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晚,任福、桑军追到好水川(又名甜水河,在今宁夏隆德县北。川水自东而西流入葫芦河,全长约60朱观、武英等军驻笼头山北的笼络川(为好水川支流)。两军隔山相距5里,约明日会兵川口、全歼夏军。

那支夏军大概也跑累了,在不远处四五里也扎下了大营休息,不过他们夜里加强了巡逻。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他们就启营想要逃跑。这还是计策,他们故意引宋军上钩,否则也不会离这么近的。可任福不知是计,分兵两路,朱观军在北,任福军在南,沿好水川穷追不舍。一直追到笼竿城北,进入了夏军的包围圈,这才发现已经中了元昊的诱兵诡计。

任福、桑这时候还是有信心的,因为宋朝刚刚大胜,士气还很旺盛。他们为了冲出包围圈,率军沿好水川西行,出六盘山,在距羊牧隆城五里处准备布阵应敌时,有士兵自路旁拾得五、六只泥盒,封闭严实,内中有跳动的声音。任福好奇地命士兵打开,但见百余只悬哨鸽子腾空而起,盘旋于宋军之上。元昊看到这鸽子宋军中计,进入了真正的包围圈,他决定采用分割包围的战术消灭宋军。命将军克成赏率领洪州所部两万人马包围驻扎在南山东面的朱观、武英等部宋军。自己率领亲军与窦惟吉所率领的灵州部队包围任福、桑、刘肃等军。

任福等率军决一死战。自辰时交战到午时,宋军人困马乏,饥渴交迫,渐渐不支。任福下令突围,宋军左冲右突,未能破围而出。桑、刘肃力竭战死。任福被夏军团团围住,身中十余箭,小校刘进劝福投诚自免,福叹道:“我身为大将,兵败,只能以死报国耳!”说完后,他挥动四刃方铁锏,挺身决斗,击毙十数人,自己身上也受了重伤,血流如注。接着,左面部又中一枪,福无法继续战斗,以手自扼咽喉而死。其子怀亮也战死。

在任福军被围困地同时。朱观、武英地军队也在东面被包围。两军隔山虽然只相距五里。但却失去任何联系。彼此不知对方情况。夏军分左右两翼包围朱观、武英。幸好王珪率领三千步兵从羊牧隆城增援。渭州都监赵津率领两千骑兵自瓦亭堡增援。才摆脱被围地困境。

当四将合兵一处。向夏军阵地发起攻击时。元昊消灭完任福军后。率西面大军自背后杀来。宋军顿时因腹背受敌而大乱。武英、王珪、赵津、耿傅均战死。宋军死伤四万。惟副将朱观率领一千余人。退守一处围墙之内。借着手弩四向纵射。等到夜幕降临。夏军退去。因而得以保全下来。(与真实地好川口之战略有改动。那次是七万宋兵身亡。其实宋人不怕死。任福是英勇。至少死得很壮烈。可缺少了谋略。整个宋朝都是这样。他们不是没有血性汉子。而是这个政策。造成没有多少能够真正作战地大将)

这次战争传到朝廷后。举国震惊。这才是多一会儿。五万宋兵就没了?当然夏竦也自知难逃罪责。上表时说现在西北没有单独领兵地大将。精兵猛将全调到河北去了。刘娥虽然政治手腕有一套。但军事天赋还是很差。看了奏表还真以为如此。狄青杨文广他们是到了河北。曹彬与折家全在延州或府州。老种在凤州。当时仓促之下。怀远城附近确实没有名将。

刘娥诏任福为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王珪、赵津、武英、桑等皆赠官。以示褒奖。本来她想把夏贬去。可这时传来一个消息。却让她改变了这个主意。这次战争。张元也跟随元昊参与机谋。战斗结束后。张元奉命于界上寺壁题诗云:“夏竦何曾耸。石坚未不移。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本来是韩琦未必奇。因为是名臣韩琦指挥此战地)

诗地下面写着“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该诗虽然是对夏竦、石坚地挖苦及对宋朝地蔑视。但也反映了西夏君臣地踌躇满志和喜形于色。

刘娥看到张元把夏竦和石坚放在同一位置。难道西夏也惧怕夏竦。在用反间计调走夏竦。甚至她还想到了延州之围时夏竦曾果断从泾州带三万骑兵出击。还有天都山一战时。他也主动配合石坚与种世衡地安排。最后使得那一场战役锦上添花。于是勒令他戴罪立功。却让夏竦犯了这么大地错误。却安然无事。

张元得知这一消息后,和元昊相视大笑。他说道:“这样一来,可以顺利实施下一步计划了。”

于是元昊派间谍要泾州放出风声,其实西夏现在因为上次大战,元气大伤

这次没有多少士兵了。如果这次要不是宋兵少了,现大败。

夏竦还真相信,他在想,如果这次求援的援兵要是多的话,不要说大胜,至少能将任福的两支军队救出来吧。他又想到上次石坚看似胜得轻松,可也是举西北三十多万宋兵不断地调度,而且还是在宋境,才取得的。于是他将这想法继续上报朝廷。

同时,元昊更做了一件让刘娥着恼的事。他说当时朝廷使者催要贡款紧急,可是元昊现在全指望着这笔钱来应付宋朝。

因此,追查契阔族少族长急迫了。终于和朝廷发生冲突。他上表向朝廷谢罪,同时愿意再次把三川和天都交还给宋朝。并且还说,他愿意交还此战中所有俘虏,但那个契阔族少族长身上带着珠宝金银价值六十多万贯,还希望朝廷交还给西夏。

刘娥看了这份请奏,都气疯了。此战,西夏凡抓获的宋兵全部屠杀,俘虏能有一百人就不错了。至于那个少族长天知道是真是假,就是真的,这个人海茫茫,加上为了让更多的西夏人逃到宋境,减少西夏的有生力量,宋朝对他们管理很散。只要这几人化一个假名字,永远也不好找。难道现在十万贯要不到,还要倒贴他五十万贯?

这时候夏辣也接到元昊归还天都与三川的通报,他还不相信,可三川关系到怀远城的安全,他派着一队宋兵前去查看,果然是一个空城。于是他立即带兵重新占领三川。至于天都,他现在接受老种的说法了,不敢再要了。当他听到元昊上奏给朝廷的罪已奏时,忽然想到那个传言,于是再次上奏朝廷,其实这次元昊向朝廷请罪,代表着他们是外强中干,恐怕没有多少兵力了。他请求朝廷给他十五万大军,立即征讨西夏,收复灵州。

这份奏折又引起争执,有的人说西夏不可小视。否则当初石坚就进军西夏,况且因为前段时间朝廷听信了元昊的鬼话(让刘娥在帘后老脸一红),侧视幽云,现在辽国警觉,也在宋辽边境屯集了大军,造成河北大军不能分身支援。但有的也说刚刚一战,虽然宋军大败,但也给了元昊重创,机不可失。况且现在宋朝造出许多手榴弹以及手弩,武器装备比石坚那时强大的多,只是刚刚一战没有名将指挥罢了。

现在人们将目光再次转向南方,才想起那个少年为什么生那么大的气。也只有他看出元昊不可能诚服的。虽然知道刘娥不高兴,王曾还是奏道:“不如问石大人吧,朝廷有难,他不会坐视不管的。”

刘娥听到这话,气得半晌都没有说话,她心想如果要是问石坚,哀家还和你们罗嗦半天做什么?

但没有办法,这可是关系到十几万战士的生死,她还是忍着怒气,叫钦差到和州颁旨。这次还是陕西经略安抚征招使,可前面却加了一个平章事的职务,当然这个宰相是假的,可这个虚名已经挂上了,无论品阶还是俸薪都是宰相级别的。这也是没有办法,上次石坚就是参知政事了。刘娥在颁发这圣旨时,想道:这样下去,以后也无法再赏了,难道还让祯儿把皇帝帝位让给他?

她还在生着气,可是钦差日夜骑马加鞭赶到和州时,却听到石坚几个月前就离开了和州,不知道去了哪里。他担心石坚千万不要真来个环球旅行,那就可糟了,于是他又找到了石坚那个谋士申义彬,申义彬倒是知道,可知道了也等于零,原来前段时间,石坚在家里呆得闲了,带着几个美人出去游山玩水去了。而且他现在刻意疏离政务,恐怕连朝廷的大败都不一定会知道。

这个钦差只好回京禀报。

最后还是王曾说:“太后,石不移是什么性格,你还不理解,当初他把太后与先帝视为半父半母,对朝廷忠心耿耿。他只想朝廷好,太后也许还在为石不移如何封赏而犯愁。其实太后你疏忽了石不移最需要的。”

“需要什么?”

“理解与信任。”说到这里,他苦笑了一下:“说起来,让人不相信,世界有人有如此才华,不贪图名利,不贪官职荣华富贵,只想一心为朝廷办事,为国家强大,为老百姓过一个好日子,但老臣斗胆说一句,石坚就是这样的人。而且这样的人,以前也有一个。”

“诸葛武候?”

“对,太后,你再想想《三国》,诸葛亮那有他写的这么神,只是这石不移将他视为偶像,才神话了。太后,你再想想他写的《岳阳楼记》,还有《正气歌》,那个少年没有这样的品性,他怎写出来。至少老臣品性还不错吧,至少老臣文笔也算一般吧。可叫老臣写,老臣写不出。还望太后三思。”

王曾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说:“老臣再斗胆说一句话,只要朝廷给了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那怕让他担任三品四品的官职,他也是高兴的。不相信,太后可以看看,这一次石坚不接旨便,一接旨,还会拒绝朝廷给他的平章事。”

这一席话,终于使刘娥对石坚那份顾忌化解开,于是命各地州府,注意哪里有石坚的去向。

然而这件事不能再拖,如果朝廷吃了这么大的亏,不报复,简直没办法向各地气愤填膺的老百姓交待。

而且这时发生了一件有利于宋朝进攻西夏的事。西夏十三个部族被元昊欺压得忍无可忍,于是向宋朝秘密派来使节,说他们在后方策应宋朝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元昊。

为了使宋朝朝廷相信,这十三个部族联合推举的合达尔族族长真汗浑还把他的儿子送到宋朝做人质。这终于使宋朝打消了质疑,因为据在西夏境内的谍报说这个真汗浑只有这一个儿子。

这时候时光又过去了一年,当然,这一年宋朝不要说没有看到元昊十万两贡银,连一个铜板也没有看到。

到了三月,朝廷终于下了诏书,命夏辣为陕西经略征讨使,泾原路经略副使种世衡带五万大军从熙河东进(甘肃临洮)、从河北返回的老将曹玮带七万大军从环州、朱历带七万大军从泾原路北进,范种淹和折惟忠带八万大军出绥州。同时命吐蕃侧击凉州,与宋军互应,还能牵制西夏的右厢军。

为了配合西北的攻势,宋朝还派使者向辽国贺岁,并提前将贡银付清,以表示两国友好。

看在宋朝送来的巨大款项上,辽兴宗虽然不满,可哼哼唧唧地也表示,不干涉宋与西夏之事。

看到辽国表态了,宋朝朝廷没有了后顾之忧,四路大军,合计二十七万,这还不算随军的几万民夫,开始正式向西夏进攻。

一时间,西北再起狼烟,只是这一次,二十多万宋兵将一步步踏入陷井之中。

第二百四十九章 陷井(下)

竦惩戒上次宋五路大军征讨李继迁的失败,准备得很T

然而一开始给宋朝一个惊喜的并不是夏辣,而是唃厮啰。

其实早在一百八十年前,随着吐蕃王朝赞普达玛被弑,吐蕃就陷入混战当中,这时候的吐蕃王朝也等于灭亡了。这一百多年来,在吐蕃本部(**),和河陇地区出现了无数的割据势力。

唃厮啰,本名欺南陵温,是吐蕃王朝末代赞普达玛五世孙赤德的后人。当他12时,被大贾何郎业贤带到河州(今甘肃临夏),不久,又被大户耸昌厮均迁到移公城,欲在河州联合各部落首领聚众举事,建立政权。当时河州人称佛为唃,称儿子为厮啰,自此欺南陵温又叫唃厮啰,故史称其建立的政权为唃厮啰。

吐蕃人有尊崇贵族的传统,被奉为佛的化身的唃厮啰在河湟吐蕃人中有巨大的魅力。因此,宗哥(今青海平安)李立遵、邈川(今乐都)温奇等大首领,得知河州有赞普后人这样一位政治人物后,立刻以武力将唃厮啰劫持到廓州(今化隆境),建立政权,尊唃厮啰为赞普。

不久,李立遵将王城迁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宗哥城,自立为相,挟“赞普”以令诸部,势力大增。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九月,李立遵派人到宋朝,号称聚众数十万,争取宋室的支持。后又上书宋朝的秦州守将曹玮,请求朝廷册封其赞普称号。宋朝廷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仅授于他保顺军节度使一职。对此,李立遵非常不满。于是在第二年亲率3余众攻打秦(今甘肃天水)、渭(今平凉)二州一带城寨,与宋将曹玮战于三都谷,为宋军所败,落荒而走。

李立遵得势后骄恣好杀,御下严暴。唃厮啰对他的所作所为日渐不满,相互之间嫌隙日深,于是带领亲信和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