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斯大林的秘闻-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饱了闲得慌,我的朋友们!”
1923 年夏,所有的领袖都去休假了。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前往基斯洛沃 茨克”,把加米涅夫留在莫斯科。
总书记当然蹲在热得难受的莫斯科,顾不上休息。工作,没完没了的工 作。况且,领袖的健康状况奇怪地好转,他感到心惊肉跳。
夏季,同托洛茨基的斗争休战。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决定对斯大林施 加压力,迫使他分权。他们以开玩笑的方式给他写了封信:“1923 年 7 月 29 日。两个老百姓提议让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进书记处,以加强团 结。”可是,这封信的内容可不是玩笑:他们是想搞机会均等。当时,为了战胜万恶的托洛茨基,他只好不断地同季诺维也夫结盟,亦即执行他们的决定。 他只好冷笑:当我是傻瓜呀!季诺维也夫当时写信给加米涅夫:“你竟然让斯大林如此恣意妄为(接着他列数了他们休假时斯大林自作主张的无数事例)??我们再也不能这样 容忍下去了??”当然,总书记知道他们的这种来往。忠诚的格别乌已经盯着他们中的每个人。但是,他有办法迫使他们就范。他给布哈林和季诺维也夫写信: “??我不明白,我该怎么干才能让你们不骂我。最好是你们送个条过来,写得清清楚楚。当然,如果你们认为还能继续齐心协力地工作的话。因为,我有这样一个印象:你们不反对准备决裂,把它看成一种必不可免的东 西??你们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我再过 8—10 天就去休假,累了,疲劳过 度。祝好。”“又及:你们是有福气的人。没事儿干可以瞎扯??我却要在这儿当苦力,像只给拴在链条上的狗,累得要死,而且反倒是我不对。这么弄真能把 人折磨死。吃饱了闲得慌,我的朋友们。约·斯大林。”
这一招还真灵。一提要撂挑子,他们就吓得要死。他一走,托洛茨基就 会来。斯大林对托洛茨基也可以耍这一手,后者也会明白,斯大林一走,季 诺维也夫和他那帮人就会来。他们怕他这个“粗暴无知的格鲁吉亚人”,但 彼此间更怕对方。他很容易算出来:这些人之间的仇恨会保证这盘棋产生预 期的结局。
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马上就给他来了信:“说归说,这当然是由于您太 累了。这提都用不提。您想上哪儿休假去呢?祝好。”
他算是对这帮老爷研究透了。他们不仅怕托洛茨基,还怕干活,不爱当 苦力,宁可当代表,让他干活。
行啊,他就干吧。就在那时,他给他们写信,提到了列宁的《给代表大 会的信》的传闻。当然,他对这封信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想了解他们知道了 些什么。
1923 年 8 月 10 日,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给斯大林回了信:“对,有这 封信??弗·伊·在信中建议代表大会不要选您为书记。布哈林、加米涅夫 和我决定,这件事先不告诉您,原因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想让您精神紧 张。但这都是现象。实质是:伊里奇已不存在。所以,实质上是中央书记处?? 决定一切。在目前这种体制下,是不可能有平等合作的。因此要找个最佳的 合作方式。我们从不怀疑。咱们能说妥。”
他们还希望他会拱手献出他建立的机构!我可以想像,他是如何冷笑 的??
但是,有一件事使他不安。他们以为伊里奇已经不存在,而他却惊恐万 状地看到:列宁在康复!“从 7 月份起开始康复,他不仅能坐,还能拄着拐棍行走了??恰恰是在 10 月份,语言功能开始恢复,”克鲁普斯卡娅写道。
于是就在 10 月份,出了一件让斯大林大吃一惊的事:列宁出现在莫斯 科。可是,一回莫斯科,可怕的日子又回来了。康复停止了,列宁进入了垂死状态。 好像在这次旅行中出了什么事。

克里姆林宫的秘密
克鲁普斯卡娅写道:“有一天,天气很好,他自己走到车库,坐上车, 坚持要上莫斯科??到了那儿,他到所有的房间都转了一圈,还进自己的办 公室看了看,到人民委员会去了一下,把笔记本理好,拿了三卷黑格尔文 集??然后,又想乘车在城里转转。第二天就急于回高尔克。以后再也没说 起过莫斯科??”但是,在汽车里同列宁坐在一起的不光是忠实的妻子。
克鲁普斯卡娅没有写道,跟他俩一起坐在那辆车里的还有玛丽亚·乌里 扬诺娃。这不是忘了写。还是那个瓦连京诺夫发表了玛丽亚·乌里扬诺娃告诉他的那段故事:“在到莫斯科去的路上,列宁一个劲儿地催司机开快车,以前他从不这样??他 在人民委员会自己的办公室走了一圈,又到了自己的住宅,在那儿找一件东 西找了半天,没找到。这使他极为气恼,引起惊厥。回来后,玛丽亚·乌里 扬诺娃对大夫讲了这件事??随后,克鲁普斯卡娅把大夫叫去,对他说:
‘弗·伊·有病在身,可能会产生错觉。我不希望传出谣言,以为他有什么 信或文件被偷了。这种谣言只会引起很大的不愉快。我请您忘掉玛丽亚·伊 里尼奇娜说的一切??这也是她对您的请求。’”可是,列宁办公室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列宁找的是什么? 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列宁的遗嘱”)给人造成一种非常奇怪的印象:这里显然有什么话没说完。 例如,列宁对代表大会谈到斯大林掌握的无限的权力,担心他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 怎么办;把他撤下来?不,列宁没有提这种建议。不仅如此,为了证明斯大林无人可取代,列宁对党的其他领袖作了绝非赞扬的评语??那就是 说,不撤下?那怎么办?原来是这样,只须靠工人来增加中央委员人数。这 些工人将遏制斯大林和党内大亨们的权欲?!难道列宁会如此天真?
但是,在斯大林粗暴地对待克鲁普斯卡娅后,列宁补写了一段,其中要 求“把斯大林从总书记职位上调开”。仅此而已,没有提出替换的人选?没 有提任何人的名字?这不等于是造成混乱吗?领袖对党不可能不作具体指 示!应该有指示!在哪儿呢?
还有,列宁是爱动笔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提出者,他在遗言中谈到了民 族问题后,不详细说说经济问题,可能吗?结果,人们只好在他最后几篇文 章中寻找他的经济思想,让克鲁普斯卡娅匆匆忙忙地宣布这些文章就是他的 真正“遗言”。这是很不合情理的。因为根据党的传统,可以发表的东西一 般都是策略,即欺骗。真正的目的,即战略,一般是不公开的,只供少数人 知道,只存在于绝密指示、密令中。
还有,列宁是一个有经验的政治家,不会不知道,他的这类信可能根本 就到不了党那里。他对所有的接班人如此慷慨地分别发表致命的评价,会使 这些人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地隐瞒这封信。事实果然如此。当美国共产党人 伊斯门谈到《给代表大会的信》后,托洛茨基立即宣称:不存在这封“信”。 还有一点很奇怪:在这封信里显得比任何人好的是??斯大林!!列宁 指责他的无非是粗暴和缺乏耐心。可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内,粗暴从来算不 上缺点。列宁补写的把斯大林调开,可以被人看作是列宁一时发火,由于斯 大林同克鲁普斯卡娅的冲突。仅此而已。列宁迫切想撤下斯大林,难道连这点都不懂?他懂。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最有可能的是,传到我们的那个文本,只是这封信的一部分??有经验 的保密大师列宁把这个文本留在秘书处,事先估计到工作人员不可靠和科巴 的积极性。这个文本是给科巴的。是否有过另一份更全的文本?
这份文本可能被列宁藏在密处——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也许, 给代表大会的建议曾放在那儿。例如,用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斯大林三 个书记来代替总书记,以消除斯大林的影响。也许,画家安年科夫说起过的就是那份全文本的踪迹。列宁死后,他在列宁研究所工作,在那儿看到了盛放列宁大脑的玻璃罐。 他觉得很惊奇:大脑的一个半球是健康的、丰满的,另一半就像挂在一根细细的带子上那样,缩得很厉害,不比一只核桃大。就在那个研究所里, 他看到了列宁最后几份笔记的原稿,使他万分惊奇。这是一些建议,讲如何 欺骗“聋哑人”——这是列宁对欧洲资本家的称呼。安年科夫用自己的话转 述了这些建议:“全世界的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必然想占领苏联市场,他 们被发财欲望蒙住了眼睛,全不顾我们的现实,自愿变成‘聋哑人’。这样, 我们就能从他们那儿获得产品和资金,建立一支军队,用他们的资金来改进 装备,以便今后胜利地进攻我们的贷款人,迫使‘聋哑人’为自己的死亡而 劳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先要实实在在地把他们变成聋哑人。”那儿还 有初步计划:新经济政策、政府名义上同党分开、同各国复交,尽一切努力 让聋哑人相信我们,等等。列宁到克里姆林宫办公室要查找的就是这份给代表大会的信的全文。可是,总书记也是经验丰富的保密大师,已经估计到这一点,先检查了办公室。 于是,全文本不见了。看来,不幸的领袖因此而患了惊厥。请看玛丽亚·乌 里扬诺娃死前写的笔记的最后几行:
“弗·伊·器重斯大林这位实践家,但认为必须有某种东西来遏制他的 一些怪僻和特点,他认为,应当撤掉斯大林的总书记职务。他在自己的政治 遗嘱里明确地说到了这一点。可是这份文件一直没有传到党内,这我下次再 写??”
可是,“下次”就没有了,玛丽亚很快就死了。或者??她“下次”写 到了消失了的那份遗嘱?她是否为了这个“下次”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第二章 十月革命领袖们的结局

托洛茨基发动攻势
托洛茨基明白,这位垂死的领袖留下的遗产是多么可怕。关于不许搞派 别的秘密决议,使他的仇敌能一劳永逸地堵住他的嘴,只要有简单多数就够 了。他们的多数是有保证的,总书记已经安排了多数。于是他给中央写信, 这位昨天力主残酷方法的斗士,现在要求党内民主。同时,有名望的 46 名党 员也给中央写了信,重复了托洛茨基信中的内容。“狮子”的耳朵竖着呢! 在这些民主的新信徒中,有红色乌拉尔前首领、在叶卡捷琳堡枪杀沙皇 一家的策划人、现为血腥的契卡副主席——捷尔任斯基的副手亚历山大,别 洛博罗多夫,还有另外一些无情的布尔什维克。总书记报以嘲讽:“在反对 派队伍中现在有了别洛博罗多夫、罗森戈尔茨和皮亚塔科夫这些同志!对别 洛博罗多夫的民主,俄国工人迄今刻骨铭心;罗森戈尔茨的民主使我们的海员和铁路员工吃足了苦头,皮亚塔科夫的民主曾使顿巴斯痛苦哀号??” 他接着一一列数了签名的人,一一提到他们不久前干的血腥勾当。 “三人小组”的同盟者吓坏了,对自己没有信心。斯大林感觉到他们怕托洛茨基,就满足他们的愿望,作出担保,使托洛茨基师出无名。他保证, 在党内遵守选举传统,还说了许多娓娓动听的话。可是,他已经摸透了“狮 子”的脾气:让步只会逗起他的胃口。果然如此,被仇敌称作“永远冒火的 列夫·达维多维奇”的此公,给《真理报》寄了一篇文章《新方针》,再次 口诛笔伐:“领导变成了简单的指挥。应当终止这种老方针,采取新方针。 我们的老干部(如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的蜕化变质不能排 除。应当着眼于年轻人。”这样,托洛茨基逼着斯大林的胆怯战友应战。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作了答复,布哈林也说话了:“布尔什维主义过 去和现在都很重视机关工作。”公开论战开始。季诺维也夫写道:“全党情 绪激动。论战一连持续了好几夜??”全国目瞪口呆地看报:口口声声说团 结统一的党,竟然争吵得一塌糊涂。当着被党的恐怖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全国 人民,争论党内是否有必要搞民主。我的父亲告诉我,他和他的朋友都相信, 这种种争论全是耍把戏,随之而来的将是知识分子遭受新的灾难。斯大林首次显示了他缔造的机关的威力,令他的盟友们欣喜若狂。1 月,举行了头一次由斯大林召集的党代表会议。会议无情地谴责了托洛茨基和反 对派。决定发表迄今为止仍秘密的列宁的决议——搞派别活动就要被开除出 党。总书记证明了组织的效能。托洛茨基总是独来独往,1917 年利用了列宁 缔造的组织,现在想突袭取胜。可是,20 世纪不是单干的世纪。

“上帝”的死亡和升天
从 10 月份起,列宁一蹶不振,开始迅速走向死亡。前教会中学优等生考 虑要搞一个规模空前的宣传运动,名称是“救世主离世”。他早就摸透了这 个国家,不论在罗曼诺夫王朝还是在革命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