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5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靳东流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来,法邈嘴角露出一抹浅笑,合上了手里的公文,站了起来,拱了拱手:“诸位,人都到齐了,我这就去请神将。”
    在座的都是荆州三郡的高级将领,出身武陵五溪蛮的占了三分之二,其中不乏飞狐、寒如这样的部落首领,坐在最前面的大汉就是如今五溪蛮的蛮王黑沙,他同时还是魏霸身边的两大护卫之一。其他人也大多是零陵、桂阳等蛮夷部落的头领,是后来才进入魏霸麾下的。对他们来说,镇南将军的名头远不如神将的名头来得大,听法邈说要去请神将,众人齐声道:“恭请神将。”
    法邈入内,片刻之后,魏霸从后面走了出来。他嘴角含笑,四下一顾,温和而不失威严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被他看到的人,都不自觉的挺直了腰杆。魏霸入荆州三四年,武陵三郡的百姓曰子比以前好过多了,至少不用再承受吴国的征召和盘剥,魏霸也征召兵役,但是说得很清楚,适龄男子只当三年兵,三年之后转为预备役,不到万不得已,只接受都试,不予以强征。魏霸兑现了他的承诺,哪怕是攻打南阳的时候,魏霸也没有大量征发兵役。
    魏霸治下也许离盛世还太远,也谈不上每个人都丰衣足食,但是大部分人的温饱基本上都可以解决,在这乱世之中,能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随着中原、关中地区的移民涌入,新稻种的推广普及,棉花的销路打开,荆州三郡的百姓对魏神将的恩德还是很感激的。能在魏神将的麾下带兵打仗,也是这些粗直汉子的荣耀。
    “诸位,我说过,没有紧急战事,不征召预备役作战。这一次,依然如此,但是我需要你们帮我壮壮声势。”魏霸咳嗽了一声,温和的说道。他虽然没有横眉怒目,却没有人敢放肆,一个个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神将,我相信这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飞狐站了起来,拱了拱手,又看了看其他的将领们,笑道:“好多勇士可等着神将的命令,要为神将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呢。”
    几个汉子跟着叫了起来。“正是,飞狐老兄说得对,我等入神将麾下三年,还没有真正打过一仗,实在是手痒得慌啊。”
    “可不是,当初跟着赵老将军练习战阵,我们就想上阵,不料神将骁勇,自己就把曹睿打跑了。这次打孙权,神将可无论如何都要带着我们。”
    魏霸看了看,这几个急着求战的都是零陵、桂阳等郡的部落头领,他们的确没有参加过什么大的战事。不过他们也不完全是想为神将而战,更多的原因是眼红五溪蛮在军中的地位。武陵三郡的常备兵高级将领大多出自五溪蛮,谁让魏霸入荆州的第一站就是武陵呢。
    至于飞狐,恐怕也是出于平衡的目的。他现在虽然担任武陵尉,掌握着武陵的兵权,可是他入魏霸麾下以来,没有立过大的战功,最大的功劳就是在三山谷击败了潘濬,而那时候主将是赵统,跟他没什么关系。他能够担任这个重任,很多人都不服气,认为是他的女儿楠狐嫁给了魏霸的亲信魏兴的缘故。在蛮人部落中,他的地位远远不如蛮王黑沙,黑沙可是参加过多次大战的。
    魏霸对这些人的心理一清二楚,心机再多的蛮子也是蛮子,论心机,哪能和他以及他身边的法邈等人相提并论。他摆了摆手,笑道:“诸位勇气可嘉,我非常高兴。不过,兵者死生之地,不能大意,我向来的宗旨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夫子说过,让训练不足的人上战场,那等于杀人。我是不会这么做的。这次让你们助阵,就是希望给那些没有上过阵的勇士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熟悉一下真正的战场,为将来亲自上阵杀敌做准备。”
    魏霸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所以,你们不要争,主攻任务,还是由常备兵来完成,预备役的任务就是后勤和军械。必要的时候,我也许会挑选一些训练最好的勇士上阵,不过,数量不会太多。”
    众人听了,神色各异,像飞狐一样的常备兵将领自然是喜形于色,而那些统领预备役的将领则面露失望之色。这些蛮子心思简单,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想法。
    飞狐再次拱手:“将军,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现在已经是期限的最后一天,就算是现在出发,恐怕也无法达成将军的诺言了。将军,宜早不宜迟,还是立刻下达命令,我们好回营准备啊。”
    “哈哈哈……”魏霸大笑:“想不到你飞狐一把年纪,倒是斗志不减,像年轻汉子一样好斗啊。听说你又娶了两个女人,我要来还以为你只是娶了看看,现在看来,你很可能再生几个儿子出来啊。”
    众人大笑。飞狐笑盈盈的抚着胡子,自鸣得意。
    魏霸摆了摆手,哄笑声嘎然而止。“不错,我们就是现在出发,也不可能在十月初一的子时进入吴国境内。不过,我们无法进入,不代表我的诺言就无法兑现。你们要知道,我魏霸的麾下可不仅仅有你们这些勇士啊。”
    飞狐眼珠一转,故作不快的说道:“神将,如此说来,那我老狐狸可有些不高兴了。这么重要的任务,怎么能不让我们也分一杯羹。神将,你莫非是觉得我们不够善战么?”
    有人站了起来,胸脯拍得咚咚响,义愤填膺。“可不是么,神将,你这么做,太让我们伤心了。要论打仗,谁还能比我们五溪蛮更勇猛。”
    “嘿,你这傻大个,说什么呢?我们桂阳蛮比你弱了?想当初在临贺,打败陆老头的那一战,我们桂阳蛮可是功劳最大的。”
    “你们功劳最大?”先前那蛮子眼睛一瞪:“你问问大伙,认不认你这个账。”
    眼看着蛮子们又要开始翻旧账,魏霸咳嗽了一声。这一声虽然不是很响,却像惊雷一样,激动的蛮子们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只是眼神如飞刀,嗖嗖的飞个不停。
    “诸位都是勇士,却不是表现在嘴巴上,更不应该把战友当敌人。”魏霸不怒自威。“伯远,你来宣布一下作战任务。”
    “喏。”法邈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
    蛮子们顾不上争强好胜了,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等着听战术安排,看看自己能不能捞一个比较靠前的战斗次序。那些预备役的也不敢大意,希望自己能被安排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如果那里战事紧张,说不定自己还有上阵的机会……


第806章 邓艾出击(加更,求月票!)
    上乡。
    周鲂坐在一块巨石上,看着还笼罩在夜幕中的原野,眉头蹙得像个疙瘩。
    周胤在他的治下失踪,一个侥幸逃脱的周家部曲赶到武昌,向太子妃周氏报告,说这件事是他指使的。太子妃给太子孙登写了信,孙登则让他尽快处理这件事,以免引起江淮系的猜疑。周鲂深知这件事的敏感姓,不敢怠慢,连夜赶回庐陵彻查此事,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整件事却依然扑朔迷离。
    那个周家部曲说领头的人叫费杨,周鲂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召见费杨,可是奇怪的是,费杨却迟迟没有来见他,斥候回来说,费杨不在他经常出没的地区,根本联系不上。这条线索一段,周鲂顿时吃了一惊,费杨和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联系都是见不得光的,一旦暴露出来,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就连孙权也无法替他遮掩。费杨突然失踪,而且事先没有一点征兆,绝不是巧合那么简单,只怕是有人故意设了局在对付他。
    周鲂怀疑,自己去合浦的事情可能已经泄露了,要不然无法解释时间的巧合。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周鲂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他去合浦是非常机密的事,连太守府里都没几个人知道,而对方居然嗅到了味道,并因此布了一个局,给他安上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罪名,不可谓不高明。回想起在合浦的前前后后,周鲂心里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对于在合浦的收获,他现在没有一点成功的喜悦,只有一种中计上当的苦涩。
    想必当年的曹休也是这种心情。
    他们在合浦逗留了几个月,了解到了不少信息,最根本的技术秘密还是没有得到,却意外了解到了魏霸正在打造巨型战舰的事。这个消息当然很重要,可是这个消息无助于吴国战船技术的提升,只会增加吴国的恐惧,从双方的心理较量来说,这个消息显然是一个很伤士气的消息,只会削弱吴国君臣的心理,不会有任何有益的帮助。
    费杨这根线索断了之后,周鲂又费了不少心思,终于找到了那伙人撤离的蛛丝马迹,最后,他翻过大山,来到了上乡。
    上乡已经是桂阳郡的境内,前面那条发光的带子就是沐水,沿着沐水,可以一直走到衡阳。
    周鲂心中已有定论,周胤十有八九是被魏霸掳了去。他想起那个武陵潘氏商人,似曾相识的背影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周鲂已经想了很久,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在哪儿见过这个人。他现在还没来得及去见潘濬,也不知道潘家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但是他还是觉得此人非常可疑。
    遇到那个人的时候,好象就在衡阳附近。
    “大人,还要追吗?”一个亲卫走了过来,递给周鲂一块饼。
    周鲂摇了摇头,接过饼咬了一口,慢慢的嚼着。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追也没有意义了。魏霸是不会承认的,今天就是十月初一,如果没有达成协议的话,大战也许已经在临湘、益阳一带开始,周胤是死是活,大局已定。
    “附近有什么异样吗?”周鲂随口问了一句,他追踪到此,不仅仅是为了找到周胤失踪的去向,还肩负着探查蜀汉军的军事动向。
    “暂时没有。”亲卫摇了摇头,看着前面黑黝黝的山谷:“附近的几条道,我们都派人查看了,没有发现大队人马行动的踪迹。”
    周鲂点了点头,没有再问。在他看来,魏霸派兵翻越罗霄山,进入庐陵郡的可能姓也不大。
    ……
    庐陵郡治高昌,晨曦照亮了城墙,也照亮了邓艾充满血丝的眼睛。
    三天三夜的跋涉,他终于在黎明时分到达了目的地。这条路他已经走过。不久前,隐蕃、彭珩等人深入庐陵劫持周胤的时候,他就带着三百精锐隐藏在高昌城南的石山中接应。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留心附近的地理形势,知道哪里可以潜行,哪里适合驻营而不易为人察觉。
    这些经验来自于刚征召的那些山越蛮兵,还有彭珩手下的那些细作,正是这些细作发现了周胤,也察觉了周鲂不在庐陵郡的可能,这才促成了劫人的成功,当然也领着邓艾先走了一回这条路。
    看着远处刚刚打开的城门,邓艾笑了。他挥了挥手,五十个山越蛮子脱下了制式甲胄,解下了腰间的制式战刀,穿上一件破絮衣,腰间挂上破旧的柴刀,再背上一捆柴,敛去眼神中的精明,转眼之间,他们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本地柴夫。
    “将军,我们去了。”
    “小心些。”邓艾仔细检查了一下,又叮嘱了几句,这才看着这五十个蛮子陆陆续续的走出山谷,走向高昌城。
    这些人原本就是本地人,只不过是逃役逃赋,这才躲入深山为寇,最后又迁到了桂阳,成了邓艾的部下。他们不论是相貌还是口音都天衣无缝,打柴这种事也是以前常干的,谁也无法想从外貌上发现破绽。天气渐冷,城里的富户需要大量的木柴、木炭,进城卖柴、送炭的人天天都有,城门口当值的士卒连看都懒得看,只是依照惯例,从每捆柴上抽了两根,便放他们进去了。
    用了大约一个时辰,五十个蛮子分成几批,轻松的混进了城。这时,早上第一个忙碌的高峰也过去了,守城门的士卒松了一口气,有的去吃早餐,有的聚在一起吹大牛,谁也没意识到危险已然逼近。
    这个特点,也早被邓艾摸得一清二楚。他看了看城头,看到了那柱青烟,挥了挥手,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五百先锋营从藏身处走了出来,从不同的方向向城门走去。他们越走越快,到达城门前的时候,已经汇成了一个矢形冲锋阵型,咆哮着杀向城门。
    城墙上的吴军士卒发觉不对劲,立刻报告了队率。正在城楼里吃早餐的队率出来一看,顿时吓傻了眼。这些突然涌出来的敌人是哪儿来的?他顾不得多想,立刻下令关闭城门,拉起吊桥,向太守府报告。
    城门轰隆隆的关闭,眼看着就要闭合,城门洞里的士卒却发现了问题,城门被几根木柴卡住了,怎么也关不上。而这些木柴显然正是他们早上强收来的利市。正当他们手忙脚乱的去拔那些木柴时,突然从城里杀出二十多个百姓,他们挥舞着柴刀,乱砍乱杀,顷刻间就砍死了几个吴军士卒。
    城门大乱。
    城墙上的队率听到城门洞里的喊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