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盛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赵恒得到王氏自尽的消息时,他人已经在去参加那金石斋宴会的路上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差点一个不稳从车上掉了下来,“这王氏昨个不还是好好的吗?怎么突然之间就自尽了呢?”赵恒的语气之间充满了质疑,那赶来给赵恒报信的小内侍,虽然知道这事情的确是有些不对头,但是他有哪里敢真的说出来呢?

只得推脱到,是哪那王氏自己想不开。赵恒虽然心里对这件事一直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但是一回府,看到了潘氏把那王氏的葬礼办的也并不是十分差劲,给足了王氏的颜面。心里的疑虑倒也少了那么两分。

因着潘氏的威严,再加上那王氏被打残废的消息,所知情的也只不过有那许杨二人,以及一些潘氏的心腹。所以这话传到赵恒的耳里,就变成了这王氏今早上贪睡,没有及时的去给那潘氏请安。潘氏面子上过不去,就小惩大诫了王氏一番,谁曾想那王氏因觉得自己失了颜面,一时想不开就自尽了。

赵恒对于这番解说虽说是挑不出刺来,但是总还是觉得这里面颇有蹊跷。本想从那许氏或者是杨氏的嘴里套出些什么,谁曾想那许氏和杨氏早就被潘氏提点过了,哪里敢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只是一个劲的托说是王氏自己想不开。赵恒虽有心追问,但是一想到潘氏对与王氏的葬礼是那般的尽心尽力,再加上一贯同那王氏交好的杨氏和许氏都是这样说的了,那赵恒自然也就不好在多说什么了。

那刘娥听着张顺派来的小太监,向自己禀告那王府里所发生的事情。虽面上不显,但是心里对与王氏的早逝,还是颇有几分意外的。前世那王氏并没有这么早就去世,没想到因自己这一重生,引发了这么一系列的意外,这倒是刘娥所料不及的。

只是碍于,自己也曾在那王府中生活过一段时日,与那王氏也算得上是颇有几分交情,倒也是吩咐了下人,自己为那王氏斋戒几日。也算是还了那王氏,在王府中对自己的多番提点的恩情了。

虽然那王氏只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侍妾,但是因着她在赵恒身边伺候的时间最长,她死后也算是享足了哀荣。赵恒虽然心痛那王氏之死,但是看到潘氏为了让王氏走的安心,也算是下足了本钱。心里对潘氏倒也是有些满意,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宽宏大度的妻子。

如今潘氏的种种行为,到是让赵恒以为她已然明白,这王妃应该做的是什么,不该做的是什么了。对着潘氏倒也不像以前一般冷淡了,虽然不能和当初潘氏刚刚嫁进来的那段日子比,但是和前几天赵恒对她的那般冷落相比,已然是好多了。不过这到更让潘氏,坚信了是那些侍妾在赵恒面前上了眼药,赵恒才会对自己冷淡。

不然怎么这王氏一死,那赵恒就开始回心转意了呢?想到这些,潘氏更加坚信了,日后对待那些侍妾不得手软,以免重蹈覆辙。那许氏和杨氏二人,在见识过了王氏之死后,本就对自己的的性命,担忧不已,唯恐成为第二个王氏。不然在那潘氏暗地里下达封口令的时候,她们也不会满口答应。如今见那潘氏还是对她们不放心,二人只得在平常行事之时,小心小心再小心。以免一不留神出了纰漏,被那潘氏抓住。

潘氏在赵恒那里的了好,自然也是忘不了一旁一直提点自己的张氏。在张氏透露出想要替自己儿子,在军营里寻个差事的时候,就满口答应了下来。果然凭着那潘美的名头,不出三日,那张氏的儿子就已经安安稳稳的呆在了军营里了,做了一个最是安全不过的火头兵。

张氏原本还担心,自己的儿子万一当了兵,会不会那天上战场的时候,一不留神就送了小命。如今听到那潘氏给自己儿子安排的是火头兵,倒也是放心了不少,那火头兵一向是在后方。只要不是碰上那种全军覆没,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张氏得了潘氏的甜头,更加的是以潘氏马首是瞻,毕竟自己的儿子如今可是在潘美的手下。若是开罪了潘氏,岂不是等于把自己的儿子的顶头上司给开罪了。潘氏见张氏这般奉承自己,心里倒也是有些飘飘然了。这刘娥就算得到了赵恒的心又怎么样,她还不是这能乖乖的缩在那个小院子里,平常连个门都不敢出。

就算是日后皇上解除了旨意,让那刘娥进了王府。可是她到时候还不是得向自己屈躬卑膝,就算她生了孩子,那明面上也得唤自己一声嫡母。想到了这些,潘氏心里就舒坦了不少,只是那刘娥一日不除,潘氏的心里始终是有些不踏实。

因着那王氏的事情,故而把当时和张氏所商量好的,有关诬陷刘娥的事情给耽搁了下来。如今那王氏已经下葬了好几日了,府里的那两个侍妾,也已经再也不敢去赵恒的面前上眼药了。也是时候该腾出手来去料理那刘娥了,以免夜长梦多,到时候又出现个什么事情,那刘娥岂不是又能逍遥快活了。

想来想去,潘氏的心里是恨不得立刻就能动手,可是那张氏又不是个傻的。如今这王氏的事情才刚刚过去,要是再立刻出现个刘娥的事情,两件事并到一起,赵恒不怀疑才怪。毕竟这一个是伺候赵恒时间最长的女人,一个是赵恒如今最宠爱的女人,两个人竟然一前一后全都出了事。到时候凭那刘娥的手段,说不定不仅能把自己洗清冤屈,还能把那王氏的事情给翻出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潘氏见张氏说到底,就是不肯立即动手,虽然心里是颇为不痛快。但是想到那张氏在赵恒的身边待了那么久,必定是最清楚赵恒的为人。既然连张氏都觉得不可以,那自己不如姑且先忍着,反正都已经忍了那刘娥那么久了,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的。

只是刘娥此时却是一点都没有和潘氏“斗法”的心情,那龚美已经离京十余天了。按照路程也应该快到那白鹿洞书院了,只是也不知他们这一路上是否顺利,有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只是那刘娥的担心却是多余的,因龚美一路上都带着那五个彪形大汉。虽然有人曾真的想要图谋那龚美所带的银钱,但是看到那五个大汉。终究是不敢下手,唯恐到时候得不偿失。毕竟这失财事小,丢命是大,谁知道那五个人下手会有多重,到底是没有人敢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正文 三十一、走马上任枯复绿

龚美一行人倒也是平平安安的到达了那白鹿洞书院,两个小孩虽然因为远离了亲人,一路上倒也有好几日情绪颇为低落,但是他们到底还是没有出过远门的小孩子。一路上走来看到了那么些自己以前见都没见过的东西,再加上一旁还有一个博览群书的王禹??不时的讲解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终究是贪玩心性最后占了上风,倒是把那思乡情绪给一股脑的抛之脑后了。

虽然龚美早就已经告诉了那王禹??,自己此次想要出手赞助的便是白鹿洞书院,一路上也已经把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白鹿洞书院的现况都告诉了王禹??。但是当王禹??一下车,看到了那白鹿洞书院的荒废之景时,心下的震撼以及痛心早已是不可用言语来表达了。就连一旁的龚美看到这书院这般的模样,心里也是颇有些触景生情的苍凉之感。

没想到这盛名满天下的白鹿洞书院,一失了这经费来源,竟然颓废的如此之快。若不是早就知道这是白鹿洞书院,恐怕自己还要以为这是哪个乡下的私塾呢!王禹??看到这般模样,恨不得当下就把这书院改头换面,只是碍于自己只不过是龚美请来的一名教书先生,只得作罢。

龚美等一行人全都安顿在了书院旁的一件客栈里后,便找到了王禹??,想要让王禹??出面去办理这书院的事情。王禹??哪里不知道那龚美推说自己不懂是假,想要借用自己的举人身份便易办事方才是真。若是平时他必然会对这种要与官府打交道的事情,厌恶之至,毕竟谁都不喜欢去那些当官的面前卑躬屈膝。

但是当他看到了那书院已然变成了那副摸样,哪里还会介意这些小事。从龚美手里取了些打点那官府中人的钱后,便立马赶到了县衙。那县官本就因那老院长死了,这书院无人打理,而绞尽脑汁的想要有人能来做个冤大头,把这个烫手山芋给接过去。

如今这王禹??的出现,到真的是想要打瞌睡这就有人送来了枕头。王禹??一亮出自己举人的身份,再加上再打点的时候也没有替龚美省钱,那县太爷险些就要把他当作活菩萨一样对待了。这么一个即肯接手书院,又舍得花钱的金主,那县太爷又岂肯白白的放过。赶忙就命自己的师爷去招待那王禹??这个大老板,以免人家一个生气走了,到时候自己上哪里去找这么一个大财主。

那师爷一是得了县官的吩咐,二是得了王禹??的好处。办起事来是一百二十个妥帖,短短两天之内,王禹??这个院长就走马上任了。还向那龚美和王禹??保证,只要这县老爷在一日,这南康县内,就一定没有人赶来书院捣乱。龚美对于那师爷的保证,自然是嗅之以鼻,若是自己日后停了给他们的好处,恐怕自己到时候就连在能否这南康县立足都是一个问题,只是面上还是不得不摆出一幅感谢的样子。

送走了那个师爷之后,龚美方才同王禹??一道开始规划书院的未来。这王禹??虽说是院长,但是这背后掌钱的却是龚美,故而在提出一些想法的时候,王禹??也不得不顾及一下龚美的想法。两个人商量后,倒也是不得不决定徐徐图之,虽然二人都因幼时的经历,对于那儒学并不是觉得是十分完美。但是这世间其他的学子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阻力,只好按下心慢慢行事。

龚美之所以让这王禹??出任院长,一是避免别人知道他和这书院关系匪浅,二是这王禹??是举人,自然比他这个白丁来当书院的院长更显得合理。王禹??自是明白龚美的想法,虽然他不知道龚美为什么要想外人隐瞒他和书院的关系,但是想来龚美也是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在龚美提出不得告知外人他是幕后老板的时候,王禹??也是答应了下来,对外只是说道自己因对于金钱只是不是十分明白,故而请了龚美这个账房先生。

为了让书院尽早的踏上正轨,王禹??同龚美二人,把一些原本在书院里做事的人是全都请了回来。那些人有的已经在书院里干了大半辈子,还有一些无亲无故的学生,除了书院已再无他处可去,故而在书院落寂的时候,依旧是住在了书院里。当看到有了新的院长的时候,个个都对自己的未来担心不已,唯恐王禹??要把他们赶出去。

可是哪里想到王禹??不仅没有把他们赶出去,反而还允诺道,要把书院办的比以前更好,并且一下子就发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月钱,让他们能够安心的继续呆在书院。一些原本在书院里干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一时间竟也是同小孩一样痛哭流涕。他们本以为自从那老院长死之后,这书院恐怕只有慢慢荒废这么一条路了。

哪里想到这天无绝人之路,半路出现了这个王禹??。一时间他们仿佛从王禹??的身上看到了老院长的身影,不少人都纷纷的向上天道谢,感谢老天爷没有,让老院长半生的心血就这么付之东流。一些原本寄居在书院的学生,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他们原本就是因者仰慕书院才来的,没曾想这老院长突然暴毙,一时间也没有了其他的想法,只得自己闭门苦读。

如今看到了这新来的院长,不仅学问好,还是举人出身。那高兴的劲就不用提了,一个个都赶着要向王禹??,讨教学问。只是这书院中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王禹??这个院长去料理,一帮子人只得偃旗息鼓,只是自那以后王禹??就发现,每每他想做什么事,那些学生总会先他一步已经把事情办好了。

王禹??自是明白,他们是想要自己能够早些办好事情,去替他们讲解学问。故而特地定下了每日晚饭后,会留下一个时辰,替那些学子解答问题。虽然王禹??是第一次做先生,但是因他的学问好,又有耐心。时不时的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一时之间王禹??到成了书院里最受欢迎的人了。因着王禹??不仅要忙书院的事情,还要抽空帮那些学子解疑。

那两个孩子倒是没了师傅,一帮学子看到王禹??的为难之处,自是一把就把那两个孩子的教导给拦到自己的身上了。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帮子学子的学问虽然不及王禹??,但是架不住他们人多。再加上那两个小孩又是识趣的从不捣乱,一路上由着龚美和王禹??轮番教导,倒也能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问题。他们之间倒也算是其乐融融,一时间整个书院都充满了一股欢乐祥和的气氛。

正文 三十二、冥思苦想寻经费

虽然龚美和王禹??,已经尽力把一些原先在书院做工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