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是传奇-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路,联盟秘书长是在总部上班。这样一来各大区就没有担任秘书长的可能。所以建议大区的行政长官自动担任副秘书长,排序时按得票多少而定。正副秘书长们组成常委会,联盟的重要事项交由常委会讨论,只有特别重大的事项才由议员议会讨论。
    李志刚觉得蔡同荣这一意见的目的就是想进入联盟管理层,这明显有悖于自己提出的联邦制。不过蔡同荣很会撺掇,还没等自己反对,张海林和薛建国就都表示同意。蔡同荣说仅咱们几人打起电话来就十分费周折,如果几十个议员讨论,电话打来打去,不得将电话打冒烟了?万一卫星电话系统不堪重负,咱们可就彻底彼此隔绝了。
    李志刚又一次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他没有想到,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一致同意,可是一到细节上就出现分歧,自己的动议被这些人修正得不成样子。很明显,张海林和蔡同荣已经锋芒毕露,薛建国也蓄势已久。三人都想成为区域性的霸主,只是现在处于利益上的图谋,暂时统一在联盟当中。难道诸侯时代即将来临?自己梦想的联邦制就这么难建立?
    PS:有关“国体”和“政体”的解释,请读者自行百度一下。
    5_69第四卷 挑战 第六十八章 疯狂的蘑菇(1)
    虽然政体一事让李志刚伤透脑筋,协调结果迟迟出不来,但体育馆稻田里面却传来喜讯,稻子开始抽穗了。
    这一消息让大家都非常高兴,李志刚随即将这一消息广播出去。几个大区的人也暂时性地停止讨论政体建设,转而关注水稻繁育这一话题了。
    李志刚忽然意识到,自己掌握了一批专家,这也是提高联盟凝聚力的法宝之一。此前他无意中听岛内派来的士兵嘀咕过,说蔡同荣曾经组织人试着繁育,因无人懂得种稻结果半途而废。如今联盟总部稻种繁育成功,不正好可以藉此掌控整个联盟吗?
    更重要的是,自己控制的专家有三十多位,目前仅仅几位农业专家就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其他专家如果有适当的舞台,同样也能发挥出重要作用。这样的作用不亚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兵不血刃地实现对地方政权更替。如果某大区想与联盟彻底决裂,那么那个大区必须面对文明加速倒退的危险。
    不过,李志刚也清楚,蔡同荣手中掌握着通信系统和飞行系统,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好在这个人要比那个张海林值得信任一些,在短时间内不会与联盟为敌。这是非常难得,所以李志刚一直没有表现出来强势。

()好看的txt电子书
    对于林中校的病情,张凤波反馈说已经明显好转,估计再有两个月就会痊愈。目前的问题是如果几年后这种结核病重新发作的话,届时专用抗结核药物已经过期,染病的幸存者只能等死,联盟将会遭受重大打击的。
    张凤波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薛建国,北方大区条件艰苦,薛建国又喜欢逞强,一旦积劳成疾,很容易被结核病乘虚而入。结核病最讨厌的地方是它具有很强的潜伏性,可以十年八年都不发作。可是一旦有适合的外部条件,它就能放到一条汉子。
    水稻抽穗带来的激|情很快就过去了,大区之间又重新讨论起政体来。好不容易,几方面打成一个协议,既重复传奇小组的模式,李志刚、蔡同荣、张海林、薛建国以及林中校五人同为副秘书长,负责对联盟重大事项的商议。五人小组彼此间以卫星电话联系,召集人为李志刚,但第一副秘书长仍为蔡同荣。
    至于制度建设这个“热山芋”,仍旧是李志刚自己接着弄。三个大区行政长官不仅都等现成的,并且还给李志刚一个高帽戴,美其名曰为“立法委员长”。
    听到这三人的玩笑话,李志刚哭笑不得。就当他又开始研究制度草案时,张海林打电话过来,说他们的人在野外有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发现——有一座山满山遍野都是蘑菇。
    对于蘑菇,大家都很熟悉。雨后的山林角落里面,常常能够看到成片的蘑菇。在西北草原,这种成群的蘑菇被当地牧民称为蘑菇圈。但是,这些蘑菇的规模是很有限度的,也就是能够在直径20米到30米。一般人看到这样一个大蘑菇圈,往往就会叹为观止,但张海林那边的人看到满山都是蘑菇时,其震惊感是相当大的。
    李志刚有些不太相信,张海林自己也半信半疑。可是当他亲自道现场看过后,给李志刚打电话的口气就完全变了。
    “太令人震惊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壮观的蘑菇世界。真的是一座山都是蘑菇,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灰白色蘑菇,密密麻麻满山遍野,远看就像山上下了一层白雪!走进一看,仿佛就是童话世界一般1
    5_70第四卷 挑战 第六十九章 疯狂的蘑菇(2)
    漫山的蘑菇给张海林等人带来的不仅是震撼,而且还有些烦恼。
    当这些人刚开始发现蘑菇时,就闻到了浓重的蘑菇味道。期初没有什么感觉,可是闻的时间稍长一些,愈发无法忍受。本来人的鼻子适应性很强,在一种气味环境下会慢慢适应的,正所谓“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就是这个道理。可是蘑菇山这边却不然,人的鼻子根本不适应,先期来到的几位都相继落荒而逃。
    随后,这些蘑菇的气味越来越重重,那种怪怪的味道顺风飘来,一直飘进祖德城内,让城里的幸存者们叫苦不迭。这种味道虽然不像腐尸那样恶臭,但那种不舒服感同样非常强烈。那些曾经饱受尸臭之苦的幸存者颇有一种“重受二遍苦”的感觉。
    按照李志刚的指点,张海林组织一些人带上从消防部门搜集来的防毒面具,再次前往蘑菇山看究竟。这一办法很是奏效,在面具的保护下,张海林等人很轻松地就来到蘑菇山跟前,在现场一看,发现蘑菇们正在大面积地腐烂,飘到城内的怪味正是这些烂蘑菇的气味。
    李志刚分析说先前张海林等人发现的蘑菇山,主要是那座山的植物枯萎后,恰巧有一粒蘑菇的孢子存活,或者是被风吹到这里。结果在没有任何其他生物与之竞争的情况下,这一粒孢子开始自由自在地繁殖起来,经过半年时间,自然造就一座蘑菇山。
    而眼下发生的蘑菇大腐烂,则极有可能是人们自己带过去的细菌所致。也就是说,人们在无意中打破了蘑菇山的“单极世界”,让蘑菇们天堂般地生活彻底结束。这些蘑菇死掉后,整座蘑菇山也将变成一座烂泥山。这些烂泥将成为土壤的新生力量,是天然有机肥,将极大地改善这里的土质。也许在这里种植农作物,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收成。
    李志刚预测,这种蘑菇大腐烂在半个月左右将会结束,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座烂泥山的诞生。果然,就当联盟总部体育馆稻田里面第一批稻谷的收割,祖德地区那座烂泥山也真的出现了。
    灾后新收获的稻谷让整个联盟都非常振奋。那几位专家非常负责,特意将部分稻谷经简单处理后,做成稀粥连续食用了几天,以便测试这种灾后重新种植的稻谷是否还能够食用。当然,测试结果如人所料,那几位食用这种稀粥的专家身体没有什么异常,感觉也非常好。他们正式报告,稻谷繁育成功。与此同时,关于灾后繁育技术的相关资料也整理完毕,可以在联盟总部其他地区推广。
    一位专家提议,既然祖德地区有烂泥山,不如向那边空投一些稻种,尝试户外种植。这样可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彻底解决粮食来源问题。
    面对这一提议,李志刚很是为难。如果依言而行,南方大区一旦掌握了稻种,粮食问题自给自足,不排除与联盟分庭抗礼的可能。而不这样做呢,未免有些心胸狭隘,毕竟这些稻种也是人家蔡同荣慷慨赠送。自己拦着不空投,没准蔡同荣会主动空投呢。
    李志刚想了想,觉定让张海林等人抓紧时间恢复蔬菜生产。这样一来可以将那座烂泥山进行有效利用,二来也可能转移大家对稻种的关注。将来蔬菜生产恢复的话,大家的饭碗问题将进一步改善,也就不再为几年后真正的末日生活而发愁了。
    也许是南方地区的气温较高,受北方降温影响较校所以张海林等人试着向野外搜索时,发现祖德附近不仅有一座由蘑菇山演变的烂泥山。而且还有另外两座蘑菇山。毫无疑问,这两座蘑菇山也即将变成烂泥山。
    原来张海林等人来祖德地区时是乘坐汽车,走的是高速公路。原来祖德地区的幸存者们也多集中在城市,没有涉足蘑菇山这样的地方。估计正是这种原因,让这些地区的物种开始有机会以原生态的方式发展起来。
    这些奇异的景象让张海林等人觉得很有意思,他们乐观地预测说,没准那一天会看到一座木耳山,或者是一座食用菌山。李志刚提醒他们要提高警惕,一是要防止被那些毒蘑菇伤害,二是防止遇到数量较多的毒虫,三是要重点防范核污染或者其他危险源,千万不能重蹈覆辙,让刘左的悲剧重演。
    不过,随即的发现又让李志刚等人感到困惑。先是那座烂泥山又重新长出蘑菇出来。这让大家都很奇怪,专家们的解释是当时可能恰巧赶上蘑菇生长的后期,蘑菇很多是正常死亡,但留下来的孢子很快重新繁殖起来,并在与细菌的斗争中变得更加强壮。
    李志刚让张海林等人故意去破坏一下那些重新生长出来蘑菇的生命力,结果真如专家所言,尽管蘑菇受到一些影响,但腐烂的规模和速度要比第一次小多了。
    这一结果让李志刚有一种不祥之兆,万一这些蘑菇继续肆无忌惮地繁殖下去,将来不会成为像荒草一样的东西,成为地表的主要生物?
    专家对李志刚解释说,即便是这样,也只能是阶段性的。目前地表的动植物遗体数量惊人,要想将这些遗体消耗掉,细菌的腐烂作用固然主要,但要想效率更高,就需要蘑菇这类的真菌,以及蚂蚁、苍蝇这类的昆虫。只有这一轮低级生物大繁殖过后,地表的遗体才能以有机质的形式进入土壤,第二轮生物繁殖才能开始。
    因此,除了当时幸存者为了争夺广播电台的控制权而对省城的苍蝇大开杀戒以外,对于其他地区的这类异常繁殖现象,幸存者应少干预为好,让其自然发展,自生自灭。只有这样,才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才是地球生物尽快从灾难打击中重新发展起来的必由之路。
    不过,对于这一观点,另外一些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说现在正是食物链重新组合之时,如果给予适当的干预,可以仍旧使人类继续占领食物链的终端。可是,如果不作为,这一位置可能会面临挑战,进而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
    究竟是哪一种观点可行呢,李志刚陷入沉思。

()
    5_71第四卷 挑战 第七十章 大灭绝时代
    天气越来越冷,坚守在陶家庄的薛建国等人每天都躲在步行街的老房子里面艰难度日。虽然前些日子气温曾经一度回升道零下十度左右,但很快寒潮再度袭来,与上次的低温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家都很担心在首都的康强,猜测他可能会被冻伤。薛建国则更担心首都以北的幸存者,既然陶家庄都如此寒冷,首都以北的地方气温不得降到零下五十度呀。
    联盟总部这边的气温也比往年下降不少,专家们对此忧心忡忡,说这样下去,很有可能会让冰川时代提前到来。那样的话人们将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地面上的文明成果可能被彻底摧毁,场景很有可能就像当年风靡一时的M国大片《后天》一样。
    李志刚尽管心里也很担忧,不过还得装出一副乐天派,给大家打气。他说现在已经马上就要到公历元旦了。就在正常的冬季,这段日子也是最冷的时候。只要将这段日子熬过去,明天春天冰雪肯定会融化的。
    有人悲观地说现在一切自然规律都被灾难打乱了,明年春天气温能否正常回升还很难说。李志刚说气候的变化不仅是与生物有关,而且也与太阳的照射有关。虽然生物灭绝了,但地球的自转轨道没有变,太阳的能量也没有变。所以即便现在的冬季漫长一些,也一定会过去的。
    有人立即提出疑问,当年地球经历冰川时代时,自转轨道同样也没有变,那么为何还要出现冰川呢。李志刚解释说地球历史上的冰川期为什么会出现,至今也是个迷。也许是与河流走向发生变化有关,也许也与天体撞击有关。咱们一直就生活在冰河时代,只不过是生活在间冰期而已。即便是冰川期真的来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月讨论越糊涂,也越悲观。李志刚说不要再讨论下去了,还是等到两个月后再见分晓。如果两个月后气温比现在还要低,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