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君难入瓮-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么?陛下又有旨意?”蝶舞是苏宛君的贴心丫头,除了金兰姐妹,就属她最合苏宛君的心意。可是现在连苏宛君自己都不知如何是好,也没有搭理她的话,只是一把抢过身旁府中护卫的马鞭,一跃上马,呼啸而去,潇洒出尘。完全不理会身后的人的狂烈呼唤。

完了!留在原地的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念头,死定了,让小姐这般模样回去,少不了被老爷扒一层皮。于是纷纷向小姐面前的红人——蝶舞看去,看她有没有什么法子。可是蝶舞也是一脸苦瓜相。最近老爷的脾气越发的不好了,谁还能幸免于难?

而此刻的苏宛君需要策马奔腾迎风而驰的感觉才能让自己冷静下来。想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想着天翼说的话,还有,自己的打算,可是,似乎所有的事情都纠结在一起,现在越想结开,却越是缠得厉害。本来找玲珑商量一下,依她那巧心思,或许还可能会有法子,可是就只有一晚,远水也救不了近火,而惊澜的急性子只会是帮倒忙。书院的同窗就更不必说,都是陛下大人的眼线来着。看来这回是要自己舍身独行,披荆斩棘了。看着越来越近的太尉府大门,她长叹一口气,那里,还有大麻烦没有解决,还不知道怎么收场。

在谢宛君离开以后,太极殿静谧的出奇,门外候着的奴才依旧是战战兢兢的守着,恭候圣意,丝毫不敢玩忽职守,朱红的殿门紧掩着,外人看不出内里的乾坤。
此时还端坐在太极殿上的当朝天子陈天翼,脸色阴沉,完全没有方才与谢宛君针锋相对时的惬意心情。他左手带着玉扳指的大拇指正一下一下有规律的敲着桌子,似在思考着,还边听殿下的人回报,此人正是刚刚传旨的王公公。

“禀告陛下,老奴已经将旨意传给谢大人。”王公公垂首禀报。

“哦?说了?嗯……也不知她明白不明白?”天子似乎在问自己,也在问殿下之人。

王公公是宫内的老人了,察言观色之事做了几十年,还有什么不懂?更何况他自天子幼时就在其身旁服侍,对天子脾性了解得比谁都深,但是有时又觉得自己看到的似乎并不真切,这就是所谓的君心难测吧,不过也无人敢测,想来也只有那位能够捻龙须,触逆鳞了。于是他识相的附和一句,“谢大人聪明绝顶,定能明白陛下的用意。”

天子波光流转的星眸微微一凛,精光乍现,随即又隐然,心里在叹气,她真的明白么?怕就怕她的聪明过了头,不知又惹什么祸事。但是,此刻让离开帝都,离开那些如狼似虎的人眼前,亦能引出幕后的人,是他唯一能想得到的了。初初,待我把这些老家伙摆平,就接你回来,你不要在外面玩疯了才好,什么事都比不上你得安危重要。

太尉府。
谢太尉正在跟供奉在佛堂得灵牌控诉,“娘子啊,你真该好好瞧瞧我们这个女儿,怎么别人家的女儿生得这般乖巧,宜室宜家,温婉贤淑,她就像匹烈马,烈性难训呢?”太尉一副朽木不可雕的痛心状,向泉下妻子诉苦。

那厢谢宛君委屈得跪在堂前,心想,到底那个传闻精明能干不逊的娘亲,怎么会嫁给爹亲这么迂腐到极至的人呢?想不通啊想不通,娘啊,您若泉下有知,就报梦给女儿吧!

宛君叹气,慢悠悠的说,“爹爹,哪有人把自己孩儿比做烈马的?爹爹失言了,古语有云……”谢家小女儿还不怕死的添油加醋,想发挥在太常寺学到的那些来忽悠她爹亲。

“闭嘴!休要把你糊弄人的那一套来敷衍我。不是烈马是什么?一个女儿家,天天策马而行成何体统?”

“可是圣淑皇后不也是一样……”小声的嘀咕反驳。

她爹爹拱手拜天,厉声道,“圣淑皇后是巾帼英豪,女中典范,岂容你随便僭越?还有,你瞧瞧你这身打扮,男不男女不女的,被人看见了,还会有人敢上门提亲么?”

“没有最好……”谁希罕那些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图的不也是太尉的名声?没人是真心实意的。更何况她这两年离经叛道的言行早就天下皆知,要找个真心接受她的人,难、难、难。也只有她亲亲爹爹敢迎难而上。

“你说什么?敢再说一遍试试?”谢太尉语气不善,吹胡子瞪眼睛的好不吓人。

“没,爹爹,这是朝服,朝服!女儿总不能着女装上殿么?是不?”谢宛君强调。

“……”

呵呵,爹亲终于没话说了吧?

“所以我说,宛君,你非要去参加科举做什么?赶紧向陛下请辞,安安分分的留在家里,爹已经给你……”可惜劝说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两父女都是急惊风。

“爹爹,你慢了一步了,陛下刚刚下旨,要我出使南陵,明早就出发。”

“什么?”谢太尉惊叫当场,错愕久久,盘算已久的如意算盘终究是落空了。而且在听见南陵两字时似乎面色不善,可惜跪着的谢宛君没有发现,不然定会怀疑的。

到此时此刻,谢宛君才深刻的认识到,这次出使也不是那么讨厌,既可以逃开朝中的那些老学究,又可以避开爹亲的逼婚,还可以躲开……算了算了,反正是一举数得,怎么算也不亏,就当作是出游吧。

在堂前的一番耳提面命,谆谆教诲之后,谢太尉这才肯放女儿回房。

谢宛君的闺房内,四个贴身丫鬟哭作一团,毕竟自打相识以来,从来都没有分离过,现在还要去到那么远的地方,还不知什么时候是归程,怎么不伤心?

这四个人是谢宛君从小从外面或拣来或买来的孤儿小丫头,个个忠心不二,情同姐妹,这次谢宛君出使,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只带上了精明的蝶舞和会武术的无岚,留下无歌和蝶衣在帝都。

“好了,你们既然这么依依不舍,把你们都留下来,我自己去可好?”某大人懒懒的说,不带她们,还可以图个耳根子清静,少两个老妈子跟前跟后。她翘着二郎腿,调皮的把蜜饯抛向空中在接到嘴里,乐此不疲。

“不行!!!!”四把娇嫩的声音同时响起。天大的玩笑,让小姐自个儿去,不是玩命吗?不行,绝对不行,一定要有人看着才行!这四个人的心此刻都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呵,家有恶仆,不得不低头啊!谢宛君直摇头,没办法,谁叫她们都是自己的心腹呢?

“小姐,不能把我和无歌都带上么?我们还可以照顾小姐的起居呢!”外表柔弱的蝶衣扁着嘴,委屈的说道。小姐真偏心,怎么能把我们给落下了!

“你们留下自是有我的安排,乖,听我的话。喏,等明日我出城以后,隔天再把这封信交给舜英阁主,切记,一定是我走了两个时辰以后的!明白吗?”依惊澜的性子,怕是要掀天了,想想那惊涛骇浪的场景都能笑出来。

四个丫鬟面面相觑,小姐又在想什么整人的把戏了么?希望不要殃及池鱼才好啊!

其实她们皆不知此去路上会遇到何种困难,而作为主子的谢宛君,自然把所有的事情都想了个周全,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这些她们都是不知情的。

第二天,就在谢太尉生闷气避而不送,谢家长子长媳的谆谆叮嘱之下,谢宛君开始了漫长的出使之旅。

而前路漫漫,还真不知会遇到什么事……

  话说凤羽
在这片大陆上,有着大大小小的国家或者游牧民族。其中浚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域是属于称霸北方的凤羽国,他们早期只是一支游牧民族,靠养马和打猎为生。后来出了一位明治族长,带领着族人东征西伐,杀戮无数,逐渐的占据北方多座城池,渐渐的建立起了凤羽国。此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有南边的南陵国,西边的西楚国,而其余一些细小的国家,在此暂且不提。

在高祖皇帝的励精图治下,凤羽国的国力日益壮大,渐渐融入中原文化,而版图也渐扩,有吞西南下之势,不过凤羽与西楚间有一道天堑,久攻难下,甚是困扰。而当时的西楚王,沉于女色,荒芜朝政,闻得凤羽似乎有意侵袭并吞的风声,立刻胆小懦弱得奉上貌美如花的小公主向凤羽请求和亲,低声示好,以平息战火,换取一时的安虞。

高祖见士兵攻打了长达一年还未有成效,劳民伤财,而这西楚又答应岁岁来贡,甘于示弱,在多次协商以后,同意将西楚公主嫁与太子为妃达到议和的目的。自此战乱平息,军民得以休养生息。可惜好景不长,连年的征战使得高祖身心俱疲,很快就病危倒下,还未看见自己开创凤羽盛世就已经驾鹤仙逝,而由凤羽太子来继承大统,即后来的睿祖皇帝。

本来以太子仁德之资,做个太平之君亦是易事,可惜他生性怯懦,身体亦羸弱,少了先皇睨视天下的霸气,居然渐渐被精明的楚妃把持朝政,混乱朝纲。

这楚妃原是西楚的公主,通文史权谋,不过在高祖在世前一直安分守己,没想竟是包藏野心,趁睿祖皇帝力有不第之时,排除异己,安插西楚的亲信,一时朝纲大乱。当时的上官太傅一句牝鸡司晨,还落得满门抄斩的凄惨下场,霎时朝野震动,人心惶惶。待睿宗想挽回局面也为时已晚,国事全倚重楚妃。在睿祖皇帝去世后,她更大胆废除睿祖皇帝所立太子,妄图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北楚,任用己人,排斥忠臣,当时整个凤羽国处于风雨飘摇中。更是让野心勃勃的西楚和南陵觊觎着北边的沃土。

幸得睿祖之弟,即后来的太宗皇帝,极力组织忠臣,并联合内外义士,历经两年的周旋,才一举歼灭了楚妃一脉,重振凤羽朝纲。太宗也秉承了高祖的遗志,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尽心竭力,而后开创出留芳后世的华元盛世。不过凤羽与西楚,自此再无结交为友邻的可能。边境常常有或大或小的战事,但惧于凤羽的强势,每次都败退而回。凤羽则因为内乱刚平,需要休养生息,也暂无进犯西楚的打算。

及此,不得不提太宗皇帝的妻子圣淑皇后,在剿灭乱贼中她功不可没,每每出谋献策,殚精竭虑,往往其一道奇思妙想就能出奇制胜,杀敌于无形,立功无数。而太宗皇帝终身亦只有皇后一人相伴,谓为凤羽佳话。

本来大臣皆惧圣淑皇后会重蹈楚妃覆辙,可在太宗在位期间,圣淑娘娘并没有过多的干预朝政,反倒是在朝中臣工犯难时适时得提出很多绝妙的建议。修缮通达各地的道路,使通商往来更为顺畅,国库日丰;精进农具,增加农作物的收成,百姓安居乐业;加进孩童的学习,让贫苦百姓的子女也可以进书院学习,藉此培养出很多清廉的治国之才;还有……

总之,若你问凤羽随便一个人,都知圣淑皇后的好,三天三夜道不完,也将她奉为凤羽女子的典范。而她一生中做的最有争议,所获褒贬不一的事情,也是凤羽女子最津津乐道的事情,就是将《凤羽疏律》一些地方作出了大胆的修改。

改《凤羽疏律》官制篇,女子有能者亦可参加科举,与男子比肩……改《凤羽疏律》婚制篇,女子十五及笄后,方可定亲,但婚嫁对象须女子认同,须十八岁后方可成婚……

朝廷内外一片哗然,道貌岸然者激烈反对,虚荣媚主者极力赞成,还有一片持中观望者,热烈的讨论数月经年不绝,直到后来大事底定也还是有人讨论不休,而太宗皇帝却一直未对此事表态。据说当时与圣淑皇后反驳的人都愧然败退而回,自此不问此事。

本来凤羽就不若南陵之地,女子个个豪爽骁勇,善骑射,奈何入关后受中原文化及南陵之风影响甚深,加之所占城池亦自有一套礼法,才逐渐用礼教约束女子。不过相对而言,凤羽对女子的束缚已宽松,迈出家门,赏诗文,打马球皆是平常之事。但是参加科举,婚姻自主,还是闻所未闻,实施起来当然举步为艰。

凤羽中的女子皆崇拜圣淑皇后,这革新的两样都是针对女子最不公平的地方,无论改律成功与否,她亦为凤羽女子争取到了一丝公平的希望,所以家家户户凡是有女儿待字闺中的,皆翘首倚盼,等待福音。

最终各方商议的结果是:
《凤羽疏律》官制篇中添加,女子参与科举,除须精通四韵——琴、棋、书、画,还必须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方可进殿试与男子一较高下。
《凤羽疏律》婚制篇中添加,女子十五及笄后,可以由父母定亲,但婚嫁对象须女方认同,须十八岁后方可成婚,若二十岁前亦无定下适宜结亲之人,则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过婚制中,有个但书,若女子在朝为官,可免婚制约束,自满二十一后,婚姻自主。这也就是谢宛君誓要进朝为官的最初最单纯的缘由。

至此,争论落幕。虽然可以参加科举,但是条件极为严苛;虽然可以对婚姻自主,但是那也是有条件的。不过,这也开创了凤羽历史上女子自由的先河,使得凤羽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