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l)就曾提出,“虔诚的基督徒”必须阻止对奥康纳的提名。但在这一问题上,福尔威尔及其同伙显然无法操纵共和党,更别说控制总统了,里根根本就没理会他的抱怨。果然,奥康纳在处理她面对的首起堕胎案件,索恩伯勒案时,小心翼翼而又态度审慎,她投票支持对堕胎权加以限制,但并没有直接表态要推翻罗伊案的判决。
里根的成功连任,令行政分支的保守派中坚势力声势大振,胆气更壮,在确定法官人选问题上,他们也加快了步伐。这一进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威廉·弗伦奇·史密斯(William French Smith)的大力推动,他在里根第一任期内担任司法部长,该职务后来由米斯接任,后者把改组最高法院当作上任后的第一要务。很快,米斯的机会来了。1986年,在索恩伯勒案之后,伯格决定辞去首席大法官职务。至于下一任首席大法官人选,人们都清楚谁会是里根的首选。十四年的最高法院生涯,已经使威廉·伦奎斯特从一个孤独的异议者,成长为逐步在最高法院占据优势的保守派势力的领袖。他才61岁,与同僚相处融洽,显然是接替伯格首席大法官之位的不二之选。问题在于,谁来填补伦奎斯特留下的空缺?
米斯只考虑了两个可能性人选——斯卡利亚和博克,这俩人都在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的办公室静候召唤。他俩都算得上真正的保守派,绝非那种“黏糊糊”的骑墙派,这是联邦党人协会的年轻法律人们对哈伦、斯图尔特及其他保守派中间人士的蔑称。博克是宪法原旨主义的创始者,他四处讲演,对最高法院近二十年来的“里程碑式”判决几乎都持批判态度,其首要攻击目标当然是罗伊诉韦德案。斯卡利亚比博克年轻九岁,如果不从知识背景上区分,两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立场倒是异常相似。就里根个人而言,他更被斯卡利亚的粗犷风格打动,而且更愿看到斯卡利亚成为第一个进入最高法院的意大利裔美国人。民主党当时在参议院只占据少数席位,他们打算放斯卡利亚过关,然后集中精力,阻止伦奎斯特成为首席大法官。因此,斯卡利亚的提名被参议院一致通过,而伦奎斯特则是以6533票过关。与此同时,里根向博克许诺,大法官席位再度空缺时,将由他来接任。
不到一年,1987年6月26日,路易斯·鲍威尔宣布辞职,里根迅速提名博克补缺。但是,此时形势已经大变,参议院已由民主党占据多数。受1986年底爆发的伊朗门事件影响,里根的声望也急剧下滑。此时,已没有伦奎斯特的提名问题来转移矛盾,所有人都盯着新任大法官人选。况且,这次空下的席位并非来自伯格那样的老牌保守主义者、最可靠的保守票,它原来的主人可是鲍威尔。这位大法官任职期间的投票立场一直摇摆不定,在索恩伯勒案及其它几起堕胎权案件中,他一直是多数方起决定作用的第五票。而博克性情焦躁,不修边幅,又没什么种族或宗教性的政治力量基础。一句话,对民主党来说,他简直是绝佳的靶子。
无论如何,关于博克的提名之争说明,尽管米斯之流在推动新保守主义的政治议程方面成效显著,但他们对国内形势却明显估计不足,也无法说服大众接受他们的立场。事实上,沃伦法院的诸多先例——尽管遭到博克旷日持久地攻击——早已深入人心,并且被参议院所接受。在1987年,米兰达警告(MirandaWarning)已成为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至少“你有权保持沉默”这段话正在无数警匪电视剧中无休止地循环重复着;尽管《宪法》里找不到“隐私”字样,博克也一直在批判隐私权这一概念——并且支持康涅狄格州禁止堕胎服务——但是,这类声音在现代社会已显得格格不入,而且非常极端。
如今,种族平等(不包括种族平权措施)已成为绝大多数美国人坚定不移的信条,博克却总想着回复到民权时代的错误一面。1963年,他就在《新共和》(New Republic)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臭名昭著的文章,对《民权法案》(Civil Right Act)极尽辱骂之能事。针对白?理发师必须接待黑人顾客的要求,博克说“这简直是一条丑陋到极点的规定”。可以说,相对于他在隐私和堕胎问题上的极端立场,博克在种族问题上的记录彻底断送了他的提名之路。最主要的反对者,是参议院的南方中间派民主党人,如阿拉巴马州的豪厄尔·赫夫林(Howell Heflin)之流,这帮人倒是欣赏博克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保守主义立场。但是,这群参议员之所以当选,几乎全靠黑人的支持——他们可是一丁点儿种族主义言论都无法接受的。因此,博克以5842票与大法官职位失之交臂。
对博克的攻击激怒了里根,他号称自己将提名一个足以让参议员们“反对至最后一人”的人选来代替博克。于是,米斯之流倾尽全力,硬塞了一个更为保守,也更为年轻的人选向参议院提名,他就是刚刚被里根任命为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法官的道格拉斯·H。金斯伯格(Douglas H。Ginsburg)。戏剧性的是,没过几天,金斯伯格就被查出在哈佛法学院任教授期间吸食大麻,对他的提名自然也就付诸东流了。
这时,霍华德·贝克(Howard Baker)出场了。伊朗门事件曝光后,这位前参议员被调来担任白宫幕僚长(Chief of Staff to the President),以稳定军心。贝克对米斯在司法部搞的那套意识形态创新完全没有兴趣。他是一个老牌的保守主义者,笃信司法克制主义,对该选什么类型的大法官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鉴于白宫已在一连串惨败下陷入窘境,贝克决定提名一个十拿九稳可以通过的人选——这个人当然得是保守派,但未必得像米斯他们要求的那么冥顽不灵。他最后选定了来自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法官安东尼·M。肯尼迪,此人思想深邃,热情洋溢,很快就毫无争议地被参议院确认。
乔治·H。W。布什是新旧共和党之间的一位过渡性人物。他的父亲曾是康涅狄格州参议员,可以说他几乎生来就是一名乡村俱乐部型共和党人。1988年,他当选为美国第41任总统,当时,共和党已逐渐被福音派力量及保守派中坚力量所把持。在里根时代,像杰里·福尔威尔、帕特·罗伯逊(Pat Robertson),以及随后的詹姆斯·C。多布森(James C。Dobson)之类的人物,都乐于为白宫效力。在布什第一个总统任期内,这群人更趋活跃。他们所关心的多数重要争议——堕胎问题自然首当其冲——都有赖于最高法院的判决决定。因此,他们更需要把自己人送上大法官的位置。
无论在最高法院的人事安排,还是其它问题上,布什都必须小心谋划,以满足极端保守主义者们的要求。为了获取他们的支持,布什必须得表态赞同新保守主义教义,包括明确反对罗伊诉韦德案,虽然他内心根本没把这当回事。正因于此,布伦南在1990年6月宣布辞职时,布什首先感到的不是机会来临,而是麻烦来了。当时,他正全力抢占苏联解体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根本无暇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事宜与民主党参议员们纠缠不清——更何况他本来也不在乎这摊子事情。事实上,布什本人就是典型的美国式贵族,围在他身边的也多是这类人,如白宫法律顾问(White House counsel)C·博伊登·格雷(C。Boyden Gray)及司法部长理查德·索恩伯勒(Richard Thornburgh,时任宾夕法尼亚州州长的他也是1986年那起堕胎案的被告)。
面对自己第一次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机会,布什挑选了一个背景与性格都与自己十分相似的人——戴维·苏特。这位被提名者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新罕什布尔州度过,在此期间,他在公共问题上的立场并不为人所知。(瑟古德·马歇尔大法官,在最高法院最后那段跌宕岁月里,仍坚称自己对许多新闻“闻所未闻”。)白宫幕僚长约翰·苏努努(JohnSununu)曾向总统承诺,这次提名将是一记“本垒打,但苏特在听证会上体现出的中间温和派立场,却预示着另一种倾向。鉴于布什刻意回避了正面对抗,民主党对这一人选未加反对,苏特很快以909从参议院高票通过。
其实,在苏特令苏努努的预期落空之前,保守派已经表示过强烈不满,顺带对布什的下一次提名提出了要求。苏努努只得再次承诺,下一次,总统将提名一个足够保守的人物,此人将”是一个势不可挡、坚韧不拔、冷漠无情、出身草根的战士。“第二年,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克拉伦斯·托马斯。
距离布伦南辞职几乎整整一年后,马歇尔于1991年6月27日宣布辞职。这一次,保守派坚决要求布什安插一名自己人。自从布伦南离开后,马歇尔就成为最高法院最后一名高调的自由派。现在,1986年索恩伯勒案时的多数派只剩下布莱克门和斯蒂文斯两人,马歇尔的席位对政敌们而言自然弥足珍贵。此前,另外三名大法官的继任者也是由公开反对罗伊案判决的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可以说,罗伊案此时已显得岌岌可危。
但是,托马斯的确认听证会几乎成为他与前任助理安妮塔·希尔相互诽谤的一出闹剧,谴责与反驳贯穿其中。闹剧冲淡了托马斯上台的意义。尽管在面对参议员质询时,他一直保持缄默,但人们很容易推断出这位43岁的大法官的政治立场,该立场简直与联邦党人协会的议程如出一辙:大法官们必须依制宪者原意释宪;国会不得通过干预行政分支事务的法律;司法自由主义的王冠——从米兰达案到罗伊案——都必须被推翻。
无论是成功范围之广,还是?取成效之快,保守派这次可谓成果斐然。仅仅用了十年时间,保守派就从知识界的边缘地位中脱颖而出,成功的在最高法院攫取多数席位。1991年10月15日,托马斯以5248票通过确认,意味着共和党总统已经任命了九位大法官中的八人——拜伦·怀特成为最高法院内惟一一名民主党人,事实上,他本人近些年也日趋保守,相比其他保守派同僚,他反而更不赞同罗伊案。随着伦奎斯特、奥康纳、斯卡利亚、肯尼迪、苏特与托马斯轮番出场,逐个填补空缺,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保守派的前进步伐呢?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含义,总体而言,它是一种强调既有价值或现状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它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而保守派(Conservative)则是对秉持保守主义立场者的通称。 美国政治两百年来基本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的两党政治。两个政党之间,虽然共同拥有一些基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但也存在着许多分歧,尤其在面向变革方面,民主党是相对支持变革的政党,又称为左翼;共和党相对反对变革,又称为右翼。进人20世纪后,民主党渐渐被贴上自由派的标签,共和党则被贴上保守派的标签,近些年甚至有向极端保守主义发展的趋势。从政治观点上看,自由派赞成堕胎、同性恋(包括同性婚姻)。种族平权措施、安乐死、移民政策,要求扩大联邦政府权力,反对死刑、公民个人持枪、宗教进人公共领域保守派则坚决反对堕胎、同性恋、安乐死,支持死刑、公民个人持枪,要求限制联邦政府权力、对富人减税、限制移民进人美国,积极推动宗教进人学校、政府等公共领域。不过,两派观点也并非绝对对立,保守派也存在中间偏左的立场,自由派也有中间偏右的观点。尽管本书作者是一名自由派,对保守派颇多贬损之词,但自由、保守二词本身并不存在褒贬之义。关于保守主义及其发展,较详尽、客观的介绍可参见刘军宁著:《保守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吕磊著:《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53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名沃伦出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时,曾认为他是一个可靠的保守派,但令艾森豪威尔大跌眼镜的是,沃伦最后竟成了自由派的领军人物,以至于艾森豪威尔事后认为’提名沃伦乃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愚蠹的错误”。
关于沃伦法院,详细介绍可参见'美'莫顿霍威茨著:《沃伦法院对正义的追求》,信春鹰、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美'小卢卡斯· A。鲍威著:《沃伦法院与美国政治》,欧树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格里斯沃尔德诉康涅狄格州案(Griswold v。 Connecticut)的案情是这样的,1879年,康涅狄格州通过了一部禁止避孕的法律,将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