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香风韵-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国临淄城,孟尝君府。

相国孟尝君田文正在烦恼呢,近日赵国境内忽然传出齐国要进攻赵国的流言,赵国朝廷如临大敌般往边境地区集结军队,消息传到齐国,朝廷一片哗然,武将们一致认为此乃赵国要进攻齐国而找的借口,主张应立刻调集军队布防齐赵边境,而文臣们则认为此乃他国挑拨离间之计,应马上派使者向赵国解释此事。

布防和解释原本也不冲突,可同时进行的,问题却出在满朝文武竟无人肯出使赵国上,原因很简单,一旦此乃赵国为进攻齐国故意散布地,使者的命运可想而知,九死一生都难,十成十的去送死,自然无人肯去了。

这下可让一向看孟尝君不顺眼的齐宣王找到机会了。当朝宣布派他出使赵国解释此事。

孟尝君田文也怕死啊,不去,齐宣王就有借口对付他了;去,摆明了去送死嘛,一下将他卡死局里了,正无解呢,忽闻老管事传报,汉国左相苏秦府前求见。

孟尝君闻言大喜。连声道:“快请!快请!”他立刻向外急冲冲地迎了出去,跑得比管事还快,弄得老管事只好气喘吁吁地跟在他后面一路小跑。

孟尝君的热情程度让苏秦也大感意外,待他述说完心中的苦恼后才恍然大悟所为何来。

苏秦笑道:“田相何必烦恼,要不是学生身有要务,替你跑一趟赵国又何妨。”

孟尝君闻言顿时两眼放光,大为心动,这才想起苏秦这次来齐的目地,急忙说道:“先生是否为了协调履行盟约中的商贾最惠待遇而来?”

苏秦道:“然也,此乃学生此次访问各国的主要目地。”

孟尝君急忙道:“此事就包在在下地身上。一定确保我国按盟约约定执行。”

苏秦谢道:“如此倒是要好好谢谢田相了。”

孟尝君静静地等候苏秦的下文。等了半天,见苏秦根本就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心里这个急啊。对方既然不想说了,他只好厚颜主动提出了,委婉道:“苏相,你看此次赵国出现地流言乃何方所为?”

苏秦心中暗笑,故作为难地说道:“田相,此事怎好妄加推测,弄不好会给我国召祸地,还请见谅。”

孟尝君闻言,忽然冷静了下来,暗责自己关心则乱。过于孟浪了,急忙调整了一下心态,神色顿时恢复了从容,微微一笑,道:“苏相此次周游诸国,能第一站就来我国,真乃我国之幸也。”

苏秦笑道:“不瞒田相,学生已经去过赵国了。”

孟尝君闻言,心中一动。审视地望着苏秦,道:“哦,不知赵王可曾谈及流言之事?”

苏秦神色一肃,道:“兵者国之大事,不足为外人道也,赵王怎会轻泄,这道理你我岂能不知。”

孟尝君闻言,心中一寒,看来赵国制造借口是真的了,略一沉吟,笑道:“苏相准备何时面见我国大王?在下也好为你通报。”

苏秦笑道:“不急,何时见都可,看大王的时间吧。”

孟尝君忽然站起身来,喊来老管事附耳嘀咕了几句。

再坐下,他不谈通报之事,转而大谈两人的交情,并着重提起苏秦引见汉王之事,大表感谢。

时间不长,只见两个壮汉抬着一个大箱子进来,老管事跟随在后,打发走两个壮汉,回禀道:“主人,已经办妥。”

孟尝君点了点头,示意老管事可以下去了,待老管事去后,他望着苏秦笑道:“蒙先生厚爱,在下一直想表示感谢的,可惜一直未得机会,这里是黄金五千,还请先生笑纳。”随手一指那大箱子。

苏秦顿时脸现笑容,两眼放光,道:“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愧」

领,愧领。”他竟然坦然收下了。

孟尝君见他不拒财货,心里顿时有了底。

投桃报李,苏秦笑道:“既蒙田相厚爱,在下自然要有所回报,此次在赵,在下所见皆大军调动也,贵国与赵国这一战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了,为田相计,当如此如此……田相即可免去一次危险,又可取信于贵大王,何乐而不为。”

孟尝君闻言从心里往外佩服苏秦,顿时眉开眼笑,满脸奸猾,笑道:“妙计,妙计,在下定当敬奉以从。”

两人相对奸笑不已。

翌日,早朝散后,齐宣王在偏殿接见了苏秦,孟尝君一侧相陪。

苏秦向齐宣王说明了自己此次来访的目的,齐宣王也没意外,满口保证一定遵守盟约。

得闻苏秦从赵而来,齐宣王眼睛一眯,道:“先生从赵而来,可曾听闻赵境盛传之流言?”

苏秦神色一肃,道:“有所耳闻,因齐、赵皆汉之盟国不敢细究尔。”

齐宣王神色变冷,道:“先生以为本王若何?”

苏秦悠然道:“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若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在下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杀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芋、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是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

齐宣王神色稍缓,道:“赵王如何?”

苏秦侃侃而谈道:“赵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共之,无舟辑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北有汉,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南与魏交错。地方二千徐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民风强悍、骁勇乐战,赵王大志,多年图治,民日富,国渐强。久必称雄于诸侯,不可小视也!”

齐宣王脸现睥睨傲气,道:“赵国不过小国,能与本王比肩者唯秦也,小国以鸟卵击石,本王求之不得。田爱卿速往赵国,警告赵王,告而后诛之。”

孟尝君神色一反之前,从容而自然。

苏秦淡然一笑道:“兵贵神速,告而后诛之,愚蠢之至也。在下已明大王之意,和者为上,大莫善焉!”他故意曲解齐宣王的意思。

齐宣王眉毛一扬,怒火上涌,想喝斥苏秦,可又无从挑出语病,强压怒火,冷笑道:“是汉王派你来说和地吗?”

苏秦淡然笑道:“以汉王地仁义若得闻此事定会嘱咐在下为两国说和地,可惜,在下还没有接到汉王的命令,自然不会贸然多事的。大王何必以此责难在下呢?”

然后颇似随意地说道:“前者赵王派使说我王,言意欲联合赵秦汉地力量共同瓜分齐地,我王就曾告之,齐,汉之盟也,背盟取利,信誉何在,无信誉何以立于世,使者狼狈而去,此事才作罢。由此可知我王的圣明仁义了。”

汉王凌云志素重信誉之名天下皆知,对此齐宣王倒是深信不疑,闻苏秦辩解之言愈信赵国有侵齐国之心,遂放下这个话题不再谈论,也不再提让孟尝君出使赵国之事。

苏秦见目地已达自然也不会再提,随意交谈了几句,然后就提出告辞,圆满结束齐国之行,离开临淄城,临去带走一个大木箱子,派人送回汉国。

在苏秦离开的同时,孟尝君也秘密离开临淄城,前往魏国大梁。

苏秦离开齐国,再次来到赵国邯郸,面见赵武灵王,肥义、楼缓闻讯而来。

赵武灵王迫不及待地问道:“苏先生,齐国如何说?”

苏秦满脸忧色,道:“一路所见,齐国军队纷纷集结,显然是在作战事准备。面见齐宣王,学生曾委婉相询,齐王却指责贵国制造谣言,为攻齐造势,并称他还求之不得呢。学生努力为贵国辩解,言此可能为他国挑拨之计,齐王竟怖然大怒,责怪学生多事,差点没将学生留在淄博,以免泄密,幸亏学生机警言明奉汉王之命还要西上出访秦、韩等国,这才放行。”说完,额上竟出现冷汗,伸手轻抹,显然后怕不已。

赵武灵王、肥义、楼缓闻言均是神色一黯,明白大战已经不可避免。肥义仍抱一线希望地问道:“苏相,以你之见,齐王确实想打这场大战吗?”

苏秦沉重地点了点头,道:“学生推测齐王不但极想发动这场战争,而且还有些迫不及待地味道。来赵的途中,学生已经派人回汉通知我国朝廷,可惜,距学生所知汉王目前已不在都城,据悉已前往大草原处理华王后之事去了。”

汉王不在国内,等于断了赵国想从汉国得到军事援助的可能。

赵武灵王振奋精神,道:“幸得先生不畏艰险前往齐国,使我国明了敌情,有所准备,皆先生之功也。”遂赐赏苏秦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璧百双,锦绣千纯。

苏秦派人将赵王所赐送回汉国,他又踏上了前往韩国的出访之路。

汉历三年六月初十。

齐国说动魏国。两国各出动大军二十万,十万,同时开始进攻赵国。赵国两线作战,颇感吃力,求救于韩,韩以楚窥视于侧为由拒不发救兵。

而苏秦此时,早已前往秦国。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樗里疾亲往城门处相接。显示出两国关系的亲密。

两人坐在豪华大马车上,樗里疾首先询问起汉王凌云志的近况,苏秦介绍道:“华王后前往东胡奔丧、处理后事,遇到麻烦,大王已率人亲自去处理去了。”

樗里疾眼里闪过一丝睿智,颇含深意地笑道:“汉王一向深谋远略,常常有出人意表之举,这次不会是看上了大草原吧?呵呵”

苏秦来秦途中,已得知大草原归服之事,大局已定。两个强邻齐、赵正打得热火朝天。所以也不怕说出来了。他坦然对樗里疾一笑,道:“大草原除了畜牧外,可说资源匮乏。得来又有何用处。不过,对方若是愿意归服,想必汉王也不会拒绝地。”

樗里疾眼里透出一丝亲近,笑道:“嗯,先生所言甚是,草原之民对提升国力可说作用不大,不过,若不收服,时时来骚扰,也是个祸端。倒不如一劳永逸地收服了来的稳妥。”言下对汉国有可能收服草原并没有太重视。

苏秦顿时放心,笑道:“还未恭喜大人荣升丞相之位呢。”说着在马车里一拱手。

樗里疾也一拱手,笑道:“此皆我王厚恩,汉王提点之功也。呵呵。”能看得出来樗里疾正春风得意,心情非常好。

苏秦闻言,暗道,看来樗里疾能够出任丞相,大王也出了力的,难怪他一路上会对自己这么亲热。他笑道:“大人素有智囊之称。本身出众,自然会得到提升了。在下此次前来,主要还是协调商业最惠待遇一事的。”

樗里疾早已得闻,开朗笑道:“以我们秦汉地关系,这点小事不成问题,苏先生见过我国大王,不妨在咸阳多玩几天,也好让在下尽尽地主之谊。”

此行只有楚、越两国未访问了,苏秦遂笑道:“如此倒是有劳大人了。”

樗里疾很高兴,道:“先生是准备住在馆舍,还是住在汉王的凌府?”

苏秦马上道:“还是住在凌府吧,出入还自由一些。”

樗里疾将苏秦直接送入宫里,面见秦武王。秦武王对苏秦的态度也很是亲切,满口答应了苏秦的请求,并询问了凌云志的近况,得知这位辽东奇人竟然又跑到大草原上去了,秦武王也是一边听苏秦介绍,一边暗自好笑。

见过秦王,樗里疾亲将苏秦送回凌府,管事米山早已候在门里等候,自然安排稳妥。当晚樗里疾设宴款待了苏秦。

翌日,太阳已升起老高,苏秦仍在酣睡,一是一路车马劳顿实在是困倦了,再加上昨晚畅饮了几爵,所以睡得特别踏实香甜。

忽然传来敲门声,惊醒了苏秦,接着传来米山地声音,“苏大人,秦国宣太后来访。”

苏秦闻言急忙爬起身来,对门外吩咐道:“米管事,你先接待一下,在下梳洗一下就过去。”对这位凌府管事,他还是很客气地。

苏秦匆匆梳洗了一下,急忙来到前房堂厅,只见宣太后容色端庄雍容地坐在那里,见苏秦进来,淡淡一笑。

苏秦对这位宣太后不敢怠慢,大礼参拜道:“臣苏秦叩见太后。”

自然礼从大王凌云志了。

宣太后一双妙目扫了苏秦一眼,笑道:“苏先生请起。”待苏秦坐下,她问道:“你们大王现在正忙什么呢?”

苏秦急忙又介绍了一遍大王地去向。

宣太后不由笑道:“大草原有什么好地,倒让他亲自跑去。”

两人先谈了几句,宣太后拿出一封密函,道:“此信帛你要亲手交给你主子,万不可遗失。”随后又命令随行的人员搬来很多贵重地物品,交待清楚都是给谁的,自然里面也有给苏秦的赏赐,随即起身离去。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六集 落花飞雪 第四章 风起云涌(1)

秽盟貉族部落。

通州城、通河城(今吉林双辽)、通源城(今通辽市)三座城池建设同时展开,汉国派出大批的城池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