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维知道了张合为什么一直不让大戟士上阵。这些大戟士太需要互相之间的配合了,如果有拒马阵,这些大戟士只能化整为零,威力将大大削落,现在没有了拒马阵,在大戟士力竭之前,几乎没有人能挡得住这些大戟士。
    “给我把十石弩推上来。”姜维怒吼道:“子修,锐士营准备出击。”
    强弩营一阵搔动,将数十架十石强弩推动了阵前,十石弩射程是单射弩,射程四百步,一般军阵中不会出现这样的强弩,就连普通的城池都没有资格用,只有都城或者地位特殊的要塞才有可能装备。按理说,姜维的军中也不应该出现这种利器,不过丞相要配给他,谁又能说些什么。
    “射!”一声厉喝,十石弩“轰”的一声震颤,一支如步矛般的利箭飞了出去。
    一支巨箭轻易的洞穿了一名大戟士的重铠,带着大戟士飞了起来,撞在了第二个大戟士的身上,箭头刺破了他的重铠,余劲未消,带着他们两个人向后直退。第三个大戟士不退反进,弓步侧身,用肩膀接住了同伴,向后让了一步,然后用力一顶。
    两个被巨箭串在一起的大戟士居然站住了,第一个大戟士已然气绝,第二个还没死,他松开大戟,双手用力握住同伴胸前的巨箭,大吼一声,用力折断箭杆,然后双手按着同伴的肩头,缓缓将他推开。
    巨大的箭头从他的小腹中拉了出来,倒勾上挂着一截肠子,鲜血泉涌。他狂吼一声,用力将同伴推开,倒在了地上。
    片刻之间,十余支巨箭射到,第一排的大戟士倒下一排。
    张合眼神一紧,大喝一声:“散!”大戟士们立刻九人一组,向两侧散开。
    张合的命令下得非常及时,大戟士刚刚散开,又是数支巨箭射到,不过因为大戟士没有聚在一起,杀伤效果大减。
    “进!”张合厉声大喝,再次下达了命令。大戟士开始奔跑,他们撞入蜀汉军的人群,大肆杀戮。这样一来,十石弩顿时失去了威力。面对和袍泽们撑在一起的大戟士,他们很难准确的射中目标。倒不是怜惜同伴,而是十石弩的威力虽强,射击速度却是个大问题,一旦失手,就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张合以自己的经验迅速压制住了十石弩的威力,大戟士越战越勇,他们驱赶着蜀汉军,向十石弩围了过去。见此情此,姜维大吃一惊,如果这些十石弩落到张合的手里,那麻烦就大了。
    “锐士营,上前!”
    “喏!”一声怒喝,蜀汉军向两侧分开,露出了一个大约五百人的方阵。这些人身上的甲胄与众不同,不是普通士卒的札甲,而是甲片更小更密的两当铠,手臂上也有筒状的甲袖,一直沿伸到手肘。腰部以下有腹甲,有腿甲,保护着大腿以上的身体。
    他们左手握盾,右手握矛,腰间佩刀,左胸和盾牌上都有“锐士”二字。
    正是姜维的锐士营。
    。
    。
    。(未完待续。)


第633章 虚则实之
    按照惯例,将领可以有所领兵力的十分之一做亲卫营。
    姜维以奉义将军领虎步中营五千,所以他有五百人的亲卫营并不出格,但是五百人全是精甲锐士,这一点就有些让人非议了。他一个降将,就凭那点俸禄再加上皇帝陛下的一点赏赐,是养不起五百人的装备的。
    魏延镇守一方,经营了这么多年,也不过三千多武卒,已经把魏家的财力消耗到大半,姜维孤身入蜀,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组建起五百人的锐士营,谁都知道这不可能是他一个人的力量。而能够支持他的除了诸葛丞相还能有谁?诸葛丞相厉行节俭,却利用手中的权利给姜维配备亲卫营,这已经成为政敌攻击他的一个理由,只是没人敢当着丞相的面说罢了。
    姜维自己也清楚这些,所以他更希望能击败张郃的大戟士,证明锐士营不是摆设,这些钱花得都是值得的。此时此刻,保存实力的想法已经不现实,他就是想率军撤退也来不及,只有和张郃决一死战。
    五百锐士营迎战两百大戟士,身边还有数十架守城弩,姜维觉得自己至少有七成的胜算。虽然七成还不够,却也有一搏的底气了。
    可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锐士营的确是精锐,不管是个人武技还是装备,又或者是相互之间的配合,都称得上是上上之远,可惜他们遇到的却是成名己久的精锐大戟士。大戟士在每个方面都足以压锐士营一筹,更重要的是,指挥他们是的征战一生的五子良将张郃,经验之丰富,远非姜维所能及。
    一看到锐士营,张郃就判明了双方的优劣,毫不犹豫的指挥着大戟士向锐士营迎了过来。如林般的大戟刺向锐士们,锐士以盾相迎,盾牌被大戟勾住,以矛来刺,却刺不破大戟士身上的重铠,而大戟士手中的大戟却毫不留情的割开了他们的脖子。
    锐士营的头盔有护项,足以对付一般的刀砍戟勾,可是面对大戟士手中招术多变的大戟,面对大戟士精湛的戟法,他们的装备远远不足以保护他们。三个大戟士互相配合,一个勾开盾牌,一个勾住他们的手臂或者脖子,另一个则直刺他们的面门或者脖子,锋利的戟刺捅破了他们的脸,刺穿了他们的脖子,将他们杀死在阵前。
    声名鹊起的锐士营在大戟士的面前像是刚刚学会战斗的孩子,根本没有还手之力,顷刻间被杀死一大片。大戟士推锋直进,尽情杀戮。
    姜维目瞪口呆,如遭雷击。
    ……
    夏侯霸端坐在战马上,静静的倾听着远处的战鼓声,双目微阖,面沉如水。
    两千将士,三千匹战马,在他身后静静伫立。他们站得很开,队伍拉得很长,看起来足有五千之数。
    牛金看着夏侯霸,感慨不已。短短的几天时间,夏侯霸就像一块烧得通红的铁慢慢冷却,虽然不见了耀眼的光芒,却变得更加坚韧。此时此刻,他没有冲动的下令冲锋,而是让将士们在山谷中列阵,所起的作用却远远的超过了冲锋。
    姜维很谨慎,虽然未必清楚身后究竟有多少敌人,但是他却安排了三四千人,列下了一个宽可覆盖整个山谷,前后深达五百步的阵地。凭夏侯霸手中的这两千多骑,要想冲过这个阵地,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然而夏侯霸没有下令发起冲锋,他一直全力掩藏着自己的行踪。这几天来,杀死的蜀汉军斥候超过两百,为了杀死这两百多个斥候,夏侯霸派出了一千人在附近设伏。
    这无疑给姜维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要不然他不会派出这么多兵力来阻击。他已经和张郃苦战了一个月,就算伤亡再少,四五千人的伤亡总是有的,现在他最多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一个后阵就用了四千人,以他的兵力部署肯定会产生致使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表明姜维心里很紧张,被两面夹击的可能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会严重影响他的意志。
    夏侯霸一动不动,仅仅是靠掩藏自己的踪迹,就严重牵制了姜维,甚至起到了比攻击更好的效果。
    他已经踏上了从一个冲锋陷阵的斗将向一个运筹帷幄的智将转变的道路。
    而这一切的动力都来自于曹植。
    夏侯霸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即将落山的夕阳,马鞭轻轻一指:“前进!”
    三千匹战马开始向前小跑,慢慢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夏侯霸端坐在战马上,身体随着战马的奔跑上下起伏。
    马蹄声汇成一道惊雷,沿着山谷滚滚向前。山谷的独特地形聚拢了马蹄声,让这道惊雷听起来远比实际的力量更加宏大,跑得比战马更快。
    姜维看着案上跳动的玉如意,骇然变色。
    身后那些神秘的敌人居然有大量的骑兵,这个结论让姜维大感诧异。他知道曹植有骑兵,夏侯霸击败了马岱,这个消息已经不是秘密,可是曹植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骑兵?而且从这些敌人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击来看,这些敌人不仅仅是骑兵这么简单,可能还有大量的步卒。否则的话,他们应该在他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发起突袭,而不是等他做好准备。
    难道丞相真的败了?莫非是陇右的魏军进入关中,与曹植联手,击败了丞相,丞相这才连个消息都没来得及发出来?
    刹那间,姜维思绪万千,想到了无数的可能,每一个可能都指向一个不妙的结果。这些可能甚至比眼前的张郃还要让他紧张,一旦诸葛亮的主力战败,后果远远比他被张郃斩杀还要严重。
    姜维彻底崩溃了,张郃指挥着大戟士将他的锐士营屠戮殆尽,魏军正在发起最后一击,而他的身后却还有数不清的敌人。
    这是一个必死之局。
    一直克制着自己恐惧的姜维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慌乱,下令撤退。他已经不是要为诸葛亮丞相保持实力,而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姓命。
    蜀汉将士也听到了身后传来的马蹄声,他们大多是南中的羌人,对骑兵的恐惧更甚于从陇右来的羌人。听到这种浑厚的马蹄声,他们猜不到究竟有多少骑兵,恐惧反而变得更大。而当他们看到姜维的战旗在移动的时候,他们瞬间绝望了。
    蜀汉原本还算坚实的阵地随着姜维的动摇开始消解,像一块巨冰,突然“喀嚓”一声响,裂成无数的小块,四散奔逃。
    姜维带着所剩无几的锐士营夺路而逃。前后都有敌人,他不敢冒险,只能带着锐士营从两侧的山峦山逃跑。大山深处有很多峡谷,大军无法通行,小队人马却可以勉强行走。
    见姜维撤退,一部分蜀汉军跟着姜维逃跑,一部分人见逃生无望,干脆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为期一个月的阻击战,随着夏侯霸的到来,以张郃的全面胜利告终。逃到半山坡的姜维听着身后魏军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死死的咬着嘴唇,不肯让自己的眼泪落下来。
    桥月抱着一个铁镬,背着半只羊腿,气喘吁吁的跟在后面,紧紧追赶。
    ……
    张郃走了姜维的中军指挥台,拿起姜维没来得及带走,遗忘在案上的玉如意,微微一笑。他坐了下来,摘下了头盔,双手扶案,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率领大戟士战斗了大半个时辰,他虽然没有亲自砍杀,却也累得够呛。
    田豫和夏侯霸快步走了上来,拱手施礼:“恭喜将军。”
    张郃哈哈大笑,指了指夏侯霸:“夏侯仲权,今天这一战能取胜,你是首功。虚虚实实,你一路疑兵才是击溃姜维的穿心一刀啊。”
    田豫也连连点头:“将军说得太对了,若不是夏侯将军这一路疑兵击溃了姜维的心理,我们至少还要付出三四千人的伤亡,那样一来,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进入关中了。”
    张郃和田豫都是久经战场的宿将,他们进入姜维的阵地,站在指挥台上,将姜维的阵地部署尽收眼底,立刻知道了姜维输在了什么地方。以姜维阵地之严谨,所余之兵力,若非夏侯霸这一路疑兵的出现,姜维还能坚持很长时间,就算他放弃中军,后路数里,那几道阵地也足以让他们抓狂。
    姜维不是败在阵上,而是败在了心上。他的心不够坚韧,被自己的猜疑击垮了防线。
    而夏侯霸的战术现在也无法瞒过他们的眼睛,两千多骑若是正面冲锋,是无法击溃姜维的后阵的,反而是这种欲盖张弥彰的疑兵之计更具有杀伤力。
    夏侯氏虽然不是宗至,却形同宗室。张郃还曾经在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麾下征战多年,对夏侯霸也不陌生,此时此刻,他自然不会吝惜夸奖之辞,何况夏侯霸的战术的确可圈可点。
    面对两位前辈宿将的夸赞,夏侯霸沉默着,等张郃和田豫说完了,他才淡淡的说道:“陈王才是首功,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陈王的在天之灵在指引我。”
    “陈王”二字一出口,兴奋的张郃和田豫不约而同的沉默了。张郃站起身来,面南肃立。
    。
    。
    。(未完待续。)


第634章 投石问路
    张合击破了姜维之后,却没有立即南下攻击汧县,反而退往高平,死死的看住了高平,也就是萧关。
    萧关有陈式率领的一万蜀汉军。
    在张合攻击姜维的时候,陈式一直保持着沉默,并没有出关支援。他不是不想出关支援,诸葛亮让他守在萧关,就让他扼守这座要塞。可是张合用一万骑兵死死的看住了他,让他不敢轻动。
    现在张合击破了姜维,率领大军将萧关团团围住。张合没有攻城的意思,但是他要困死陈式的意思很明显,同时还有诱诸葛亮主动救援的意思。萧关虽然存了不少粮,可是被张合包围了大半年,再多的存粮也快吃完了。兵法有云,无援之城不守。如果诸葛亮不能及时求援,萧关连同城内的一万多人必然落入张合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