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猫精灵-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花让怕冷的旅鸟和夏候鸟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也让许多适应北方环境的动物兴奋起来。乌雕站在赤杨上的盘状营巢里向周围环视。黑背隼从老林里飞向开阔地。俗称沙半斤的斑翅山鹑,则躲在杂乱干枯的灌木堆里蹲伏不动。 
东北狸和伙伴们也都是一个个都显得精神饱满,小灰狸的身材也长的跟成猫差不多了。它们找到了一个背依群山,山下有水,前瞻一小片平原的地方。巢穴选在向阳、避风、干燥和安静的一处岩洞。洞内弯弯曲曲,像一座奇形怪状的迷宫,有3个隐蔽的出入口,洞口非常小,大型猛兽根本进不来。 
东北狸离开了絮满了干草的巢穴,群猫有秩序的跟在它的后面。它们现在从城市的宠物完全演变成了一群嗜杀成性的野猫,甚至比野猫还要厉害。因为这些猫曾长期与人们生活在一起,受到了人们所作所为的熏染。它们由独立的猎食变成了集体配合,成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团队。不仅学会了如何进攻,还学会了如何躲避。更学会了运用它们的智慧去巧取豪夺。 
它们列队出发了,靠着敏感的嗅觉和成熟的经验,很快就确定了一片区域。东北狸发现那片雪地上留有一行行小爪印,于是群猫就开始用爪子在雪地上卖力的刨,它们挠去露出来的干草,继续向地下挖去。不一会儿,就看见几个山老鼠窜了出来。它们并不理会山老鼠的出现,仍然孜孜不倦的向下深挖。 
山老鼠是东北山地中常见的一种鼠,特别擅长挖洞。鼠洞里有“卧室”、“厕所”、“游戏室”和储藏食物的“仓库”。由于山老鼠的食量很大,“仓库”的数量和规模也很可观。仓库里面有许多松子、榛子等各种坚果,还有大量的粮食,还有许多猫也可以吃的东西。 
群猫破获了山老鼠的秘密,没费太大的力气就把能吃的东西运回到自己的巢穴里,再把山老鼠洞破坏掉。然后,它们卧到雪地上,埋伏在大树后面看热闹。 
胆怯的山老鼠终于回来了,看到的是“地下宫殿”被洗劫一空,全部被毁。山老鼠气得恼羞成怒,先是围着精心建造的“宫殿”乱跑一阵,然后爬上的附近的小树,把脖子伸进三角形的树杈上,四条腿伸直垂下,使全身悬挂起来。灰心丧气的山老鼠集体上吊自杀了。这些山老鼠死得也算有节气,否则没有了过冬的食粮,也会活活的饿死。 
此时,导演这场闹剧的东北狸又登场了。群猫不费吹灰之力,又缴获了许多山老鼠的尸体。它们把气绝身亡的山老鼠叼到阴冷的地方埋起来,作为可以长期保存的冷藏食品。群猫得到了更多的越冬储备,高高兴兴的在雪地上打闹嘻戏起来。 
  第三十六章  深坑里的小病猫
1968年的春节刚过不久,公社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等到正月十七那一天,也就到了这个地方民俗中“老鼠嫁女”的日子,在这个公社所辖的各大队和生产队里,仍有不少守旧的人们,背着刚刚成立的革命委员会,偷偷地把芝麻糖、爆米花等吃的东西,置放在自家的暗处或鼠道,并敲打簸箕锅盖,意思是为老鼠催妆。第二天,在太阳升起之前,人们用黄泥再将发现的鼠洞堵死,这一年就可以灭绝鼠患。 
石小勇也帮着外公在马架子附近堵了几个鼠穴,一边堵还一边嘀咕着:“老鼠嫁女,嫁到那里?嫁到猫公的肚子里!”求一个驱鼠太平化灾为祥的愿望,剩下真正捉鼠的事,就让猫去干了。当石小勇从天寒地冻的室外,回到暖和不了多少的马架子里的时候,看见外婆用煎刀和旧纸剪了一幅剪纸,剪纸的图案是一群小耗子抬轿,轿前还有旗锣伞鼓,器乐鼓吹的仪仗队,旁边趴着大花猫,一只眼笑,一只眼睛怒目而瞪。剪纸剪的很逼真,不过没有贴到墙上或窗上,而是摆在小小的土炕上,独自看了好长的时间,最后用手揉成一团,扔到灶坑里一把火烧掉了。 
时间又过了不久,公社革命委员会就在各大队和生产队掀起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新**。农村到处都建起了表示虔诚的“忠字室”,男女老少都跳起了“忠字舞”。连吃饭前都要手举《毛主席语录》,高呼“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老孙头和杜老太太也在马架子里贴了张毛主席的标准像,每天“早请示,晚汇报。”尽管,石小勇对这种举动感到莫名其妙,但也随着外公和外婆一起做。只是毛子狸我行我素,不等仪式做完,就叼着东西走了。 
老孙头和石小勇觉得这几天很怪,毛子狸每天早晨不在家吃食,叼着东西就走,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吃。家里晾的几条干鱼也都不见了。于是,爷孙俩对毛子狸来了个秘密跟踪。只见毛子狸拖着小车在黎明中走着,走到了离马架子很远的一块低洼地,往一个土坑里扔下了嘴里叼的猫食。毛子狸低着头向坑里叫了两声,里面回应了一声有气无力的猫叫。 
土坑的壁很陡,大概能5尺多很深,里面趴着一只奄奄一息的病猫。只见它的眼睛无神,结膜充血,被毛松乱,尾毛逆立,尾巴比别的猫能粗一倍。嘴里流着口水,身上有股难闻的气味。原来,这几天毛子狸正在尽力帮助一只落难的同类。 
在深坑底,掉进去的病猫根本无力爬上不来。蹲在深坑边缘,残疾在身且行动不便的老猫,又根本无法下不去。急得老猫直咬主人的裤腿,请求石小勇的帮助。石小勇只好跳下坑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病猫从深坑里弄了出来,它已经没有力量反抗,只是嗤着牙,瞪着警惕的眼睛。这是一只不知从那里来,也不知到那里去的病猫,只见病猫的右耳朵明显的缺了一个角。 
老孙头给四肢无力,关节肿大的病猫灌了点中药。陈晓琴的爷爷知道后,又杀了只老母鸡让陈晓琴送过来。第二天早晨,石小勇骑着自行车,后货架上带着陈晓琴去了县城买药。他们按照外公的嘱咐,去给病猫买点维生素。县城离村子不太远,大约有10几里路。不一会儿,俩人就来到了街里。 
县城里面有3条街,其中只有1条宽点的马路,马路的北头是新建的“忠字门”。街里面没有几座像样的楼房建筑,大都是灰头土脸的平房。街区的中心地带,有座规模不大的火车站,那是1902年沙俄占领时建的老房子。火车站旁边是一座日式的二层楼建筑,那是有很多人光顾的邮电局。还有一个30年代建的老电影院,周围集中着几家商店,全城唯一的药房就在电影院的东侧。 
两人买了药,高高兴兴的往回返。在“忠字门”下,被几个红卫兵造反派拦住。说是骑车进城不许带人,必须罚跳“忠字舞”。两人没有办法,只好一边唱着“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一边跳着木偶般的舞蹈。几个红卫兵造反派竟给他俩鼓起掌来,一脸的坏笑。回到家后,他们发现放在衣袋里的维生素不见了,才想起了跳舞时,那几个红卫兵造反派怪异的笑。 
老百姓有个说法是“猫有九个魂”,老孙头一家人救的病猫,还真的应验了这句话。半个月的时间,病猫就基本恢复了健康。这是只雌性2岁龄的大花猫,毛色黄白相间,性格安静,很惹全家人的喜爱。毛子狸也因为多了个伴,比平时要兴奋的多。 
从县城跳过忠字舞后,石小勇和陈晓琴相互熟悉得就像一家的孩子。他俩经常在一起玩拉皮狗,顶玻璃,闯拐和关刀等游戏,互相交换着农村和城市里的不同玩法。 
拉皮狗就是俩人用各自的杨树叶梗交叉后,使劲向相反的方向拽。谁的叶梗断了谁就输了。皮狗就是指杨树叶梗。为了使皮狗结实耐用,石小勇经常把皮狗放在球鞋垫底下,经过几天的捂臭闷憋等处理,叶梗还真能增加一些点韧度,因此多了几分胜算。所以在游戏中石小勇经常获胜。 
顶玻璃就是把两小块碎玻璃片用唾液粘在一起。粘的时候要用手掌上下压住玻璃片,并且不断地旋转,上下玻璃的旋转方向相反,这样才粘的结实。比赛时两人将上面的玻璃片用力顶在一起,玻璃片松动就为失败。石小勇还总结了一点小经验,就是在玻璃片之间加些大蒜汁。并且,上面的玻璃要薄,下面的玻璃片要厚,这样玻璃片之间就更结实了。所以在比赛的时候,陈晓琴总是负多。 
闯拐就是单腿立,另一只腿用手托住。双方相互用托起的腿冲击,双腿着地者为失败。虽然石小勇的力气大,但陈晓琴却非常灵巧,两个人经常在游戏时打成平手,笑着摔倒在一起。 
关刀就是在泥土地上画个圆圈,然后用小刀向圆圈中的地上掷去。刀立住,既可划线瓜分圆的面积。最后,谁瓜分的面积大,谁就是获胜者。只有在这一项,陈晓琴才有更多的获胜机会。 
  第三十七章  知识青年石小勇
1968年5月9日那一天,省、市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革命委员会发表了“给毛主席的致敬电”,为此《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还联合发表了一篇社论“东北大地红烂漫”。市贫代会和工代会也纷纷召开大会,紧接着又号召全城近18万的初、高中毕业生到农村去安家落户。年仅16岁的石小勇回到省城后,成了只有初中1年文化的城市“知识青年”。 
石小勇抚摩着久违了的九腭狸,心里却高兴不起来。他本应该在城市学校里上学读书。可是,搞了个文化大革命,让他读不成了书了。他现在是从农村的一个较熟悉的地方回到城市,马上又要从城市到农村的另一个陌生的地方。上一次是主动的陪外公劳动改造,这一次是被动的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九腭狸好像预感到要有什么事情发生,这几天晚上再也不出去了,天天围着小主人玩。 
9月20日是一个的北方添衣换季的日子,石小勇和全班同学在沈阳站与家人告别。火车站上有几列挤满学生的火车。有许多成年人和孩子在站台上哭成了一片,恋恋不舍。石小勇的母亲怕伤心没有去送他,只有父亲一个人送他上了火车并递给他一个牛皮纸的信封。父子之间默默地相互看了一眼,非常平静,几乎没有说任何安慰或鼓励的话。当火车徐徐开动以后,他发现父亲跟着火车在站台上走了很远,手高高的扬在空中,并不停的摇啊摇,一直摇到他看不见。 
在列车上,石小勇打开了那沾满汗水的信封。里面有父母与他的合影及30块钱,还有一张九腭狸的黑白照片。他知道这照片是父亲摄的和亲手洗出来的。 
他们乘坐火车先到了沟帮子,下火车以后再改乘汽车去盘锦垦区大洼县的一个农场。站在敞蓬汽车上一路曲折颠簸、尘土漫卷。有几名同学的行李,半路掉到路边的水沟里,好不容易才捞上来,到了目的地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晾晒行李。 
生产大队在队部的院子里为他们开了欢迎会。会场前面的桌上放了一尊毛主席的半身石膏像,两边贴着一幅对联,上面写着“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干革命”。大队革委会主任给他们讲了一些欢迎之类的话。他们也忙不迭的高喊:“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石小勇被安排在第5生产小队。 
第二天,知识青年没有参加劳动。 
上午集体学习了半天。先开“忆苦思甜会”,有一个老贫农控诉了万恶的旧社会,讲了吃不饱,穿不暖,给地主老财当牛做马的悲惨生活。大家跟着喊了:“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翻身不忘**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等口号。 
然后,全体知识青年重温了毛主席的三篇著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接下来,就是向毛主席“表忠心”。再就是公布民兵组织机构,知识青年都理所当然的成了民兵,并且任命了班、排、连长和指导员。石小勇班级里有的同学当上了副连长和副指导员,大家都非常羡慕他们。虽然都是刚下乡的同学,可级别马上就分出来了。 
下午是小队长领着知识青年参观全队的家当。3匹马2头牛,1挂胶轮车,1个牲口棚,5间碱泥盖的房是队部,还有1处场院。至于土地可就多了,除了可耕地以外,还有一些未开垦的荒盐碱地和芦苇塘。 
盘锦垦区地处辽河三角洲腹地,是一片“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沉积性退海平原。有“南大荒”之别称。放眼望去,一马平川,连个土包都少见。作物以水稻为主。知识青年干的活主要是育苗、耙地、挑苗、插秧、拔草、看水、撒农药、割稻和运稻等。 
最初,这些体力艰苦的活对于他们这些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很繁重的。有的女知青实在受不了这苦,就嫁给当地的人,不用干重活了。但大多数知青都咬牙挺过来了,从不会到会,从陌生到熟练。很快石小勇就成了一个挣二等工分的农民。最后,又成为一等工分的劳动者。 
  第三十八章  猫奸狗忠的话题
人们的革命热情并没有丝毫减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