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卿-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心得。”
若不是已经知道面前之人是个忠厚的,恐怕自己还会以为他是来示威的。突然想到叶漫沙对他的评价:“胸襟坦荡,君子之风,颇有松柏之清正耿直。”
原本有些不信,毕竟算起来,自己还是抢了他的位置的;并且据自己所知他的母亲梅秀秀可不是个温顺的主;但是仅仅几次见面,自己还是能够确定,他的确是有几分君子气度,不像是那般虚伪作势之徒,于是好感大增。
“听闻大哥擅长丹青书法,可是大哥现在好像是军职?”关于读书这事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还是先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之心吧。
“这是父王的意思。就如二弟擅长枪法武功,却被父王命令到书馆读书一样。”秋清寒眸子中闪现几分无奈。
“原来是这样。”
“世子三弟倒是豁达,我这个做哥哥的,听到那些传言之后,就再也坐不住,这才急急忙忙赶来。您这竟然跟没事人一样。”
“那我该如何反应?难道伤心哭泣么?若是那样有用,我就多哭几场,可惜那样只能于事无补而已。我心中也是知道羞愧的,但是在他人面前还是想装的坚强一些。”低沉阴郁的声音听起来很是伤心落寞。
“世子三弟能对愚兄说出如此话语,愚兄很是开怀。既然世子三弟当我是自家哥哥,那愚兄定然要帮忙的。”秋清寒察觉到自己好像对面前之人有所误会,于是也显出些真诚来。
“大哥,既然你当我是兄弟,就直接叫我三弟吧,你这世子叫的我心里愧疚不已。”
“那好,其实我叫着也是别扭的,只是之前怕你怪罪,不瞒三弟,愚兄对三弟那日的印象颇深,还以为三弟极难打交道,现在我想明白了,三弟当日毕竟第一次见父王,情绪难免失控,才会有那样的表现。愚兄浅薄,让三弟见笑了。”秋清寒的笑容有些羞涩,还有丝丝愧意。
“大哥,既然咱们敞开胸怀,那三弟我也有一事询问,望大哥直言相告,否则,他日这话说不定还可能会成为咱们兄弟之间的芥蒂。”
“三弟有话直说,愚兄洗耳恭听。”
“大哥,据说,这王妃之位原本是梅夫人的,而这世子之位自然应是大哥的,大哥可曾因此对三弟有怨言?其实大哥您也知道,这个世子之位我从未肖想过,我初次听闻之时还以为是假的,并且我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做不了世子的,谁知最后会这样。还请大哥见谅。”秋清睦眼里满满都是诚恳。
“若说没有怨言,那是虚伪。不过,我倒不是对三弟有意见,而是平心而论,觉得有些遗憾而已。其实我也知道,就算三弟不是世子,那也轮不到我,无论在才情还是处事上我都比不得四弟,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世子之位定然是四弟的。不过,想到父王的为人,也是能理解的,父王是至仁至义之人,不会不顾正室而立妾侍的。”秋清寒面上虽有遗憾失落,不过眼神倒是清明理解。
“哼,若真像大哥所言,那他又为何不顾我们母子十几年呢。”想到这里,秋清睦心中就有几分不平衡。
“那毕竟是上一代的事了,有道是子不言父之过,三弟以后还是少说这些话才是……相信父王定有自己的考量。”相比之下自己还是幸运的,虽然三弟得了世子之位,可是也少了十五年的父子感情,这样的想法下,秋清寒于神色间就露出几分同情之色。
秋清睦不喜欢任何人的同情,虽然知道这个大哥没什么恶意,但是还是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因此转问道:“大哥,你说你不及四弟,说他比你要还出色,但是我之前从未听到一丝关于四弟如何出众的名声啊?”
“应该是父王有意遮掩了,虽然不知原因,不过四弟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尤其是祖父最为喜欢四弟。”
“能让大哥如此佩服的人,那三弟就盼着能够早一日一睹其绝世风采。”
……
斜阳无声的悄然退场,夜幕也渐渐拉开,在这秋日的萧索中,睦束阁内秋清睦兄弟二人,话语投机,交谈甚欢,不时间有笑声频频传出,笑声中颇有相见恨晚,伯牙见子期的愉悦痛快。


第十五章 读书练武(一)
更新时间2012104 19:44:24  字数:2185

 第十五章读书练武(一)
外面的天空刚刚有些发白,透过纱窗甚至依稀看到月牙的朦胧身影,一阵风吹进来,秋清睦顿时打了个喷嚏,这么一惊,倒也清醒了不少。
大约才五六点左右,人家月亮还没下班呢,自己就被小云锦给晃醒了,唉,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无奈的起身,自从被父王禁足以来,自己养尊处优的日子算是到头了。而作为贴身侍女云锦也得了这么一个差事,若是自己起得晚了,她定是要受罚的。
盥洗完毕,刚来到正堂,就遇到了前来寻人的大哥。
“三弟今日起的到早,看来也渐渐习惯了。这样愚兄也放心了。”秋清寒有些欣慰。
“不早能行么?这贴身侍女被父王下了严令,我这也得了两次教训,若是再不习惯,我怕以后莫想睡觉了。”秋清睦想到前两次的处罚都不寒而栗,不就迟到了半刻钟么,就被罚了当晚在院子里站了一夜,还在暗卫的看管之下不许打瞌睡。
“父王也是为我们好,庄子有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汉乐府古辞中也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句子——”
“打住,大哥,我知道错了,我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不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不对?”秋清睦一听大哥的话,就连忙打断,这些日子,光听父王的教训就够了,她可不想这么年纪轻轻,被唠叨死。
秋清寒一听,有些发愣,然后像是发现金子般双目发光:“三弟,你这最后两句,愚兄知道是出自《周易》,前面这几句虽然简单通俗,但是寓意深远,不知三弟在那里听到的这些话?”
咯噔一下,秋清睦有些心虚,她哪知道这些出自哪里,就那么顺嘴一说,讪笑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好像是之前在外地游玩之时听到一老翁教训子弟,当时听着挺有道理,这不就记在心了。不过时间有些久远,这个我也不知道那是在那个地方了。”
“原来如此,愚兄真羡慕三弟,竟然去过那么多地方,哪像愚兄,除了洛京就是西北边塞?”
“那是大哥将时间用在读书习武上了,哪像我,虽然去的地方不少,可是半点学问也无,这不让父王与大哥也跟着操心么?”
“三弟谦虚了,三弟虽然书读的不多,但是颇晓事理,明辩是非。可比那些书呆子强多了。”
“这话我爱听,其实我早就想对父王说了。不说别人,就说当年太祖,书也没读过几本,但是他知人善用,又恰逢风云涌动,这不照样名传天下,青史留名。”
“三弟这话,还是不要跟父王提的好。”
……
兄弟二人一起来到练武场,王府的武师秋毫已经等在一边。
练武场简单空阔,旁边是一排兵器架,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铄棒,种类繁杂,样式各异。四周是一排整齐的杨树,高大挺拔,枝蔓交横。树下是一丛丛菊花,此时正是花季,花姿袅袅婷婷,五彩缤纷。
秋毫是秋夜啸的亲卫之一,长得高大威猛,肤色有些黝黑,神色严峻,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军人。
“见过世子、大公子。”
“见过师傅。”
双方礼毕,就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练习。秋清寒虽然不擅长武艺,但是练得多了,自然无比纯熟。他使得是有着“百兵之君”之称的“三尺龙泉”中的文剑,剑长三尺,配有黄色的金丝剑穗。俗语说:剑走美势。果然不虚,秋清寒的剑姿,飘洒大方,刚柔并济,闪展腾挪,矫健优美。
秋清睦由于身高等原因,选择的是单刀,单刀有“百兵之胆”之称,讲究“刀如猛虎”,也就是需要刚毅勇猛,快似流星,干净利落与杨柳临风。秋清睦前世是影卫,这些素质都不缺,因此上手也快,不过,缺点是基础不稳。
“世子,您对招式的领悟颇快,但是基础太差,请您暂时练习基本功。”秋毫说话从来都是直言不讳,不知丝毫委婉。
秋清睦一阵无奈,只好放下那把兵器,慢慢走回场地,做些蹲马步等基本功。
若是前世她绝不会有这些问题,但是这一世,由于无人逼迫监督,自然就懈怠下来,再加上遇到师傅学了一身的内功,这基本功就更加不屑去练了。虽然师傅也曾经对此说教不少,但好在更加看重她在医毒上的天赋,因此,对于她练功时的偷懒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看到秋毫对自己点点头,又转身指点大哥时,不由闷闷腹议:若是单打独斗,就是二十个秋毫也不是她的对手。不过她也知道,秋毫教她的都是战场上的功夫,更加注重大开大合。
……
大约有九点左右,秋清睦换过衣衫来到大殿用餐。依旧是父子三人,静寂无声。
今日,秋清睦像往常一样,将侍者布的蘑菇一律剩下,看到父王放下碗筷,也准备将筷子放下,却被父王一句冷喝:“蜀太宗有云: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那些贫民之家,时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患,你生在富贵之家,应念上天之恩,不可因此行奢侈之道。还不将饭菜用尽。”
秋清睦觉得自己真是受了无妄之灾,她只是不喜欢吃蘑菇而已,怎么就引得她父王发了那么大的火气,什么蜀太宗,不就是阿斗么,这话肯定不是他说的,这是绝对的盗版。
“孩儿知错。”秋清睦肚中再怎么愤懑,最终还是乖乖认错,否则一会绝对会背上“违逆父意”的罪名。
伸着象牙筷子,将那几只伞状的看上去十分漂亮的小蘑菇慢慢挑起,然后视死如归的放到口中,也不深嚼,就咽下肚中,然后依次快速解决盘中所有的剩菜。
“蘑菇有益气开胃,强身健体的功效,多吃些有好处,尤其你这身子骨柔弱许多。不能因为不喜就不食用;带兵打仗也是同理,不能因为不喜某人,就不用,而应客观公正,知人善用,这样才能让将士们心服口服,从而真心效命。”
“孩儿受教。”秋清睦起身恭敬施礼,面色尽是乖顺听话,虽然心中很是无奈。
饭后,兄弟二人跟父王走进书房。


第十六章 读书练武(二)
更新时间2012105 19:08:36  字数:2313

 第十六章读书练武(二)
虽然不是第一次进父王的书房,但是前几次都是忐忑慌张,不曾细细观察。今日细看之下,书房显得宽敞明亮,桌椅书架皆是简单大方。更为难得的,这些竟然都是紫檀材质,还是紫檀中最为名贵的金星紫檀,这种质材向来以“古朴沉穆,细腻光滑”而著名。
“清睦,你的书,读到了何处?”秋夜啸坐下后就直入主题。
“回父王,孩儿已经将三字经与千字文背诵完毕。现在正学论语”
“可检查过了?”
“回父王,孩儿已经检查过三弟的背诵,都已经过关。”秋清寒立即回答。
“没放水吧?”
“孩儿不敢。”
“这论语学到那个地方了?”
“为政篇第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后面是什么?”
“后面是——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可知其意?”
“意思是:鲁哀公时的鲁国宰相季康子问:‘要使人民尊敬我,效忠于我,又能相互勉励而乐于为善,我该怎么办?’孔子说:‘你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对待民众,人民就会尊敬你。你孝敬父母,又提倡民众孝敬父母,并且你慈爱儿子,又爱民如子,他们就会效忠于你。你选拔任用善良优秀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则人民就会相互勉励而乐于向善了。’”
“恩,还算不错。这些时日,你也算用功,因此可免了你的禁足,但是若是有事出府门,必须先行报备。”
“多谢父王。”秋清睦终于听到了一个真正的好消息,不由喜上眉梢。
……
傍晚时分,夕阳慢慢消散在蒙蒙的夜色中,人身的影子也渐渐拉得极长,花丛也蒙上了一层薄雾。
秋清睦一放下竹简,就往母妃的湘水阁走去。
虽然自己的睦束阁风景不错,伺候的人也不少,但是远没有母妃这里舒服自在。在睦束阁,自己必须时时注意举止,生怕女子身份泄露,但是湘水阁内大多是当初的老人,也是知情人,所以她不必时时谨慎。
湘水阁,取自“湘江之水”之意,虽然已经过去不少时间,但是犹记得第一次到湘江,就被那迷人的景致震撼。难忘清澈明净的湘水“滔滔而南来,汩汩而北去”的浩瀚;难忘湘江两岸的赤壁如霞,白沙如雪的壮观;难忘那垂柳如丝,樯帆如云的绮丽……
当然湘水阁的另一个缘由,是母亲名字里也有一个“湘”字,这便更和事宜。湘水阁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