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侍妾闺门札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势比人强,容不得人活在回忆里。
不管他死了没,她却还得生存。
思绪如山倒,一想,就不知道时辰飞逝了。
不过想想也好,能忘记些脚上的痛楚,不知不觉,欢娘再一抬头,已经进了荷花巷,一座五进绿檐院子伫在眼跟前。

门楣郑字匾牌赫然醒目,门槛前立着个中年妇人,套个雀蓝比甲,略微发福,一脸精明相,俨然管家模样,正是郑府的后院管事婆子,父家姓纪,夫婿则是郑家的成管家,夫妇两人是跟着那郑老爷从外地迁到肇县,主仆情分自然不一般。

成纪氏见着田六姑带着丫头过来,晃着圆润身子上前,打了声招呼,引到侧门进府,到了前院,跨过西边月亮门,入了一间厅厢,有两名妇人已坐在里面,下手边那位年龄稍长,五官秀丽,银盘脸儿,身子丰满,约莫有三十出头了。

坐在主位的年岁浅些,看打扮态势,应该是当家主母,一身绿闪缎子对襟绸衫,一双凤头咀儿翘靴,虽是个奶奶,估摸因春秋不大,五官仍有一股天生的娇艳未泯,又是个爱俏的年龄,整体看来,并无宅院内太太的死板气儿,举手投足,倒有几分妩媚姿态。

听闻那郑老爷今年已是过了四旬的人,这郑夫人看上去,最多不过二十五六,居然还是个老夫少妻配。
有这么个年轻妻房,那郑老爷还在一房又一房地往里头纳妾,若非男子好色的本性作怪,大抵是因为后继香火的缘故。
欢娘暗忖。

果然,还没跨进高门大槛,成纪氏转头,朝田六姑暗作提示:
“里面的那位是咱们家里头现如今的奶奶柳氏,下头坐着的是高姨娘,是老家人了,因夫人近段日子身子不爽利,也是高姨娘在帮衬着夫人,负责挑拣了你家姑娘的。院子里头还有个小姨娘,是老爷在外地买的,今儿没来,院子里人都称妙姐,人如其名,生得妙,爹爹还是乡下的私塾先生,识字懂理儿,可性子冷清又乖僻,平时只爱关在她那小院子里,画画儿写字,老爷夫人大度,怜她年龄小,一个人背井离乡的,也迁就她。你家这姑娘看起来也伶俐,老身不担心,把馆子里的你们平日教化的规矩用起来,等会儿好生说话,应对着,应该是不成问题。若是过关了,今儿就当着两房的面,把字据立了,欢娘就留下了。”
“嗳,好嗳。”田六姑一甩帕子,喜不自禁,转头瞧瞧自己培育的姑娘,正常发挥哪儿会不过关?相当有自信。

欢娘这边却另有琢磨。
姨娘年纪比夫人年纪尚要长这么一大截儿,要么这姨娘是早先进门的妾,要么这夫人是晚进门的填房。
欢娘本就这么猜疑,再加上成纪氏口的描述,说那郑夫人是“家里头现如今的奶奶”,更有些七八分笃定。

奶奶便是奶奶,又哪里有个现如今、昔往日的说法?
这也恐怕是郑老爷同郑夫人年龄悬殊的缘故了。
欢娘自己是个女人,还是个两辈子的女人,上一世因职业缘故,接触女人也多,光是听着同事跟客户们聊八卦,吐老公不忠,怒儿子不乖的那些糟心事,就恨不能听成个心理学家了。

这郑夫人虽是主母,却不像个贤惠的安分人物,身量高儿,容长一张瓜子脸儿,尖尖下巴,一双狭长凤眼微微向上勾起,薄唇如柳叶,却略显凌冽。
倒是那高姨娘,也不知是不是年龄稍大些,轮廓圆润,眉眼和善从容,一身的温婉气儿,似乎是个受人喜爱,很好说话的人。

田六姑听了成纪氏的嘱咐,连连点头,满脸堆笑,鱼尾纹都拧起来,拉了欢娘就跨槛而过。

进厅隔得远远,拜过郑夫人,又问了高姨娘,欢娘照着田六姑同成纪氏的眼色,捻起裙子角儿,上前两步,隔了一丈之遥,跪在青色的水磨地砖上,垂下纤纤细颈子,不大不小,带着三分稚气,轻轻开声:
“奴家贱字欢娘,痴长十三,今日幸见郑家奶奶,宛如得见天宫里的王母,桂魄中的嫦娥,欢娘痴顽陋钝,沾了奶奶的光,人都觉得轻飘了几分——”声音说得一扬一抑,高低起伏,宛如唱着时下流行的折子戏一般,起承转合,异常动听,都是在常春馆里练出来的。

郑夫人父家姓柳,闺名双字倩娥,眼下听这女孩儿奉承,故意道:“啧啧,轻飘了几分,那不是飞天当神仙去了?还怎么做我家的人?”

欢娘眼珠子一转:“——再一见人间有座郑姓华邸,十分的耀眼璀璨,欢娘忍不住看多了几眼,冷不丁又跌了下来。”

厅内几名主仆纷纷笑起来,柳倩娥笑道:“啧啧,这小嘴儿,甜得赛过蜜糖,名字确也取得恰如其分,就不改了。”

田六姑一听这话,知道事儿恐怕成了八、九,笑眯了眼。

座下高姨娘见这夫人笑,也是晕上一脸的笑:“可不是,妾就说这妮子比那些呆呆木木的瘦马,要灵光得多,怕是跟咱们家的妙姐儿一样,念过书的,指不定也是个读书家里出来的哩。”

欢娘见众人的征询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忙接话应答:
“常春馆本来只有一二品的瘦马才有读书习字的造化,可欢娘有幸,得了田妈妈照护,空闲也能旁听会儿,拣姑娘们的书看两眼,故此认识几个小字,不至被人诓骗。至于出身,却是欢娘的不幸,尚在襁褓,被狠心爹娘遗弃在保婴堂的大门外,后又被转予常春馆做瘦马,一来一去,连自己个儿的真姓名都不知,更不知道自家到底是个什么出身了。”

成纪氏等人听她身世凄惨,字句道来却是一派乐观,稚嫩还没脱全的脸蛋儿红粉扑扑,心中对这女孩子生了几分好感。

柳倩娥一听欢娘前半句,却刹住了笑意,细眉儿一抖,又仔细端详了这小丫头一圈儿,朝她裙底下望,这么一看,脸色变了,语气也没刚刚那样闲淡自若:
“你不是一流瘦马?”
作者有话要说:




、宅内邀宠

这话问得太不给面子了。

欢娘暗下撇撇小嘴儿,瞧一眼田六姑,恭敬答应着:“奴家自小被养在芦萍院。”

常春馆的芦萍院为下等瘦马居住的院落。
柳倩娥手一动,撞到了案上的甜白瓷盅,里头的舞鹤红泡得艳红透明,溅出几滴,身边丫头上前递了帕子给夫人去拂擦,又重去续茶。

这失态虽然短暂,欢娘却看得清楚,又见柳倩娥匆匆望了高姨娘一眼,目光是说不清的不满。

成纪氏瞧出端倪,见气氛跌宕下来,忙给田六姑猛打眼色:“正午了,你跟丫头就先留下来,出去用个饭吧。”又叫婢子领一老一少去倒座房那边的下人灶房。

田六姑见这奶奶刚刚对欢娘还算慈眉善目,这么会儿功夫却转了阴天,心生不详,只怕这买卖要泡汤,哪儿还吃得下饭,愁眉苦脸拉着欢娘往倒座房那头走去。

欢娘念着自己面试没过关,也颇有些颓丧。
原先在常春馆还不觉得,现在被刷下来,才感到紧张,常春馆瘦马被挑选的次数都有期限,过了几次若是还不被瞧中,结果就是往烟柳巷里丢了。

两人各怀心事之际,大厅那头,柳倩娥已斥退了下人,将白瓷盅儿往红木八仙桌上拿起,又“噗”地一磕,冷冷望向座下的妇人:“我病了这么些时候,你代我操持后院琐碎家务,本就辛苦你了,轮到替小公子挑妾这回事,你又揽下身来,我见你是老人儿,也随你,没料你却挑了个下等瘦马,你明知老爷对这事看得极重,是故意叫老爷责难我吗?”

高姨娘面露惊惶,眸子却掠过些不易察觉的舒坦,站起身,弯了弯腰,差点儿要跪下去:“折杀贱妾了!贱妾哪里敢离间老爷与夫人!妾在挑选瘦马之前,专门去精舍询过高人,说是这阴阳亲事的阳间女方,必须得要生得丰润合度,不可太孱瘦娇弱,不然阳气难胜,也不能替小公子在凡间积德,所以贱妾才替奶奶精心拣了这么个丫头!这事儿,贱妾先前也跟老爷提过,想必老爷也同奶奶说过。”说到这儿,眉一挑,暗暗瞥向柳倩娥,不无得意。

柳倩娥听她最后一句,越发气闷在胸。
进门前,家务事向来是这高姨娘管理,这狐媚子深得郑济安的信任。自己进了郑门,老头子也习惯成了自然,大多事仍问这姨娘,前段日子自己病得浑浑噩噩,还真没听老爷说过挑选瘦马的具体事宜。
如今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在笑话自己与老爷夫妻关系生分。

柳倩娥明白这高姨娘仗着与老爷情分厚,又比自己呆在这屋檐下多呆几十年,打心眼儿底瞧不起自己这个新进的继室,这次说什么也不能顺了她,怎么也得杀杀她锐气,树个主母威,语气凉薄:
“模样儿丰润的瘦马,我偏不信只能从下等馆厢里挑,难不成一二品瘦马就寻不出来合适的了?你非要老爷寻我的短不成?”
在郑济安眼里,她这年轻填房掌管家务,已经是不如这老狐媚子妥帖,如今还得要被高姨娘害得叫老爷对自己印象更不佳?

高姨娘又是一阵冤枉,跪下来,毫不吝惜地将脑门儿磕得咚咚响。

柳倩娥见不得她这副装弱势的模样,磕坏了头被老爷瞧着,虽老爷不至于说自己,其实总是不大舒服自己太委屈了这姨娘,还越发觉得自己年龄小不懂事,于是发了烦心,手一抬:“别磕了!”
高姨娘这才眼泪汪汪起了身,顺了奶奶的意,回了座位坐下,却揪出罗帕子,仍是不时地抹眼角。

柳倩娥见她这情状,愈发不爽快,难不成是想撑着这委屈样子等老爷回来看?
装可怜,那就叫你可怜个够本儿,故意不叫她下去,任她陪着干坐,叫丫鬟给自己扇风,重泡一壶好茉莉,端起茶盅,悠哉地吃茶解气儿起来。

妻妾二人正是暗下交锋,田六姑跟欢娘早已到了灶房,添了饭,二人却食不下咽。
欢娘吃了几口,放了筷子,跑到院子外,见几个小丫鬟正在踢鸡毛毽子,便围上去一起玩。

正午阳光有些烈,小少女们浑然不知热,停下来后,坐在树荫下,麻雀似的家长里短,从潘楼北街的王氏梅花包子,侃到茶沥巷的曹婆肉饼、徐家瓠羹,聊得涎水滴,肚皮瘪了,白费了午头刚填饱肚子的饭菜,才算转了话题,又谈时下流行的妆容发饰。

欢娘本来心绪不佳,听丫鬟们叽里呱啦,开怀了不少,见其中一个梳双平髻的绿裙丫鬟尤其健谈,一张嘴皮子完全停不下,乘中途歇气儿,将那丫鬟拉过来,托着腮儿,又故意问了几样城内的奇人异事。

那丫鬟名叫袅烟,名字取得倒是多情,人却疯里疯气,半日不说话,人得憋疯,是郑家这一群年轻丫鬟里顶出挑的豁嘴皮子,眼看满肚子牛皮还没打完,人都散了,正扼腕,见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生脸孔女孩儿过来套近乎,一问对方身份,欢娘含糊说跟着妈妈来郑家见工的。

袅烟只当是牙婆带来郑家的新丫头,信口又满天胡地诌起来,被欢娘唆使下,又透露了几件郑家院内的家务事。

原来堂中的那位年轻的郑夫人,果然是郑济安的续娶之妻,进门五六年,是郑济安任职地一家当铺朝奉家的长女。

郑济安在任时丧妻,经人穿针引线,看中城内柳朝奉家的闺女生得不错,动了心思。

柳倩娥虽出身平平,却也心气坚决,放话过去,虽然郑济安是官,自己是民,家境悬殊有别,可自己正当吐蕊妙龄,又是黄花闺女,嫁了个鳏夫,多有不值,所以只做妻,绝不当妾。

这话说的,也只有郑济安当时正迷恋她年青貌美,才听得进去,倒也爽快,三媒六聘把柳倩娥娶了过来,填了房。

而妾室高姨娘,原来是郑济安的堂兄家伺候在老太君身边的心腹丫头,家生子,颇得老太太宠。
郑济安早年进京读书考试,借居京中经商的堂兄家,堂兄遣这丫头专门照顾他,少爷同丫鬟间,正是青春萌动,一来一往的,自然有些说不清的款曲。

后来郑济安入仕,堂兄为与这堂弟攀好关系,将高氏转送于他。
高姨娘将郑堂兄的家当成半个娘家,郑济安在任时,不时帮衬着两边来往,疏通桥梁。
几年下来,官商相助,郑济安的官场之路少不了堂兄的钱银开道,堂兄的产业也有官场中堂弟作杖。
两厢得益,顺风顺水,其中高姨娘这人,自然功不可没。

再则,柳倩娥进门多年没有生育,高姨娘早年却还给枝叶凋零的郑济安添了个女儿,生得算雪灵,颇得他欢心。

所以,比起进门不久,娘家也不厚实的柳倩娥,郑济安的心多少偏向高姨娘,也在所难免,而高姨娘,自恃着与家主的这层关系,多少也有些憋屈,瞧不大起这新任主母。

一来有青梅竹马的初恋感情做奠基,二来又帮了事业,哪个男人不喜欢。
如此想来,柳倩娥和高姨娘,表面和气,恐怕也是一笔宅内的混账。
欢娘想想也是,古往今来,后宅人员再简单,也是一山不容两虎,除非一公一母,妻妾间的事儿,又哪能真的理得顺。
自己进门若是当郑济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