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施耐庵-绝代奇才-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铁口”点点头道:“不知足下来自何处,又该如何称呼?” 
白衣人笑而不答,一双朗目灼灼有光,在大厅之上睃巡一遍,忽然伸手指着坐在时不济肩下的燕衔梅,对“吴铁口”说道:“吴老兄,要问俺的来历姓氏,便着落在这女孩儿身上。” 
“吴铁口”听毕,立即朝燕衔梅招招手,唤道:“燕家侄女,请上前叙话。” 
燕衔梅初时随时不济悄然出厅,那“灶上虱”嘱咐她藏在寨后妇孺房中,及至时不济从梁上跃下,她早已又回到厅上,傍着义父而坐。此刻见“吴铁口”唤她,忙姗姗走上前来,敛衽问道:“义叔唤俺,有何吩咐?” 
“吴铁口”指着白衣人问道:“你可认得这位壮士?” 
燕衔梅抬头仔细端详了一阵,把个头摇得拨浪鼓儿似的,说道:“这位大叔面生得紧,侄女儿不曾见过。” 
白衣人闻言站起,俯视着燕衔梅,微微笑道:“好孩子,仔细认认!” 
燕衔梅只是摇头,再不言语。 
白衣人一步跨下座来,伸手抚在燕衔梅肩上,眼里倏然闪着泪光,声音抖抖地说道:“好孩子,难道你不记得你有一位‘卢家阿舅’么?” 
燕衔梅浑身一抖,扬头凝视着面前的这个白衣人,良久良久,忽然呐呐地说道:“真象,真象,你真象俺母亲!呵呵是了!俺母亲自幼常说俺有个‘卢家阿舅’,疼俺胜似亲生,原来,你、你、你便是俺的‘卢家阿舅’!” 
白衣人慈爱地轻抚着燕衔梅的秀发,眼底泪花早已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隐约可见的愤火。只听他切齿说道:“是的,是的,俺便是你那无才无德的‘卢家阿舅’!今日见了你,心中恨哪!没曾想十余年前俺回了大名府,十余年后再见,你的父母都已被元兵屠戮!好孩子,好甥女,倘不能为你父母报仇雪恨,俺‘玉面狐’卢起凤有何面目见天下英雄!” 
说毕,他一把扶起燕衔梅,满腔慈爱溢于言表,轻声说道:“好孩子,从今往后,你这没爹没娘的孤女,便是俺的亲生女儿!” 
一句话未说完,只见时不济早奔到跟前,他一把拉过燕衔梅,对卢起凤作了个鬼脸,说道:“好个厚脸皮的白面书生,你是她哪门子舅舅!这女孩儿是俺干闺女,你敢莫想从俺手里夺走她不成?” 
卢起凤微微一笑,身形一闪,早攥住时不济一条胳膊,说道:“哦哦,这位敢莫便是时老兄?适才俺飞链剜松了‘绝命桩’上的铜环,是你顺手牵羊,藏进了怀中的么?” 
时不济唧唧一笑,答道:“怎么,俺这三脚猫手段还凑合不?” 
卢起凤道:“唔唔,宵小末技,倒也出人意料,时家兄弟,俺有一件事与你商量。” 
时不济道:“什么商量不商量,赌赛什么都成,要从俺手中夺走干女儿,俺可不干!” 
卢起凤道:“人道时老兄身如灵猫,窃物如神,俺不赌别的,只要你能从俺手里挣出这只胳膊,这女孩儿便跟你走,倘若挣扎不脱,女孩便归俺这舅父抚养,你看如何?” 
时不济见他手掌软绵绵如同女子,自忖自身矫如脱兔,臂如灵蛇,略施小技,便可脱出束缚,于是点了点头,乘对方尚未凝神着力,倏地臂肉上收,底气下沉,使一招家传“缩骨脱蜕”之法,便想抽出胳膊。 
谁知握着胳膊的那只手掌上仿佛生着吸盘,他收一收骨肉,那手掌便紧上一箍,他松一松气劲,那手掌却又复了原状,依旧松松地握着,柔软如绵。 
时不济平生多遇险境,屡次入狱,就凭这一手“缩骨脱蜕”之法,解缚脱枷,万无一失。今日遭逢这个卢起凤,施尽浑身解数依然不能挣出一只胳膊,他不觉又羞又急,腰肢一扭,倏地双腿掠空,直点向对方腋下,指望对手躲闪之时,松了手掌上的绵力。 
谁知他双腿堪堪点向对手腋下,忽觉两脚掌心一麻,一股酸溜溜的劲道从脚心直传向膝盖,双腿立时瘫软,不觉“唧唧”一声,坐倒在地上。 
在场众人一见时不济失风,齐齐围住了那卢起凤,雷震塘、石惊天等急性汉子竟自捺拳捋袖,作势欲搏。 
卢起凤收回右臂,叉手而立,款款笑道:“众位敢莫也想试一试俺的手段?” 
众人一时怔住,望望躺在地下的时不济,只见他那瘦小的身躯扭曲一阵,忽然腰肢一耸站起,团团望了众人一眼,说道:“别价,别价,适才俺故意跟他闹着玩儿,不算输赢,这回俺与他来真格的!” 
忽听一声:“且慢!”“吴铁口”从座位上站起,缓步插进人圈,仔细打量卢起凤一阵,问道:“足下是‘镇河朔’卢威卢大英雄何人?” 
卢起凤道:“吴老兄问他作甚?” 
“吴铁口”道:“足下掌底翻复,尽管神妙,却叫俺瞧出了底细,这‘乾元一气功’乃大名府卢家秘传,瞒得了别人,但瞒不过俺!” 
卢起凤一听,倏地跨前一步,直视着“吴铁口”双目,冷冷问道:“既然如此,请问,那卢威卢老英雄现在何处?” 
“吴铁口”脸色立时变得沉痛,低声答道:“唉,一代豪杰,十五年前战死在翠屏山上了。” 
卢起凤闻言失色,痴立半晌,忽地奔到厅口,撩衣匍伏,拜了八拜,望空祝道:“慈父慈父!十五年前你来山东寻访梁山后代,不想皇天不佑,命丧疆场,终成大恨,没齿难忘!不孝儿祭奠来迟,罪不容恕!” 
一众壮士见此情状,不觉心下惨然。时不济久闻“镇河朔”卢威大名,此刻明白这白衣壮士竟是卢老英雄的爱子,想到适才竟与他嬉闹争执,心中又愧又悔;“吴铁口”于卢起凤睹面之后,便已猜测此人来历不凡,及至证实他乃是卢家血裔,心中亦自悲喜交迸。 
这一阵,大厅之上大故迭起,风云变幻,施耐庵插不进身去,加之久处黉门,头一回涉足绿林山寨,唯恐好汉们律令森严,言行不慎触了禁令,故尔端坐在“山间鹿”柴林下首,默默地看着这一番情况,心中一时忧一时喜,一时惧一时怒,“吴铁口”的胸襟气度,燕衔梅的纯真朴直,时不济的嬉笑顽皮,在这大厅之上展示得淋漓尽致。他心中暗暗打着腹稿,倘把这些草莽英雄形诸笔墨,直可惊世骇俗,令人击节慨叹。 
他想:此番长驱入齐鲁之境,本拟早日赶到梁山故垒,取出那藏着绝世大秘的白绢,以了平生大愿。叵料半路之上生了许多周折,又结识了这一二十条嵚奇磊落的绿林英雄,尽管迁延了时日,却长了不少见识,将来握笔著述,叫世人了解这些“草寇盗贼”的真实面目,又多了一二十个活蹦乱跳、有血有肉的人物!尽管这一日担了许多惊骇,倒也值得! 
及至卢起凤突然出现,“吴铁口”又说出“镇河朔”卢威大名,施耐庵不觉一愣。他立时记起当年一桩事来。 
记得在堂叔施元德家中读书时,曾问起过堂叔,当世之中,他最敬佩的是何人,施元德稍稍思忖片刻便一口答出:他平生结识的好友之中,有一人可称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此人学富五年、经纶满腹,又兼武功精纯、稔熟兵书,至元初年元朝贤相脱脱当朝,亦曾励精图治、荐拔贤良,风闻卢威盛名,公车特征,诏书迭下,那“镇河朔”卢威丝毫不为所动,后来脱脱屈尊纡贵,亲自率仪卫到大名府卢宅,指望三顾茅庐,将他请出山来,主持朝政,岂知卢威早已遁迹远游,至此杳如黄鹤,谁知今日从“吴铁口”口中获知,一代大英雄竟然战死在翠屏山上!这一消息,实实令人热泪沾巾。 
此时,他一见卢起凤仰天大恸,又亲眼目睹了此人风采和武功,不觉既惊奇又高兴:观这卢起凤的恢宏气度,实在是惊世骇俗的一代大侠,只怕不亚于乃父的身手!天不绝英雄一脉,卢家后继有人,这委实是绿林中的喜事! 
施耐庵正自冥想,只见那卢起凤从厅口慢慢站起身来,眼眶红肿,神态凝然,一步步走到“吴铁口”跟前,默默兀立。 
“吴铁口”道:“哦,原来足下竟是卢威卢老前辈之子,失敬失敬!”说毕,他指一指厅上虎皮交椅,又道:“适才足下言道,俺有辱主帅身份,将来切磋,此刻便请赐教!” 
卢起凤凝然不动,双目射出灼人精芒,言辞剀切地说道:“吴老兄精研六申,胸藏大略,俺久已敬佩!不过,俺卢起凤此番南来一路所闻,今日山寨亲眼所见,却叫俺疑窦丛生,大惑不解。吴老兄为众多绿林英杰领袖,行事为人,竟然如此优柔局促,谨小慎微,实在是叫人失望!” 
这一番话刚刚说出,满厅壮士立时吃了一惊。“吴大哥”的侠义心肠、恢宏抱负,还有他那思虑深远、谋断果决,种种行事为人,哪个不知、谁人不晓?!这卢起凤大言藉藉,竟然当面指斥一代绿林领袖,贬损心中敬重的大哥,一众壮士哪里忍得住胸中不平之气! 
卢起凤话刚落音,便有几个壮汉耸身欲上。 
“吴铁口”平生听惯了敬重之言,几曾听过如此率直的评判!他从卢起凤神色之中已然察觉:此人胸中韬略决不在自己之下,此言一出,必有精虑熟思的奇谋大略在后,一时听得入神,也无暇顾及一众好汉的举动。施耐庵见卢起凤敢在大厅广众之中当面指斥,其中必有闻所未闻的真知灼见,此刻,他既已说开了头,正是大开眼界的好机会,万万不可被这一众莽汉打断!他也顾不得自己身处客位,撩袍奔了过去,对一众好汉团团环揖一遭,说道:“众家壮士,俗话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卢大哥既敢直言,必有深意,不妨让他合盘掇出,也好让大家一长见识!” 
“吴铁口”点点头,挥了挥袍袖,众人一见,只好默默退下。 
卢起凤起先并未注意施耐庵,听了他这席话,不觉瞟了这书生一眼,然后直视着“吴铁口”说道:“有道是:观沧海之波涛,方可识池塘之涟漪,藏六合之风云,且能决胜负于顷刻!可是,这些年来,吴老兄局促于张秋镇隐秘之所,辗转于饮马川弹丸之地,自以为挥手一呼,便可集天下豪杰于麾下,运筹帷幄,克日挽绿林大业于危难之中,指望效法乃祖吴学究吴老英雄,以区区乡塾为发迹处所,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卢起凤侃侃而谈,立时说中了“吴铁口”心中隐秘,不觉对面前这个白衣人刮目相看。他想:此人素未睹面,俺这许多年的行迹他竟如此了然,耳目之灵,思谋之远,实在是当世少见! 
卢起凤说到此处,顿得一顿,又道:“然而,吴老兄这些谋虑,置之当年宋末之世为创业良策,处于当今之世,则大有缘木求鱼、刻舟觅剑之嫌。想当年宋徽宗赵佶之世,君嬉臣谀,奸佞当道,一众血性志士,均因官逼民反,走投无路,方才啸聚草泽,实指望朝政清明,国泰民安,奸臣授首,便可放下刀枪,重做顺民。可是当今之世,决非宋公明造反之日可比!” 
人从中有人高声问道:“那你说,今日不也是官逼民反么?” 
卢起凤摇摇头道:“这位好汉差矣!当今之世,岂只是官逼民反!想今日异族欺压,九州沸腾,昏君奸臣当道,百姓无论良善贵贱,汉人统称贱民,不能当朝理政,不能登堂入室,不能著书立说,只要口中说一个‘胡’字、‘虏’字,立时便有灭族之祸!真可谓处处陷阱、步步网罗,官逼民亦反,官不逼民亦反,不反则世人无出头之日,不反则华夏威仪面临沦丧之祸!当年只有一个童贯、一个高俅、一个蔡京,今日已是成千上万的蔡京、高俅、童贯!以当年的眼光,论今日的时世,岂不是要大大地失策了么?” 
这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唤起一众好汉胸中的愤懑仇恨,大家纷纷点头,有几个人禁不住高声叹息。 
施耐庵倾耳聆听,不觉肃然。边个卢起凤讲来条分缕析,鞭辟入里,胸中文墨不在自己之下,那洞察世事之目光,森森凛人之豪气,则远非自己可比。在这山野草寨之中,不期遇上这等人物,实在是出人意外。 
卢起凤略顿一顿,又对“吴铁口”说道:“可惜,吴老兄局促一隅,不见大局!须知近几年间,早有无数大豪大杰察觉当世的腐败,或起义于通都大邑,或挥军于漠漠疆场,杜可用树大旗于南康郡,陈吊眼起事于漳州,头陀军发难于建瓯府,季文龙揭竿于青田县,还有什么詹老鹞、赵良钤、姜大志、钟明亮、杨镇龙、胡国儿等辈,早搅得元朝宫廷惶惶不安。眼下又有栾城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绿林芝麻李、赵均用,襄阳王权、孟海马,蕲水徐寿辉、彭莹玉,高邮张士诚,淮南刘福通等等,真是漫天烽火,处处狼烟,大元江山风雨飘摇,蒙古宫廷危如累卵,正是俺血性男儿效命之时,梁山后代创业之机。然而,吴老兄却自恃聪明,偏安一隅,扩廓帖木儿虎踞于前而不敢撄其锋,翠屏山群雄遭屠而不能救其难,犹自斤斤然拘泥于细微末节,与一个黄花女儿争这一根‘绝命桩’!吴老兄哪吴老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