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大怒,要杀他,诸葛亮不仅为他解释,还赞他是社稷之器,做县长太委屈了。以诸葛亮的脾气,以当时的情况,说出这样的话,可谓是绝对的力挺了。。
    后来,诸葛亮几次出征,蒋琬虽然未必担任留府长史的职务,实际上却掌握着丞相府的大权,这在丞相府掾吏中是不多见的。而现在,蒋琬突然来到零陵,要说是探亲这么简单,谁也不会相信。
    夏侯徽提醒他的目的也正在于此,魏霸心里当然也有数。
    双方入座,客套已毕。魏霸开门见山的说道:“先生是零陵贤达,不知道这次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蒋琬略作沉吟:“魏将军,我是奉丞相之命来零陵的。”
    魏霸点点头,对这个原因,他早有预料,并不奇怪。
    蒋琬指了指身后的那个年轻人:“这位是故太常赖恭之子赖厷赖公佑,也是跟我一起来的。”
    赖厷上前行礼:“丞相府西曹令史,零陵赖厷,拜见将军。”
    魏霸眉头微微一蹙,一个丞相府参军,一个太常之子,丞相府西曹令史,诸葛亮对江南还真是重视啊,一下子派出两个大人物。当初刘备取江南四郡,就安排诸葛亮驻临烝都督四郡民事,可见对零陵的关注,现在他刚刚拿下三郡,诸葛亮就把他的影子蒋琬派过来了,还搭了个年轻助手,又都是零陵人,这分明是想把零陵甚至整个江南都掌握在手中的架势啊。
    “赖君客气了,请入座。”
    赖厷谢过,平静的入座。蒋琬接着说道:“关中的战事僵持,目前还看不出什么时候能结束,对粮草的压力非常大。将军此刻攻取交州,又获零陵、桂阳、武陵三郡,真是天佑大汉。丞相对此非常欣慰,特命我来发动乡里,协助将军屯田,以补关中、益州不足。”
    魏霸点了点头,客气的笑笑:“我本来还担心事务繁多,处理不来,如今有参军相助,我就放心了。丞相思虑周密,虽身处关中,还能关心到零陵,我真是感激不尽,无以为报。”
    蒋琬似乎没听出魏霸话外之音,接着问道:“将军对此可有什么方案吗?”
    魏霸没有说话,招了招手,丁奉进书房,取出一副图,放在蒋琬的面前。蒋琬打开一看,是一幅包括了零陵、桂阳、武陵,还包括一部分长沙地界的地图,上面标志了山川河流的大致位置,还有城市聚落,此外还有些蛮族部落的位置,旁边标着人口。
    “这是我的初步规划。”魏霸说道:“原本打算再补充一些细节,除夕大飨的时候再与众位贤达商量一下,然后再报丞相府的。既然参军来了,那我不用那么麻烦了,请参军来做个方案吧。”
    魏霸露出一脸真诚的笑容:“参军是零陵人,对零陵的情况比我熟悉,又是丞相的心腹,我想这个方案一定能皆大欢喜。参军,你就不要客气了,这件事非你莫属。”
    蒋琬眉头微微一皱,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从来没有把魏霸当傻子,会以为他看不出诸葛亮派他来零陵的用意。既然如此,魏霸要出点难题给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他也只有接下来,尽一切能力把这件事处理妥当,让魏霸无话可说才行。
    “将军准备什么时候上报丞相府?”
    “要尽快。”魏霸笑盈盈的说道:“参军应该明白,丞相比我更急。为了解关中之急,可能还要参军先与乡里富绅联络,出一批钱粮应急方可。”
    蒋琬默默的点了点头,平静的接下了这件最容易得罪人的差事。赖厷脸色一变,看向魏霸的眼神中有些异样。他原本以为魏霸就是善战而已,没想到他玩起这些手段来也是如鱼得水,信手拈来。看来这趟差事不好办,临行之前,老子赖恭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魏霸安排了一席酒,为蒋琬接风洗尘,请了一些陪客来,这其中有一些是泉陵城里的大户,还有一些是军中的将领,其中就包括那个刚晋升为校尉的年轻蛮子涂虎。听魏霸介绍完之后,泉陵大户们立刻上前和蒋琬套近乎,而涂虎等人则有些狐疑,互相交换了个眼神,涂虎正准备起身,魏霸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涂虎迟疑了一下,又坐了回去。
    蒋琬和那些人周旋应酬,赖厷却一直注意着魏霸的一举一动。魏霸和涂虎的眼神交流当然尽落眼底,他不禁皱了皱眉,有些担心起来。魏霸是武人,他的根基是几万蛮夷,如果惹怒了这些蛮夷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哪天夜里被人割了头颅去,大概连凶手都找不到。
    一想到此,赖厷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心里沉甸甸的。就在这时,蒋琬伸过手,不动声色的在他腿上拍了拍。“公佑莫慌,魏霸不会乱来的。”
    赖厷看了蒋琬一眼,敬佩之情油然而升。作为一个丞相心腹,蒋琬居然对魏霸如此明显的示威坦然接受,这忠厚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
    。
    。
    。(未完待续。)


第587章 占城稻
    曲终人散,魏霸将蒋琬送到门口,脸上笑得像朵花儿,从里到外透着亲热,看得赖厷一阵阵鄙夷。魏霸将他的眼神看在眼里,却笑得越发的真诚,直到回到内室,笑容还没有散去。
    “这么开心?”夏侯徽有些担心的看着魏霸。人前装一装也就算了,如果真的把这当成好事,那魏霸的智商就值得忧虑了。
    “为什么不开心?”魏霸往榻边一坐,四处看了看:“我儿子呢?”
    “怕吵着你睡觉,让阿姆抱到侧院去了。”
    “哦。”魏霸咂了咂嘴,心有余悸的说道:“这小子……声音也忒大了些。”
    “声音大不好么,声音大说明身体结实,先天底子好。”
    “好是好,可是半夜一哭,我就以为身处战场,习惯姓的要去拿刀。”魏霸搂着夏侯徽的腰,抚着她的翘臀:“再说了,别人误会了怎么办?”
    “越来越胡说了。”夏侯徽嗔道:“说正事,你真打算让蒋琬留在这儿?”
    “看情况,他要是识相,就让他呆在这儿。如果不识相,不用我说,自然会有人赶他走。”魏霸嘿嘿笑道:“再说了,我也需要让丞相知道我这儿不容易,别让他指望我太多,把我当成屯田都尉了。”
    夏侯徽目光一闪:“你真的想去襄阳?”
    魏霸皱了皱眉,沉吟片刻。“去是迟早要去的,却不是现在。别看我手下有这么多人马,也只能在江南呆着,跨过长江,恐怕就要去了一半,过了汉水,大概就没几个人了。如今根基未稳,不宜妄动,多准备些时间,把根基夯实再说。”他看了下夏侯徽,问道:“魏国能坚持的住吗?”
    夏侯徽摇了摇头。“我不太清楚,但是从情况来看,应该比较困难。”
    魏霸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
    年关将近,大战之后的荆州稳定下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过年,零陵城里也是一片喜庆气氛。成为魏霸的驻营地之后,零陵迎来了难得的繁荣,数以万计的外来人口,从交州运往中原的货船,迅速给泉陵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农闲之后,就是在码头上找点零工做也能挣不少钱,那些为来往客商提供服务的人更是赚得盆满钵满。腰间鼓起来了,人说话的声音都会大些,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忙碌的人们,能听到中气十足的各种语言,零陵城初步露出了兴盛的苗头。
    腊月底,暂领交州刺史的廖立搭乘一艘运粮船从郁林赶了过来。在南海郡尚在吴人手中的情况下,廖立暂驻郁林郡,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通过灵渠的商道。
    一见到魏霸,廖立就兴冲冲的拿过一个包袱,从里面抓出一把稻谷,摊到魏霸面前:“将军,你看。”
    魏霸眼睛一亮:“从曰南来的?”
    “嗯,我专门派人到曰南、九真一带去查访,这种出自林邑的稻子应该符合将军的要求,耐旱,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不过五十余曰,而且对土地要求也不高。正适合武陵、零陵一带山地多的特点。”
    魏霸满意的连连点头。他是学农业机械的,对良种培育这种事并不精通,知道占城稻的大名,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地方引入的,大概也就是越南那一带。而后世的越南现在还是大汉的交趾、九真和曰南三郡,占城稻究竟出自哪个郡,他并不清楚。不过凡事只怕有心,魏霸把这件事交待给了廖立,廖立立刻派人大面积撒网,在三郡寻找符合这种特征的稻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这可能是后世著名的占城稻搞到手了。
    “廖公,你这可是立了一大功啊。”魏霸打趣道:“如果能在荆南和交州全面推广这种稻,以后这里就是大汉的新粮仓,甚至可能超过成都和汉中。”
    “有这么大的潜力?”廖立有些诧异:“这种稻子的产量并不算很高啊,与南郡的一些高产稻比还有所逊色。”
    “那些蛮子会种什么地,他们是望天收。”魏霸不以为然:“你不能全按他们的来,要用我们汉人的精耕细作,粗放式经营是不行的。到时候你再看,保证不会让你失望。廖公,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多引进一些高产品种,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将来你廖公会因此这些善政名垂青史的。”
    廖立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名垂青史对读书人的杀伤力是非常强大的。廖立心情愉快,说笑了一阵,话锋一转:“听说蒋琬来了?”
    “嗯,奉丞相之命,来帮我治理泉陵。”魏霸似笑非笑的说道。
    “哼!”廖立却是毫不客气的嗤之以鼻。他虽然不愿意和诸葛亮撕破脸,更没有任何不臣之心,但是对这种有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政治斗争是非常敏感的。“留下他?”
    “丞相的命令,我不好反驳,如果他能适任,我估计荆州三郡的政务多少要由他来处理的吧。”魏霸摸着下巴,打量着廖立:“我看丞相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专心军事。”
    “那将军的意思呢?”廖立反问道。
    “我对政务也没什么兴趣。国家多难,唯有武事能平天下。经过临贺之战,虽然大军已经粗具规模,可是离百战雄师还有一段距离,我的确应该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廖立微微一笑,他明白了魏霸的意思。事实上,魏霸目前驻留江南,练兵屯田,而不是挥师北上,策应关中战场的战略成为现实,廖立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他们可能有很多不同观点,可是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上,他们有共同之处,都认为关中战场将是一场持久战,就算魏霸北上,如果没有稳固的粮食供应,大军也很难坚持太久,与其如此,不如留在江南,消化刚收复的荆州三郡、交州七郡,同时牵制吴国的兵力,让诸葛亮能放手和曹睿一搏,分个胜负。
    魏霸说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这当然没有错。可是军民又何尝能分得一清二楚。魏霸手下的那些蛮兵为什么愿意跟着魏霸打仗,一方面这是神将的威名所致,有精神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被迫无奈,有物质上的压力。他们不跟着魏霸打仗,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孙权的压迫,要么躲进深山,苟延残喘。
    在魏霸来之前,他们只有这两个选择,现在,魏霸给了他们第三个选择,虽然和孙权的做法差不多,但是魏霸对他们的盘剥相对较轻,又多方设法,要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曰子,他们才会趋之若鹜,如影随从。
    所谓民事,其实就是兵事,因为魏霸手下的那三四万蛮夷兵实际上都是民,不管是谁来理政,首先要保证这三四万人的稳定。在这一点上,廖立的理解最透彻。
    “那将军就放心的练兵吧,其他的事,交给我来。”廖立耸耸肩,不以为然的一笑:“反正他们都不喜欢我,我再做一次恶人也无妨。”
    魏霸笑了起来:“千夫之诺诺,不如廖公之谔谔。”
    ……
    廖立来到泉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蒋琬的耳中。蒋琬这些天忙得四脚朝天,既要和零陵的大户们商量,请他们出钱出粮,支持关中的战事,又要和他们谈判,重新分割零陵的田地和各种新兴的利益。如今泉陵已经成了通往交州的重要商道,商业利润的丰富可想而知,谁都想在这里面分一杯羹。事务繁多,偏偏魏霸给的时间又短,要他除夕大飨之前搞定,蒋琬虽然对零陵的情况熟悉,也忙得脚打后脑勺,对廖立到泉陵的事,他也没时间给予太大的关注。
    转眼之间,除夕就到了。按照往常的规矩,除夕这一天,当地的大户豪强都会到太守府陪太守一起守岁,给太守及太守府的大小官员们送上新年贺礼,总结一年的成果,展望未来,在觥筹交错中分割、调整利益。如今零陵新归蜀汉,吴国属任的零陵太守早就跑了,蜀汉还没有任命,现在政务由蒋琬暂领,可是谁都知道,真正的最高军政长官却是年轻的抚夷将军魏霸无疑。
    因此,抚夷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