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满园-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来宝被老爹这么一指点顿时激灵灵的打了摆子,眼睛立马就亮了,猛的一拍手叫道:“对呀,我光想着看热闹了,倒是把这茬儿给忘了!”
  “所以说以后干什么事儿动动脑子!”村长抬起手照着儿子的后脑勺就啪的给了一下,“你那些饭都吃到哪里去了,这怎么光长个子不长脑子。”
  村长的媳妇在一旁看到儿子被他老子训,顿时就不乐意了:“嗨嗨,你说就说,怎么还动上手了?儿子就是被你给揍傻了。”
  “行行行,我以后都不管他了行了吧,都是让你给惯得!”
  村长媳妇从鼻管里喷出一口气来,一副得胜的母鸡一样满脸的得意,她朝儿子招招手:“咱们别理这老头子,来,娘刚给你做了一件棉衣,你进屋来试试看大小合适不适合。”
  …
  宋家跟杨家闹了一通,到底宋氏还是被杨进给休了。并不是律法上写的和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休弃。这性质可就不一样了,和离是双方实在相处不来最后和平分手,按照这个时代开放的风气和离的女人还是有大把人的原意娶的,毕竟两个人相处不来也不全是女方的错。但是休弃就不一样了,那绝对是这个女人犯了极大的错误,婆家才会不要她,尤其是像宋氏这样虐待婆母并且撺掇她娘家人欺负夫家人的事情才被婆家休弃的女人绝对是大家敬而远之的人。
  谁又不是脑子被人挤了弄这么个惹祸精回家,所以宋氏以后的日子将会相当的难过,就算娘家容的下她村里人都没一个会看的起她的。她在村里的处境绝对是如同过街老鼠一样,就算不是人人喊打也是人人鄙视。
  宋氏的娘在衙门给杨进和宋氏的婚书上盖上公章之后,这老太太当时就哭晕厥过去了,这闺女要是和离的还好,但是现在却是被夫家给休弃的,而且休弃的原因还在衙门备了案了,将来还怎么嫁人啊?还有那外孙子。也白白便宜了杨家人,想到这些,送老太太就整天以泪洗面。
  宋氏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但家里的姐妹回来明里暗里的嘲笑她。连哥嫂都容不下她,毕竟这被人休弃回来实在是太丢脸了,而且家里又多了这么一张嘴吃饭兄弟俩要是能高兴才叫怪事。这不,哥俩就存了心思见天的给宋氏张罗人家,不是死了媳妇的鳏夫就是四五十的老头子,反正只要钱给足了管你是把人娶回来干啥的。
  宋氏为此哭晕过去不止一回,她也去杨家求过。只是她以前做的那些事儿太过分了,杨家显然是铁了心的不愿意原谅她。杨进也记恨着呢,他们家那几亩地里的麦苗都被宋家找人半夜的时候偷偷给掘了,还有他那脸,也是被揍的鼻青脸肿的,要不然杨家村的人都抱团,平时又都或多或少的有些亲戚关系当时出手帮忙,说不定他当场就被宋家请来的那一群二愣子给打死了。
  这样的人家他是死也不会跟他们做姻亲了。现在宋氏来求他简直就是自找其辱。最后实在没法子,宋氏有一次跟她哥嫂闹的狠了当着那些看热闹的邻居村人的面儿一头撞在自家大门的门框上,当时那面围墙都倒塌了一大半。血流了一地,这才让宋家哥俩消停了些,不敢再这么明目张胆的拿宋氏换钱了。
  而王家也没想到事情会闹成这样,宋家居然能找人偷偷把杨家的地给掘了,这不是摔人饭碗吗?种地的最在乎什么,不就是那地里的庄稼吗,掘了人家的庄稼就等于是在变相的谋杀。
  大伯他们气不过让王冬至找了几个衙役去宋家好好的找了一通茬儿,又从粮记拉了几百斤的麦子,然后又跟二姑夫保证他们今年冬天的粮食他们家全包了,做了这些补偿才让王家众人心里那愧疚感减轻了一些。
  二姑夫倒是也通情达理。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怪在王家头上,做娘家的给嫁出去的姑奶奶出头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这说明王家有情有义,他们要是知道二姑被儿媳妇虐待而怕事儿不声张那才让人看不起呢,二姑夫倒是要好好考虑要不要再跟这样的人家做姻亲了。再说了,王家做的已经够仁至义尽的了。有哪一家能为嫁出去的姑奶奶做到这份儿上的,又是给钱又是送东西粮食的,说实话,这十里八村的还真找不出几家来。
  所以二姑夫反倒还暗地里劝导杨进:“这事儿虽然你受了不少的委屈但是你也不能怨你大舅他们,毕竟是你那个媳妇做错了事情,理该要受点教训。再说了,你大舅他们出钱给我和你娘瞧病,现在又送这么多吃的用的,这么好的人家你上哪儿找去?你就说咱们村东头你老叔家,他们家那是出了名的疼姑奶奶吧,那家境也算殷实了,不也没做到这份儿上吗,顶多就是逢年过节的把外甥接过来住两天而已。”
  “你也不用担心以后的事儿,总归这事儿咱们占着理呢,到时候你大舅他们肯定要帮衬着,你还怕打一辈子的光棍不成?至于小旭,等再大点就送到镇子上跟表弟他们一起念书,你也知道冬梅那丫头精怪的很,有她帮忙在一旁照看着小旭绝对比他亲娘照顾要有出息,还碍不着你什么事儿。”
  二姑夫说这些也是害怕儿子将来再娶了媳妇会嫌弃孙子碍眼,所以赶紧就先给他打预防针。
  杨进虽然人傲气了点,但是也不是傻子,心里明镜儿似的。再说爹娘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他从小虽然被宠着,但是也没有养成旁人那种跋扈的性子,所以有些事一点就透:“爹,您放心吧,我不怪大舅他们,毕竟这也不是他们的错。再说小旭,他要是能跟他表姑一块儿学学那是他的福气,就算不能也是我儿子,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他一口吃的,我总归不会嫌弃他。”
  二姑夫听到儿子这话一颗提着心才算是落回了肚子里:“你能这么想就好,我也就放心了。”
  ***********
  反正都月底了,这两天就保持日更吧,我先存点稿,等一月再加更吧,所谓新年新气象嘛,嘿嘿。

    140 二姑的转变

  最近糟心事不少,不过好在日子还不算太糟糕,临过年的时候二姑的病情终于好转了。虽然还有点口歪眼斜的,但是人能动了,也能说话了,平时吃饭什么的也可以自己动手不用别人再手把手的喂她。
  高大夫给二姑把过脉之后说二姑的病情控制住了,虽然人不能像以前那样活蹦乱跳的但是只要平时控制好情绪,多注意休息倒也不会再犯病。这结果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王冬至下乡收购粮食,顺便完成老娘交代的任务来看看二姑,正好也顺便问问表哥杨进愿不愿意去粮记做工,这个打算他和王冬梅商量好的,现在先让他从小工做起,然后等熟悉了一切之后就带着杨进下乡收购粮食,再慢慢的把现在这个粮店管起来。
  王家兄妹俩是打算过了年之后在隔壁的六丰镇弄一处粮记的分号,到时候镇子上那一处就让杨进来管着,他们给一成的干股。别看粮记不大,但是光这半年的时间他们就净赚了差不多上千两银子,而且以后的生意肯定还要更好,所以一成的干股不算少了,至少在这个小镇上也能让杨进变成名副其实的富人。
  王冬至觉得这么好的条件不动心除非是傻子,本来小丫头跟他说要给表哥一成的干股的时候他还有点心疼,不过小丫头说的也对,不能只有他们老王家自己过好日子,二姑他们就撂一边不管他们的死活,这事儿干的不地道。再说了,二姑他们日子过好了以后他们王家也会少很多的麻烦,就像三伯父,现在卖包子每天差不多就能有一两多的赚头,现在人家天天乐呵呵的忙自己的也没那闲心要挖空了心思去占他们的便宜了。
  所以说这事儿从表面上来看是他们吃亏了,其实是双方得利。没了家人亲戚拖后腿,以后王家的发展肯定要更上一层楼,王冬至这回也不得不佩服王冬梅想的远了。同时也收起了自己那点得意的小心思。这一阵子因为粮记的成功他都得意的尾巴要翘上天了,结果到头来猛然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不如小丫头想的深远,说不失落那肯定是骗人的。
  不过他也就是失落了那么一小会儿然后又打起了精神,反正他现在还年轻的很。有什么不懂的想不通透的可以慢慢的去想明白,更何况王冬梅还在一旁时不时的提醒他一两句,他觉得比起别人来自己的起步点要高出许多。这样一想,王冬至的心情就又好转了。
  到了二姑见,王冬至便看到二姑正坐在自家的屋檐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低头缝棉袄,那是一件女孩子穿的对襟小袄,颜色挺素净。是蓝底白花的。这款式,这颜色他用脚趾头都能猜到出是给杨二丫做的。
  二姑自从中风之后再醒过来整个人就变了许多,脾气也不似以前那么急躁霸道,对杨二丫的态度那是好了不止一个档次,以前动辄打骂,现在连说句重话都没有。甚至还特地让人帮忙去镇上扯了几尺这种带花色的布料和称了好几斤新上市的棉花给杨二丫做棉袄,要知道这在以前绝对是没有过的。
  王冬至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然后开口跟二姑打招呼:“二姑。你这袄子做的真是太漂亮了,镇子上的那些小大姐也就穿这样的。”
  “来了。”二姑听到王冬至的声音抬头看了他一眼,听到他夸自己做的棉袄好看脸上顿时笑开了。“那可不,我这就是看着镇子上那些丫头穿的做的,当然好看了。”说着她将手里已经做的差不多齐活儿的花棉袄举起来里里外外的看了 一会儿,才又问王冬至,“你说这袄子你表姐穿了会不会显得太素净了?我原来是想给她做件红色的袄子,那颜色穿着就显人,结果你表姐不愿意。”
  王冬至在脑海中想象了一下杨二丫穿的跟大红包似的模样嘴角就忍不住抽了抽,然后说:“二姑,那大红的是给新娘子穿的,我要是表姐肯定也不愿意穿。”多难为情啊。而且那颜色也太有歧义了,杨二丫要真穿出去李掌柜那群人一准儿得埋怨他表姐嫁人都不告诉他一声。
  “你懂个啥,红颜色穿着显颜色,小姑娘家穿着显得脸白。”二姑显然不同意王冬至的说法,“像你二姑我这个年纪想穿红色的还不能够呢。”像杨二丫穿大红色的衣服那叫俏,二姑这年纪要是再穿那么鲜艳颜色的衣服。一准儿得被人被戳脊梁骨,只怕那流言都要满天飞了。
  王冬至脑补了一下二姑穿一身大红衣服的样子,顿时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被二姑白了一眼:“臭小子,有那么好笑吗?”
  “咳咳。”王冬至咳了两声,果断扯开话题,“二姑,表哥呢,我怎么没见到他?”
  “哦,跟你二姑夫去镇子上置办年货去了。”二姑收针,“中午想吃点啥,二姑去给你做。”
  “二姑您别忙了,我一会儿就得走。”王冬至连忙拦住二姑,然后指了指停在外头装着满满一车粮食的驴车,“我也是收粮食的时候顺路过来看看您。您没事儿我也就放心了,对了,还有件事您替我跟表哥说说。”然后就把跟小丫头商量的让杨进去粮记的事儿跟二姑说了。
  二姑听后先是一喜,不过转而又有些犹豫:“你表哥啥都不会…这去了估计也帮不上啥忙吧”粮记的生意有多好二姑也是知道的,这样的店让杨进去当管事,还给他一成的干股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处了,只是管事都要会认账本打算盘,还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是她贬低自己儿子,他还真不一定能应付的了。
  王冬至知道二姑在担心什么,于是说:“没事儿,不会可以学的么,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像我也是跟来客酒楼的东家学了好长时间的,反正表哥去了之后也不是一下子就让他当管事,也得从小工开始干起,要不然这些不懂的话不容易服人。”
  “那行,那等晚上我跟他说说。”二姑听到王冬至的话脸上的笑容深了许多,儿子能有个好差事干着她这个当娘的也算是能够放心了。等以后再给丫头找个好拿捏的婆家她这辈子也就算是圆满了。
  跟二姑说完了自己的目的,王冬至便告辞了:“那什么,二姑我先走了,要不然晚上就到不了镇上了。”
  二姑留他:“吃了饭再走呗,这都晌午了,也不急着这一会儿。”
  王冬至摆摆手:“我这一车粮食呢,不弄到镇上我心里不踏实。”现在这十里八乡的差不多都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专门收购粮食的人了,也都知道这是粮记收购的东西,就怕那有心人晚上的时候趁着天黑人静的猫在路上抢东西。虽然这些粮食还没有经过小丫头的特殊加工,但是架不住粮记的名号在前面顶着,谁知道会不会让那些眼红的小人干出点缺德事来?
  二姑也知道那一车粮食比较重要,所以也就没再留他,而是去屋里端了几个荤菜到灶上热了放在浅口的小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