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绣外慧中-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兰馨告诉她:“后来二老爷还来南边找过二哥,谁知儿子没找到,反惹了一身臊,有人向皇帝递折子,说他寻子是假,代表沈家投靠安南王府是真。四妹就因为这事,从六品才人一下子贬为无品的宫女。“俞宛秋笑道:“她那才叫因祸得福。要不是贬为宫女,哪能在御书房服侍皇上,从而得到龙种?”
林兰馨长叹一声:“有什么用,现在儿子都被人抢走了。”
“放心,儿子是谁生的就是谁的,抢也抢不走这层血缘关系,四表姐指不定哪天就恢复了原来的封号。”为年长无子的皇帝生下儿子,那是莫大的功勋,再不得宠,光凭这,也可以在皇帝身边占据一个位置,如她的婆婆,公公平时正眼都不瞧,册封后宫时照样立她为后,因为她是太子之母。若梁帝始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沈涵净迟早会复位的。
林兰馨摇着头说:“你别忘了还有皇后,她若容不下四妹,别说复位,命都保不住。”
“皇上是干什么吃的,会让她这么猖狂?那位陈姑爷实在是眼孔太浅了,典型的势利眼小人,五表姐离了他未见得是坏事。你就放心好了,皇长子将来若继承大统,沈家可就出头了,天子外家啊,多显赫的身份。”
“得了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先有大统才谈得上继承。”
俞宛秋本来要出去的,听到这话停下脚步,压低嗓音说:“二老爷就因为来了一趟江南,给四表姐惹出了那么大的麻烦,差点给沈府带来灭顶之灾,你们这次来,说实话,我很担心……”
林兰馨一笑:“所以我们没去求见太后或皇上,而是偷偷跑到军营找你。”
俞宛秋眼睛闪了闪:“姐姐你跟我说实话,你们这次来,究竟是来做什么的呢?依你刚才的说法,根本不可能在赵国谋官求职,你可别告诉我,你们就是在北边待腻了,想南下散散心,顺便会会故人。”
林兰馨无比诚恳地说:“我们真的是专程来找你的,如果你肯帮忙,让我们在南边立住脚跟,府里其他人也会陆续跟过来,慢慢在这边落户。至于四妹,你刚也说,她是皇长子生母,皇上不会把她怎样的。”
既然问不出半句真话,俞宛秋也不想再浪费时间,转身推开净房的门走了出来。
立刻有人跪下禀道:“少夫人,已经到酉时了,请少夫人起驾回营。”
战争期间,为安全起见,俞宛秋平时出门都是平民打扮,从未摆出太子妃仪仗,下人也只以“少夫人”相称。
林兰馨掩嘴低笑:“太子殿下不放心,催你回去呢。”
俞宛秋看着日头道:“也该回去了,一晃就出来了一个多时辰,家里孩子还小,离不得母亲。”
林兰馨目光一黯,俞宛秋已然明白,她果然还没有孩子。婚后三年不育,压力想必很大吧,可惜这种事,旁人也帮不上忙,提都不敢提,就怕碰到伤口。
林兰馨喃喃地说:“什么时候能看到你的孩子就好了。”
“会有机会的”,俞宛秋招来一个人,跟林兰馨交代说:“我走后,这位曹公公会领着你们去贵宾馆。”
林兰馨却推辞道:“多谢太子妃美意,我们暂时就住在这里吧。”
俞宛秋听她的话中之意,似乎不想让人知道行踪,可他们跑到军营求见,虽然没报出姓氏,有心人还是很容易查出来。真不知到底是怎么想的,处处透着怪异。
人家一定要住客栈,她也不好勉强,客套了一番便告辞了。
俞宛秋乘坐的马车刚驶出客栈,凌清澜就追上来求见,说有重要事情禀报。
俞宛秋让车夫找一处僻静小巷停住,然后请来凌清澜,很客气地问:“不知公子有何事见教?”
凌清澜劈头就是一句话:“以后不要再见沈府的人了。”
俞宛秋心里一动:“为什么?可否烦请公子告知缘由?”
凌清澜却又蹙住了,半晌方道:“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他们存心不良,最好是不见。”
“公子是不是听到了一些什么?”
凌清澜摇了摇头,也就是说,他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看俞宛秋不以为然,凌清澜急了,不顾身旁有虎视眈眈的侍从,直言告诫说:“如果他们对你哭穷,你不要信,沈府还没败落到那个地步。沈湛突然辞官,说实话,我觉得很蹊跷,皇帝明明挺宠幸他的。甚至沈昭仪的被贬,我都觉得不合常理,据说是因为翻看了皇帝御案上的奏折,那沈小姐出身侯府,从小就在家塾上学,知书达理的,要说刁蛮我信,说她会看皇帝的奏折,我不信。谁会那么蠢?就是一个村姑进了宫,也知道一句念烂了的古训,叫‘妇人不得干政’,沈昭仪会不知道?”
“你的意思是,沈昭仪被贬,沈湛辞官,都是在做戏?目的就为了让沈湛到赵国朝廷来做奸细?”
凌清澜道:“在下就那么一猜,也许失之偏颇,但这种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下只是……只是不想看太子妃吃亏上当。”
“多谢公子”,以凌清澜跟沈府的关系,肯这样提醒她,着实不易,让俞宛秋心生感动,遂问他:“你八月十五要跟云大小姐定下婚期,今儿都十三了,你无论如何也赶不回去,定婚期的时候未婚夫不在,行不行啊?”
“她爱行不行”,凌清澜嘀咕了一句,又叮嘱道:“请太子妃务必听在下一句话,沈家的事不要管,沈家的人,不论男女,最好别见。这人啊,一旦利欲熏心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以前固然有点交情,也赶不上功名利禄重要。”
“我会记住的。”
凌清澜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怕您笑话,刚才你跟馨表妹去净房时,我就很担心,怕她在里面玩什么花样,太子妃等会最好检查一下自己身上,看有没有多出什么。”
“不会吧,林兰馨那么爽朗热心的人。”
“我也知道不该怀疑她,可太子妃身份敏感,又是太子殿下的枕边人,梁帝一心想除掉太子,派了那么多杀手都不中用,也许会另辟蹊径,从他的身边人入手。”
“不管怎样,多谢你。”
“我不希望你出事。”
俞宛秋不敢再接下去,怕他说出更暧昧的话来,又道了一声“多谢”,头也不回地上了车。
没想到连茗香也劝:“太子妃,我觉得凌公子说得有道理,刚在客栈时,我就提心吊胆,总觉得那茶水的颜色不对劲,生怕您会喝。”
“你多心了,红茶就是那样的,再说我也不会随便吃喝外面的东西。”
想起凌清澜的话,在自己身上检查了一下,没见多出什么,为安心故,还是从平时放在马车上的备用衣服里拿了一套换上。
同人卷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秋家宴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秋家宴
从客栈回来,俞宛秋在房里闷闷地坐着。凌清澜说的那些话她并未全信。却也有所触动。
林兰馨的为人一向不错,如果说沈家有什么人值得她怀念,那就只有林兰馨了,可身为她表哥的凌清澜一再提醒自己远离沈家人,莫非他察觉到了什么?
“请喝茶,我的太子妃殿下”,探过来的,是茗香圆润娇憨的脸。
“先放到边上吧”,俞宛秋以手支额,眼神透过简单的十字格木窗飘向窗外的老槐树,总算泛起了一点温柔的笑意。她和赵佑熙居住的地方,总有老槐树庇护着。老槐树,那是媒人之树,董永和七仙女就是在老槐树下成的亲。
茗香看她笑了,把甘菊薄荷茶递过去,嘴里劝着:“为那些人伤神不值得,还不如照凌公子说的,不理就完了。反正你探也探望过了,还给他们安排了住处,是他们自己不肯去的,你已经仁至义尽。本来就不欠他们什么。”
“我没为他们伤神”,她只是在琢磨,沈家人这次南下,到底为什么而来?沈湛特意到军营求见,似乎想通过她谋得一官半职,林兰馨也表示想在南方落脚,可仔细揣摩,又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说的话,做的事,诸多矛盾,让她恍如坠落一团迷雾里。
这时知墨匆匆进来禀报:“太子妃,邱掌正来了。”
很快邱掌正的国字脸就出现在门口,带着几个女史,奉上一份中秋节礼单请她过目。
俞宛秋打开一看,宫里的主子,太后名下是八样,计有:沉香木拐杖一根,玉佛一座,金玉如意各一,双面绣围屏一架,苏绣四匹,兰锦四匹,月饼一匣。皇后是六样,只少了拐杖和玉佛。至于其他嫔妃,品级高的是四样:丝绸两匹,伽蓝手串一个,月饼一匣;品级低的只有两样。一匹丝绸加一盒月饼。
俞宛秋抬起头问:“这双面绣围屏是……”
邱掌正回道:“是苏城的薛掌柜送来的,苏绣和兰锦也是,说这些都是店里现成的东西,佳节将至,太子妃殿下应该用得着。”
“难为她这么细心周到”,俞宛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待在军营里,成天想的、听的都是布阵打仗的事,这节礼多亏有你们帮着打点。”
邱掌正和几个女史躬身道:“这都是奴婢们的份内事。”
俞宛秋想了想,让知墨研墨,又在礼单上添了二十几个名字,重新递给邱掌正说:“就照上面的去送吧,后面添加的是东宫属官眷属,每家送四样,绸缎两匹,时令鲜果一筐,月饼一匣。”
“是”,邱掌正答应着,却立在原处不动。
俞宛秋道:“还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邱掌正的头垂得更低了,似乎不胜惶恐,说出来的话却毫不含糊:“太子妃殿下愿意到军营中陪伴太子,跟太子一起面对险境。并为他出谋划策,不惟伉俪情深,更兼勇毅多智,凡赵国女子,谁不钦羡,谁不佩服?只是……”
说了那么多奉承话,还不就为了最后一句,俞宛秋也不催,由她杵在那儿。
邱掌正没等到人发问,只好自己接下去:“只是小郡王实在太小,又是皇长孙,身份尊贵,实在不宜留在军中,不若交给太后鞠养,这样太子妃也可以全心辅佐太子。”
俞宛秋端起茶水吹了几口,才不紧不慢地说:“若说身份尊贵,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更不宜留在军中。”
邱掌正脸上有些讪讪之色:“太后担心太子妃过于操劳,不利生养。”
旁边的几个女史不约而同地看向她,邱掌正自知失言,跪下道:“奴婢不是那个意思,奴婢……”
俞宛秋淡淡一笑:“不要紧,你起来吧,我懂你的意思,把孩子带在身边或许辛苦些,但做娘的,带自己的孩子本来就是天经地义,若怕苦,索性别生好了。那不是更逍遥?邱掌正亦是有儿女的人,当年你的孩子幼小时,有人要你把孩子交给别人,你会乐意吗?”
邱掌正沉默片刻,终于说:“是奴婢多嘴了,请太子妃恕罪。”
“没事,你也是一番好意”,既然一时赶不走,俞宛秋也不想跟她闹僵,很和气地说:“我不在东宫的时候,凡事有劳你了。”
“能为太子妃效劳,那是奴婢的荣幸”,客气话讲过,又不死心地提议:“太子妃爱惜幼子,不辞辛苦,太后很是心疼,前几天还跟奴婢说,想把吴昭训和曾奉仪送来,给太子妃做个帮手,一起侍奉太子,照顾小郡王。”
俞宛秋冷冷地说:“不用,军事重地,闲杂人等越少越好。”
邱掌正嘴巴张了几下。大概想辨明“她们不是闲杂人等”,终究还是不敢,轻叹了一口气问:“明天晚上,太子和太子妃是住在这里,还是回宫去呢?”
明天就是八月十四,想到十五早上起来要穿很正规的礼服,应了一声道:“回宫吧,你让他们备好晚膳。”
“今晚你要回宫?”赵佑熙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邱掌正和几个女史赶紧跪下见礼,俞宛秋迎上去说:“不是今晚,是明晚。”
赵佑熙带着歉意说:“明晚恐怕也不行,那边连着几个晚上半夜偷袭。我们正商量着,八月十五那天是不是正式挂出免战牌,跟那边约好,大家都歇一天,等过完节再打。”
“这样也可以吗?”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俞宛秋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因为她想起了读过的书中所描述的古代战争场景,的确有免战牌一说。而且只要一方挂出免战牌,另一方最多只能派人挑衅,不会直接进攻。古人,比现代人真的要诚信得多。
赵佑熙点点头:“可以的,大家都要过节。但也只有八月十五那天能挂,十四晚上又不是节庆,没道理挂。”
俞宛秋便对邱掌正说:“那算了,我们后天早上直接从这里进宫。”
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江两岸的军营高高挂起了免战牌,营里的士兵看起来都很放松,处处洋溢着节日气氛。他们早起就在院子里做月饼、扎花灯、剪月亮纸,新兵们打闹成一团,厨师为了应景,索性把几张长案桌摆在演武厅里,士兵们挽起袖子围在一起揉面团,说要做个超级大月饼,等晚上赏月后分吃。
俞宛秋真不忍看这些喜气洋洋的人,在今晚赏完月后遭遇什么不测,再次追问:“挂了免战牌,就真的可以免战吗?”
赵佑熙很肯定地告诉她:“当然,为将者,言出必诺,不然岂不失信于天下人?再说中秋佳节,本是喜庆团圆的日子,谁都不忍沾上血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