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神-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夏想一脸坚决地说道。

    陈风脸上也变成了严肃的神情:“你想做好事,不想让付先锋的投资打了水漂?”

    “呵,我是好人不假,但不是滥好人,再说就算我告诉付书记说他的投资会失败,他会相信我?”夏想又笑了,“我是担心他们前期投资少,后期贷款多,最后投资失败,浪费的还是燕市的钱……”

    陈风心领神会地笑了:“我听说他们看中了五交化公司的办公大楼,谈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中途生变,你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吗?”

    “我不清楚,可能齐亚南清楚。”夏想也会心地笑了。

    陈风哈哈大笑:“小手腕,小窍门,我不如你。好了,等什么时候进入我了视线之内,我会想想办法,尽量不让他们乱用燕市人民的钱。不过我虽然是市委书记,但不可能什么都管得到,银行方面,我也不会直接抛头露面。”

    “我也就是随口一说,您心里有数就成了。”夏想笑着转移了话题,他也清楚如果非要阻止付先锋投资高档百货商场,也不现实,他只是委婉地提醒一下,让陈风注意一下付先锋的动态,别最后投资1个亿却从银行贷款10个亿。

    夏想就又向陈风请教了一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知识,陈风的思路也是趋于保守,但也多少意识到燕市的落后与其省城地位不符,但因为受大气候所限,燕市又不可能做出任何惊人之举,就算他和胡增周一致同意,省里也会坚决反对。

    政治保守,经济落后,燕市的现状似乎不错,其实令人堪忧。

    钢厂和药厂搬迁之后,光是搬迁费用就高达几十亿,钱从哪里出?都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谁的钱?自然都是老百姓的血泪钱。而且燕市钢厂不管是规模还是产值,远不能和单钢相比。单钢尚且有存亡之忧,何况燕钢?

    即使如此,和药厂相比之下,燕钢还有赢利能力,药厂却正走向没落之路。

    中国是全球最大青霉素产地,国内青霉素年发酵能力在15000吨以上,其中燕省制药为3200吨,高居国内第一。但随着头孢类抗生素的应用,青霉素因为容易过敏以及会产生过敏性休克,在使用前需要先做皮肤过敏试验等,慢慢地被无过敏不需要皮试的头孢类抗生素替代,最后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基地,反而成为最大的累赘,每年都有巨额亏损。

    表面上两大著名的支柱产业,其实已经是正一步步走向倒闭的边缘。

    只是有些事情夏想明明知道,却不能说出,只能含蓄地点到为止。陈风听了,也没有特别留意夏想所说的前景,对于未来事物的发展,不是所有人都有前瞻性的眼光的。

    夏想告别陈风之后,又和胡增周见了一面,谈论了一下单城市和宝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景。胡增周在章程市为官多年,对章程市的落后深有感触,非常理解单士奇和曹永国迫切地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心情,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前景比陈风乐观多了:“我相信顶多三年,甚至两年,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会初见成效。两年之后,小夏你才29岁,就足够担任副市长了……想想单城市的通海铁路就让人向往,当年领袖有诗赞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如今是铁路横贯东西,不分沿海内地!就通海铁路这件事情来说,小夏,我非常佩服你的大胆设想。”

    胡增周这句话说得是真心实意,他自从听说夏想在单城市和宝市在主动申请试点城市之上所起的作用之时,在听到夏想提出了通海铁路的设想之后,对夏想的认识再一次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胡增周看来,夏想此举有点石成金的绝妙,一条专用铁路,将沿海和内地遥远的距离,缩短为几个小时的路程,不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时效性,都是现阶段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远比到沿海港口新建分厂节省投资和时间。

    胡增周对燕市的现状也很不满意,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燕市建市不过短短几十年,却没有新兴城市的朝气。除了街道的规划整齐一些,整个城市没有任何出彩之处,经济不上不下,重工业几乎没有,轻工业也不发达,高新技术更是不值一提。当年大吹经济开发区浪潮之时,燕市也顺应潮流,设立了东开发区。结果几年过去了,既没有高新企业入驻,又没有形成人气,现在的东开发区地广人稀,成为新手练车的最佳场地。

    胡增周也是心中忧虑,渴望在任期内能大展手脚,将燕市的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可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一出,省里首先排除了燕市。他也心里清楚,除非单城市和宝市同时获得成功,否则第二波试点城市,也不会轮到燕市。

    不是燕市资格不够,是省里不敢让燕市试点,万一失败,丢的是全省的脸面。

    胡增周就语重心长地对夏想说道:“小夏,你可千万要用心做好领导小组的工作,指导单城市和宝市试点成功。只有两市都成功了,燕市才有可能成为下一轮试点城市。我身为燕市市长,想要改变燕市落后面貌的心情,比谁都迫切。”

    夏想郑重地点头:“试点城市的重要性,不管是对两座城市的人民来说,还是对两个城市的主要党政领导人来说,具体到对我个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不仅是要为两市人民谋福利,也寄托了我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夏想的理想并不广大,他只希望他的重生,能为家人带来幸福,能为所爱的人带来欢乐,能为家乡做出贡献,能让燕省阔步向前,当然有可能的话,能为国家再贡献一份力量,就足矣。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理想也要一点一滴地实现。眼下,他的目光只落在一市,也许明天,就能放眼全省了。

    对于燕市的下一步发展,夏想也多少有点想法:“胡市长,燕市目前想要有大的动作也不可能,既然在经济的结构上不好有什么举动,那么不如从改善环境入手……”

    胡增周眼睛一亮:“如何说?燕市现在西北有植物园,市内有森林公园,还有百姓河,依你说,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

    燕市的森林公园对环境的改善最明显,百姓河现在已经形同鸡肋,并非是水系不能改善环境,而是百姓河水量太少,又建在市内,河道又短,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其实燕市以前曾经有一条古河道,不过现在已经干涸,部分地段还有水,形成了洼地。此河名叫下马河,整条河正好围绕燕市,如果疏通河底,拓宽河道,建成环城水系的话,不但可以改变燕市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还可以改善燕市的环境,为少雨干燥的燕市增光添彩,让燕市也成为名符其实的山水之城。”

    PS:夏想的理想很远大,老何的理想很卑微,就是求月票——有一本书,自上传以来就从未断更一天,为了让朋友们看到更多的公众版,发了近30万字才上架,它是官神。有一本书,上架之后,每天万字,坚持了四个月有余,从未间断,除了更新稳定之外,偶而还有爆发,它是官神。有一本书,很少用自动发布章节,是为了让喜欢增加积分的朋友拿到悬赏积分,至诚之心可见一斑,它是官神。有一本书,在坚持数量的同时,一直竭尽全力保证质量,为了让朋友们看得畅快,只发5K大章,不拆分成3K小章,它是官神。有一本书,可以从头到尾坚持不断更,坚持每天万字,坚持偶而爆发,坚持到完本的一天,就是因为作者爱每一个支持他的兄弟姐妹,它是官神!

    以上,就是老何的理想。

    第418章 越来越稳健的步伐

    第418章 越来越稳健的步伐

    “下马河?”胡增周愣住。想了一想,才想起燕市市北确实有一处地下干涸的河道,还有一处洼地,平常多有市民在此处游玩,还有一些村民自发在沙地之上牵马供人骑玩,差不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游玩场地。

    下马河干涸已久,而且河道也早已堵塞,如果真如夏想所说的一样,疏通再加拓宽的话,不但耗资巨大,而且也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因为下马河环绕燕市一周,少说也有100多公里,100多公里长几十米宽的河,光是水量就一个惊人的数字,从哪里调来这么多水?

    夏想仿佛猜到了胡增周的想法一样,继续说道:“燕市其实并不缺水,周围有三个大型水库,三个水库蓄水能力都有限,一旦爆发了山洪,很容易发生水灾。如果建成了环城水系。也可以在水灾之时,充当泄洪渠……当然,以上只是我不成熟的异想天开,您就当听一个故事就可以了。”

    燕市环城水系的修建,在夏想重生之前刚刚开工建造。在建造之前,也是经过激烈地讨论,从提出设想到最后立项,再到动工,也走过两年多的时间,当时下马河两岸已经形成了一个游乐场和许多餐馆,成为燕市一景。夏想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下马河建成后的胜景,就重生了,他甚至可以想象在一向干燥少雨的燕市,有一处烟波浩渺的大河,到了夜晚,灯光通明,游船如织,该是怎样的迷人的风景!

    前生没有能亲眼目睹,希望今生能够一睹燕市有了环城水系之后的风景。

    夏想也知道以燕市的目前状况,想要推动环城水系的兴建,有点为时过早。但提前提出设想也没有坏处,胡增周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提前着手准备。一等单城市和宝市试点成功,燕市就可以乘机提出环城水系的议题,相信在省里也容易获得通过。

    要是以前,胡增周也许听过就算,真当一个故事来听。但在得知了夏想为单城市提出的通海铁路之后。他就知道,夏想绝对不会只讲一个故事给他听,肯定是大有玄机,另有深意。

    不过夏想的提议还是太超前,不但工程量惊人,用水量也惊人,此时提出来,常委会绝对是一片反对之声,连省里也会有不少置疑的声音,胡增周就决定先放一放,先让专家教授们考察之后,再进行讨论论证。反正专家教授们有的是时间,闲着也是闲着,给他们一个信口开河的机会,肯定他们个个都会跑步前来报道,主动提出各种正常或不正常的想法。

    又说了一会儿话,夏想的话题就转移到了五交公大楼上面,说道:“胡市长,齐氏集团想在燕市投资一家高档的洗浴中心,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洗浴中心虽然是藏污纳垢之地,但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想要完全杜绝也不可能,宜合理规范管理,不宜严防死堵。而且燕市在后世,就以浴都之名而闻名于世,洗浴中心之多,设施之豪华,装修之气派,别说各地省会,连京城都无法与之相比。最红火之时,燕市曾经一年之内连开三家超级豪华洗浴,一家装修得金碧辉煌,取名皇宫。一家装修得典雅古典,取名碧云天。一家装修得大气雄伟,取名龙行风。三大洗浴中心在燕市成鼎立之势,成为一时谈资。

    齐亚南敏锐地发现了投资洗浴中心的前景,就找夏想商量想在燕市开一家洗浴中心。此时燕市已经有了两三家洗浴中心,但都不成规模不上档次。夏想也十分佩服齐亚南超前的眼光,也支持他开洗浴中心。反正总会有人开,让自己人开,可以更好的引导和规范,总比让一些涉黑势力开要好得多。夏想就替齐亚南找好了地点——五交化的办公大楼。

    齐亚南是何许人也?他在燕市多年,自然熟悉燕市人的脾气,几次接触下来,就和赫龙城谈妥了价格,并且很快就签定了协议,拿下了付先锋准备用来开高档百货的大楼。

    “齐氏集团向来以酒店业为主,开洗浴中心的话,对他们来说也是轻车熟路。”胡增周不置可否,作为市长。既要经济发展,也知道有时候总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不太光明的行业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了,我听说你和齐氏集团关系不错,想让我一路绿灯?”

    夏想摇头一笑:“也不完全是,齐氏集团做事,一切都很规范……齐亚南跟我关系不错,他有几个项目想要上马,想和市里进行接触,就找到我,让我给他介绍一个可靠的人。”

    胡增周明白了夏想的意思,齐氏集团是想在市里找代言人,夏想在市委和李丁山关系不错,和方进江也有交情,不找他们却找自己,显然是有意为之,想送一份好处给自己。胡增周就笑了:“我明白了,这样,你让齐亚南直接找郑冠群,由冠群同志具体和齐亚南详谈,具体事宜都可以由冠群负责。”

    郑冠群不是崔向的人吗?夏想愣了一下,还没开口,胡增周就明白了他的疑虑。解释说道:“冠群以前是和崔向走得近,后来有几次和我交谈,才知道他是我的半个老乡,后来又发现,我们共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