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的荣耀-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阁下我觉得曼施泰因元帅的这个方案好像有问题!”就在季明刚刚说完这个方案之后,一个人就站了出来。他就是季明最欣赏的德军将领。第4集团军司令官格尔哈特海因里希。他慢悠悠的说道:“我认为,这个计划说白了。其实不过是之前哈尔科夫反击的翻版。虽然这个方案看上去十分的完美。但是我个人认为虽然苏联人的反应比较的慢。但是在这种短短的时间之内,他们也不会傻到连上两次当。而根据我的判断。事实上。1942年夏季前确定下来的红军主攻路线,并非是曼施泰因元帅所估计的第聂伯河下游……黑海,而是在北面直接攻打哈尔科夫,并一直扑向乌克兰首都基辅!或者直接向北收复列宁格勒。而且,我们个人认为,现在放弃顿涅茨地区是一个错误。首先我们的元首绝对不不愿意失去顿涅茨地区。就我个人的了解,我们的工程师刚刚修复了这里的发电站,而且计划大量采煤并建立军事化学工业,如果放弃了,显得实在有些可惜。所以,我认为元帅的方案并不可取。”、

季明笑了笑。然后示意对方向停下来听他说完。“没错。你说的我也知道,所以我就这个问题和元帅进行了沟通。然后也把这个问题向元帅做出了上述的解释。经过我的解释,曼施泰因元帅也只好放弃“反向”,而把精力投入了“正向”方案。1942年冬季战局后,东线此前的大突出部都消失了,只有因为哈尔科夫战役而造成的库尔斯克突出部特别显眼。所以曼施泰因打算和我们中央集团军群采用一个联合行动,从突出部南北两翼实施钳形攻势,切断并消灭突出部内的苏军,同时缩短德军的战线,腾出更多的机动兵力。其实这个建议早就在元帅的脑子里面形成了而大概在3月10日的时候,元首来给曼帅授勋的时候,后者就向他阐述了上述计划。我们的元帅似乎觉得泥泞季节结束,德军就应该立刻发动这次攻势。斯大林的预备队,正在极力强化这个地区。同时我们最高统帅部的内部也有一种看法。陆军副总总参谋长蔡茨勒表示:“今年先小打小闹一下,明年大举进攻。也说不定今年就会胜利”。他们认为,春季泥泞季节结束后,完成休整的红军必将再次发起进攻。德军应该在局部地段先发制人,迫使红军就范。而战线其他地段上,则依托“预先构筑特别坚固的防御”,尽量削弱进攻苏军。中央、南方集团军群应该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合围红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北方集团军群,应在7月初进攻列宁格勒,为此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手头的全部炮兵并使用最新式的进攻武器;所以我现在想问一下大家就目前的情况大家怎么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堡垒”作战

实际上季明也知道目前德国指挥部的内部出现了大量摇摆不定状态。甚至自己的便宜老爸。一项给自己以沉稳状态出现的威廉鲁道夫赫斯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在季明看来,这位元首可能已经被俄国人的“伊斯特拉水库”事件搞得心神不宁了。这位元首曾经给役给德国宣传部门下达过很有意思的指示:不允许报道德军的进攻,而要说成是俄国人先发动进攻,但被德国人击退。德军在随后的反攻中,占领了大片土地并拉直了战线。”当然这样一说也有很多好处。那就是,只要德军一旦胜利,就可以说成是苏联的彻底失败;就算德军进攻失败,德国也依然可以保住面子。

于是德国总参谋部在这矛盾的心理状态下,也就产生了两套方案。一套是服从于现实,目的有限的库尔斯克战役计划;一个则是野心勃勃的全面进攻方案。当然,有一点很清楚:很多人都倾向于有限的库尔斯克作战计划。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连目标有限的作战计划都实现不了,那些野心勃勃的计划也将作废。多数军事统帅们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如此:虽然他们事先会做出各种预测,但战争形势到底会如何发展,只有打起来以后才会知道。

德国最高统帅部在出台了东线总作战方针后,1942年5月15日,鲁道夫赫斯发出了第5号作战命令,加密代号为“堡垒”。而如果真的通过这项作战命令的话,那么德军在1942年的春夏季东线进攻计划就要最后定型了。

按照从帝国总参谋部透露出来的部分“堡垒”战役计划,这次德军进攻将主要由两个集团军群担任。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突击集团下辖:第1装甲集团军,“肯普夫”战役集群主力,应从别尔哥罗德、托马罗夫卡地区进攻库尔斯克以南。主力将使用在奥博扬方向;中央集团军群第9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奥廖尔地区进攻库尔斯克以北。主力集中于左翼;第9集团军在奥廖尔地区的后方由第2装甲集团军掩护。两个突击集团将在库尔斯克及其以东地区会合,并合围突出部内的红军重兵集团。位于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交界线(库尔斯克以西)的德第2集团军,则应发动牵制性冲击牵制苏军。并在苏军退却时立即全线转入进攻。在具体战术上,考虑到战役纵深不大,鲁道夫赫斯要求进攻部队尽量轻装简行。另外,鲁道夫赫斯还规定。如果战役顺利,苏军陷入混乱,他将把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第2集团军,以及集团军群地一些直属部队,移交给南方集团军群。并向东南发动进攻,实施“豹”战役。战役发起日期,最初被定在6月3日。但是,实际上,在签署6号命令后,鲁道夫赫斯却一直犹豫不决。这位一向果断的新元首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泰因、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两个人地意见出现了分歧。曼施泰因则不断催促尽快行动,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保卢斯支持。这位年轻的总长几乎把这个“堡垒”计划看成了他个人的杰作。而他这力图希望借此机会好好的露上一手,甚至提出5月22日就发动进攻。但是这么急切的计划却显得有些过于地仓促。就连制定这个计划的曼施泰因也觉得这个日期太早了。

而负责从北面攻击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冯博克和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将军,却持相反意见。5月18日,他们两个联袂赶到了鲁道夫赫斯在柏林万湖的别墅。这两位高级将领向这位新的元首阐述了自己地理由,认为库尔斯克地区并不是很好的并以空中侦察的照片证实:红军预见到了德国人的进攻企图,已经构筑了坚固的阵地,兵器在这里俄国人还拥有强大的预备队。因此,德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装备。最好的情况就是撤销对库尔斯克地区地攻击。而转向中央集团军群所在的方向。在听了博克和莫德尔的建议之后。鲁道夫赫斯彻底的晕了。他并没有做出决定是继续进攻呢还是接下来防守。,但是在几个小时之后他将进攻日期改在6月日。而由于当年雨季结束地较晚。再加上那条该死的伊斯特拉水库大坝被炸毁。所以他只能将进攻日期又推迟为6月9日。

5月20日,鲁道夫赫斯在慕尼黑与冯博克、曼施泰因、蔡茨勒,保卢斯以及新任命的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开会商讨“堡垒”战役。会议持续了3个小时,当然这次会议记录却没有任何的副本保存下来,这样一来以至于产生了众多讹传。

实际参加了这次会议的各人地表现也同样含混不清。保卢斯和蔡茨勒等总参谋部地人都主张尽快进攻;而曼施泰因此时却认为最佳时机5月份已经错过,除非再给他2个师。当然,现在的曼施泰因还是主张进攻地;而莫德尔和格尔哈特海因里希这寄来了信件,表示红军防御坚固,预备队强大,暗示进攻未必成功;古德里安则在报告中宣称,他和斯佩尔(此人似乎也没有到会)都主张干脆取消这次进攻,以保存宝贵的坦克兵力。因为意见相左,古德里安还和他的老对头,同在一所军校毕业的…………卡尔蔡茨勒将军发生了激烈冲突,以至于双方闹到要决斗的程度。

当然冲突归冲突。双方仍然算克制。在对付完了蔡茨勒之后。古德里安在接着鲁道夫赫斯进言,他指出了现在德军兵力的不足。现在的德军不仅在兵力上处于劣势,而且缺乏进攻能力。古德里安在讲话中宣称,现在的德军在经历了连续的作战之后已经没有一个装甲师拥有充分战斗力。1942年5月,东线德军只有63。5%的坦克可以使用,强击火炮也只有87%可用率。到1942年5月10日,东线3664辆坦克中(不含调拨中的装备),还有711辆正在修理。到5月,德军战车技术完好率回升,坦克可动率为83。6%,强击火炮可动率85。6%。但在5月底,在修坦克仍有463辆。此外,现在德军尤其缺乏重型战车。按照德国后勤部门的统计,1942年5月1日,东线4103辆坦克强击火炮中。现在只有127辆“虎”式坦克可以使用,四号坦克的数量也在下降,虽然德国已经停止了一号和二号坦克的生产,但是由于现在损失太大。他们不得不使用原来捷克制造的38T和法国制造乃至英国制造的坦克来凑数,现在德军统一的四号坦克还不到总数的2/3。在5月10日,东线“虎”式坦克的数量增加到216辆,但是数量仍嫌不足。德国人除了竭力增加“虎”外,还寄希望于全新的“黑豹”坦克,但这种全新的战车要到今年的6月底才能进入战线。而事实上也是如此。从现在的实际战况看,由于机动能力的丧失,和苏联战场地域的狭窄。所以现阶段。德军的战术成就很大程度都有赖于这些重型战车的支援。至于德国空军,其第4航空队相当一部分飞机当时还在高加索方向作战,无法支援曼施坦因。而在库尔斯克地区,德军步兵的劣势则显得更为明显。根据德军自己的情报。1942年5月27日,库尔斯克当面德军共有38个野战师,1665辆坦克强击火炮,4120门火炮迫击炮。大约有20多万战斗部队。全部兵力43万3千人。而在这里的很多部队则仍然在补充当中,其中第18装甲师1942年5月份连同在修装备也只有39辆坦克,29门反坦克炮。

相比之下,在1943年4月初,红军中央、沃罗涅日方面军共有兵力957000人,火炮迫击炮11700门,坦克1200辆。另外,苏联人还在库尔斯克东面的图拉、叶列茨、旧奥斯科尔、罗索什一线,展开了自己的预备队方面军,当然,这个方面军拥有30万部队。司令员波波夫(6月23日后由科涅夫接替)。这个方面军作为苏军战略预备队的一部分,虽然这些部队的素质并不是很高。很多部队还是由新兵组成,但是他们对面的德军也是半斤对八两。这个时候,这支战略预备队就成为了库尔斯克红军的坚强后盾。其所属部队被要求在5月30日前完成战斗准备。

到了5月10日,连同这个预备队方面军在内,苏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共有627052人,火炮迫击炮11101门,坦克自行火炮1340辆,作战飞机1307架。也就是说在1942年5月底6初的这段时间,库尔斯克红军无论兵员还是装备,都比当面德军多一倍甚至两倍。只是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当面,曼施坦因拥有一定的坦克优势(苏军270辆,德军575辆)但是这并不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百五十七章 改变他

对于这些季明是知道的,在他看来,现在如果继续同意自己老丈人的战术的话,那就等于是第二个历史上的库尔斯克会战,当然,这场战斗德军不一定会输。但是要想通过这一场战斗完全的来消灭俄国人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自己这么做正好中了对方的圈套当中,因为通过情报可以看出,苏军正在不停的增加兵力。从5月的中旬到下旬,红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又增加了10个步兵师、10个反坦克歼击炮兵旅、13个防坦克歼击炮兵团、14个炮兵团、8个火箭炮团、7个独立坦克团和自行火炮团。从4月到5月,这个方面军还得到了火炮5635门、迫击炮3522门,飞机1294架。4月底,原本装甲力量比较薄弱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增加了第1坦克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由苏联最优秀坦克将领之一的卡图科夫坦克兵中将指挥,而且采取新编制,所属坦克军只装备中型坦克,因此实力相当强大。而草原军区在5月28日前,已经拥有苏联战略总预备队50%的兵力,其1943年5月1日序列包括第24、27、46、47、53、66集团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5空军集团军。4…6月,由原第66集团军改编的第5近卫集团军编入草原军区。

而苏军在对于战争工作地准备不单单是部队的数量。从4月1日开始。苏军构筑大纵深防御工事的工作也已展开。到了5月20日前,红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就对前线的防御工事进行了检查。而按照莫德尔向希特勒的报告,红军早在4月下旬就构筑了纵深20公里的阵地,其战术防御地幅已经相当坚固。

当然,这个战区的德军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