,可惜魏军同样谨慎,派出大量的斥候截杀,陆逊最后也不清楚派出去的人能不能活着赶到孙权面前。不过他并不担心,一来孙权本人战场经验很丰富,对魏国铁骑的忌惮也很深,想来不会不提防,二来他在汇报与魏霸发生冲突的报告的末尾也已经提醒孙权了,那时候魏军还在渡河,想必肯定能送到孙权的手里。
    他万万没想到,孙权因为孙虑的死乱了心神,根本就没注意到最后几句很含蓄的提醒。当他得知孙权在行军途中被魏军突袭,现在还被困在旷野之中的时候,他非常震惊。
    他立即找来了朱然等人,宣布撤军。
    朱然等人非常吃惊,可是也非常无奈。他们都清楚,既然魏军已经通过蜀军留下的浮桥渡过了汉水,而襄阳的内城还在夏侯霸的手中,吴军就算是想坚守襄阳也无法做到,剩下的就只有撤军一途。只是这样一来,这么多天的辛苦,这么大的伤亡,全都付之东流,血本无归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魏霸造成的。一想到这一点,所有人都恨上了魏霸,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现在就把魏霸抓住过来生吞活剥。
    可是他们无法抓到魏霸,而魏军却是近在眼前。
    朱桓首先站了起来,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司马懿部就在附近,魏军两万铁骑已经冲到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如果撤退,会不会遭到他们的追击。”
    陆逊叹了一口气:“魏军追击是必然的,不过他们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收复襄阳,现在我们已经放弃襄阳,他们的目标已经达到,再和我军血战,不会是他们的本意。需知襄阳之战,对魏国来说也是迫于无奈之举,从开战到现在,他们已经损失了不少人马,不会再和我们争一时之短长。归师勿遏,这个道理司马懿懂,曹睿也懂,要知道他们还需要兵力夺回关中呢。”
    朱桓虽然对陆逊不太服气,可是听了这些,也没有多说什么。陆逊随即安排朱然率水师先撤,顺汉水而下,先赶到夷水进行布防,接应大军,逼迫魏军铁骑撤退。
    朱然领命而去,率领水师随即起帆。陆逊亲率大军,缓缓撤出了襄阳。正如他所料,司马懿并没有追赶,而是立刻进入襄阳城,轻而易举的收复了襄阳。
    吴军退走,襄阳收复,曹睿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立刻命令抚军大将军陈群停止前进,暂时留驻宛城。
    鏖战月余的襄阳城终于恢复了平静,可是孙权却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陆逊为了防止被魏军的骑兵偷袭,走得非常慢,几乎是步步为营,随时准备战斗。曹宇在田豫的建议下,留下少数人监视襄阳方面撤退的魏军,然后率领主力,再次向孙权发动了猛攻。
    孙权据阵而守,死伤惨重。因为大量的辎重、粮草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