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云中阙-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十七岁少女双膝屈地,直身跪在堂下,面对着已近盛怒的父亲,仰了头静声答道。

“啪!”一声沉重地木质闷响,薛修玄蓦地拍案而起,掌下动静震得案上的釉蓝缥瓷茶盏都晃了一晃,他清厉的眸光直逼向堂下的长女“再说一遍?”

“爹爹,”薛昙抬了一双似水明眸,回视向父亲,神色恳切,目光平静中透着一脉坚定“阿昙答应过,会等他回来的。”

话落了音,年过不惑的薛相国,渐渐敛了方才的疾言厉色,只是目光凝重地看着这个十多年来,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女儿。

此刻,她就这样神色坚挚地跪在这儿,端持着身形,分明是示弱的姿态,但却任谁也无法让她动摇了半分。

这情形,何其相似。

七年前,她偷偷把乔家那孩子藏起来之后,回到了家中,也是如今日这般,定定跪在这儿,求自己救他一命。

只是那次,整整……跪了两天两夜。

直到最后,自幼娇养的弱质稚女,冻馁疲累之下晕厥了过去……

而他作为父亲,看着爱女如此,也终是软下了心肠。在不久之后,冒着族诛之险,暗中保着那个重罪在身的十岁孩童离开了长安。

他一直都明白,这个女儿,表面恭谨温婉,其实性子最是坚韧挚定,她认定的人,认定的事,谁也无法左右。

“阿昙,”此时,却是始终静坐一旁的薛夫人温声开了口。

她敛衣起了身,离座轻步走到堂下。

站到了女儿身边,俯身将她扶起,相国夫人神色温和恬淡:“娘知道你是怎样的性子,如若可以,这一生,我与同爹爹都不想勉强了你半分。”

“七年前乔家的事情,想必阿昙你也清楚的。功高震主,历来是为臣之大忌,而当今圣上……也确非宽仁之主。薛、乔两家,虽算不得同枝连气,但毕竟物伤其类……”

“时至今日,你爹爹为相五载,镇日里过得是怎样如履薄冰的谨慎日子,你也是尽看在眼里的”

相国夫人苏氏有着同女儿相似的眉目,一双似水的眸子清柔静敛:“所以,爹娘从不望你嫁个高门望第,这数年间,你拒了那么多桩婚事,爹娘也从未怪责过你一分。其实,早在数年之前,我同你爹爹便有过商量,日后,若是阿昙你属意之人,那怕是怎样寒微的出身,只要你认定了他,我们便绝不为难。”

“此生,只愿阿昙你恬然度日,岁月安乐就好。”

“乔家那个孩子,打小也是我们看着长到十岁的。你向来重情忆旧,这么多年来一直念着他,娘并非不明白。”薛夫人的目光微微一凝。

“可是……阿昙,你应当清楚,”她的神色忽地郑重,凝了眸看着面前的女儿:“他……已不是你昔日熟悉的那个人了。”

“若而今,那孩子只是个寻常人家子弟,甚至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你要随他去,爹娘也断不会阻了一分一毫。”她顿了一顿“可,那个孩子——他用尽心机,回了京城,博得高官显位。他如今是打算做什么,想必阿昙你也猜得到几分,对不对?”

“娘知道你自幼心思纯善,一惯恬然自安。但,若是嫁了他,你的余生,哪里还有安宁可言?”

她清柔的眼波漾开,凝眸看着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天下的父母皆是一般私心,所以,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陷入那般境地。”

“阿昙,听娘一句劝,好么?”一惯波澜不惊的温淡女子,此刻,她的语声恳切得微微带了颤。

翠微阁中静了许久许久,岑寂得偌大厅堂间听得清每一个人的呼吸声。

最终,少女抬了眸,朦胧泪意已盈了睫,语声却仍是清晰:“爹、娘,阿昙不孝。”

※※※※※※※※※※※※

重逢,在京郊灵澈寺外。

已是初秋时节,长安城外仍是碧色如茵,一脉晴翠间,青衫儒服、玉簪束发的翩翩少年轻裾微拂,衣袂当风。

依旧的修眉凤目,却已敛尽了昔日的跋扈飞扬,不带一丝武人的孔刚骁勇,再也没有记忆中将军府里那个打马扬的“小霸王”的影子。

她眼前是一个儒雅修颀的少年,眉目静澹,文质清和,广袖儒服的单薄侧影,甚至温秀得带了几分弱不禁风的书生气。

若不是早已将他的五官轮廓深深铭烙在心底,只怕,连薛昙自己也要怀疑,这是不是自己心心念念了七年的那个“阿羽”。

幼年时的薛家小千金,曾不止一次地想象过阿羽长大后的样子,那应该是白甲银枪、华鞍驰射,一剑光寒十四州的英武少年,应当铁马云雕、纵蹄北疆……

塞上那一方黄云朔漠、古垒鸣笳的广域,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天地。

而如今,看着眼前尔雅澹和的翩翩少年,她只觉得……心疼莫名。

这七年来,他改变了多少,又……都放弃了些什么?

修眉凤目的儒雅少年薰风拂衣,凝了目看着她,眸光里漾开了极暖的笑意:“阿昙,我回来了。”

他抬起了修秀的手,掌心里托着一枚暖玉蝉。

那是稀世的昆仑暖玉,运斤成风的无伦的雕工,连蝉翼上的丝丝细络都纤毫毕现,剔透巧致。

这玉蝉,原是她的祖父生平爱物,因素来最为看重这个灵颖敏慧的嫡长孙女儿,所以,在弥留之际,将之托付给了她。

暖玉原本便珍奇无匹,再加上“鉴古轩”逯珍先生的雕工,这只小小的玉蝉儿,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而七年前,送他离京的前一晚,她把这玉蝉放进了他手心。

“阿羽,我不知道你日后会经历些什么,更帮不到你分毫。但离了家,银钱恐怕是少不了的。我身边最贵重的也就是这块玉了,若是日后为用度所困……便当了它罢。”

感受着掌心渐渐融开的暖意,十岁的孩子闻言眼底微微一震,他自然知道,生平最敬慕的祖父留下的遗物,于阿昙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但,下一刻,他却仍是将它收进了掌心。然后,已有些少年模样的孩子,抬了一双凤眸,定睛看着她,承诺似的语气:“阿昙,我会回来的。”

她闻言,同样定定地回视,握紧了他的手:“嗯,我等你。”

这七年间,莫论遇到怎样的难处,他却也从未动过这只玉蝉的念头。只是默默把它贴在心口,感觉着玉上的暖意一点点透到心底……让自己记得,长安城中,还有他的小阿昙在等着他回去。

而此刻,冰雪净颖的十七岁少女,目光触及他掌心里那块小小的玉,蓦然间湿了双睫。

她上前一步,探出素手,握住了他的,玲珑暖玉被裹在两人契然相扣的指掌间。

七年之后,我还是这样牵住了你的手,如儿时一模一样的温暖,仿佛不曾有白云苍狗的光阴流溯,不曾有……七载长别。

一双少年少女便席地坐在了如茵碧薇间,迎面而来的煦风中都薰了青草的淡郁气息。

“阿昙,你想知道些什么,我都说与你听,好么?”少年眸间尽融了暖意,看着她,目光坦然地温声道。

少女亦回视向他,而后神色肯定地轻点了头:“嗯。”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居然只有一个留言,偶真的写得这么烂么,泪,5555555555555555…………




、番外一:唯念优昙花(6)

他从自己离开长安讲起,一点一滴,分毫不遗……游离道路,落魄江南、岳阳求学、各方交游、阴谋诡诈……

说到自己缘何博了圣眷时,少年眸光微微凝了刹那,神色里透了淡淡的一丝冷诮:“世人皆言是他赏识我的才学,阿昙,你信么?”

少女抬了眸与他对视,目光略黯了一下,而后缓缓摇了头。

当今天子……若是那般求贤若渴的仁义圣君,大郢的社稷……又何至于此?

静了一静之后,他缓了些神色,看着她:“阿昙,你应当知道,太史局中的丹鼎阁罢?”

薛昙眸光微微一动,轻点了头:“嗯。”

皇帝已近花甲,这数年来,日渐沉迷黄老之学,宫中设“丹鼎阁”,征召了近百名道者,为圣上炼制金丹,以乞长生。

这些事,太史局那些人虽做得隐秘,但因为父亲的缘故,她却是知道一些的。

“我手中,恰有一个炼制‘金液’的方子。”少年微微缓了声,静静说,唇角甚至带出一丝极淡的笑意。

传说,“还丹”“金液”皆是道家仙药,太乙真人便是服了“金液”才得长生的。但至今,还从未有人炼出过这两样东西。

“取黄金一斤,再用玄明龙膏、太乙旬首、中石、冰石、紫游女、玄水液、金光石、丹砂,封之成水。是为‘金液’。”少年唇角的笑意微微透了冷“其实,是三年前,我遇了一个游方术士,不经意间听到的。没承想,竟派了这般用场。”

谁又会想到,这个传闻中以旷世才学搏了圣上青眼的卓荦少年,其实……竟是这般进仕的。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于自古及今,以匡时济世为已任的儒生仕子而言,怕是莫大的悲哀。

可他——曾经的乔饮羽,今日的蔚明璋,却并非真正心忧社稷的仁人文士,诗书辞赋、道德文章,于他而言,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而此刻,他的所有心思,在她面前没有一丝遮掩。

无论最初的狼狈落魄,其间的诡谲阴诈,还是而今不为人知的图谋……尽都告诉与她知道。

他待她,是倾了全心的信任,不存一丝防范,没有半分戒备。

如今,这世上,值得他坦诚相待之人,唯有他的阿昙了。

静了一小会儿,十七岁少年凝眸看着眼前的少女,神色郑重:“阿昙,所有的事情,而今你尽已知道了。”

“这七年间,我用过心机、使过手段——”少年微微垂了眸,目光落向自己的修秀的手“这双手,染过血、沾过腥,做过许许多多不干净的事情……”

——我早已不是童年时,你所熟悉的那个仗义耿直得有些憨气的友伴。

“即便这样,你……仍愿同我在一起么?”

薛昙闻言,只微微怔了一瞬。

而后,少女抬了一双清透的明眸,定睛看入他的眸子里:“我知道,你是阿羽,这……就够了。”

次年春,太子少傅蔚明璋,迎娶右相长女薛昙为妻。

婚期定在三月初六,那一日,是他的生辰,而次日,便是她的生辰。

在十八岁这一天,春风得意的翩翩少年娶了他的青梅竹马为妻。

半城喜庆,十里红妆,鼓乐声中仪仗队浩荡而行,流苏金鞍的骏健白驹、雕漆玉饰的朱轮彩车,扎作同心的红绸锦障,还有逐着婚车嬉闹的坊间顽童……

平步青云的蔚姓少年,入京不过半载有余,便已由太子宾客迁了太子少傅,官居从二品,自然是个炙手可热人物。

而这薛家千金,虽说薛相国并不满意这门婚事,甚至连大礼也未出席。但,薛氏一门以往对这个长房嫡女的爱重,可是是满城皆知的。况且,父女天伦,血脉相连,即便闹了天大的别扭,哪里还能真绝了干系?

是以,蔚少傅与薛家千金的婚仪,那怕在朱紫云集的帝都长安,也算得上轰动一时。

宾客络绎,不绝于门。府堂之间,放眼望去,五侯七贵、显宦名流,满座尽是高朋。

大婚的礼仪,隆重而繁复。

闺门之外,新郎吟诗催妆;迎亲之际,随者障车求财;喜堂之上,新人虔诚三拜;礼成之后,伉俪相携谢客……

直到最后,良辰春宵,洞房花烛。

蔚明璋先前便安排了同僚挡酒,自己早早回了房。

而因怕她羞涩矜持,他之前已打过招呼,省了“戏妇”这一节。

早在妆成之时,新娘子便穿上了缯帛所制的“幕离”,从头到足遮住全身。直到入了新房,才会换下“幕离”,改以团扇掩面,待新郎回房之后,方收扇相见。是以洞房定情,称为“却扇”。

而此刻,蔚明璋见到的,便是一袭绛红嫁衣、团扇遮面,静静坐在绛帐绣榻边的端丽少女。

听到他足音渐近,直到站在了她身前。少女方微微抬首,而后缓缓收了皎然如月的雪绡团扇,随着扇面,一点点崭露的……是他所熟悉的净颖容颜。

一双清透莹澈的眸子,潋滟了秋水明波,就这么静静看着他……薄施了粉黛,向来的素颜婉秀的少女,此刻,平添了几分惑人心神的韵色……

竹马青梅,垂髫同乐,十载相伴,七年长别……他们,终于也走到了今日。

※※※※※※※※※※※※

成亲之后的日子,薛昙过得适意而自在。

在后。庭里养了满园的花草,她很随性,既有无价的珠叶法华莲、绛尾茑萝,亦有路边随处可见的点翠兰、晚樱草,庭中建了花坞草棚,置了茶案石凳,还引了一脉曲水绕亭而流……侍花抚琴,烹茶自弈,因为少了许多束缚,反而比在相国中过得更舒心随意些。

每每他下朝回府,时常便见她剪了一捧新绽的晚香玉,插。进双耳缥瓷瓶,置在雕花的木格轩窗旁,薰了满室馨浅疏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