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到底是什么-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40岁到现在还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但机遇好,做事能力强,走上了领导岗位。

现在不是只管自己了,要带团队了,就像大船在海上开而没有指南针,怎么办?

另外,家里的下一代的教育(做人的道理)怎么办?还是用朴素的道理?还是用社会上以恶制恶方法?官做得越大,越要尽快学习。仕而优则学。

40-65岁到现在还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应该不会成为领导。但如果知道了做人的道理,会反省人生,重新开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下一代吧。俗话说:三代才能出贵族。富不过三代。

第三章第二节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评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才能和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评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评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评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评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评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评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作中庸。乃孔亻及。中不偏。庸不易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评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评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评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并为此感到骄傲。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评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评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译文】《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一部分辨别古今文学的差别,另一部分解释文字的意义和给事物的名字下定义,所以我们要读经书之前,应当先读《尔雅》,然后才能读懂群经。

【评论】历史上的乱世时代,冰山的数量和质量大为减少,另外冰山们无法当政,并被边缘化。只有成为隐士或教育家,在外做事的冰山还要注意不能与当权者冲突。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译文】古代圣人著作的经典,经过诸先贤加以解释意义而成为完备无缺的经书共有十三部是《易经》、《诗经》、《书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孟子》,这十三部书称为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译文】左丘明著作除了《左传》外,还有《国语》,称为《春秋外传》。《国语》记录周末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言论,以每个国家来记述,而《左传》是按年编排,侧重记事。十三经之外再加《左传》和《国语》便是十五经。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

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

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

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评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

人人称颂。

【评论】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注意不是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尧是个超级大冰山。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评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评论】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评论】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评论】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评论】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评论】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世界上有三种方法治国:王道治国,仁道治国,霸道治国

治家也如此:王道治家,仁道治家,霸道治家

大家可以用心去体会每个人家里的文化,也可以看看韩剧中家庭的文化。

因此孔老夫子说在外从政与在家尽孝是一样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