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魂-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要做一档说服力比较强的节目,你这个白血病之星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三天前就与你们医院联系,你们院方告知你不在医院,但我们摄制组还是来了。”
姚慎似有所悟。
崔元道:“我们这次的任务其实只是搜集你们上次中西比武的资料,再加一点出院病人的随访,至于你么……。”崔元大有深意的看了姚慎一眼,道:“我估计你会另有任务吧。”
“另有任务?”姚慎有些不解。
崔元道:“你到时候就会明白的。”
上面对中医一直持保留态度,这从每年给中西医拨出的款项的差距便可了解。崔元在话中透露的意思已很明显,他们这次的节目是上命所为,估计是中医药竟然能将白血病治好而让某个领导感兴趣。医生的长处就是看病开方,若说另有任务,那多半是给某个要人看病了。想到这里,姚慎不由问道:“那你在附一所说的举行一个类似于中西比武的节目看来是假话了?”
崔元道:“也不完全是假话。我们本来就想做一档关于中医的节目,这次上面有指示,我们就趁机把节目做大点。”见姚慎还有疑虑,接着又解释道:“我们节目组分派了人手去其他地方分别邀请了几位中医名家,到时候会在节目中露面,就只有你不能参加现场节目,我们就只好先一步到徐梧来录制节目了。”
姚慎点头,但转念一想,自己前两几还在南陆,若是这时还没回徐梧的话,这次央视的节目岂不是要落空?如真是这样的话,那所谓的“任务”恐怕也就不了了之了?于是将这疑问对崔元说了,崔元哈哈一笑道:“你回徐梧是我们让谢院长联系的,若真联系不上也不要紧,节目我们还是照做,只不过请你的人会换上一批。”
崔元的话有几分耐人寻味。姚慎自忖没有什么过错,南陆之行是有违院方纪律,但不至于需要专人寻找的地步,,那这“换一批人”就有点讲究了,至于是什么层次的人来召见姚慎也就可以想见了。话说到这个地步,余下的姚慎已不再好问了,就是再问下去的话,也估计问不出什么东西。
两人默坐片刻,崔元很很知机的绕开话题,开始问几个无关紧要的中医问题,姚慎随口答了,如此谈谈说说,不时便到了首都机场。
乘机的多是些至京旅游的,下机时姚慎的眼前只见到一群戴着旅游帽的乘客,眼见就可以看到首都的大好景色了,一个个都是一脸幸奋的模样,受他们的感染,姚慎的心情也轻松起来。
略微意外的是,几人下机后,并没见到姚慎想象中在机场候机的人。直到坐“的士”后,崔元才打了电话说自己已回了北京,至于对方在电话中说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姚慎初时还有些紧张,但转念一想,车到山前必有路,管他是什么身份,自己能做的就只是看病,至于能不能把病看好,那只能听天由命了,想来,就算看不好也没人能拿自己怎样。如此一来,姚慎再没什么精神负担,只是把眼睛看着窗外,趁机去饱览街边的风景。
或许是刚从飞机上下来的缘故,在车窗外一闪而逝的建筑如浮光略影一般,都没给姚慎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如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那就是:首都够大。从徐梧至北京,乘飞机不过两个多小时,从机场再到央视的富兴路11号都几乎用去了相同的时间。
直到到了地头,姚慎还四顾着想去寻找传说中的城墙根儿,最后却只能无奈的承认这一切全属徒劳。
姚慎没注意到的是,在几人一下车后就有人迎了上来。
崔元拉了拉张目四顾的姚慎向来人介绍道:“这位是来自徐梧的姚医生,这位是……。” '手机电子书网 Http://。。'
来人接口道:“姚医生,我是国安局的。”手上一个证件模样的东西晃了一下,道:“我们有个问题需要你协助一下。”
崔元暗暗的松了口气。这两人的身份自己还真不是很清楚,至于他们找姚慎究竟干什么自己更没有兴趣知道。
涧下水 城墙土 白蜡金 杨柳木 第八十八章
国安局?
姚慎微感诧异。这两人,拿出证件的这位估计有180公分,身子结实,眼神锐利,看情形是经过严格训练过的,而站在他身旁的那位则与姚慎差不多,有几分文气,怎么看也不象个特职人员,不过一想到现在的警察,姚慎便即释然。据说德国的警察体重都严重超标,当局无奈,只好限期让那些肥佬减肥,这位虽说文气了点,但做个特职部门的文员还是不错的。
来人礼貌的向姚慎点了点头,道:“姚医生,我们的车到那边。”
崔元看见姚慎怔了怔,然后又恢复了沉静的模样,回头与自己招呼了一下便跟着来人上了车。据他推测,姚慎的北京之行应该是为某位权要看病,但上面的意思是很难预测的,前几年气功热闹时,也是有几位“气功大师”进京,但转瞬风云,当年那几位风光无限的“气功大师”要么流落海外,要么是下落不明。
姚慎与来人早乘车绝尘而去,随同的工作人员也搬了行李进了大院,隐隐听得有人喊着:崔哥,还不进来吗?崔元应了一声,到车上拿了行李同时想到:姚医生是有点真材实料的,只希望他此行能够好运了。
小轿车一汇入络绎不绝的车流里便显得那般的不起眼。因为首都里类似的小轿车实在太多了。
面对两位身份特殊的人,姚慎多少还是有些拘束,又不知道该找个什么话题来冲淡眼前的气氛,只好不时的看看窗外的车流。倒是那位教文气的年轻人看出了姚慎的不安,说道:“姚医生是第一次来北京吧。”
姚慎点头应是。现在的情形是,此行的目的不明,对方的身份不明,但与自己给病人看病不同的是,自己恰好处在不能问的尴尬位置,心头难免就有些郁闷了。
那年轻人道:“姚医生,你那‘联方’的理念很不错的。”见姚慎露出奇怪的眼色,那年轻人解释道:“我也是中医,咱们是同道呢。”姚慎点头。那年轻人又自我介绍道:“我姓费,浪费的费,叫费子建。”
姚慎条件反应一般的道:“我姓姚,叫姚慎。”话一说完便觉得不对。果然,那年轻人的脸上露出笑容,道:“我知道的。”姚慎尴尬的笑笑,车里的气氛在不知不觉里变得轻松许多。姚慎偷偷指着前面开车的那位问道:“这位也师傅也是同道?”
费子建摇头道:“他是货真价实的国安局的特职人员,叫郑陆明。”那大个子在费子建介绍到他时点了点头。费子建继续道:“你看过《中南海保镖》吧?他就是那种不为人知的武林高手,枪法与拳脚都很厉害。”
姚慎见费子建的面上并无特别的含义,便道:“是吗?李连杰的拳脚大开大阖的,看起来特别让人舒服,什么时候能看看郑高手表演一下拳脚就好。”
郑陆明头也不回的道:“真正的功夫不是用来表演的。李连杰也是有几分真功夫的,不过在电影里的东西多半追求视觉效果,看起来很赏心悦目,但并不实用。”
姚慎听他语调冷淡,便转回对费子建道:“费哥,你也对‘联方’感兴趣?”
费子建谦逊的道:“姚医生,你应该比我年纪大,就叫我小费吧。”两人叙过年龄,费子建道:“你‘联方’中对‘温升凉降’原则运用得很新奇,但让我父亲另眼相看的是你对乌梅丸的运用。”顿了顿又道:“我父亲也是中医。”
给权贵看病的中医,那多半是大家了。姚慎问道:“你父亲是?”
费子建道:“费仁贵,孟河派的。”
孟河派是晚清著名医家费伯雄所创,费佰雄系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世代为医至佰雄为第七代,伯雄禀承家学而发扬光大,,于平淡之中尤见神奇,时有“名士为名医”之称。孟河派尤擅治疗“温燥”类疾病,当代已故名医丁甘仁就是孟河派的传人,在用药上别出心载,擅用“对药”,治疗糖尿病的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就系丁老的独到心得。费仁贵,听名字应是孟河嫡传,但在中医界里竟从没听过他的名字。
费子建看姚慎的神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也不引以为忤,呵呵笑道:“没听说过吧,我们费家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了。”
姚慎小心的问道:“你也是子承父业?”
费子建点头道:“我读完高中就辍学回家学祖业,到现在也差不多十年了,却没什么长进。倒是姚大哥你很了不起,纯粹的科班出身,却能有自己独到的东西。要不我爸也不会让人专门来找你了。”
姚慎试探道:“我这次来……是给什么人看病吧?”
费子建笑道:“医生找医生能做什么,还不是会诊看病。”姚慎还想问个究竟,费子建指着车外道:“这就进胡同了,什么病人到了就知道。”
姚慎应声向车外看去,发觉在说话间车子已进入一个胡同的世界。
在大街上的时候照样也看到一些年代悠远的建筑,但这样的建筑却很少。印象中,似乎首都跟徐梧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到处都是直耸云天的高楼大厦,这些高楼甚至比徐梧的还要来得豪华,简直就是金碧辉煌了,不过如此一来,给人的印象就有些不伦不类了——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的都市结合体?但一进入这片窜子胡同区,眼前景物给人的感受就大不一样,或许外面那些金碧辉煌的写字楼商务楼很吸引人的眼球,但眼前这些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斗檐拱壁的院墙才会令人觉得: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首都。
车子沿着大理石铺就的路面拐进了一个胡同口。
姚慎发现这胡同口要比前面路过的那些胡同口要来得宽敞,如说要开进一小轿车的话,估计这左近的胡同里就只有这一个胡同了。
思忖间,车子在一小四合院前停了下来。
这四合院与刚才经过的院子并无太大的区别,都是一色的旧砖陈瓦,院门边都是一般的干净,如说不同的话,就是在这个院子外站着一个身着对襟褂子的老者,这老者或许年龄并不见得如何的年长,只不过他这一身打扮再加上留在他颌下的短须,给人的印象就有些老成稳重,但不失精神。
几人下了车,郑陆明闷声对站于门边的老者打了个招呼便先进去了,费子建则把姚慎拉到老者面前介绍道:“爸,这是徐梧来的姚医生,姚慎。”回头对姚慎道:“姚大哥,这是我爸。”
传说中古老门派传说中的人物?姚慎有几分的疑虑,更有几分的崇敬,道:“费叔。”
费老上下打量了一番,呵呵笑道:“年轻人满精神,比电视节目里要来得还要帅气。”
姚慎想谦逊一下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只好呵呵傻笑。
好在费老也没多说什么,很爽快的让身进院,三人在旧厅房里依次落了座,一个身着西服的年轻人马上盛了茶来,一番客气之后,费老才道:“咱们都是同道中人,说话就不多拐弯子。这次请姚医生来是想请姚医生来帮忙看个病人。”
姚慎忙呼惭愧,道:“如是费前辈都感为难的病人,后辈多半也拿不出什么高明的主意的。”
费仁贵道:“什么前辈,只不过靠着祖上余萌讨口饭吃,不嫌我托大大的话就叫我一声费叔。”
姚慎原就想这般称呼对方的,只不过看费老说话有些文绉绉的,就不好太放肆,这时对方放了口,说起话就随便多了。
只听费仁贵道:“说来惭愧,托诸位领导的福,我们费家多年来一直在京城里给领导看病,治点感冒发热的小病,对那些大病一直没抱什么想法,而领导们在患大病时也多找西医治疗,倒很省事。不过,这情形在最近有些改变了。”说着指着厅堂的神龛位置上挂的一张相片道:“喏,就是这位领导,患上了肾病,现在水肿得厉害,经过一年多的西医治疗,又服用我开的中药两个多月,但效果都不明显,很麻烦的。”
“一位将军?”壁板上挂的是一位身着戎装的男子,约六十岁模样,很富态,军服上挂满勋章,看来地位不低。姚慎在进门时便看见这么一帧相片,当时只以为是费老先生的好友,却没想到是他的病人。
费老点头道:“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位中将。”
姚慎释然。若是一位上将的话,自己应该在媒体上看过。
“不管是上将还是中将的性子都是那么固执。”费仁贵摇头道:“这位李中将的病程已经有一年多了,医院里早就建议他做肾移植,他一直不点头,却让我好好的琢磨几副中药,哎,他就不知道这病很难治疗吗?”
姚慎问道:“领导们就只小病开方子吗?”
费子建点头道:“一般的感冒发热消渴水肿也是开中药的,病情严重并且经过服用中药无效时就转西医治疗,象李将军这样固执的人确实很少。”姚慎点头。费子建又道:“他说西医的肾移植的成功率也不是很大,与其冒着风险去装个别人的器官,他宁愿多服用几副中药来试试。西医的那一套我们不是很懂,也许他说得很有道理,但要开出治疗他这病的中药未免太难了。”话一说完,费子建连连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