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5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赵统这么说,张绍松了一口气,赶上两步,连连拱手,笑道:“伯仁兄,你看你说的,这算得了什么呢,一匹马而已。公主乃是女中豪杰,不仅亲自上阵搏杀,而且生擒了司马懿之子司马昭,这赫赫战功已经传遍了成都,哪个不知,哪个不晓?这样的巾帼英雄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骑乘,岂不是显得我大汉小气?所以我自作主张,将这匹皇后赐与的好马转赠与公主。普天之下,我觉得也只有这匹马能配得上公主的身份了。”
    张绍一席话,说得孙鲁班眉飞色舞,脸色绯红。赵统冷笑了两声,摆了摆手:“你随我来,先把事情说清楚再说。公主,马暂时放一边,这礼太重了,我们怕是收不起。”
    “啊?”孙鲁班顿时扁了嘴,耷拉下了脸。她恋恋不舍的看着那匹马,把马缰绕在手上,拉扯着,舍不得放开。张绍跟着赵统走了两步,忽然停下了脚步,一溜小跑的来到孙鲁班的面前,拱了拱手:“公主,你知道对侧步吗?”
    “什么对侧步?”孙鲁班怏怏的说道。
    “你骑上这匹马就知道了。”张绍笑道:“这匹马就是传说中的大宛天马,对侧步天下闻名,那可是什么享受也不能比的。”
    赵统沉下了脸,隐含怒气的喝道:“继先!”
    张绍涎着脸道:“你不收没关系,可是让大宛天马从公主眼前过,却不让她领略一下闻名天下的对侧步,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见张绍说得如此神秘,孙鲁班的心里痒痒的,可怜兮兮的看着赵统。赵统心一软,让了一步:“只能试乘一下,可不能收,听见没有?”
    “行行行!”孙鲁班连声应着,翻身上马,顺着狭长的通道,一路轻驰而去。没走两步,她就大呼小叫的喊了起来:“啊呀,原来这就是对侧步啊,果然舒服,舒服。”
    赵统有些后悔的瞪了张绍一眼,咬牙切齿,转身就走。张绍连忙跟上。他们一路来到中庭,上了堂,分宾主落座。没等张绍的屁股坐稳,赵统就没好气的说道:“说吧,今天做了这么大一个局,究竟有什么事要我帮忙?”
    “还能有什么事。”张绍收起了谄媚的笑容,苦笑道:“还不是我妹妹的事。”
    “这事……”赵统话刚出口,张绍就离席拜倒在地。“伯仁兄,我知道,这件事你做不了主。我也不敢如此指望,我只想请伯仁兄告诉我一句话,镇南将军究竟是不是想和大将军一条道走到黑?”
    赵统犹豫了片刻:“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意思。”张绍招起头,照着马谡的指点,一口气说道:“如果镇南将军决心支持大将军,那大将军就无人可敌,我求谁都没有用,只能认命。如果镇南将军还有所保留,我张家多少还能有点用,希望镇南将军考虑考虑。”
    赵统沉吟不语。张绍如果和他试探,他还可以推脱两句,张绍把话说得这么直接,他反而有些不好应承了。他知道魏霸有想法,不可能和李严推心置腹。李严如果把女儿送进宫,真正控制了皇帝,对魏霸来说肯定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帮一帮张家,让李严不要那么得意,同时多一个帮手,未尝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你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就是为了这件事?”
    “这件事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可是对我张家来说,却是生死之别。”张绍长叹一声:“不瞒你说,丞相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我也是真的没办法了。我也知道,没有丞相的支持,张家什么也不是。丞相放弃我们,我们也只能另外再找一个靠得住的盟友。想来想去,我除了去求镇南将军,就只有任大将军宰割一个结果了。”
    赵统忽然笑了起来:“那你也不应该来问我啊,你应该去问问你妹妹。她天天和镇南将军呆在一起,不比我更清楚镇南将军的态度?”
    “我知道。”张绍老老实实的说道:“可是交州遥远,一来一去,至少要一个月,能从伯仁兄这儿先得个消息,我也能多睡几天安生觉不是?再说了,可不仅仅是镇南将军能够影响大将军的决定,我还希望孙夫人能帮帮忙。毕竟……她和陛下情同母子……”
    赵统恍然大悟,他一把揪住张绍的肩膀,笑骂道:“怪不得你要把这么好的马送给公主。竖子,快说,这是谁帮你出的主意?你的本事我还不知道,这么大手笔的事,你可做不出来。”
    “是大司农马谡。”张绍不敢在赵统面前装蒜,有一说一。“是他指点我,我才敢来求伯仁兄。说实在的,直到现在,我还以为他是逗我玩呢。”
    听到马谡二字,赵统全明白了。马谡和魏霸之间的那点事,他可是一清二楚。
    “既然如此,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赵统恨恨的看了张绍一眼:“你可不要心疼。”
    张绍如逢大赦,连连说道:“不心疼,不心疼。伯仁兄,你可是我张家的大恩人啊。”
    “你可别把话说得太早。我只能帮你传个话,结果如何,我做不了主。”
    “嘿嘿嘿,谁不知道镇南将军把你当亲兄弟看啊。”张绍站了起来,扭了扭脖子,晃了晃胳膊,如释重负,喜上眉梢。
    。
    。
    。(未完待续。)


第755章 多管齐下
    第二天一早,赵统就出了门,径直来到大将军府。大将军统内外军事,赵统卸任回京,在形式上要向大将军做一个报告。虽然明知李严管不了荆州的事,也不敢为难他,赵统却还是一丝不苟,准备得很充分。
    李严非常给赵统面子,亲自负责这次考核。按例问了一下问题,查验了一些事之后,李严笑**的合上了考核簿,让书吏将询问记录给赵统过目。
    “伯仁,把你从荆州调回来,实在是可惜了。不过,成都也需要你这样的将才来整顿整顿,宫里那些虎贲、羽林郎们最近可是越来越散漫了。”
    赵统笑笑,看完了记录,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才正色答道:“多谢大将军谬赞,愧不敢当。我虽然立有微功,不过是因为汉吴联盟,精诚合作,大将军运筹帷幄,指挥得当,我等这才能附骥尾。现在情势有变,我再在荆州不仅无益,反而有碍,回京任职,自是妥当。至于虎贲、羽林,散漫一些也是有的,却不见得是统事者的责任。”
    “哦,此话怎么讲?”李严挪了挪身子,换了个舒服些的姿势,笑**的看着赵统。
    赵统谦虚不居功,那没什么奇怪的,这是赵家的家风。赵统坦白的说他的身份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有些尴尬,那也是事实,却从侧面提醒李严,他退回来,是镇南将军魏霸在配合他的战略做出让步。赵统本人可能不在乎这一点,但是他必须向李严说清楚,李严当然也心领神会。
    可是,在对虎贲郎、羽林骑的指责上,赵统隐晦的反驳了李严的意见,就让李严非常关注了。昨天晚上,赵统出宫之后没有来大将军府,他去干了什么,李严一清二楚,张绍去赵府的事,当然也没逃过他的耳目。事实上,马谡去羽林营的事,李严也很快就知道了,只是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此刻,李严非常想从赵统这里了解到一丝线索。
    赵统要为张绍说话,李严不能不提高注意力,因为这不仅可能代表赵统本人的意见,还有可能代表魏霸的意见。魏霸让赵统回成都任职,那就是要让赵统担任他在他成都的喉舌。
    “大将军,你是久经沙场的名将,统兵有方,想必不会不知道带兵如养狗的道理。”赵统笑着说了一句军中俗话。“这狗不是猪,时间长了不挪窝,又没什么机会上战场,难免会长骠,难免会有所松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大将军治理成都有方,多年无警,这才让这些人散漫的。要说责任人,统内外军事的大将军才是第一责任人啊。”
    李严一愣,禁不住展颜而笑。他笑了两声,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头:“伯仁,这可不像你说的话。是不是张绍送的那两匹马让你动心了?我可没有好马送你。”
    赵统摇摇头,正色道:“大将军,张绍是个粗人,他的嘴比我还笨呢,哪能教我。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还不了解他?”
    李严心中一动,笑容慢慢的冷了下来。
    赵统不为所动,接着说道:“要说唇齿,车骑将军的三个子女,张绍和皇后都是忠厚之人,只有**星彩灵牙利齿。她在临沅可是出了名的能说,连镇南将军都说不过她,魏武在战场上当者辟易,可是看到她也要退让三舍。”
    李严坐直了身子,眯起了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赵统。赵统这几句话看起来只是说些家常事,实际上却点出了两层关系。一是赵家和张家一样,都是元从系的重要人物,你要逼迫张家,要考虑考虑元从系的反应。二是张家和镇南将军魏霸虽然不像关家、赵家和魏霸那么紧密,可是张星彩和关凤、夏侯徽的关系却把张家和魏霸联系在一起,你要考虑考虑魏霸的态度。最关键的是提到了魏武,李严不得不考虑一下张星彩有没有可能和魏武成亲,真正把张家和魏家捆在一起。
    李严人在成都,可是不代表他对荆州的事一点也不清楚。张星彩的行踪一直在他的关注之中。可以这么说,他之所以到现在没有把女儿送进宫去,和张星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赵统提及这一点,一下子点中了他的软肋。
    李严沉吟不语,脸色阴沉。
    “大将军,我将到成都的时候,收到了镇南将军传来的急信。”赵统适时的岔开了话题。李严是聪明人,话说到这个地步,他自然会权衡轻重,在短时间内,他应该不会再提送女儿入宫的事。至于以后究竟如何处理,他也左右不了,只能给张绍争取一点时间,看张绍能不能尽快和魏霸打好关系,渡过这个难关。这是他能帮张绍的极限,仅凭他自己的力量,他是阻止不了李严的,何况魏霸也没有就此事给他一个明确的指示。
    “哦,子玉说什么?”李严果然被吸引住了。
    听到李严这么亲热的称呼魏霸,赵统心中大定。他微微一笑:“吴人准备向他购买烈火弹。”他顿了顿,让李严有个消化的时候,紧接着又抛出一个更大的消息:“不过,他感觉到吴人似乎已经得到了石弹制作技术。不知道大将军还是丞相同意的,抑或是有人故意泄露机密,此事干系重大,他不能行之文书,只能让我私下里向大将军汇报。”
    李严的头皮顿时一阵发麻,什么张家,都被他抛到脑后去了。吴人有了制作石弹的技术,还要购买烈火陶弹?魏霸本人是一向不肯给吴人这个技术的,可是吴人依然得到了个技术,那是谁透露的?
    关于这件事,目前没有一个正式的消息,那就说明都是私下交易。不仅关中的诸葛亮有可能,襄阳的孟达也有可能,甚至也有可能是吴人通过细作得到了这个技术。不管是什么原因,对李严来说,这都是一个坏消息。
    如果是诸葛亮泄露出去的话,那说明诸葛亮要借重吴人来遏制他。吴人的实力加强了,不仅可以加大对魏国的攻势,策应诸葛亮的进攻,还可以用来反击蜀汉的进攻,也就是阻挡他李严前进的脚步。如果是孟达等人泄露的,那更不得了,这说明有人为了私利不惜损害他的利益。这对把荆州已经当成了自己势力范围的李严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冒犯。
    谁这么大胆?李严勃然大怒。这件事要不查清楚,他要拿吴人祭刀,和诸葛亮争锋的事就彻底泡汤了。与这件事相比,什么皇后之位都是浮云。
    ……
    赵统走进大将军府门的时候,潘子瑜带着礼物来到了魏府。魏延父子几个在外征战,魏霸又把母亲邓氏和几个弟妹接走了,魏家现在比较冷清,潘子瑜的来访有些意外。
    习夫人立刻忙碌起来,亲自到大门外迎接。潘子瑜进了府,先去拜见了张夫人,客套了一番,然后就由习夫人接待。她们年龄相当,又都是荆州的大族子弟,说起来习夫人的出身比潘子瑜的出身还要强上许多,潘子瑜又是有求而来,自然着意奉承。自从夏侯徽离开成都之后,就觉得没什么人能谈得来,颇觉高处不甚寒,遇到潘子瑜,习夫人大有知音之感。
    两人很快就成了亲密的好姊妹,说得谈笑风生,一点也不像刚刚认识的。
    潘子瑜先讲了一些趣事,然后慢慢的把话题转到了去年的南阳之战,重点描述了魏家三兄弟的赫赫战功。
    “魏家兄弟真是应了那句俗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镇南将军运筹帷幄,有大将之风。大将军能有南阳之胜,镇南将军功不可没。尊夫荡寇将军勇不可挡,百战百胜,在宛城、昆阳的战斗中都是身先士卒。说起智谋来,镇南将军是当仁不让,可是要论起勇气来,尊夫荡寇将军那也是大有镇西大将军的遗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