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制大人三思。”张珏闻言大惊道:“若是降兵恃城叛变,我军将立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放心。”我拍了拍张珏的肩膀道:“我们只需当心如何对付蒙军便可,现在便让我们来好好规划一番。”

第三十五章 洛阳之战8

端平二年六月下旬,骁骑军进驻洛阳的第十二天清晨,小雨还在不厌其烦地下着,城边的几棵杨柳好像厌倦了这种长期没有阳光的日子,它们低垂着枝条懒洋洋地立在护城河一边。城外远远散布着一队蒙军骑哨,他们时不时地抬头望望天色,不耐烦地等待着换班的时间。突然一阵异响传来,这队骑哨不由得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地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随着辘轳的咯吱声和铁链的铿锵声,洛阳城的封丘门西门缓缓打开、吊桥轰然一声架在护城河上,里面飞驰而出一支千余人的全副武装的宋骑。这队蒙军百余骑哨见此情景,立时便发出一阵欢呼,因为他们等待已久的宋军出逃的时刻终于来了。不过他们的心中还是有些许疑惑,为什么只有一千余名骑军呢?但是在此紧急的情况不容他们多想,他们兴奋地嚎叫着,为宋军让开了道路,同时分出几骑飞报不远处的各个军营。

我与王坚顾不上在不远处监视着我们的蒙军骑哨,径自带着千余宋骑直往西奔去。前两日正当我们准备与蒙军拼死一战,讨论着如何出城布阵时,却发现了骁骑军的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骁骑军大多都是神臂弓手,而神臂弓较为平直的弹道,决定了骁骑军必然要用一种很宽很薄的阵形来迎战。就像上次与三千蒙军交战一样,三列弩手拉长,排在肉搏重步兵前面,在与敌人接触前对敌人进行远程打击。这种阵形的射击面就是整个战场的正面,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可怕致命的缺点,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当今世上机动性最强的蒙军轻骑。

自从上次大胜三千蒙军轻骑后,我不认为刘享安还会冒着巨大的损失从正面突破。他只要指挥骑军向骁骑军的侧翼拉动,然后发动突袭,这时骁骑军就将面对变阵的巨大困难。因为骁骑军若想发挥神臂弓的效果,就必须以一个很长的阵形,转变成面对另一个方向的很长的阵形,这在战场上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特别是面对机动性特强的蒙军轻骑。而骁骑军的侧翼就算有骑军保护,骑军就算拥有新式的霹雳火球,也不可能将霹雳火球抛得比蒙人的强弓还远。

而且蒙古人留下西面不围也是有原因的,洛阳城东面与南面各有三座城门,北面有两座城门,唯独西面只有一座城门。这样的一座城门对宋军来说无疑便是一个瓶颈,宋军一旦出城作战,想要回城可就难了。

所以我与张珏、王坚三人议来议去,发现这神臂弓若是守城还可以,但在野战上对付蒙军轻骑,无疑是死路一条。上次之所以能胜,大多还是由于蒙军轻敌,硬往正面突破。

正当众人无计可施之时,王坚却看着窗外连绵不绝的小雨,感慨地说道:“今年黄河无人治理,却又不知又要泛滥到何等程度了。”

原来黄河由于含沙量奇高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所以就算在有人治理的情况下,尚且“三年一决堤,百年一改道。”而今年由于金国新灭,自然没人顾得上治理黄河,所以王坚才会有此一叹。

不过他的这句话却着实让我和张珏惊愣当场,王坚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见我二人不说话,便奇怪地向我二人望来。但没过多久,当王坚也明白过来的时侯,三人不由相视而笑。

————————————

寸金堤位于洛阳以西十里处,它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1年,此后三百余年来,无论谁入主河南,都毫无例外地对寸金堤进行加筑。仅仅从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想像这个堤坝的重要性,寸金堤——寸寸如金。寸金堤决口,则从洛阳至汴京方圆百里内,尽成水泽沼泽。

我们一行千余人一路不停地狂奔,直至寸金堤前才勒住了战马。我们的计划很简单,便是用zha药炸开寸金堤。若在平时,此法当然不行,这会对河南的百姓和农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打击。不过现在却不是平时,如今从洛阳至汴京已无百姓更无农业可言。所以此法却正好让蒙军品尝一下黄河水的味道。据王坚所说,往常寸金堤决口之时,洛阳的水都会深至股。此时我若将它炸了,那怎么说洛阳城附近的水也会及腰深吧。就算蒙古马再怎么耐跑,在这么深的黄河水之中,我看也要去半条命了。而洛阳城中的宋军,呵呵,这两天他们已经拆除了城中的木房、竹房,制成了上万张的木筏、竹筏。到时他们只要一路顺流而下,说不定还可以顺水直至汴京。这种走法倒还真是畅快,我羡慕地想道,只可惜我却没有这个福份。

“郑统制。”王坚在身旁提醒我道:“蒙军已追上来了。”

“嗯。”闻言我不由自主地回头望去,只见一队两千余人的蒙骑冒着细雨,风驰电掣般地朝着这个方向直奔而来,我急忙转头对王坚喊道:“动手。”

“是。”王坚应了一声,便带着十余名军士扛着预先准备好的zha药包往寸金堤奔去。不过片刻工夫,他们便按照我所指定的位置——堤坝正中的中下处,掘好了一个坑,并将zha药包装了进去。与其它的堤坝一样,寸金堤的横截面也是梯形的,其中下部正是最脆弱的地方,这里的堤防虽较顶部厚,但是所受水的压力却是顶部的好几倍。虽然寸金堤以坚厚闻名,但在这里装上几百斤的zha药,应该能对付得了这个家伙吧。

“轰……”的一声巨响,当骁骑军开到寸金堤的上游不久,王坚便点燃了引线迅速地跑回了队伍。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除了脚下的一阵震动与堤坝处冒起的一团青烟外,什么也没发生。

寸金堤不愧是寸金堤,看着越来越近的两千蒙军,我与王坚相视一眼,然后大吼着指挥众军士做好战斗准备。

第三十六章 洛阳之战9

马蹄渐响,透过凌晨的雨雾,我已可以清楚地看到蒙骑踏过水洼时,飞溅而起的水花,还有一张张面目狰狞的面孔。

“统制大人……”望着越来越近的蒙骑,王坚焦急地对着我喊道。

我知道王坚为什么而着急,骑军对阵贵在速度。现在蒙军离宋军只有三百步左右的距离,若我军还不开始加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一个照面就要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

此时我的心中正飞快地思考着,蒙军轻骑的攻势我已见过,毫无疑问他们的实力远上宋骑之上。此番更是以一千宋骑对付两千蒙骑,虽然此时跟在我身边的一千骑军大多都是原新兵营的军士,虽然他们每人马上都还挂着三、四颗的新式霹雳火球,但以这样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双倍的蒙骑硬拼,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军覆没。

一千宋骑全军覆还是小事,若不能完成此行的任务——炸毁寸金堤,那也就意味着洛阳城内的骁骑军也无法安全逃脱。

想到这里,我不顾正向我狂奔而来的蒙骑,高声对身后的骁骑军喊道:“众军士听令,全军一字排开,霹雳火球,目标——前方空地。”

众军士闻言都不由一愣,他们都知道,霹雳火球是不可能对三百步外的蒙军造成伤害的,而且蒙军吃过霹雳火球的一次亏后,也不可能再一次看着冒青烟的霹雳火球还往前冲。但我身边所带的骑军大多由原新兵营组成,他们可不比其它的骁骑军军士。他们心中虽有许多的疑惑,但还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了我的命令,包括王坚在内。

一个个冒着青烟的霹雳火球划过一条条优美的抛物线从军士们的手中投了出去,然后在潮湿的泥地上懒洋洋地打了几个滚,便落定在宋军阵营的前方。在我举手示意下,骁骑军掉转马头后退了几十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霹雳火球里爆出的铁蒺藜,伤着高高地骑在马上的骁骑军军士。我也考虑过是否要让骁骑军就此西撤,但我并不能肯定这千余枚霹雳火球的爆震波能够将寸金堤震开。也许我们现在只需往寸金堤上丢上一块石头,或者只需马蹄所产生的震动就能让寸金堤轰然崩塌,但也有可能寸金堤还可以在黄河水里支撑几个月,谁知道呢?不过我却很清楚地知道的一点:今天不是寸金堤决口,便是我郑言亡。就算背着十余颗霹雳火球冲到寸金堤上,我也要将其炸开,所以我很快就放弃让骁骑军就此西撤的想法。

与大多数骁骑军心中想像的一样,蒙军果然改变了攻击方向,他们在宋军抛出了霹雳火球后,很快就分成了两队,绕过霹雳火球向骁骑军的两翼杀来。

骁骑军军士们默默地看着向他们狠冲而来的蒙军,他们没有张弓搭箭,也没有抽刀举枪,不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因为我没有下令。他们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着,眼里闪着视死如归的坚定。我双眼紧盯着几十步前的霹雳火球,看着它们冒出的青烟在细雨中漫舞。时不时抬头冷冷地望了望正不断地逼进的蒙军,我没有指挥骁骑军是因为我要等,我要等着霹雳火球爆炸后的结果,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反应。若霹雳火球能震开堤坝,那好说,骁骑军只需取弓射杀在水中的残余蒙军便可。若是震不开堤坝,那就要全军冲至堤坝,拼着同归于尽,也要用霹雳火球将堤坝炸开。

两百五十步,蒙军纷纷松开手中的缰绳,取出强弓。

两百四十步,蒙军头也不回地随手从箭壶中取出一枝箭搭在弓上。

两百三十步,蒙军猛一发力,一个个朝天斜举、蓄势待发的箭镞,在细雨中闪着寒光。

两百二十步,……

几声巨响暴起,我首先感觉到的就是座下的战马被惊得一个狠颤,然后四蹄便在原地不安地燥动着。不远处蒙军手中开得满弓的箭,也情不自禁地脱手而出。瞬时几千枝箭便像蝗虫般地飞向宋军阵营,听不到啸声,因为众人的耳朵已被接连而来的巨响充满了。两百二十步也是在蒙军射程范围之外,所以大多数的箭枝都落在宋军阵营的前面,只有少数几名军士中箭倒地。

由于霹雳火球引线的燃烧的快慢有所不同,所以爆炸声直到盏茶的时间才停止。此次千余枚霹雳火球爆炸的威力自然不是上次几十枚可比的。放眼整个战场之上,无论是蒙军还是宋军,都已没有什么阵形可言,人人都在竭立控制着座下受惊的马匹。甚至有些战马已不顾背上骑手的命令,疯狂地向前直窜而去。

良久,蒙军才依靠着他们高超的骑术,抢在宋军的前头稳定住了局势。当他们正要趁着宋军还未排好阵形前发起攻势时,另一件让他们吃惊的事又发生了。

伴随着震动,一阵沉闷的隆隆声从地底传来。即便是骑在马上,众人还是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大地在颤抖,于是刚刚被控制住的马匹再次惊慌起来。突然一声异响传自堤坝,所有人都条件反射地往堤坝望去。却见堤坝中央已出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缝,几道浑浊的河水从裂缝中喷射而出。然后这道裂缝便像是“爬山虎”的枯藤一样,向四周迅速扩散开来。不一会儿,随着“突”的一声,一条水桶粗的水柱出现在堤坝的中下部,一块几吨重的夯土被这条水柱冲得飞出了百米开外。接着便是第二条,第三条……

终于,随着一阵轰响,寸金堤这个庞然大物瞬间便崩溃了。原先被它挡在身后的河水,像是一群挣脱了束缚的小孩一般,盲目地、欢快地越过寸金堤的残躯四处乱窜。

等的就是你了,我一边尽力控制着座下的战马,一边兴奋地想道。

第三十七章 洛阳之战10

面对着崩塌的寸金堤,蒙军的第一个想法便是逃,但仓促之下,他们所做出的反应却有所不同。大部分的蒙军都不假思索地,掉转马头往回奔去,只有少数人大吼一声,往马上狠抽一鞭朝前冲来。

往前冲的做法是明智的,因为往回跑的蒙骑就算跑得再快,也不可能快得过决堤的洪水,而朝前跑却还有望能在洪水到来之前冲到堤坝的上游。只不过这部份人虽聪明,在前面等着他们的,却是千余名宋骑的弓矢。

骁骑军们轻松地解决掉冲上前来的百余名蒙军,然后将目光投往不远处被河水冲得拼死挣扎的蒙军。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当初所想的,用弓箭将水中的蒙军解决掉是一种多么幼稚的想法。因为他们现在被河水冲走的速度,也许比射出的箭还要快。蒙军的人和马在黄河水中时隐时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无助、绝望的眼神,看到他们张大嘴巴惊恐地大声吼叫,但我们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因为母亲河就在我们前面不远处咆哮着,她仿佛是在对这些侵略者倾泻着几百年来所受的屈辱。但我很无奈地想到,她这种屈辱还要继续下去。因为这次的“据关守河,收复三京”的计划,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