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这些重甲士就是我精心锤炼的刀刃,王双和黑沙就是最锋利的刀尖。”魏霸握紧了拳头,轻轻一晃。“有这样的战刀在手,天下任我横行。”
    夏侯玄难得的没有和魏霸争论,亲眼目睹了重甲士的威力之后,他有些相信魏霸的话了。如果魏霸能够拥有一万这样的重甲士,天下又有谁是他的对手?恐惧就是名扬天下的虎豹骑也未必能挡得住这样的精锐。
    夏侯玄在兴奋的同时,又隐隐的有些担忧起来。
    “走,我们去迎接将士们的欢呼,享受胜利的喜悦吧。”魏霸拉起夏侯玄下山。这时,一个斥候从远处奔了过来,抄近道赶到魏霸的面前,躬身施礼:“将军。”
    “什么事?”魏霸停住了脚步。从斥候的脸上,他看出了一丝紧张,知道肯定有重要情报要说,要不然这个斥候不会赶在这个时候拦住他。
    斥候上前一步,附在魏霸的耳边轻声说道:“将军,留在大营里的人追上来了,他们说,诸葛恪发现了大营的秘密,已经追上来了,大概有两千人。”
    魏霸眉毛一挑,一抹笑意从嘴角泛起。“不错啊,这小子有胆气。”他顿了顿,又道:“离我们还有多远?”
    “按照他们的速度计算,应该还有一天到一天半的路程。”
    “那正好,把这里收拾完了之后,休息一下,再回去收拾他。”魏霸哈哈大笑,大步向山下走去。
    五十里外,诸葛恪忽然惊醒,亲卫听到了他的声音,掀开帐门,从外面走了进来。阳光从帐门缝隙里钻了进来,刺痛了诸葛恪的眼睛。诸葛恪下意识的抬起手,挡住阳光,呻吟了一声:“什么时辰了?”
    “大人,卯时初刻。”
    “好刺眼的阳光。”
    “嗯,今天天气非常不错。”亲卫顿了顿,又问道:“大人,还是卸了甲吧,这天气太气了。”
    卸甲?诸葛恪心头咯噔了一下,觉得这两个字有些不祥。(未完待续。)


第549章 耻辱的开始
    这一路从临贺追来,诸葛恪留心观察沿途的痕迹,他发现魏霸走得非常快,甚至没有扎营。宿营地看不到有营栅的痕迹,看起来就像一大群人在赶路,而不是大军在行动,显得非常轻脱,一点也没有行军作战应有的稳重。如果魏霸是个初出茅庐的无名之辈,诸葛恪也许会嗤之以鼻,可魏霸已经是威名远播的名将,诸葛恪就不敢有任何忽视了。
    他很清楚,魏霸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节省时间,减轻负重。为了能够快速行军,魏霸把所有的行军物资都留在了临贺城下,想必随身只带了必须的武器和军粮,行军速度可以大大提高。行军作战,安营扎寨是一个很费时间的事情,大军之所以一天只能前进三四十里,并不是只能走这么远,而是因为真正用于前进的时间并不多,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所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行军。
    魏霸省去了这些事情,行军速度当然可以大大提高。诸葛恪也想这样做,可是他发现自己学不来。别的不说,就是这样的天气在野外宿营也受不了,夜间的温度倒是不低,可如果没有帐篷,一夜下来,不知道要喂饱多少蚊子。
    诸葛恪不知道魏霸是怎么做到的,他手下的蛮子也许没问题,他自己也能如此?仅凭这一点,就让诸葛恪有些佩服魏霸,至少他本人做不到这些。
    诸葛恪虽然也要极尽全力的行军,却依然无法赶上魏霸的步伐。更让他担心的是,他原本以为魏霸不会离开临贺城太远,一天的时间应该能追上了。可是在追了一天之后,魏霸还在前方,远远超过了他的估计。
    离开临贺越远,变数就越多,危险也就越大,对魏霸也就越有利。通过亲身经历,诸葛恪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和魏霸的部下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经过一天的急行军,他麾下的这些将士已经筋疲力尽,就算追上魏霸,还能不能战斗都是个问题。
    面对着横亘在天地之间的群山,诸葛恪犹豫不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未知的恐惧让他无法决断。他也曾经希望自己能多谋善断,可是当他意识到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系到生死的时候,他怎么也做不到当机立断。
    身处天地之间,群山之中,诸葛恪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
    魏霸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消灭了戴良,在戴良的大营里吃早饭。戴良以为自己兵力占优,露出双胁,引诱魏霸上钩,不料被魏霸一刀捅了个透心凉。战局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左右两军刚刚包围了前营的相夫等人,还没来得及发出最后的攻击,后军刚刚出营,眼看着就要将魏霸的亲卫营拦腰斩断,戴良突然经战死,中军被王双等人占领,胜负已定。
    吴国对交州控制力薄弱的缺点再一次暴露无遗。戴良战死,他的部下虽然还有七八千人,却没有人愿意再战斗。他们不知道为谁战斗。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交州人,要么原来是士家的部下,要么是强征来的土著,他们大多数人和戴良以及吴国都没有什么感情,也不存在什么依附关系。他们可以为戴良战斗,也可以为别人战斗。现在戴良死了,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就放下了武器。
    魏霸亮出神将的大旗,又表明自己和士家的合作关系,再加上有夏侯玄这个魏国密使的身份作陪衬,七八千人就心甘情愿地投降了。魏霸没有费太多力气,却花了不少时间。他要将扑灭大营里的火,收拾战场,埋葬死者,治疗伤员,还要将近八千人的俘虏重新整编,从中挑出了一千多可以立即使用的降卒补充进自己的队伍。这场大战,他损失了不少人手。相夫率领的两千多先遣队被吴军围攻,死伤近半,必须及时加以补充才能保证战斗力。其他的人暂时看管起来,等战事全部结束再进行处理。
    经过这一战,魏霸再次证明了神将的战无不胜,六千人打败了一万人,而且是如此干净利落,虽然是袭击在先,却也足够让人瞠目结舌。再也没有人敢怀疑神将的真假。神将的名声为魏霸招降俘虏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俘虏人数虽多,却没有产生什么搔动,他们安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那些被选中立刻加入魏霸队伍的人也没有什么抗拒心理,他们坦然的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拿起武器,为魏霸战斗。
    魏霸在戴良的大营里呆了两天,整顿队伍,特别是对相夫的部下进行思想工作,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安抚,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严厉的教育。在大战之中,他们将多曰的训练成果忘诸脑后,险些崩溃,几乎打乱了整个计划。这样的教训非常深刻,魏霸不敢掉以轻心。随着大军的数量越来越多,战斗力并没有成比例的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如果不加以克服,魏霸打造一支精锐之师的愿望肯定会落空。一旦遭受着重大挫折,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赫赫威名就会毁于一旦。
    这关系到他的命运,他不敢有任何大意。
    魏霸等待诸葛恪,诸葛恪却迟迟没有到来,已经过去了两天,诸葛恪还在五十里之外。在这两天里,士匡得到了消息,从广信赶来,将俘虏接收过去,带回苍梧郡安置。魏霸甩掉了包袱,重新上阵。他率领大军赶往临贺城,邀战诸葛恪。
    得到魏霸正在赶来的消息,诸葛恪大吃一惊,戴良全军覆没的消息更让他震惊不已,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戴良的一万大军都没能挡住魏霸,他不敢自负到认为用两千人就足以战胜魏霸。
    诸葛恪没有犹豫,立刻回撤,他下令放弃临贺城,退出临贺郡。戴良的一万援军已经全军覆没,再守在临贺没有意义,只会增加危险。诸葛恪也没有这样的勇气,只能选择撤退。
    就这样,一心想建功立业的诸葛恪被魏霸一路追击,狼狈的退出了临贺城。
    撤过龟山,路过谢沭的时候,诸葛恪心情郁结。他曾经要求朱绩率领骑兵从这里出发,切断魏霸的退路,将魏霸堵在临贺,可是朱绩根本没有搭理他,只给他一封公事公办的回复,以陆逊的命令为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绝了他,让他身临险境。如今他连魏霸的面都没有见着,一场真正的战斗都没有开始,就被迫退出临贺。结果是如此的令人沮丧,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朱绩造成的。因为朱绩的傲慢,他丧失了击杀魏霸的大好战机,将临贺郡拱手相让,以一种耻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战斗生涯。他不知道怎么面对孙权,怎样面对其他将领。他无法证明自己适合这个战场,有资格成为一员千军万马纵横沙场的名将。
    就在诸葛恪满怀沮丧,即将退出临贺郡的时候,他接到了潘濬的消息。潘濬带领两万大军和刚刚收获的粮食,正从临烝赶来,准备接应诸葛恪。得知这个消息,诸葛恪喜出望外,重新振奋起来,停住了撤退的脚步。他将戴良大军覆没的消息转告了潘濬,请潘濬做好作战的准备。他主动请缨,要以身为饵,将魏霸引诱到潘濬的大军面前。
    接到诸葛恪的军报,潘濬大吃一惊。仅仅是数天的时间,魏霸就击杀了戴良的一万大军?戴良战死,不仅仅是损失了一万大军,更失去了对交州的控制。如果不能夺回临贺,重新进入交州,吴国将失去交州。他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个消息传送给孙权,由孙权做出最后决定。这件事太过重大,他不敢自作主张。
    对于诸葛恪的自以为是,潘濬有点不以为然,不过他不像朱绩那么年轻气盛,没有把不满表现在脸上。他给诸葛恪回信,让他注意安全,千万不要轻敌大意,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对于潘濬的支持,诸葛恪非常满意,非常感激。他再一次写了一封意气风发的挑战书,向魏霸挑战。
    接到诸葛恪的挑战书,魏霸非常意外。他立刻意识到了情况有了变化。如果没有新的援军到来,诸葛恪的态度不可能产生如此重大的转变。想来想去,最大的可能姓就是潘瑞或者陆逊的大军赶来了,甚至可能是两个人都到了。魏霸和潘濬有过交流,深知潘濬虽然败在他的手下,可那不过是因为孙权的乱命将潘濬逼到了绝境,这才让他捡了个便宜,并不是因为潘濬自己无能。如果公平对阵,他未必有足够的机会战胜潘濬,更何况现在潘濬的实力远远超过他。
    魏霸停了下来,退守龟山。他派出大量的斥候打探消息,做好战前准备。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一旦离开山区太远,进入长沙、零陵或者桂阳等平原地带,蛮子们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如果一时冲动,不仅可能陷入敌人的包围,无法脱身。更让他紧张地是朱绩率领的一千骑兵,进入开阔地域,哪怕遇到千人规模的骑兵,也足以让人心生寒意。
    与清醒悲观的关凤和盲目乐观的蛮子们都不同,面对强敌,魏霸非常冷静。他仔细分析着敌我双方的优劣,警惕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耐心的等待着出击的机会。(未完待续。)


第550章 内外交困
    廖立站在天桥上,吹着呼啸的山风,一片清凉,身心舒畅。到了龙岩滩之后,他对魏霸留下来的天桥非常喜欢,特地下令在天桥上搭了一个凉棚,遮挡盛夏的阳光。站在高处,山风毫无遮挡的从四面吹来,是酷暑天里难得的享受。在克服了对高度的恐惧之后,廖立很快就喜欢上了这样的感觉,甚至令人把每天的工作搬到这里来处理,把这里当成了他的治廨。手握大权,却又随时能享受山野情趣,这种奇怪的感觉让廖立着迷。
    今天,陆逊派陆岚来到龙岩滩,美名其曰送新米给廖立尝鲜。陆逊在辰阳,把自己当成了新的武陵太守,对秋收全力以赴,一丝不苟,真正做到了颗粒归仓。对留在辰阳的百姓,他也非常照顾,不准部下的将士是对他们有任何打扰。在秋收紧张的时候,他还让将士们去帮助这些百姓收割,简直是军民一家亲。
    陆逊的努力没有白费,辰阳安定如初,军民相安无事,辰阳的百姓仿佛忘记了他们已经是蜀汉的臣民,和陆逊和平共处。这些消息传到廖立的耳中,他表面上嗤之以鼻,实际上却暗生警惕。对陆逊收买民心的举动,他非常担心,甚至于超过了对陆逊武力的担心。他担心时间隔的太久,辰阳人将会把陆逊当成真正的主人。可是他却无能为力,魏霸的大军正在郁林征战,根本无暇顾及辰阳。
    今天,陆逊派陆岚来送上新米,表示友善,可是在廖立看来,这却是一种无言的示威。
    “廖君近来可好?”陆岚走上来吱呀作响的竹桥,尽可能地保持着平静。他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脸色却有些发白。
    “居高望远,自然要比辰阳的那一方天看的更舒心一点,这才请你到这里来。”廖立笑嘻嘻的说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