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薛雷扫北-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斗一边往里走,一边合计心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能把她请到唐营更好,若请不去,杀了我也认啦!

简短捷说。薛斗来到师太跟前,往那里一站,说道:“师太,我奉军师之命,上山搬请你来了!”

这位老道姑一听,厉声喝斥道,“薛斗,你害得我好苦哇!来人呀,看过我的宝剑!”

小道姑一看就愣了:师父今天是怎么了?昨天还尽力救他,今天怎么又要杀他?可是,师命难违。只好把宝剑递过。

老道姑接剑在手,冲小道姑吩咐:“你们全都退下!”

小道姑一边后退,一边怯生生地说:“师父,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您千万不可动怒。”说着话,退出大殿,远远观望。

再看老道姑。她手提宝剑,站起身来,对薛斗说道:“别看你昨天报了假名,我早就认识你是薛斗。今天,你敢回来供出真名实姓,算你还是个男子汉大丈夫。闲话无须多说,快闭了眼睛,我好取你项上人头。”

薛斗说:“我今天敢来庵中,就没有活着的打算。不过,你别忘了,我是奉命请你去唐营的。你杀我,我决不还手,不躲避。杀我之后,你可别忘了去唐营。”

老道姑说:“后事我自会料理,不用你操心。”说罢,举起剑来,照薛斗的脖项就砍。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两个小道姑突然破门而入,急忙禀报道:“师父,外面来了不少将士,要见师父。”

老道姑听了,双手一软:“当啷”一声,宝剑掉到地上。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 听戏言逼妻遗长恨 说暗记认子枉费心

这位老道姑举剑要杀薛斗,忽见小道姑来报,说有将士求见。所罢此言,不由宝剑落地。

那位说,这位老道姑是谁呢?她是西川关总兵马龙之女,名叫马金铃,乃是薛斗之妻。

当初,薛家将攻打西川关。马金铃爱薛斗是忠良之后,两人便成了夫妻。

薛斗来到阵前,把这事告诉了马龙。马龙大恼,便和薛斗厮杀。

薛斗勉强应付,谁料失手无控,误将马龙打死。

马金铃见爹爹阵亡,霎时间,缠绵的夫妻之情,变成了杀父之恨。于是,挥舞兵刃,要恶战仇人。不料,战马突然受惊,落荒而逃。

马金铃跑进一片松林,前思后想.无以生计,就要上吊自缢。正好,李旦率兵从此路过,把她搭救。并且,将她收为义女。

说书人交代:马金铃与薛斗,在西川关只呆了一夜,她却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薛林。

李旦为让他二人言归于好,因此,在打定海关城之时,把马金铃带到阵前。

夫妻相见,喜出望外。二人来到帐中,不是新婚、胜似新婚。情意缠绵,话声不断。以上这些故事,在《续少西唐演义》中,有详细交代,这里不别细表。

话休絮烦。夫妻二人刚刚入帐,爱说爱笑的薛奎,就疾步走来。给马金铃道喜已毕,又添油加醋地说道:“二嫂,你走之后,我们大伙十分想你。尤其我那二哥,无时不把你放在心上。哎,你想我二哥没有?”

马金铃闻听,霎时面红过耳。低头直搓衣角,一句话也没说。

薛奎见马金铃一声不吭,又转过去看薛斗。见他正搂着薛林,嬉戏玩耍。眼珠一转,明知故问道:“二哥,这是谁家的孩子?”

薛斗随口答道:“他是我的儿子,你的侄儿。”

薛奎见有了逗乐的话柄,便信口开河道:“二哥,你和二嫂不是明媒正娶,也没拜过花堂,哪儿来的儿子?二嫂,你可要说实话,这孩子到底是谁的?”

按理说,小叔子逗嫂嫂,说句过头的笑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薛斗的脾气别扭。平时,他不和别人开玩笑:所以,听了薛奎的这句玩笑话,心里就翻腾开了。等薛奎走后,顿时颜面更变,恼恨恨追向马金铃:“今天你说实话,这孩子是哪里来的?”

马金铃一听,怎能下气?开始,还忍气吞声,给薛斗解释;可是,越解释,薛斗越生疑心。二人话不投机,便动起手来。

马金铃泊惊动别人,落人耻笑,一气之下,抱着孩子离开唐营。

薛斗也不理睬。马金铃一走,自己便蒙头睡觉。

马金铃离开唐营,往哪里去呀?自己也没有主意。她一边行走,一边哭泣。直到天光见亮,眼前闲出一片树林。

这阵儿,她又气又累,疲惫不堪。一边坐下歇息,一边又合计开了心思:唉,自与薛斗私自订亲,受了多少罪.伤了多少心哪!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反被他疑神疑鬼、说短道长。干脆。不如早早了却一生。想到这里,又要上吊自尽。

就在这时,那孩子突然啕嚎起来。

马金铃满腹忧伤。抱起孩子。边哭边骂:“薛斗啊,你心肠歹毒,丧尽天良,害得我母于好苦哇!今生今世报不了此仇,九泉之下也不让你安生!”

马金铃看了看孩子.灵机一动,合计道:我若一死,留下孩子也遭罪受。干脆,同归于尽算了!于是,她又在树上挽了个绳套,想先勒死孩子,她再自尽。

就在这时,忽听有人说道:“无量天尊!天下竞有这样残忍的母亲,罪过啊罪过!”

马金铃回头一看,说话之人是一位老道姑。

道姑走到跟前,问道:“施主。这孩子有何罪过,你要这样残杀于他?”

马金铃抱着孩子,泣不成声:“师父说错了,当娘的怎忍心残害自己的孩子?我母子实在走投无路,才想同归于尽。”

道姑点了点头:“既是这样,同贫道上山,或许能搭救你们母子。”

马金铃跟着道姑,来到山中庵院,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番。

道姑说:“你年纪轻轻,又有一身武艺。因一点私情便寻短见,岂不失去女将之风?”

道姑这一席话,说得马金铃悔恨交加,痛哭不止。过了很长时间,才对道姑说:“薛斗把我气昏了。才做出这样的糊涂事来。师父,请给我指条生路。”

道姑说;“我有一个师妹,是金陵庵的主持。你到那里,一来可以清静养生,二来好抚养孩子。单等薛斗回心转意,你夫妻再去团聚。”

从此,马金铃就来到金陵鹰,出家为尼。生活虽然安然,心里却不清静。为什么?孩子绐她招来许多麻烦。你看,他一天到晚,不得安生。不是在这儿捣乱,就是到那儿调皮。日子长了,难免惹得道姑们讨厌。再说,施主香客们来求仙拜佛,看到有孩子跑来跑去,也难免议论纷纷。为此事,马金铃经常在暗暗掉泪。

一天,有位姑娘进庵烧香。马金铃见她非常面熟,便上前搭话,寻根问底。

原来,这个姑娘叫秋云,曾在西川关总兵府当过马金铃的丫环。二人相见,各道别后离情,不别细表。

临别时,马金铃说:“秋云妹妹,我有一事相求,你千万不要推辞。”

秋云说:“姐姐何必客气,有事只管吩咐。”

“这孩子在我身边,十分累赘。劳你把他带去,抚养成人。将来,薛家认他,就交给薛家;薛家不认,就当你的儿子。一旦我有出头之日,定然重谢。”

“姐姐放心。妹妹把他抚养成人,再交给你。”说着话,秋云抱着孩子,洒泪而别。

从此,马金铃便净心养性,不思凡尘。后来,金陵庵的主持去世。她便当上师太,主持这座庵院。

闲言少叙。马金铃要杀薛斗,忽听道姑来报。说有将士来见。她略一思索,说了一声“请”,便迎出庵外。

那么,来者是谁呀?元帅薛强和军师徐美祖。薛霆私自出营夜战,被王烈追赶到无人之处,交给他一封书信。薛霆将书信带回营中,交给了军师。

徐美祖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太子非幽州王亲生,疑是薛门之后,速查清劝归。”

徐美祖当夜来到元帅大帐,议论此事。因为有封信作保,也未追究薛霆之罪。

徐美祖问:“信中说,太子疑是薛家后人。元帅,可有流落到北国的薛氏子孙?”

薛强一家一家地盘算,也想不出有薛家人流落北国。

薛霆想了想说:“我二叔的孩子不是找不到了吗?”

薛强和徐美祖恍然大悟,就要传薛斗进帐。

薛霆说:“唉,别叫他了。”

“这是为何?”

“刚才,二叔也偷着出营,去战太子。我被王烈追赶,他与太子交手。现在,不是被擒,就是死在阵前。”

薛强一听,心中好恼:如果薛斗一死,这样的大事,就全让他耽误了。于是,急忙派人,打听他的下落。

第二天傍晚,薛斗回营。把实话一说,众人才明白详情。接着,徐美祖传令,命薛斗二次重返金陵庵。

薛斗走后,徐美祖对薛强说:“薛斗夫妻结下的恩怨,一时难解。他一人前去,凶多吉少啊!”

薛强觉着有理。于是,二人也一齐前来。

话休絮烦。马金铃把薛强、徐美祖接到大殿,见礼己毕,分宾主落座。

徐美祖看看马金铃,又瞅瞅薛斗,笑道:“今天,你们夫妻重新团圆,是我唐营中的一大喜事。为此,我和薛元帅给你们道喜来了。”

马金铃一听,又勾起了她的心病。立时,拣起宝剑:“我们早已不是夫妻。今天,我要冤冤相报!”说罢,跨前一步,揪出薛斗的衣领,就要行刺。

徐美祖一看,急忙上前拦挡。可是,怎么拦也拦她不住。

薛强连声高叫道:“侄媳息怒,侄媳息怒!”

马金铃哪里肯听?挥剑又刺。

薛强急了,“扑通”一声,跪到马金铃面前:“侄媳息怒!千错万错,都是薛斗一人之错。老叔替他向你赔罪,给你跪下磕头了!”

马金铃见老驸马跪在眼前,心里一慌,不由得宝剑落地。略定心神,忙上前搀扶薛强:‘叔父,快快请起,您可要折煞我了!”

“侄媳,你若不饶薛斗,我情愿跪个钉槽木烂。”

马金铃无奈,只好也跪例在地。

徐美祖一看,乐了。急忙近前说道:“金铃啊,你叔父跪的不是你,而是跪的大唐江山。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怎能轻易斩杀战将呢?看在大唐江山的份上,你就将薛斗饶恕了吧!”

马金铃听了,擦擦眼泪,说道:“四叔,孩儿我不杀他了!”

简短捷说。马金铃领着众人,离开大殿,来到自己居室,一一落座。

徐美祖问道:“金铃,你到定海关城之时,身边有个娃娃。他现在哪里去了?”

“唉,一言难尽哪!”马金铃就把母子入庵、巧遇秋云,托人抚养娇儿之事,详细陈述了一遍。

徐美祖说:“北国军中,有一位幽州王的太子,名叫肖林。据说,他不是幽州王的亲生。是薛门之后。我与元帅琢磨,莫非他就是你的孩儿?”

马金铃说:“母子多年失散,这里又是中原,北国的交界之地。孩子被北国掳去,也是有的。”

薛强说:“太子若是你的亲生,薛家又多了一位英雄啊!”

马金铃琢磨再三,便说:“既然如此,待我到阵前探个究竟。”

商量已毕,马金铃来到唐营。

二日天明,众将到帅帐议事。

马金铃走来,躬身施礼:“元帅,请给我一支令箭,让我到阵前会会太子。若是我儿,就叫他献关投降;若不是我儿,就将他擒来。”

不知底细的将官听了,都暗自发笑:这个老道姑,口气还不小啊!

这时,就听元帅说道:“祝你马到成功。”

马金铃领了令箭,不带一兵一将,胯骑战马,斜背宝剑,来到白狼关前,冲城头高声喊话:“城上的番兵听了!快去报于你家太子,叫他出城见我!”

守军听了,急忙去报太子。

此刻,肖林正祝酒庆功,忽听有人来报:“禀报少王爷!城外来了一个出家人。叫您出城见她。”

太子一听,心里暗想:我和大唐的和尚、道士。素无亲往,她见我为何?莫非唐将战不过我,把道士请来帮忙?不管怎样,待我出城一观,想到此处,吩咐抬枪鞴马,领兵出城。

简短捷说。肖林来到阵前一看:确实是一位老道姑。只见她头戴道冠,身披道袍,水袜云靴,斜背宝铷。往脸上看:五官端正,慈眉善目。看罢多时,冲来人说道:“对面的道姑!常言说,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来我阵前,所为何事?”

马金铃双手合十:“无量天尊!对面小将,你是何人?”

“我乃幽州王驾前的太子肖林。”

“你母可是秋云?”

“休要放肆,那是我的皇娘。”

马金铃一听,痛彻心肝。恨不能上前相认,母子抱头痛哭一场。可是,她强忍眼泪,抑制自己:“孩儿,你可知我是谁吗?”

“呸!一个出家人,为何这样称道?”

“孩子呀,我就是你的生身之母马金铃。”

“胡说!我父王,皇娘健在,从来听说有个尼姑的母亲。啊,我知道了。唐将战我不过,想出这样的鬼花招来,离间骗我。哼,我才不上当呢!”

“孩儿,你说错了。你若不信,回去一问秋云便知。”

肖林见道姑相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