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亲王-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当年被迫归还大政,他一直耿耿于怀,而对于那个本来叫田安龟之助的德川家达,他也不是完全的信任,能再次回到大奥,他很清楚,其实跟洋人没有关系,若不是那些中国人暗中支持,并帮他消除障碍,他又如何能回来呢?
    自己当初为了避免内战,曾向天皇表明愿意归政,谁知道那些保皇派却一定要将他赶尽杀绝,若不是胜海舟帮他周旋,相信自己早已经死在那些保皇派的手中了,德川家达能接手德川家的基业,也是因为他与保皇派走的极近,又和英国的关系良好,才会让他捡了个便宜。
    想到这儿,德川庆喜,不再因为自己暗地里和中国人的合作感到羞耻了,他为自己找到了许多极为正当的借口,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些,当他看到在大奥内嘻戏玩耍的子女,他的心更定了,是的,为了自己的儿女,他也没有什么好感到羞耻的了,更何况,如今的日本已经今非昔比了,那个中国人答应过自己,若是自己能在这个时候出面,他必定会帮日本恢复经济,毕竟,中、日两国同属亚洲,而那些西洋人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大捷,这是大清自建立以来,少有的大捷,当慈禧看着战报时,她几乎有些傻眼了,她心里的惊喜,让她拿着那份奏报的手都有些颤抖,她简直是不敢相信,清军胜了,而且是几乎全歼敌军,还打到了人家的家门口。

    第229章 胜利背后


    不只慈禧,光绪已经激动到手脚都不知道应该往哪儿放了,他兴奋的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翁师傅也是满面红光,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他师徒俩可以这么昂首阔步的在这紫禁城走路。
    但是所有的人在看到后面所付的一句,日军在平壤战场几乎被全歼,两万余人,最后只余十余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慈禧和翁师傅的心里都有些寒意冒了上来,他们心中都有些害怕,这个胜利虽然让他们振奋,可是这个结局却也让他们害怕,他们害怕洋人。
    可是洋人还未发难,却已经有人抢在洋人之前发难了,徐桐上奏,把在平壤一战中的所有军官全部给参了,所抓的正是对于日军的屠杀,认为袁世凯、宋庆等人,在完全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对日军进行围困,甚至不接受日军的投降,而是将想要投降的日军全部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格杀,有干天和,有失我中华泱泱大国之风范。
    跟风参奏的就有三十几名官员,皆是文官,个个把儒家都给搬到了大殿上,跟慈禧、光绪较上劲儿了,要求一定要严惩袁世凯几人。  他们已经完全的忽视了,正在大街上奔走相告,互传喜讯的百姓们,他们也完全了忽略了,中国难得的一次胜利,他们甚至以死相迫,要求慈禧和光绪严查袁世凯、宋庆、聂士诚等人,他们为了能搬到孚亲王府,甚至忘记了。  日本人也是在前不久,才向各国投诉中国军队在平壤进行了一场屠杀,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站到了日本人的一方。
    慈禧和光绪都有些目瞪口呆,他们以一种不可思议地表情,看着这一份份奏章,光绪退缩了。  他手足无措的看着翁师傅,希望他能拿个主意出来。  翁师傅想的最多的是,皇上不能失去这些大儒们的支持,皇上若是要亲政,就必须要这些儒官站出来支持。
    于是又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在大清的朝廷之中,慈禧等太后派极力要保全在朝鲜战场上地各位将士,而在战前。  一直叫嚣着要打出大清威风的皇帝却沉默了,站到了徐桐一干人地一边,于是慈禧以前暗中力挺的势力,此时成了她自己的绊脚石。
    这么大的事情捅了出来,朝廷之上,喊杀声一片,可是民间的舆论一片哗然,所有的报纸。  毫不留情的开始抨击着以徐桐、崇绮为首地一干老硬派死顽固份子们,甚至有报纸直呼徐桐为汉奸、卖国贼。
    更有老百姓在夜里,摸到徐桐、崇绮等的家门口,倒夜香的倒夜香,倒垃圾的倒垃圾,甚至从他们门前过的百姓。  都会忍不住冲着他们的门口吐一口浓啖。  而军队的不满也达到了顶峰,各地将领上奏参徐桐等人,在大清大胜之时,却投靠倭人,帮倭人扫清我大清打败日军的有功将领,根本就是通敌卖国。
    各地地学生们也组织了起来,到各地衙门口静坐示威,要求严惩通敌叛国的徐桐等人。  很快的洋人们也做出了反应,这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日本保皇派的人早已乐的翻上了天。  各国报纸对于清军是否在平壤城外杀降各执一词。  而更多地怀疑,则是清军的确是杀降了。
    于是一阵风再次刮起。  洋人们要求中国彻查此事,查清楚中国军队在平壤城外杀降的主犯,并在查清事实真相后,必须对日本进行赔偿。
    慈禧早已经怒不可遏了,光绪和翁同和则更是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这个风向竟然转的如此之快,他们师徒俩还没有商量好要如何应对,而徐桐和崇绮等人,更是悔之晚矣,他们虽然痛恨大兴西学的孚亲王和那位格格,可是如今的局面却是他们想也没有想到的。
    徐明启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跪在堂前,看着坐在上首黑着脸的父亲徐桐,心里都是一片苦水啊,徐桐看着自己的儿子和长孙,忽然痛哭起来,道:“我怎么这么命苦,老佛爷啊,您到底要被那些人蒙蔽到什么时候啊?”
    徐明启地头埋地更低了,他的儿子徐贤忽然眼中露出了一丝不屑,可是看到身旁地父亲,只得又忍了下来,就在徐桐哭喊的时候,忽然管家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道:“老爷老爷,咱们门口坐了好多学堂里的学生,都喊着口号呢,还有……还有……”
    管家忽然变的吞吞吐吐了起来,徐明启站起身,一脚踹了过去,斥道:“还有什么?快说!”
    管家呼痛道:“小少爷也在里面呢。  ”
    堂内的祖孙三人都是一惊,徐桐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徐明启吓的忙扑了过去,大声冲着管家道:“还不快去找大夫。  ”
    徐贤虽然也一面担忧,可是却有些不紧不慢的往上靠,嘴里道:“爷爷,爷爷您怎么样了?”
    徐桐咳了两声,哽咽道:“气煞我也。  ”然后晕了过去,门外又跑进来几个仆人,跟着七手八脚的把徐桐抬到了后堂。
    徐明启见父亲仍在昏迷当中,转身冲着徐贤怒斥道:“你带着人,去把那个不肖子孙给抓进来!”
    徐贤犹豫了一下,道:“父亲,请恕孩儿直言,这次本就是爷爷错了,孩儿是爷爷的孙子,不好劝言,可是如今爷爷所行之事,已犯众怒,还平白惹来了洋人,孩儿若现在出去抓了弟弟,只怕,只怕爷爷的事情就更难善了了。  ”
    徐明启颓然的坐倒在椅子当中,看着在塌上双目紧闭的徐桐,脸上流下两行清泪,道:“你去,把你那个不肖弟弟请进来,让他看看他病重的祖父。  ”
    徐贤看到父亲掉泪,也是一阵伤感,最后道:“父亲,如今不管咱们是请也好,抓也好,弟弟都不好进这个家门了,不如孩儿从后门出去,找孚亲王出面,想想辙子吧,先把门口的那些学生劝了回去再说。  ”
    “唉,你爷爷做了这许多事,就是为了搬到孚亲王,如今你去请他,这不是要把你爷爷给逼死吗?”徐明启看着自己的儿子,叹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管家又再次跑了进来,回报道:“老爷,小的派人去打探过了,不只咱们府门口有人静坐,就是崇绮大人,还有好几位常跟老爷来往的大人们,府门口都坐了好多学生。  ”
    徐明启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好半晌才道:“你爷爷此次,只怕是凶多吉少了,老佛爷必要出来平民愤的,你爷爷就是替罪羊。  ”
    徐明启看了眼自己仍未苏醒的父亲,大哭着扑到徐桐跟前,道:“父亲,您睁开眼看看,你们这次奏,那个瑞郡王可有站出来,你醒醒啊,到了这个地步,那些瑞郡王又是否出来为你们周旋过,你们都瞎了吗?谁才是忠君爱国,谁才是祸国殃民,你们到现在还不明白吗?!”
    徐明启已经哭倒在塌前了,徐贤见父亲痛哭,又听得父亲所说的那些话,想着正在外面静坐的弟弟,一时也是悲从中来,扑了过去,扶着自己的父亲,父子俩抱头痛哭。
    小半个时辰之后,大夫终于来了,进来时,看到躺在塌上,面色苍白的徐桐,叹了一口气,上前给他把脉,又开了一张药方,递给了管家,徐明启有些奇道:“为何不直接让你的伙计把药送过来?”
    那个大夫看了徐明启一眼,道:“徐大人,小的今天都是从后门悄悄进来的,要是那些学生知道小的给徐老爷看病,只怕还要找小的的麻烦,这药,只有劳烦您找个下人,自行到药铺去拿吧。”
    徐明启一刹那,脸色变的极是难看,他看着那个大夫,想说什么,愣了半晌,终于没有说出来,摇了摇头,看着那个大夫由管家领着,又悄悄地从后门走了,徐贤生气的看着大夫离开的背影,啐了一口。
    当徐桐缓缓苏醒过来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启儿,帮为父上一道病退的折子吧。  ”
    徐明启双目含泪的点头应了,带着儿子一起去了书房,一进书房,徐贤就急切地问自己的父亲:“父亲,爷爷现在才上病退的折子,会不会已经晚了?”
    “唉,且先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徐明启唉声叹气的提起笔道。
    我在船上,看着从国内传回来的一份一份的报纸,还有一条一条的消息,心里比在日本时更凉了,这里始终是清朝,不是新中国,这里不是我的梦想国度,这些人,这些祸国殃民的人,亡国的不是慈禧,也不是光绪,更不是宣统,就是这帮人,就是这帮只为一己私利而奋斗的人,就是这一群坐井观天的王八蛋。
    我心里愤愤的想着,后世所有的骂名都集中在了那些有名气的人身上,慈禧、光绪、宣统、两代醇亲王,还有李鸿章,如今当你真正和他们同处在一个时代的时候,也许你才能明白,什么叫无可奈何。
    中国好容易得来的一个胜局,死了那么多人,换来的却仍是和当年中法战争一样的结局,这一次跟慈禧还真是没有一点关系,看着光绪和翁同和的表现,我心里的更冷了。

    第330章 懦夫


    光绪和哥哥之间的到底是如何协商的我不知道,可是很明显,光绪一转身就把哥哥给卖了,比慈禧变卦都变的快,这个反复无常的懦夫,容闳,容闳,想尽一切办法的把你塞给光绪当老师,你在哪儿?为什么出现在光绪身边的永远只有翁同和?
    谁也不知道,此时的容闳早已经欲哭无泪,翁同和暗地里背着慈禧已经让他病休了,容闳已经在家病了快半年了,他连学校也不能去,只能每日里和自己的儿子聊些学校的见闻,来了解如今那些学生们的情况。
    罗胜不知道,他一直在我身边,而王明顺更不知道,他虽然精明,却没有罗胜的变通,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容闳的病是被翁同和给逼出来的,王明顺因为忙,还一直托黄蓉帮忙带过问候,而黄氏父女比王明顺还要忙,所以去看容闳时,都是匆匆忙忙地,谁也没有想到这其中的弯弯绕。
    玉嫔看着远处的灯火,又转回身看了看自己空空落落的院子,叹了一口气,边上一个小宫女忙道:“主子,不如您也去戏园子里去,到皇上跟前露露脸才好,要不,皇上眼里就只看的见那位了。  ”
    玉嫔摇了摇头,道:“我回屋里看会儿书去,你们别来打扰我,我想一个人静会儿。  ”
    回到屋子里,玉嫔拿起一本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眼前闪现着这几个月来的种种情形。  光绪已经很久没来过他地院子了,冷冷的挑了挑嘴唇,自从徐桐他们上奏以来,光绪就开始很刻意的避着自己。
    想到光绪懦弱、反复无常的样子,她忽然脑海里又现出了那张总是带着一股调侃笑意的脸,还有那棵海棠树,那枚挂在树上的玉佩。  她轻轻的从脖子里拿出了那块玉佩,摩沙着。  终于眼里落下泪来。
    她对光绪是极为失望地,这个曾经让她充满着幻想的男子,如今却一次又一次做出这种事来,格格和王爷一直忠心耿耿,一心想帮他亲政,想帮他振兴大清,可是他一次一次地出卖了他们。  先是格格,现在又是王爷。
    想到翁同和,玉嫔的心里也是一股恼怒,这个老顽固,明明精通西学,应该是个懂得变通的主儿,却偏偏总是在关键的时刻尽给皇上出些馊主意,她现在明白。  为什么格格总是说他是个小气鬼,心胸狭窄了,容闳的事情她都看在眼里,她曾经试图把这件事透给了老佛爷听。
    可是让她意外的是,老佛爷一点也不在意,并且似乎是乐见其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